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14108100000023

第23章 钢琴家(1)

2002年出品

我从那部《钢琴家》中看出了他的非凡才华,很想与他合作拍片。后来,在慕尼黑电影节上我总算找到了他。那次相遇既揭开了艺术与商业双赢合作的序幕,也促成了我们的友谊。

——影片《钢琴家》制片人基聂·古陶斯基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1933-

法国

主演:阿德里恩·布洛迪Adrien Brody

类型:战争

颜色:彩色

罗曼·波兰斯基一直作为一个对人性恶乐此不疲的描述者而为广大的中国影迷所熟悉。他的那些代表作,如《水中刀》、《罗斯玛丽的婴儿》、《唐人街》、《苔丝》和《苦月亮》等作品,也都始终以展示和剖析人性中根深蒂固的那种恶而闻名于世。

之所以波兰斯基会以如此之大的热情去描述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也许与他一生中充满了苦难和不幸的经历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这一切的遭遇使得波兰斯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改变折射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则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对于波兰斯基来说,恐怖和悬念类的影片向来就是他最为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也成就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的独特称谓。尽管波兰斯基曾经遭遇过人世间最深重的挫折,也曾经有过一些令人不齿的劣迹,但他却始终受到电影同行和广大影迷的一致推崇。

如今已经年逾70的波兰斯基,在2002年完成了自己电影生涯中的又一力作《钢琴家》。本片一经问世,不仅接连在各大国际性影展中斩获了众多殊荣,就连美国的奥斯卡奖也适时地承认了这位电影大师成绩卓越的一生。在他没有出席的颁奖典礼上,经久不息的掌声也终于见证了早该属于这位大师的那一份辉煌与荣耀。

令人欣慰的是,在《钢琴家》一片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后,早已作为一代电影大师的波兰斯基却并未因此而停止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继续探索和不断前进。对于这位电影大师即将在不久后推出的全新力作,显然全世界的影迷都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去加以期待。

《钢琴家》是根据劫后余生的波兰籍犹太音乐家维拉德斯洛·斯皮尔曼出版于1946年的回忆录《死亡的城市》一书改编而成的影片。主人公斯皮尔曼曾被公认为那个时代最有希望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在1939年,年仅27岁的他每天都在波兰电台弹奏自己的音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德军的飞弹袭中了电台的时候,他还没有弹完那首肖邦的作品。

德军占领了华沙。犹太人被迫戴上大卫星的袖标,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馆和公园……当一切本来拥有的正常人权全部变为奢望的时候,生命本身也早已变得脆弱不堪。于是,走投无路的钢琴家只好卖掉了心爱的钢琴,并和全家人一起被赶到了城中央的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内。在那里,他只能靠在餐馆里弹弹钢琴,来换回一点点充饥的粮食。在这个已经无法看到任何希望的危难时刻,音乐只能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失去了它那让人为之激动更为之沉醉的力量。

后来,德国人要把他们送到通向“更好的地方”的火车上。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个朋友——一个“犹奸”——把钢琴家揪出了人群,使他得以幸免于难。但这种好意的相助,却也使他从此与亲人生死相隔。孤身一人的钢琴家被迫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想尽一切办法在混乱的城市中苟延残喘。为了最起码的生存,他甚至不得不用那钢琴家的手指去扛着水泥与土豆,去帮助抵抗力量传递武器……所有屈辱和不幸的遭遇都使他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为了死去的亲人,更是为了他自己,还有他始终割舍不下的对于音乐的那份执著的爱。直到最终找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才侥幸地逃离了集中营,并在一对日尔曼演员夫妇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几经辗转后得以藏匿在德国人的街区中心。后来在一名同样热爱音乐并富有同情心的德国军官的帮助下,他终于等到了纳粹分子被赶走的那一天。可是拼死救了他的那个军官,自己却死于战俘营中。

当一切灾难都成为遥远的记忆后,钢琴家又能弹奏自己心爱的钢琴了,可是那些曾经为他的生命做出了牺牲的人,却永远地被留在了历史的最深处,再也无法听见他用自己充满感激之情的心来演奏的音乐……

这就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结合了他自己在二战中的遭遇拍摄而成的杰作《钢琴家》。尽管本片并非他最为成功也最具实力的一次创作,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还是极大地感动了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影片在一经推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能够看到《钢琴家》这样的影片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它至少要比同类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等影片更为深邃也更为真诚;而对于导演波兰斯基本人来说,这部影片也显然是他用来告别那段困扰了他一生的痛苦回忆的最佳方式。

关于电影《钢琴家》

这是一部以钢琴家为主人公的电影,但音乐并非是它的主题,有关的只是生存,苟且偷生,如动物般在死神面前默默周旋、支撑以及乞求它的恩赐。因为热爱生命才会惧怕死亡,因为珍惜生活才愿苟延残喘。那个我们轻易得来的生命要在苦苦支撑后才懂得它的价值,才会洗去“偷生”的羞耻。这是这个电影首先要告诉我们的。至于音乐以及钢琴还有那个钢琴家,则是后来的事了。

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多多少少期盼着一些杰出的东西,比如英雄和伟人;也等待着一种超然的变化,比如浪漫和勇气。这些都没有在电影中出现。它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表现平凡,平凡的求生,平凡的互助,甚至屠杀都是平凡的了,杀得随意,人命如草芥。

电影中并没有频繁出现关于音乐的镜头。被困在一个小公寓里的钢琴家坐在钢琴面前,但因为不可以发出声音而只能默默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来回抚摸。在生与死面前,音乐是微不足道的;在战争面前,音乐哑了。

朋友和倾慕者帮助的情节被淡化了。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对白,没有英雄的气概,彼此都只是在自保的前提下再伸出援助之手。没有勇士和献身,因为能保住生命就是英雄。活着比死去更难、更令人毛骨悚然。

影片中几乎没有讲到音乐,音乐被忽略不记,只是因为要讲一个求生的故事,和浪漫与理想毫无关系。为什么?为什么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来讲他的故事?他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讲述平凡是为了表现平凡吗?然后,钢琴师就来到了那座房子,一座被废弃的房子,也是德国人暂时办公的地方。但钢琴家不知道里面有一架钢琴。钢琴家应该死在那座房子里,因为一切人为的因素和运气他都用尽了。他踉踉跄跄走进那座房子,死神在那里等他,还有钢琴。他躲在阁楼里,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钢琴声从底楼传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请注意,是贝多芬,德国人。他去楼下偷一盒罐头,要靠它维生。这时,一个德国军官出现了。他,也就是那个弹贝多芬的人,那个演奏德国音乐的德国人,也是死神,注定钢琴家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