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14108000000011

第11章 孟子(1)

孟子(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周公殁,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真儒则天下贸贸然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北宋著名思想家程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他的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亚圣”。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儒家第二大宗师。汉代赵岐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唐代韩愈提倡“道德”论,认为孟子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至孔子以来,一脉相承道统的直接继承人,他极力推崇孟子,把《孟子》一书视为儒学圣教的入门书。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编成《四书集注》,使孟子的地位大大提高。到了元朝,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政治路线,一直被称为孔孟之道,后世人把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是多么伟大,能影响千秋万世的人物,在当时大多数都是凄凉寂寞的,就因为他们在生前不抱短见,不唯利是图,对一己之微、对国家天下事,都是以崇高的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的。孟子就是这样的人,他生当乱世,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觉民救世,以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他的修身处世之道,是对上至《周易》、下至商周时代中国所具有的优秀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他留下的《孟子》一书告诉我们:“处世”,首先是要“做人”,“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修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这位才德绝世的圣人,用深远的德行感化世人,足以堪称百世师表。

孟子是一位著名政治活动家,为了传播儒家学说,推行他的“仁义”纲领,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跑遍了邹、滕、魏、齐、宋、鲁等国。到了晚年,他就归隐故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将自己的主张系统地著述。流传至今的《孟子》七篇既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它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

《周易·坤》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孟子则进一步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由此可见,孟子主张人的一生一方面要身任天下,广有作为;另一方面又要修身养性,自善其身,从而在人生功名上和心性修养上都取得圆满。孟子认为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人。一个人能有好的修养,才能齐家;只有家齐,才能治国;只有国治,天下才能太平。孟子这些有关修身处世之道的论述,几千年来潜移默化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处世态度。

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高于生命的仁义道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讲“舍身而取义”。这并不是说他们就不重视生命,而是把道德修养与养生结合在一起,强调道德修养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养生功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勉励人君要诚心向善,以行动来表现善,假使只是在口头上谈善,没有事实证明,不能使人相信,从而心悦诚服;如果能把善见诸行动,以实惠施诸他人,则天下所有的人都会信服他。

孟子认为要端正别人的言行和德行,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言行和德性;如果不端正自己,那么就无法端正别人,甚至包括自己身边的亲人,更不用说去匡正整个天下了。要做真正的君子,就要先正己,方可再正他人。而正己要做到当自己的言行引起别人有意见时就应首先反问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是否想错了什么;当自己的言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就应首先反问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是否想错了什么,不断反躬自问而力争使自己诚实而无过错。

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和众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能省察自己的心,省察自己是否以仁待人、以礼律己。有仁道的人就能爱护人,有礼法的人就能敬重人;能够爱护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护他;能够敬重人的人,别人也常常敬重他。假定有个人在这里,以强横不讲礼的态度对待自己,君子必须先行自问有无不仁、无礼与不忠的地方:我爱人,别人却不亲近我,如此我就应反省自己良心上爱人的工夫,是否不及;我管束别人,别人却不受我的管束,我就该反省自己用智的地方,是否不周到;我用礼貌去对待别人,别人却不用礼貌回答我,我就该反省自己的礼貌,是否不恭敬。大凡做的事,得不到良好反应时,绝不可鲁莽地责备他人,而必须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错误。

孟子教人对于义理,应切实审辨,不要犯太过和不及之弊。有时表面看来似乎可取,后来仔细考虑后觉得不能取,因为取了,违背廉德。有时表面看来似乎可以给予人,后来仔细考虑后觉得绝不能予,因为给予了,有伤惠德。有时表面看来可以死节,经考虑后又觉得绝不能死,因为死了有伤勇德。可见天下事理,生死取与舍之间,必求合乎中道。孟子认为做人必须讲求道理,如果只知道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得安适,没有教训加以约束,那就和禽兽的行为相近了。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孟子认为朋友中小人多,虽欲为君子,不可得也;朋友中君子多,虽欲不为君子,不可得也。所以要能亲君子远小人,与人为善,才能进德修业,日就有功。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做磨炼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唯有寡欲,始能安贫乐道,持守本心不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篇》)这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他认为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正人先正己,正己则要反躬自问、反身而诚和养浩然之气,甚至是清心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孟子这种修身养性、自善其身的人生精神,是孟子自承先贤、身任天下之人生精神的重要补充。

儒门亚圣的理趣

静谧的夜晚,柔柔的灯光扑洒在案头那本《孟子》上。轻轻翻开它,一个灵魂飞越2000年的时光到达现在……2000年的殿宇楼阁已经倾圮了,而一位圣哲的感悟却在2000年的晨风暮雨、星光月影的时光流转中丝毫未褪色,他就是孟子。

战国,这个奇特的时代有一群奇特的人。他们的车马驱驰在各国的大道上,他们的声音回响在各国的宫廷里。在这一群奇特的人之中,有一个人傲然独立,他冷漠的目光轻蔑地望着这群人。他与众不同,像一株孤傲的冷杉。因为,他虽然能言善辩,但他的言语不是营私利的工具。他的言语是息止沸反盈天的邪辞辟说的武器,是张扬真理的手段。他就是战国群雄中的舌战大师孟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被推崇为圣人,号称“亚圣”,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如异彩纷呈的花朵处处绽放,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战国时期,诸侯相争,生灵涂炭,盗贼蜂起,百姓流离。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救民方略: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严刑峻法;农家的饔飧而治。孟夫子却建议伦理与政治合一,内修以成圣,外治而行王道于天下。这就需要圣人来治理国家,德化人心。孟子曾讲过:“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的作者根据孟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操作程序。

在孟子的王道“理想国”中,人民地位是最高的,“民为贵”、“君为轻”。可战国征伐杀戮的厮杀之声,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辗转、痛苦悲吟之声,击碎了夫子的梦。战国诸侯,贪欲膨胀,妄念丛生,人欲的烈焰吞噬了他们的善念仁心。夫子想在他们心中播种“王道理想国”的理想,难于上青天。为了这个“理想国”能够梦想成真,在现实的壁垒中被击碎后,孟子仍不屈不挠地追求着,并寄希望于后世,著成《孟子》流传后代。

俗语说“乱世出英雄”。这种英雄不仅指秦皇汉武那样一统河山的英雄,也包括像先秦诸子那样在乱世中著书立说、周游列国、献计献策的文人学子。孟子正是这样一位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以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的英才。在先秦诸子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考察了人性问题,并以其人性理论为基础,构造了自己宏大的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本性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孟子的人性论中所蕴涵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经过历代的补充和发展,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说,注重气节,强调道德生活的主观能动性,把道德修养看成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即使对于那些不能完全理解他学说的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孟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孟子强调人要在艰苦中磨炼意志。因此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封建社会刚刚形成的阶段,孟子就能提出这样一个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大丈夫的修养命题,实在难能可贵。他塑造的大丈夫这种道德形象,成了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道德目标和理想人格,开创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的传统美德,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崇尚气节的民族英雄和文人志士。孟子所倡导的这种精神,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精髓,经过后人的发展和践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在战国的浊流中,孟子是寂寞的。他振聋发聩的呐喊没有回音,但他的内心却是宁静的,因为“道”与他同在。他坚信自己正在执行天命。他言为万世之法,身为万世之师。他所行之道,是万古不易的真理。(明珠)

论孟子的人生精神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在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几种来源深厚、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

一、自承先贤,身任天下

孟子和孔子一样,奉行的是厚古薄今、崇古尚贤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尧舜之后,圣人之道衰败,于是社会动荡,民生悲苦,社会从原有的和谐、美好的有序社会堕落为现有的混乱、悲惨的无序社会。而要挽救这种无序的社会,要恢复尧舜时的盛世之景,则只有实行“仁义”这一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