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年,阿拉伯军队分水陆两路再次对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发动进攻。陆路以骑兵和骆驼兵为主,号称12万阿拉伯大军,越过小亚细亚,从阿拜多斯城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欧洲大陆,包围色雷斯;水路1 800艘战舰从叙利亚和埃及港口出发,直驱博斯普鲁斯海峡,同时20艘各载100名重装士兵的大型战船紧随其后,准备登陆作战。拜占廷军队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拆除设在进港海口的防卫铁链,任阿拉伯舰队驶进港湾。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出火箭、火船和火矛,投射“希腊火”。阿拉伯舰队在突然袭击下大乱,在熊熊烈火中几乎全军覆灭。陆路一支因阿拉伯士兵不耐严寒,且供应不足,加之时疫流行,战斗力锐减,被拜占廷收买的保加利亚人乘机进攻,重创阿拉伯军队。另两支运送武器、士兵和粮食的阿拉伯舰队也被击溃。至此,围攻君士坦丁堡长达1年零1个月的阿拉伯军队,以失败而告终。
君士坦丁堡会战之后,拜占廷开始向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展开全面进攻,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转折,拜占廷转为战略进攻,阿拉伯转为战略防御。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大海战中,拜占廷击溃了拥有1 000多艘战舰的阿拉伯舰队,夺回了塞浦路斯。8世纪后半期,拜占廷在小亚细亚屡获胜利,把阿拉伯人赶到小亚细亚东部,重振了“帝国”的声威。750年,阿拉伯帝国内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迁都巴格达。
此后,拜占廷与阿拉伯争夺的重点主要在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黑海沿岸及地中海东部和意大利等地,虽然战事连绵不断,但规模不大。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以及对外的远征扩张,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国为首的、神权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用以维持统治和剥削劳动人民的阿拉伯人宗教,即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阿拉伯军所到之处,掠夺金、银、绸缎等大量财物、马匹和牲畜,使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奴隶,他们对待被征服的民族非常残酷,被征服的人民在之后进行了长达1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解放斗争,才相继结束了阿拉伯的统治。
阿拉伯帝国的对外的远征,丰富和发展了骑兵战术,这是阿拉伯大军对外侵略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军队基本上由骑兵组成,部队具有高度的快速性和机动性,从而能够广泛地应用突然性的原则。战斗队形的编成受拜占廷和伊朗的影响,沿正面和纵深分成前卫、中军、右翼、左翼和后卫几个组成部分。两翼侧用骑兵掩护。通常配有强大的预备队。战术上主要用骑兵连续实施攻击战场上疲惫的敌人。出现取胜希望时,即将主力投入战斗,追击敌人时迅猛异常,紧追不舍。
§§§第四节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教皇封建主对地中海东岸伊斯兰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它以“解放”圣地耶路撒冷为目标,士兵身缀十字,故称十字军。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的世界战争,这场战争先后进行9次,历时将近2个世纪,涉及欧亚非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动员兵力数十万,对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曾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都城,城内建有耶和华圣殿,是犹太人崇拜上帝的中心,也是犹太民族的象征,耶路撒冷还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受难和“升天”之地,被基督教视为“圣地”,前往朝拜。而穆斯林则认为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神秘夜行的目的地,是伊斯兰教最庄严的圣地之一。阿拉伯人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准许基督教徒信仰自由,并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11世纪末以前,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一直和穆斯林教徒和平共处。
自11世纪后期以来,西欧教皇封建统治阶级为克服当时西欧社会日趋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借侵占东方的土地和财富,转移阶级斗争视线,以巩固其封建统治,于是,罗马教会煽动宗教狂热,宣扬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受到穆斯林的残酷迫害,号召基督教徒参加十字军,为“解放”圣地而进行“神圣战争”。
1071年,在曼西克特会战中,拜占廷被塞尔柱人打得大败,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俘。不久,塞尔柱人又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拜占廷帝国在西亚的大部分领土。1088~1091年间,拜占廷又受到塞尔柱人和佩彻涅格人南北两方面的夹攻,首都君士坦丁堡陷于风雨飘摇之中。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向教皇和西欧各国告急,请求给予军事援助。这为西欧封建统治者发动十字军东征提供了口实。1092年,塞尔柱帝国苏丹马立克沙死后,帝国分裂,力量衰弱,西欧封建统治者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悍然发动了十字军东征。
(1)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1096)
1095年9月,教皇乌尔班二世从意大利来到法国,11月在法国南部城市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会上,乌尔班二世发表演说,他编造谎言,竭力煽动十字军东征。乌尔班的演说煽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宗教狂热和发财的欲望,会场响起“上帝所愿”的喧嚣声。会议决定,次年8月15日即圣母升天节,十字军出发东征。
受教皇蛊惑的贫苦农民等不及规定的出发日期,会议结束后他们就行动起来。法德部分农民首先踏上征途。继之有斯堪的纳维亚、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农民,人数多达数万。他们像民族大迁徙一样,携妻带小,举家而行,有的赶着牛车,有的步行,怀着摆脱奴役、压迫和饥饿,到东方“天堂”世界去过好日子的美好幻想,背井离乡,走上了连自己也不知目的地的遥远征程。没有向导,只好用山羊或雌鹅引路,听天由命。1096年春初,各地农民队伍陆续到达德国,然后在法国隐修士彼得和德国骑士穷汉华尔特的率领下渡过莱茵河,沿多瑙河向东进发,通过匈牙利进入拜占廷帝国。这支农民十字军,既没有必需的给养和装备,也没有相当的组织和军事训练,他们一路上不得不靠抢劫维生。因此,沿途不断遭到当地人民的袭击,死伤惨重。到达君士坦丁堡时,皇帝不准他们进城,并且很快地把他们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彼岸。这支没有统一指挥、没有具体作战计划而又疲惫不堪的农民十字军,一到小亚细亚就被穆斯林歼灭,大部分人死亡,少数幸存者被卖为奴隶,生还者寥寥无几。至此,所谓农民十字军就以这样的悲惨结局而告终。
(2)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
1096年8月,由封建主组成的十字军主力,兵分3路分别从诺曼底、洛林、南法等地出发,都由二流封建君主担任领导。此次十字军总数号称二三十万,但实际上到达小亚细亚的不过3万人。他们与农民十字军相比,有较好的装备,有相当的组织以及较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实际上并没有统一指挥,而且各军首领互相对立。这支标榜以“解放”基督圣地为己任的十字军,实际上是一群武装匪徒。他们一路上劫掠杀戮,到处受到各地人民抗击,甚至第3路军司令胡格也曾一度被俘。十字军的匪徒行为,引起君士坦丁堡的不安,于是不准十字军进城,勉强地让十字军在拜占廷度过冬季之后,就赶忙把他们送往小亚细亚前线。
尼西亚的围攻战
1097年5月,十字军从尼科米底附近陆续分进,打开拜占廷帝国和塞尔柱帝国之间的山路,开始围攻尼西亚。尼西亚是塞尔柱帝国的首都,防卫森严。塞尔柱国王苏里曼二世率5万骑兵退守山间,伺隙打击敌人。十字军使用坑道、撞槌、龟甲屏障、希腊火、投石机、弹弩等兵器,猛烈攻城,城内守军据险御敌。苏里曼率军从侧面两次袭击十字军,但由于十字军猛烈抵抗而没有成功。经过7周的围攻战,尼西亚城依然固若金汤。这时拜占廷把许多载有十字军战士的小舟驶入阿拉甘湖,使十字军能够从南北两面夹攻守军,于是尼西亚告急。拜占廷皇帝阿列克修斯趁机派人与守军秘密谈判,以保证其人身财产安全为条件,让他们向拜占廷投降。6月19日尼西亚城上升起了拜占廷的国旗。十字军企图占领和掠夺尼西亚的计划落了空。
多里利翁之战
尼西亚围攻战结束之后,十字军向东南进发,准备夺取多里利翁。苏里曼在东方集结10万骑兵,埋伏在十字军前进途中的两侧,并断绝沿途的粮食和水的供给。当十字军进入预伏阵地时,苏里曼从两侧进行袭击,重创十字军。十字军退到多里利翁后,苏里曼又发起冲击,使十字军濒于溃灭。总司令戈弗德和胡格伯爵率领6万骑兵来援,两军展开恶战。塞尔柱骑兵使用的弯月形的偃月刀、容易挥动的短枪、鞑靼弓箭和杀伤力很强的弹弩等,迅速回旋运动,对使用很重的长枪和坚固的甲胄而排成一列的十字军的突袭十分得手,十字军伤亡惨重,再次陷于危机。然而这时雷蒙德率领的最后一队十字军通过山口突然出现在塞尔柱人背后,于是战势发生转折。苏里曼被迫放弃多里利翁,率军突围,败走东方。多里利翁围攻战后,十字军乘胜穿过了小亚细亚500英里几乎没有人烟的山野和沙漠地带,炎热、饥渴和恶疫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因财富的诱惑,十字军还是拼命地争相前进。1098年初,鲍德温占领了亚美尼亚最富庶的城市埃德萨,并以此地为中心建立第一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
安条克之战
1097年10月21日,十字军到达安条克。安条克是小亚细亚通往叙利亚的门户,在政治经济上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守将为总督巴吉塞扬,他拥有6 000骑兵和1.5万步兵。十字军围攻3个月,仍未破城,此时冬季来临,霪雨连绵,十字军弹尽粮绝,饥苦不堪。1098年6月30日深夜,由于叛徒把城门打开,十字军长驱直入,安条克落入十字军手中,入城后,十字军大肆抢劫、杀戮,连日盛宴狂欢,几天就把城内仅存的食物吃得精光。安条克陷落后第3天,摩苏尔总督克波加率塞尔柱大军来援并包围了这个城市。粮尽援绝的十字军,大批逃亡。后来,十字军在宗教狂热的鼓舞下,冲出城门,与敌军展开殊死战斗。围城日久的塞尔柱人没有提防,结果招致惨败,克波加弃城而走。
攻占耶路撒冷
当时耶路撒冷属埃及统治,由守将阿拉钦率4万军队及2万民兵驻守。1099年1月13日,十字军向耶路撒冷进发。6月7日到达目的地。经过5天的奋战,十字军通过天险,直抵城下,发起总攻,守军顽强抵抗,十字军伤亡过重,退回原来阵地。十字军围攻40日后,毫无进展,遂建造两台移动箭楼,在箭楼的掩护下接近城墙,攻下引桥的堡垒。经过激烈的血战之后,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十字军入城后大肆烧杀劫掠,3日间杀死穆斯林7万之众,妇孺老幼都不能幸免。
至此,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宣告胜利,总司令戈弗德留下唐克里德及300骑士、2 000步兵守卫耶路撒冷,其余十字军满载所获金银财宝返回欧洲。后来十字军在东方先后建立4个基督教国家: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和的黎波利伯国。并为了加强耶路撒冷的防卫力量,法意德3国的骑士为主先后建立3个骑士团,即圣殿(神庙)骑士团、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3)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
12世纪初,东方伊斯兰世界重新走向统一,势力逐渐恢复强盛起来。1128年,摩苏尔总督艾马德·赞吉夺回被十字军占领的阿勒颇,控制了叙利亚,建立了赞吉王朝。1235年,夺取安条克公国东部领土,1144年消灭埃德萨伯国。其他十字军殖民地亦岌岌可危,向教廷告急,请求派兵援助。教皇基尼乌斯三世派勃艮第修道院长伯纳为使节,赴欧洲各地游说,鼓吹发动第3次十字军东征,得到法王路易七世和德皇康拉德三世的响应。
1147年4月,康拉德三世率7万军队自德国出发,从而开始了第3次十字军东征。德国骑士沿途抢劫当地居民,沿途遭受数次打击。由于希腊人向导的欺骗,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山区就迷了路,炎热和饥渴使许多人丧生。当德国骑士到达多里利翁附近时,又遭到塞尔柱人的袭击,伤亡惨重,溃退到尼西亚,幸存者不过7 000人,因此原地驻军,等待法国骑士到达后继续东征。
法国路易七世率法国骑士继德国后,开始东征,兵力7万人。法国骑士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尼西亚与德军会合。路易七世为避免重蹈德军途中被袭的覆辙,决定不走小亚细亚腹地,绕道西部沿海省份前进。1148年初,法军跋山涉水,好不容易到达劳迪克亚附近,立即受到塞尔柱人的夜袭,法军战死或坠入深谷者无计其数。路易七世收拾残部退守拜占廷城市安塔利亚。这个城市答应借给法军船只,从海上运送他们赴安条克。但船只不够用,路易七世只把贵族骑士运走,让步兵队取陆路去安条克,途中被敌人歼灭,有3 000人请求皈依伊斯兰教而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