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14105300000007

第7章 当众讲话的态势语言艺术(1)

态势语言是在特定条件下运用表情、动作、体态进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对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讲话者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态势语言进行自我表达,也可以从中了解掌握对方的信息。由此可见,态势语言对讲话者的言语表达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可以提高说话的整体表达效果。

§§§第一节当众讲话态势语言的特点及重要性

态势语言是对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在各种语言运用场合,态势语言几乎都是同有声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的运用提高了说话的整体表达效果。

一、当众讲话态势语言的特点

(一)态势语言对有声语言的补充性

一般说来,口语交际中第一位的表达手段是有声语言,只有有声语言才能最清楚最细腻地传达各种信息。但态势语言也具备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种语言运用场合,有声语言几乎都是同态势语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态势语言是对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它的运用可以提高说话的整体表达效果。

态势语言只能表达一部分内容,它能补充有声语言,而不能代替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只能表示一些简单的意思而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若是脱离了有声语言,就连这简单的意思也会变得十分模糊含混。如果一位领导干部作报告,或者跟人谈话,不用语言,只用表情、手势,不但完不成报告、谈话的任务,反而会使人误以为这位领导神经有毛病。在口语交谈中不可能没有态势语言,但又不能太多。太多的态势语言会使人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反而影响表达效果。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态势语言,又要了解它的特点,以便恰如其分地使用。

(二)态势语言具有直观性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有声语言作用于听觉,态势语言作用于视觉,听觉视觉同时并用,两种信息同时协调地传递,互相补充,使口语表达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态势语言之所以能够辅助有声语言而产生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完全可见的表现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根据视觉心理学的研究,人们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是视觉渠道。所以以视觉为传递媒介的态势语言,能够传递有声语言难以说清的内心体验和莫名的感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人作报告、演讲,听众在看得见主讲人的场合所获得的信息的清晰度和精确度比看不见主讲人时要高得多。

所以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态势语言,更利于交流情感,取得更好的讲话效果。

(三)态势语言具有示意性

态势语言的示意性是指,讲话者通过表情姿态向听众示意,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加强讲话的效果。有了态势语言的配合,有声语言表达的重点就能够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更生动、更形象。

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报告时,他讲道:“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很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这时,毛泽东同志目光深沉的望着前方,并举起他的右手掌,慢慢地向前方推出,这个动作仿佛是在推动历史的前进,造成了极为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人们记忆中一个极难忘的手势。

(四)态势语言具有时代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生活风貌、文化习俗、政治背景的差异,态势语言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我国古代服装宽袍长袖,人们生气离开时,常常一甩袖子,所以产生了“拂袖而去”这一成语。现代我们的服装已无长袖,这个成语保留了古代态势语的痕迹。又如,现在人们都用伸出两个手指,也就是一个“V”字,表示成功的意思。所以不同的时代态势语言也有所不同,它具有时代的特性,不能太局限于某种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的特性。

二、当众讲话态势语言的重要性

态势语言是信息发送者把要发送的信息,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输送到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再通过信息接收者的视觉神经作用于大脑,从而引起积极反应,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讲话者的态势语言,则主要是指讲话者从实现其讲话活动的目的出发,通过自己的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等,将自己的指令、意向传达给听众,以达到影响和支配听众的目的,在讲话者讲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态势语言在信息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发现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在讲话者的语言技巧中,态势语言技巧占有重要的地位。讲话者态势语言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讲话者的讲话水平高低,决定着讲话能否成功。

(二)态势语言是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

态势语言有助于形成第一印象。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晕轮效应”。这一理论认为,人们给予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对其做出判断的心理依据。态势语言艺术对于讲话者也是如此。心理学家雪莱·蔡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莫萨立特大学挑选了68个自愿实验者。这些应试者,在口才、外貌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上,无甚差别,但在风度仪表方面则差距明显。据事先安排,这些应试者分别征求4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意见,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结果,风度翩翩者稳操胜券。”这就说明,态势语言技巧高超,给人的“第一印象”好,更有利于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三)态势语言是沟通感情的手段

讲话者可以采用恰当的态势语言洞察听众的心理、性格,了解听众的行为目标、动机和情感过程,而巧妙的掌握听众的意图;也可以用态势语言向听众输出思想和感情信息,将自己的感情信息和工作意向传达给听众,使讲话者与听众及时的得到沟通,充分的联络了双方的感情。

(四)态势语言对有声语言起到辅助作用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配”,态势语言对有声语言也是如此。恰到好处的运用态势语言,能够使重点突出,并富有感情、形象生动,从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讲话的效果会比单纯凭借有声语言好得多。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以姿势助演说”的道理。讲话者在讲话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场合等情况,合理的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利用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好的发挥自己语言的效能。

§§§第二节当众讲话态势语言艺术

的运用原则和要求

讲话者在讲话时,要恰当的运用态势语言,使态势语言艺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符合听众的心理,才能获得更好的讲话效果。

一、当众讲话运用态势语言的基本原则

(一)入乡随俗的原则

当众讲话运用态势语言要适应所在地的文化传统,入乡随俗,否则就会对讲话效果造成影响。例如,点头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同意”的表示,而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却要反过来,表示“不同意”。

伸出食指和中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使用了这个手势,从此,这种“V”字形表示胜利的手势便在欧洲迅速流行起来。但做此手势时一定要注意手心向外,否则就是让人走开,英国人则认为是伤风败俗。

使用体态语言时,如果涉及不同的民族国家,一定要入乡随俗,了解清楚各种体态语言的含义,否则就会给开展工作造成很大障碍。

(二)符合体态礼节原则

1.手势。

一般认为,掌心向上是虚心诚恳的表现,在介绍、引路、指示方向时都应掌心向上,上体稍前倾,以示敬重。切忌一个手指对人指指点点。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不同的手势有各种,含义。讲话者在对外活动中应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有助于相互的思想交流。如果不能确定某种手势对方会怎样理解,那就最好是不用手势,以免产生误解。

2.眼神。

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口”。运用不同的眼神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交流不同的思想感情。由于传统习惯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世界各族人民在运用眼神表示思想感情方面的习俗各不相同。在多数国家和地区,与人交谈时应避免久久凝视别人。有教养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轻易让它流露出来浸染周围的其他人。因此,一个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情,轻易地就做出一种鄙夷或不屑的眼神,实质上并不能显示出他高尚多少,相反倒是反映出他的狭隘与无礼。应注意:斜视、瞟、瞥与睥睨的眼神少用为好。

(三)体态语言要做到自然、热情

当众演讲时,演讲者态势语言要表现的真实、自然,情感的流露要真诚,它体现了人性特征。自然是对体态语言的第一位要求。有的人说话时,动作生硬、刻板如木偶;有的人则刻意表演,动作和姿态总是那样做作,象在“背台词”。这都使人觉得别扭、不真实、缺乏诚意。孙中山先生曾这样告诫人们,“处处出于自然”,“不可故作惊人模样”,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任。因此有人说,宁要自然的雅拙,不要做作的乖巧,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的每一个姿态举动都应是在你的情感没有思想支配下自然形成的,绝没有任何矫造之感。自然要求心理状态良好和精神放松。精神放松才能使举止洒脱自然。而热情是燃烧在心灵的火焰,笼罩着演讲者的整个身躯,犹如闪烁在圣人周围的光晕,照耀着每个听众的心,感染他们。所以,讲话者要在自然的基础上表现出你的热情,热情是让演讲的话题使听众充满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演讲时充满真情,打动听众的心。但热情的演讲并不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仿佛中了魔力一般,它是演讲人真情的流露,是演讲者思想和精神反射出的光辉。看过电影《开国大典》的人必定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了”时的那一情境有深刻印象,没有人不为毛泽东在那一时刻所表现出的热情而心灵震颤。那浑厚高亢的声音,那伟岸潇洒的身躯,那整个人所散发出的无比伟大的精神力量,像圣灵一样散播开来,感染每个人,使人为之膜拜。

(四)动作要简单精炼

在当众讲话时,运用态势语言要符合一般的生活习惯,不要搞得太复杂,应运用已被人接受和理解的动作,否则,就会影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