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14109000000009

第9章 社会交往之自我篇(9)

其次,可在平时多向家长作些介绍和解释,让他对学校、同学等各方面情况有个正确的了解,这样可以避免家长在同学面前对这类问题妄加评论;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不妨举些别人家类似的例子,让他明白自己说话不得体,使自己的孩子陷入了多么难堪的境地;也可以委婉地提醒家长要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总之,一定要努力避免与家长发生冲突,伤家长的心。

第三,经常陪家长或者给家长看一些关于语言合理表达方面的电影,或给他们讲述并探讨一些实例,让他们明白说话得体的重要性和说话不得体的影响。还可以经常与家长聊天,用自己的语言慢慢影响他们,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家长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到时候就会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内容了。同时,可以事先跟要与家长见面的同学们提前做个介绍,说自己家长说话的方式和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同学们心理上有了准备,再见到你的家长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第四,当你不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家长已在同学面前说了些不得体的话,也不必过于恼火。既然事实已经如此,我们只有找补救的办法,可以向同学作些解释工作。例如:家长过去没读过多少书,文化不高;这几天家长身体不适、情绪不大好等。只要你自己各方面都不错,同学们是不会为此就看不起你的。

最后再说一点:如果你的家长历来就是一位说话常常不够得体的人,在他的性格中这些已经根深蒂固了,你的各种努力都改变不了他。那么我奉劝你,尽量减少他与同学接触的机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父母反对我与异性同学交往,怎么办?

有很多同学常常感到困惑的是,父母总是反对自己与异性朋友交往。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异性交往十分敏感,生怕孩子早恋,耽误学习;更怕孩子与异性发生越轨行为,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异性交往大多数十分关注,并保持高度的警觉。

然而,学生又不能缺少异性交往。这是他们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标志,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也是适应社会、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对于完善自身、促进男女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是大有裨益的。

与异性同学交往要注意应采取集体的异性交往,而避免“一对一”的单独约会。个别异性同学偶尔到家里来,你应当大方而不拘谨地向父母介绍对方,不要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否则,父母会生疑心。即使某位异性同学对你“心向往之”,有意识接近你,你也不必向父母撒谎,把你自己的态度向父母表明,并坦然地与那位同学正常来往。集体的异性交往可以开阔每一个人的眼界,不使自己对某一位异性“想入非非”,它是培植异性友谊之花的沃土,也是父母最乐于接受的子女交往方式。

父母是否支持你与异性交往,这和你平素与父母的沟通情况也有关。不少中学生自认为长大了,思想成熟了,因而与父母的关系也开始疏远陌生了。他们每天来去匆匆,在家的时候,常常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虽与父母同处一个屋檐下,却犹如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孩子一举一动必然会引起父母过分的关注和担心。沟通良好的家庭,父母一般都会对孩子的交往采取宽容和放心的态度。

如果我们在与邻居交往的过程中,与邻居家异性同学关系很好,大人反对,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明确自己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友谊还是恋爱。中学生在青春期有对友谊的渴望,也有对异性的渴望。如果与邻居家异性同学迷恋不舍,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那就是恋爱了。如果仅仅是有好感,没有如痴如狂,那还是友谊。无论怎样,你应该与自己信赖的人商量,让他们替你出出主意,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方法。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在于你自己。

其次,如果你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是纯真的友谊,那你就不能放弃这种可贵的友谊,而应该坚定信心,让你的父母明白自己与邻居家异性同学之间仅仅是友情关系,说服他们改变观念。既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心思,又要认真地听取父母的教诲。因为他们毕竟具有中学生所没有的见识和经验。友谊就像鲜花一样,无须刻意修饰,只有与自己信赖的父母相互沟通思想,听取父母的意见,你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之花才会常开不谢。

第三,如果你与邻居家的异性同学发展到恋爱阶段,那么你就要清醒一点,设法停止这种关系。中学生尚未成年,是不能谈恋爱的,陷入情网,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面临了这样的情况,就更应与父母沟通思想,取得他们的帮助,把自己从迷惘中解脱出来。你要在父母的指导下与对方妥善地处理好关系,最好是中止恋爱但仍保持友谊。千万不能走极端。取得了优异成绩父母要重奖我,怎么办?

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了优异成绩,心里当然很高兴。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孩子去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是好事情。因为父母的奖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只要奖得有意义,不管是什么奖励,也不管是轻奖、重奖,都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在取得了优异成绩之后,面对父母的奖励,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

首先,要分析父母给予的奖励(特别是重奖)有没有意义,如果父母给予的奖品对自己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就是有意义,可以接受。否则,最好是婉言谢绝。

有的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后,父母很高兴,为了奖励孩子,利用寒暑假带这位同学外出旅游。通过旅游,该同学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异地的风土人情,陶冶了思想情操,而且,还学到了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也有的同学在取得了进步之后,父母买了一套世界文学名著作为奖品。这样的奖品不仅具有纪念价值,而且还具有激励、教育作用,更加激发了该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使这位同学下定了决心,力争更上一层楼,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还有的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后,父母重奖了一笔钱,让他(她)自己支配。该同学想到了好几种处理办法:一是把钱存入银行,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必要时还可以取出来贴补家用。二是利用这笔钱资助公益事业,如捐助“希望工程”,参加“献爱心”活动,帮助家境贫困的同学等。同时,他(她)还勉励自己戒骄戒躁,更加发奋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可见,上述几例重奖不但有意义,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如果都能像上述这些同学一样,把父母的奖励当做对自己的鞭策和鼓励,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然而,也有一些父母在子女取得了优异成绩后,只知道花上一笔钱给子女买一套昂贵的时装或饰品,或者带子女上高档饭店吃一顿。虽然从奖品来看,很贵重,但是,却没有什么意义。不但不能对子女产生多大的激励、教育作用,反而,有可能助长子女追求时髦,崇尚奢侈,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面对这样的重奖,我们要向父母说明道理,婉言谢绝。或是建议父母拿这些钱去购买其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奖品奖给自己。

其次,不要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奖品的轻重。自己取得了优异成绩,父母给予一定的奖励,是爱心的体现和流露。只要是父母的奖励,不管奖品是什么,也不管价格的高低,即便是父母亲手制作的一页书签,一张贺卡,甚至哪怕是短短的一句赞美的话,其中都深藏着父母的一片深情,一片爱心,都是难以估价的,应该同样珍惜。同时,更应谦虚谨慎,发扬成绩,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以报答父母的爱心与鼓励。拿到“压岁钱”父母要我上交,怎么办?

过新年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休憩、欢聚、祝福的开心时刻。而对中学生来说,还有一层成人无权享受的欢愉——拿“压岁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我们收到的压岁钱已不再是几角、几元了,而是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了。欢愉洋溢在我们的脸上,可当我们数着一张张充满喜气的压岁钱时,也同时“数”来了把压岁钱上交父母的烦恼,甚至于因此伴随着种种对父母的反感。

其实,我们不要把向父母上交压岁钱,看成是父母在滥用他们的权力。有多少孩子因用压岁钱买了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而沉醉其中,耽搁了学习;又有多少孩子因从小花钱没有节制,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最后走上歧路的……这些事实不仅震撼着父母,而且给了他们深深的教训。所以,压岁钱的上交所反映的不是权力,而是父母的责任,理解他们的责任感是我们首先应达到的思想境界。在这种理解上,我们可以和父母静心讨论这份压岁钱的用途:如果是我们自己想用这笔钱,只要使用合理,相信父母会通情达理的。我们没有赚钱的能力,也不理解赚钱的辛苦和不易,能否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使钱尽其用,父母是我们最好的启蒙者。况且如能合理地计划、运用这笔钱,不仅会得到家人的赞同,而且还会是一次理财能力的锻炼。

如果因家中有事,父母须动用你的这笔钱,我们做子女的应该体恤父母操持家财的不易,为父母排忧解愁,要知道尽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切莫蛮横地认为这钱是给我的,就是我的,别人无权过问。因为尽管这是亲戚朋友给你的钱,但在我们这个礼尚往来的国度里,以礼相还,也是一种传统,你父母迟早是要还这笔“礼”的。

如果父母只是从责任的角度要求你,要你上交这笔钱,而你也没有什么大的安排,可以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既可以得到些利息,又可增加个人存款,以备急用。

总之,只要理解了父母,相信我们的烦恼、反感都会消失,我们也会在压岁钱前,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