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14109400000011

第11章 追寻UFO留下的蛛丝马迹(2)

于是,当科孛克教授从博物馆长那里打听到了那位飞行员所说的情况以后,就决定组织一支考察队前往帕姆帕沙漠。

科孛克教授带领着考察队来到帕姆帕沙漠,在灼热阳光的照射下,在黑褐色的沙砾上,他们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飞行员所说的白色带状的运河。只不过,考察队发现这些所谓的运河仅仅是一些深度在15到20厘米左右,而宽度不到10米的浅沟。有的浅沟弯弯曲曲并不很长,而有的浅沟则笔直一线,但最长的也不过2000来米,因而很难想象在平坦的绿洲上面,会用这样的浅沟来引水灌溉。即使是古代的人们也不会这样做,因为在古埃及的绿洲之中,人们建造的灌溉渠道与现在人们所建造的其实是相差无几的。

那么,这些浅沟到底是什么呢?

两位新西兰空军摄影分析师用“高深莫测”来容这张照片。照片是1979年10月27日早晨从新西兰上空的一架飞机上拍摄到的考察队接着就开始进行实地测量,以便弄清楚这些浅沟是不是远古灌溉渠道遗留下来的痕迹。

考察队员们手里拿着指南针,一边沿着浅沟前进,一边在地形测量图上记载下每条浅沟的方位及形状。不久,考察队员们就结束了测量,各种各样的浅沟也在测量图上被标示了出来。

科孛克教授拿过所有的测量图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差一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即让考察队员们都过来看一看。

原来,测量图上竟出现了一幅喙部凸出的巨鹰图案!巨鹰的翅膀展开,翼长各约90米,尾部长达40米左右,同时,巨鹰喙部的长度几乎有100米,并且与一条长约1700米的笔直的浅沟连接在一起。

随后,考察队员们又找到了许多白色的浅沟,经过测量以后,发现所有的浅沟都分别构成了一些奇异的图案,比如说有一些浅沟就构成了一幅章鱼的图案,上面还有着8条弯弯曲曲的腕足。于是,科孛克教授决定带着考察队员们乘坐飞机,对大家所发现的古代奇观,来一次空中观赏与考察。

飞机很快就上升到500米的高度,然而,除了黑褐色的沙砾以外,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沙漠上有任何的东西,既没有巨鹰和章鱼,也没有其他的图案,甚至连一条浅沟都看不到!自己亲自在地面上找到的东西,竟然会在空中消失,这让整个考察队感到迷惑不解。

如果说是因为飞机飞得太高,在空中看不见,那么,当年那位飞行员不正是在500米的高度发现了白色运河吗?

科孛克教授与其他考察队员商量以后,认为应该继续保持500米的高度,在帕姆帕沙漠上空寻找这些失踪的图案。于是,飞机在帕姆帕沙漠的上空继续盘旋。当飞机在帕姆帕沙漠上空兜了几个圈子以后,考察队员们突然看见了那些自己早已在地形图上非常熟悉的图案。

然而,这些图案是什么人“画”的?又是怎样在帕姆帕沙漠上“画”出来的?这些图案的用途何在?科孛克教授和他的考察队员们带着这些疑问离开了帕姆帕沙漠。

正当科孛克教授准备再次对帕姆帕沙漠进行考察,以揭开这些疑问的谜底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考察的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帕姆帕沙漠当地的一位女教师,仍然按照考察队当年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独自坚持在帕姆帕沙漠中对浅沟进行考察。

在数年来的考察中,除了又发现了许多笔直的浅沟,以及由这些浅沟形成的圆形和螺旋形图案之外,这位女教师还找到了其他的许多种图案。其中有高达80米的卷尾猴,体形在46米左右的蜘蛛,几乎长达180米的蜥蜴,以及巨大的鱼类、穿山甲、蚂蚁等等图案。同时,这些动物图案每隔几千米,就会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重复地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女教师还发现了大得多的人形图案,其中一个人形图案,身躯直立,两手叉腰,高达620米;而另一个人形图案虽说没有脑袋,但他的每只手上却有6个手指。

到今天,考古学家们共发现了成千上万这样的线条,它们有些绵延8千米自从纳斯卡线被人“发现”后,它的起源及目的对人们一直都是个谜。从那时起,很多专家就致力于解开这些沙漠绘画之谜。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孛克教授又重返帕姆帕沙漠,看到了女教师的所有发现,再加上自己上次的考察结果,于是开始进行反复地核查。

结果,他发现许多笔直的浅沟保持着由南向北的方向,与指南针的刻度相对照,其精度相差还不到一度。但是,根据当时对古代印第安文化的研究,由于该地区处于南半球,古代的印第安人根本看不到北极星,所以无法进行南北方向的定位。即使在西班牙殖民者到达美洲以后,也没有使用指南针进行大地测量的历史记录。

那么,大量这样的图案集中出现在帕姆帕沙漠这块长方形的地面上,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天下午,科孛克和女教师正一道观察着那幅巨鹰图案。突然,科孛克发现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太阳所发出的最后的余光,正好和与巨鹰的长喙相连的那条笔直的、长度约1700米的浅沟完全重合,而这一天恰恰是冬至。在半年以后的夏至这天下午,科孛克在巨鹰的长喙旁边,再次看到日落之时的太阳光线与那道笔直的长长的浅沟又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由此,科孛克推测帕姆帕沙漠中出现的各种图案与天文现象有关。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图案有可能与星相的运转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秘鲁的文物专家梅森教授甚至还说所有的图案有极大的可能是某种宗教中的符号,并且由它们构成了一部历法。

考古学家们在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由线条构成的图案其实是由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造就的。这些图案是将地表褐色岩层刮掉3~4厘米,露出浅色岩层而形成的,线条平均宽度10~20厘米,有的线条则宽达10米。

纳斯卡高原的降雨量很少,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已有一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条件,荒原上的那些神秘图形才能历时1500余年而依然完整无损。

据考察队的专家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精确无误的位置又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而当时的纳斯卡居民尚处于原始社会,那么这些巨画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德国天文学家玛丽亚·赖希小姐认为,古代居民可以先用设计图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另一些人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比较直截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却引出更多的问题。古代纳斯卡人不可能掌握飞行技术,那么,是谁在空中进行投影呢?

纳斯卡高原地处秘鲁西南部,地理环境极其恶劣,贫瘠而又荒凉,故此才有“纳斯卡荒原”之称。美国航天总署也为这里的恶劣生态环境而震惊,感到它与火星上的环境有些类似,曾一度专门派人研究这个地区,想用它来进行火星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

这张照片是加尔莫·尼坎恩在1973年到1979年间,在他位于芬兰索宁湖城的住宅周围拍摄的众多“微型UFO”照片中的一张。

同时,纳斯卡高原上的土著居民的社会发展程度也非常低下,有些领域至今还停留在石器时代。但是,这幅巨画却表现出高度的设计、测量和计算能力,同时也显示出建造者对几何图形的极高的认识程度。这些都与纳斯卡高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强烈的反差。

西方不少天文学家推测,“纳斯卡荒原”在古代很可能曾经是“外星人”设在地球上的一个宇宙航空港,扇形场地很可能是一个宇宙机场,而巨画里的各种神秘的图案可能是远古时代迎接外星人飞碟着陆的导航标记。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根据美国航天飞机拍下的图片,在百万米高的太空中即可看到纳斯卡巨画的线条,而只有从300米以上高空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巨画只能是为从空中向下观看它的人绘制的。而在遥远的古代,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

显而易见,只有外星人才有这种能力和必要。

如果从古城纳斯卡向海洋的方向望去,就会看见在皮斯科海湾的岸边,一堵巨大的红色岩石峭壁迎着海面高高耸立。在笔直如削的石壁上,还雕刻着一幅高达270米的奇特而古老的图案,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手中所持的三叉戟。

峭壁上的这个图案之大,在离海岸20千米的海面上就能够看到。当初西班牙人乘船驶入皮斯科海湾的时候,还以为这个类似三叉戟的图案是一个表示三位一体的神圣象征,标志着上帝赐予他们征服异教徒的权力。不过,这只是西班牙人一厢情愿的遐想,因为这一图案在这块巨大的红色岩石峭壁上面早已出现,已不知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的漫长岁月。

其实,只要乘坐飞机在皮斯科海湾与帕姆帕沙漠之间来回地飞上一圈,在皮斯科海湾的上空,就可以看到海岸峭壁上的三叉戟图案中,中间最高那一戟的戟尖,正好不偏不倚地直接指向帕姆帕沙漠方向;而在帕姆帕沙漠的上空,则可以看到长方形的沙漠中,边长较短的那两边,恰恰正对着皮斯科海湾的方向。如果在地图上面用直线将这两个目标连接在一起,便可以看到从峭壁上三叉戟中间那一戟的戟尖,指向沙漠中较短一边的中间。连接这两者之间的直线最短;也就是说,这条由皮斯科方向的戟尖引出的直线,竟然垂直于帕姆帕沙漠方向的短边中心线。

这无疑表明:如果皮斯科海湾峭壁上面的三叉戟具有空中导航的作用,那么,帕姆帕沙漠就将是一个可供飞行器起降的降落场。

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便不难想象,在一个宽度约5千米、长度约为60千米的巨大降落场中,将要起降的飞行器会是何等的庞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也许就只能是天外来客修建的降落场。

也许,天外来客在此降临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很久远了,那时候的帕姆帕沙漠,还真的是绿茵遍地,而整个帕尔帕山谷,包括纳斯卡高原在内,也还不像现在这样干旱。时过境迁,绿茵遍地的景象早已成为模糊的记忆,仅仅被保留在了语言的命名之中。而现在帕姆帕沙漠上的所有图案,也许正是当年天外来客离开的时候,留下来的关于此次地球之行的种种印象——降落场附近大海中与高原上的各种动物,以及降落场在星际航行中的方位……

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可能的也许,现在能够看到的当年的遗留物,就是那个也许曾经是降落场的帕姆帕沙漠。过去的绿茵遍地早已成为遍布黑褐色沙砾的荒原,还有这些各种各样的刚发现不久的图案。

至此,还可以问几个问题,并进行也许算是提供了答案的回答。

为什么帕姆帕沙漠上面黑褐色的沙砾只是那么薄薄的一层?也许这不过是在宇宙飞船不断地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因飞行器下部发出大量的高热所造成的结果。

为什么留下的图案之中没有植物?也许是因为当时纳斯卡高原的地面上只生长着细小低矮的绿草,而没有高大的树木或可爱的花卉。

为什么两个人形图案存在着差异?也许是用来表示天外来客与地球人之间的发展差距,一个是智力与体力全面发展的,因而两手叉腰地昂首挺立;而另一个则是智力与体力发展不平衡的,因而没有头却多出一个手指。

……

以《众神之车》的作者冯·丹尼肯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这幅巨画是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时在他们的降临地建起的跑道,并且,从这幅巨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跑道’有着明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奇形怪状的印记

在UFO曾经降落过的地面,经常会有一些明显的痕迹被人们发现。这些痕迹大多数能保留很长时间(有的达数年之久)。在此期间,该处的土壤寸草不生。

一般来说,这些痕迹是由于地面受到某些压力或有规则的烤灼而留下的,它们往往呈现圆形、环形、三角形或半月形。下面的这些事例,将为大家提供最切实的证明。

1954年8月3日18时,一个透镜形的不明飞行物降落在马达加斯加的安塔那那利佛机场旁边。它在跑道一端满是石子的地面停留了约两分钟之久。当法国航空公司的一名技术处主任和另外三名驾驶员、三名工程师发现它后,立即发出警报,于是机场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候机的旅客都看到了这艘奇怪的飞船垂直起飞的情景。而在飞船停降过的地方,直径达10米的一个圆圈内的石子全部被压成了粉末。

1954年9月10日,一个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法国卡罗布尔镇附近铁路的路基上。人们事后发现,那里的石块全部被煅烧过并被压碎。据估计,该不明飞行物的重量在30吨左右。

1965年1月12日晚上8时20分,美国华盛顿州库斯特镇郊区的一个女农场主突然发现,一道强光从天空中快速地向她飞来。刚开始,她以为那是一架即将坠落到她家房顶的飞机,于是惊慌失措地领着她的三个女儿跑到院子里。到了院子里,她才惊恐地发现,那物体并不是飞机,而像是一面白亮闪光的圆形透镜。它直径约9米,顶部微成拱形,飞行时全无声响,并且在空中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最后降落在农场院子后面的松树林边。大约四五分钟后,那个不明飞行物突然垂直升起,并迅速地消失于东北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