书城传记直系教头冯国璋
14111600000009

第9章 练兵、办学,一个也不差(3)

实际上,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段历史,就会发现冯国璋之所以能在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之中脱颖而出,在中国近代军事史和政治史上拥有一席之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既具有高超的军事理论修养,同时也具有管理和教育军队理念的将才。而这一点,最好地体现在了他创办新式军事学堂和创作了大量著名军事著作两个方面。下面,让我们先去看一下冯国璋在创办新式军事学堂方面的成就。

其实,在这一方面,上文说到的练官营和将弁学堂就已经是最好的例子了。尤其是将弁学堂,几乎可以说是冯国璋一个人的杰作。我们知道,在编练北洋常备军之前,清朝政府训练新式军官的学堂,最主要也是最著名的便是北洋武备学堂。在这所学堂里面,涌现出来了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曹锟、梁华殿等许多后来知名的北洋将领。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规模上,这所军事院校都是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

然而,经过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所原本设在天津的军事院校被侵略者一把火烧得精光,学校成了瓦砾。在这样的情况下,1902年袁世凯又正要准备编练北洋常备军,急需大量优秀的中下层新式军官。这个时候,难的其实还不是经费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培训出这样的军官来。

不然的话,新式军队是绝对无法组建的。

为了这个问题,袁世凯可以说是伤透了脑筋。最终,他想到,既然要训练新式军官,就得有新式军事院校。现在北洋武备被毁了,那么就需要重新建立一所,而地址则要选在保定。就这样,袁世凯决定另起炉灶,在设立了北洋军政司之后,建立一所仿照北洋武备学堂的新式军事院校。

可是,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这件事情呢?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袁世凯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爱将冯国璋。在袁世凯眼中,冯国璋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将领。他不仅具备了丰富的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素养,而且有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冯国璋在为人处世上让袁世凯十分放心,他是一个忠诚的手下,踏实肯干,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这样的人才,袁世凯自然是要委以重任的。创办新式军校,必须由冯国璋来一手操办。

就这样,冯国璋便开始创办练官营和将弁学堂。他一身兼任数职,不仅是练官营的总办,负责培训中下层军官,而且还是将弁学堂的督办。同时,冯国璋还担任了师范学堂、参谋学堂和测绘学堂的主管。正是依靠着这些学校的建立,北洋常备军才得以将才如云,训练出来了许多后来名震大江南北的军事家。像上文说到的孙传芳以及杨文恺等将领,就是冯国璋的得意门生。

冯国璋虽然创办了练官营和将弁学堂,当时这两个学堂在性质上都属于短期类培训机构,而且都是以培训中下层军官为主要任务,因此在操作上有很多重复乃至雷同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到了1903年,冯国璋就向袁世凯建议,可以将这些学堂予以合并。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减少财政开支,也是为了能统一协调地进行军官培训工作。

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袁世凯的批准,于是,1903年年底的时候,练官营、将弁学堂以及上述师范学堂、参谋学堂和测绘学堂等北洋集团创建的新式军校,全都并入了新成立的北洋武备速成学堂。

很显然,仅仅从名称上就看得出来,北洋武备速成学堂跟北洋武备学堂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军校。前者是一个短期类培训机构,而后者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那样,是一个系统教育和培训高级军事将领的军校。但不管怎样,这两所学堂在教学理念和培训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在学制上,北洋武备速成学堂是一所两年制的军校,每年招收600个学员,他们大多是各省的武备学堂或者陆军小学的毕业生。在第一任学校督办冯国璋的领导和管理下,北洋武备速成学堂很快就成长为当时中国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最具实力的军校。

据统计,从1903年创办学堂开始,一直到1909年合并到保定军官学校为止,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为中国教育和培养了两千多名的优秀军事人才。在这些人之中,就包括了后来被称为北洋军阀的不少著名军事将领。其中,最出名的有孙传芳、齐燮元、王承斌、杨文恺、李廷玉和师景云等人。他们基本上都当上了北洋六镇的军士长官,从此以后袁世凯的北洋军实力就越来越强大了。

在创办和管理北洋武备速成学堂的同时,冯国璋逐渐发现,要想搞好新式军事人才的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大量的军事教官。这些教官必须既具备丰富的近代军事理论知识,也具有一般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当时中国的军校更多培养出来的是军官,而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老师又不懂军事。有鉴于此,冯国璋就想到了创办一所陆军师范学堂,目的就是专门培养各省陆军小学的总教习、教习和监督等教育和管理人才。

经过思考之后,冯国璋便向袁世凯打了一个报告,袁世凯对于这个报告十分支持,很快就批准了。于是,冯国璋就着手开始创办陆军师范学堂。实际上,这所学堂的创立在硬件上问题不大,主要是需要配套的软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究竟应该挑选什么样的学员,并对之进行培养,从而使之成为合格的军事教习类人才呢?

冯国璋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就从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之中挑选。他的理由是,毕竟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中的学员已经是军队中的佼佼者了,既然要训练军事教习,就应该从中选人才。

于是,他就从速成学堂里挑出了一百个优等生,改为陆军师范生,在1904年2月建成了陆军师范学堂。很自然地,冯国璋成为了这所学堂的总办。

现在看来,我们几乎可以说,正是通过创办军事院校,冯国璋的政治地位和声誉才逐渐高了起来。的确,正是有了冯国璋的大力帮助,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才会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近代中国史上著名的北洋军阀集团。

也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冯国璋个人的政治前途越来越开阔。

此时的冯国璋,已经是一个为人熟知的军事将领,人们一提到他就会想起那几所著名的军事学堂。作为这些学堂的总办、督办,冯国璋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不少的亲信。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此时的冯国璋,确实已经开始累积起自己的政治势力了。

不过,有一点大家应该都想得到,一个人身兼数职,而且每一个职位都要承担那么繁重的事务,肯定是分身乏术的。尤其是在1906年之后,因为办学成绩突出,冯国璋被调到了北京兼任贵胄学堂的总办。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个学校,它是满洲贵族创办的一所新式学堂,专门招收王宫贵胄的子弟。根据学堂的规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宗室子弟,以及现任二品以上满、汉文武大员的子弟,才可以进入学堂求学。由此可见,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

除此之外,这所学堂还可以称之为“王公学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所学堂里面还附设了一个所谓的“王公讲习所”,前来学习的全都是满洲的王公贵族,不是王爷就是贝勒,级别可以说是相当的高。用《冯国璋年谱》中的话来说,就是“来学者皆世爵懿亲,管理之难,过将弁学堂倍蓰”。

很显然,《冯国璋年谱》中的这句话突出了冯国璋在担任贵胄学堂的总办之后,肩上担子的沉重。不过,由于冯国璋不仅具备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知识,教学讲究方法,管理上也很有效率,为人处世方面同样中庸圆融、谦逊有礼,因此深得那些王公贵族的敬爱。

据说,当时的那些王公贵胄们“爱公之诚,久之以师礼相待,无复有贵人状态矣。”也就是说,冯国璋已经被这些贵族视为自己的师长了,对他的尊敬和爱戴是难以有人可以相比的。正如前面我们说到的那样,冯国璋在满洲贵族心中能留下如此好的印象,自然会对他未来的政治前途有利无弊。

尽管如此,就当时来说,冯国璋肩上的担子还是过于沉重了。我们可以大概清理一下,在那段时间里,冯国璋担任的重要职务有:北洋武备速成学堂总办、贵胄学堂总办、练兵处军学司正使。除此之外,他还兼任了另外一些职务。更恼火的是,这些机构还不在一个地方,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保定。

因此,为了能兼顾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冯国璋那段时间只能频繁来往于北京和保定之间。

虽然这两个地方距离并不远,但是试想一下,一个人需要经常地出差,还是会感觉疲惫不堪的。实际上,当冯国璋兼任了北京贵胄学堂的总办之后,保定那边的北洋武备速成学堂很多时候都没有管得过来。毕竟,北京的这帮子“大爷”得先要伺候好才行。正好当时段祺瑞被袁世凯调到了保定署理北洋军的第三镇,冯国璋的北洋武备速成学堂总办一职得以由段祺瑞兼任。这样,冯国璋才稍微轻松一点。

冯国璋作为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创办新式军校上,而且还在于写作了大量军事类著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说冯国璋是一个办学著述样样在行的高手。这一点,几乎可以说在北洋军阀之中没有几个人可以跟冯国璋相提并论的。

在前面我们曾经讲到过,冯国璋之所以能够得到袁世凯的极大赏识,让他很快就加入了新建陆军并委以重任,原因就在于冯国璋在出使日本期间,将自己对日本各种近代军事著作和技术资料汇编成好几大册,并由聂士成转献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看后既惊讶又叹服,因此才十分器重起冯国璋来,甚至直接当着冯国璋的面夸奖那几大册兵书是“鸿宝”,赞叹冯国璋的才干没有几个人能够赶得上。

这些兵书虽然后来失传,或者按照另外的说法被编人了冯国璋之后著作的《兵法操典及各项图说》之中,但正是靠着汇编这几大册兵书,冯国璋的军事才干才得以显露出来。

实际上,冯国璋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之中,还写作了不少重要的军事著作,这些兵书数量巨大,由于各种原因一时之间还难以收集齐全。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这些军事著作大多数是以新式军事典章制度的名义颁布发行的,上面总是签署着某某机构的名字,并没有署上冯国璋的大名,因此才让很多人误解冯国璋并没有写作多少军事著作。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著作之中,有一部分是冯国璋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一起草拟的,只署上冯国璋一个人的名字显得不太公平,所以才干脆直接署上了机构名称。但无论如何,在整个军事生涯之中,段祺瑞和王士珍等著名北洋将领,即便在其他军事领域的成就跟冯国璋不相伯仲,在著述军事著作上也是差得很远的。

在这些军事著作之中,最著名的便是《新建陆军操典》。有人曾经做过研究,实际上这本著作就是在冯国璋献给袁世凯那几大册兵书的基础之上编撰而成的,花费了冯国璋很多的心血。

如果此话不假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新建陆军操典》其实是一本关于西方,包括日本近代军事理论和技术知识,尤其是军队操练知识的整理、介绍和研究性著作。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这本书的原貌了。

由于时间较远,加上各种世事的变迁,迄今为止人们都没有找到这本著名兵书。看到这里,有人会好奇,既然如此,怎么能肯定冯国璋写作过此书呢?

原来,毕业于北洋武备速成学堂并在北洋军中任职的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冯家遇,曾经撰文介绍过这本著作,称赞父亲的这本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儿子称赞父亲,自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至少证明了这本书确实是冯国璋写作的。

关于《新建陆军操典》,也有研究者指出,实际上这本书就是《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及操法》一书。《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及操法》的内容几乎跟《新建陆军操典》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一点就是在封面上署着徐世昌的名字。然而,这本书很有可能就是冯国璋写作的《新建陆军操典》,并非徐世昌的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跟冯国璋关系很熟的张一唐,曾经有一篇怀念冯国璋的文章,名字叫做《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在这篇文章里面,张一磨明确表示《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及操法》是冯国璋的作品。

既然如此,那么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又为何会署上徐世昌的大名呢?原因或许在于,当时徐世昌作为袁世凯的心腹,正担任新建路军的高级军事参谋。

一度,徐世昌的权力很大,只要袁世凯外出办公,徐世昌就可以代行处理各种军务。而这本书在出版的时候,袁世凯正好在北京练兵处办公,因此很有可能徐世昌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北洋军内部的文件刊行了。

除了上述军事著作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可以归在冯国璋名下的军事类著作有十来部之多。这些著作有些是冯国璋自己原创的,有些则是他编著的,还有些则是经过他审阅和修改的。它们分别是《武备通论》、《战法兵语》、《步队战斗教练草案》、《军刀操法》、《马匹之骑御法》、《教练新兵击放法》、《军事初阶》、《辎重队教练》和《辎重应用问答图解》等。

虽然在这些军事著作之中,有些只是属于军事文件性质,在篇幅上并不大,但是都凝聚着冯国璋极其专业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十分先进的意义。实际上,冯国璋即便是在北洋军之中逐渐变得位高权重之后,也并没有丢掉写作兵书,仿佛这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和爱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