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14105300000009

第9章 当众讲话的开头、主体、结尾技巧(1)

每个当众讲话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讲话具有说服力,但是能够当众优雅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要想你的讲话能够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你就要从当众讲话的开头、主体、收尾的艺术来提高你当众讲话的艺术。

§§§第一节当众讲话的开头技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当众讲话时,一个好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

一、当众讲话开头要开门见山

这是当众讲话者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就是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讲话的主题或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明白,接着进入讲话主体部分。话一出口,要谈什么内容,赞成什么,肯定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这样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

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开场白,就属于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开宗明义,直陈主题。

二、当众讲话开头要交待背景

即在当众讲话的开头先介绍一些有关的情况或背景,为什么开会,为什么讲话,让听众了解会议及讲话的来龙去脉,帮助听众理解会议及讲话精神,使之不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引起听众的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开头,不管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还是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起因等,都是为揭示主题作准备。

例如:列宁的著名演讲《论国家》是这样开场的:“同志们!根据你们定的,你们通知我的计划,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国家问题。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已经熟悉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没弄错,你们的训练班准备开课,你们是初次有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做了这几点小小的说明之后,现在我来说本题,谈谈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开场白中的“根据你们定的,你们通知我的计划”,“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已经熟悉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没弄错,你们的训练班准备开课,你们是初次有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属于介绍有关情况的,均属于为提出讲话主题服务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开头讲话一定要从中心论点出发,紧扣会议或讲话主题,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使听众不知所云。介绍背景材料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扩大,故弄玄虚,也要防止笼统地使用套话、空话。

三、当众讲话开头要提出问题

当众讲话开头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听众的关注,引导听众去思考。有助于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当听众听到提出的问题,就会对讲话的内容更加关注,从而会主动去思考,这样就能激发听众去解答问题,提高他们继续去听的情绪。

例如:“怎样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是个大问题。现在党内外、国内外很多人都赞成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什么叫高举?怎么样高举?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这篇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首先运用设问提出了一连串有关的、又是听众关心的重大敏感问题和原则问题,异常尖锐和突出,让听众不得不集中精力,留心静听。这个开头,不仅问题提得尖锐,发人深思,而且接下去的回答,也是旗帜鲜明,坚决有力,切中要害,为正文的议论,拉开了架子,亮出了路子。

四、当众讲话开头要概括总结

当众讲话开头的概括总结一般在会议中间或结束时使用。首先对会议的有关情况及其他同志的讲话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把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点一下,把重要讲话的内容归纳一下,然后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引入讲话主题。

例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刚才,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了新老电影工作者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电影百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阐述了电影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新形势下的电影事业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为今后我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又如,这次论坛确定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关注,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这两个开头,都是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五、当众讲话开头要交待任务

任何讲话都有他的主题,也就是主要任务,而当众讲话在开头语时,首先要讲明会议的主要任务或主题是什么,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然后再提出所要讲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听众了解讲话的目的,掌握讲话的中心和主旨。

例如: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又如:我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五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结2004年的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研究部署2005年的工作任务。

当众讲话的开头语,首先简要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的。听众上来就知道会议的中心任务和主题是什么,会议是干什么的,便于听众吃透和理解会议精神。

六、当众讲话开头可以使用“公式化开头”。

任何讲话的开头都要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目的。在你开始介绍时,你所介绍的要么帮你赢得观众的注目,要么使观众丧失听讲的兴趣。所以,讲话一开始,你就必须抓住观众。只有当他们认为你能为他们带来帮助、欢乐或者有用的信息时,他们才愿意听你讲下去,因此,讲话的开头要激发兴趣,要建立亲和力与威信,要开宗明义,让观众知道下面要讲些什么,他们为什么有必要听下去。如果你的讲话开头无法达到这些目的,你就需要采用“公式化开头”。

所谓开头的开头是当众讲话开头的一种形式。当众讲话的开头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公式化开头”——即直接对该场合本身发表评论。第二种开头方式是对你的讲话题目进行介绍。有时,这两种形式可以融合在一起。

在“公式化开头”里,简单举几个例子:

1.解释你为什么会被选来做讲话。“我不太肯定为什么珍妮会请我来发言,因为在座有很多人具备同样的资格。也许,她只是想听听我对此事有什么新的见解,而没有顾及到决策中的经济问题。”(这样的开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且显示出你对情况的了解。)

2.对特殊场合发表评论。“今天是您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25周年纪念日,我对您表示衷心的祝贺。”(热情洋溢的开头能够鼓舞观众。)

3.对出席活动表示高兴。“我想让大家知道,我是多么期待着今晚的活动。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我的老朋友,多年来对我关怀备至。”(表现出渴望与他们在一块儿,既是对观众的一种赞美,也能传达你诚挚的谢意。)

4.提一下场内的重要人士。在“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对今晚出席与支持本次活动的×××表示感谢,他的积极参与为我们在全行业组织这一活动铺平了道路。简而言之,他为我们打开了力便之门。”(这样的评论显得十分恭敬,并对观众的看法表示认同。)

5.揭露自己的短处。“既然××先前谈到了大学母校,那么我也来提一下。我敢打赌你们绝对不知道,在我高中的年鉴里,我被列在了‘最有可能……’的那页里:‘最有可能拥有太多的衣服,几乎无法负担洗衣的费用。’你们有谁会蠢到这个程度,在同一天里把所有的白衬衣送去洗涤?谁又会那么不走运,让它们消失在了里屋的黑洞里?好吧,猜猜怎么回事?那么早上……”(揭露自己的短处,显示自己的弱点,更容易使观众对你产生认同。)

6.对别人所做的介绍做出回应。“我非常感谢你对我骑车旅行所做的评价,这使我在下面的10分钟内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这能使观众认同你的尴尬境地。)

在任何“公式化开头”中,用语一定要简练,不要超过两三句,然后再真正开始介绍你的讲话题目。

§§§第二节当众讲话的主体艺术技巧

一篇当众讲话有没有说服力,内容是否充实,关键是看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饱满充实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论证观点,给人以启发、教育和力量。

一、当众讲话要抓住听众

有些讲演者认为,演讲开始必须先发表一些一般性的声明,但要想让一般的听众长时间忍受这种抽象式的声明,是很困难而且很费力气的。那么为什么不在开头时举个例子呢?很多说服性演说者都是这样做的。因为举例说明很容易使听众听得下去,并且容易使他人信服自己的观点。一个生动的例子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使人们愿意听你讲话。

卡耐基有一次演讲是这样开始的:“就在我大学刚毕业之后,一天晚上我在一条街上走着,突然见一个人站在一个箱子上头对着人群讲话。我很好奇,所以也加入了人群去听。这个人说:‘你从未见过一个秃头的印第安人,或从未见过秃顶的女人,是不是?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他的这个讲演是很成功的,因为只要朝着事件的结果推进,就能深深地渗透进听众的心里。由于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验,演讲者往往能保持自信闲适的神态而避免一开口就紧张得前言不搭后语,处处卡壳。同时,以鲜活的事例为铺垫,观点的提出就不至于显得太突兀。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听众都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要想抓住听众还可以就某件事的背景进行交代,就某个事物的源流作介绍。

例如,胡锦涛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中讲道:1997年1月,我曾对贵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墨西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墨西哥人民勤劳勇敢的开拓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墨西哥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令我至今难以忘怀。时隔8年再次来访,我感到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