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收藏的旅程
14105000000003

第3章 宫廷收藏篇(2)

梁元帝爱好收藏还是受他父亲梁武帝的影响。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爱好广泛,对音乐颇感兴趣,特别喜欢当时的民歌。同时他又深通佛学,擅长书法,属于学养深厚的一位皇帝。梁元帝在朝执政48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喜欢收藏名家书画和各类文物,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收藏家。

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推崇,一再强调:“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如果追溯谁是王羲之的最早粉丝,那就应是从梁武帝开始莫属了。在梁武帝的大力搜求下,宫廷所藏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的书法共有78帙767卷之多,可见他对书法家的钟爱非同一般。

梁武帝不只是收藏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跟着练字,于是命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1000个不同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他,但这样比较杂乱,很难记忆。梁武帝又想出一个办法,想将这1000字编成一篇文章,这样简单易学又好记。他召来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周兴嗣一夜之间用1000字编撰成了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千字文》,并为此累白了头发。

公元551年,梁国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原来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的一名大将,后来投降了西魏,又投奔了南梁。在梁国时他得到梁武帝的重用,但突然起兵反叛,杀了简文帝萧纲,战乱中梁武帝苦心搜罗的珍宝也散落了很多。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他率领军队平定了侯景之乱。第二年在江陵即位,人们称为梁元帝。

梁元帝在位仅有两三年,但因为父亲梁武帝爱好收藏的缘故,宫内的书画精品多的不可胜数。勤勉读书的梁元帝很喜欢收藏书籍,在他宫中收藏了14万册图书。同时他自己的著述也比较多,有430卷,其中著录碑碣石刻有120卷之多。他还注释了《汉书》、《周易》、《老子》,又写作了《孝德传》、《忠臣传》、《古今同姓名录》等书,以至于后人认为他是收藏、著录碑碣石刻的始祖,并开创了金石学。

梁元帝对老子和庄子特别崇拜,但这套哲学用在治国方略上却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他要求满朝的文武百官无论有多忙,到了讲经的日子必须到龙光殿听他讲经。面对皇上的旨意,大家没有一个敢缺席的,即使心里再讨厌,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好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有所觉悟的样子。

殊不知,就在梁元帝喋喋不休地讲述《道德经》的当口,与梁并峙的西魏政权正虎视眈眈,恨不能一口将梁王朝吞下。

公元554年,梁元帝正在龙光殿里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的《道德经》,忽有探马来报:“西魏军已渡过汉水,情势危急!”原来西魏已派大将于谨率军与梁宗室萧詧合谋攻打梁国,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在这危急时刻,昏庸的梁元帝不是立马组织军队反击敌寇的入侵,却令人匪夷所思地翻过《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对文武百官说:“老子教导我们,狂风再凶只有一阵,暴雨再猛也不会持久,别看入侵的敌人非常嚣张,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说敌人不用反击,很快就会自动退却的。梁元帝这种荒唐的想法,最终把梁国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西魏的军队将都城江陵围困了28天,梁元帝征调的援军迟迟未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江陵城眼看就要陷落了,面对亡国的命运梁元帝心如刀割而又束手无策。

在国破家亡之际,他不去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误,反而把失败的原因迁怒于书,无比荒谬地认为,他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读书太多惹的祸。于是在一个凄冷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宫中的藏书楼,看着自己一生辛苦搜集来的14万册书籍,悲愤交集,不由得仰天长叹:“吾读书万卷,犹有今日,要它何用。”于是命令宫人高善宝点火把藏书全部烧毁。这一夜,在江陵城的上空弥漫着的不是战争的烽火,而是焚书的烈焰,几朝皇帝所收集的书画典籍,连同其中的二王书迹珍品,都在熊熊的火光中付之一炬了。看着自己心爱的书籍一本本地化为灰烬,梁元帝痛不欲生,自己也慢慢向火海走去,想和这些书同归于尽,宫人拼命阻止才把他从火海中拉了出来。梁元帝斫柱折断吴越宝剑,低首哀叹:“文武之道,今夜尽已”。这是自始皇帝焚书后,历史上第二次焚书的大劫难,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在这场灾难中永不复存了。所幸的是,魏将于谨从火炉里抢出了4000多轴书画幸免于难,但那也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西魏的军队占领了江陵,梁元帝成了阶下囚,当魏将于谨审问他为什么把书都烧了时,他依然懵头懵脑地回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做了俘虏的梁元帝不久就被魏军给杀了,而他焚书的荒唐之举却成了铭记千古的憾事。

梁王朝的皇家藏书楼

梁武帝当朝后,很注重图书典籍的收藏,下诏向民间搜求各种图书。梁朝有一藏书楼叫“秘阁”,另又增设文德殿、华林园、东宫三处。管理典籍机构由秘书监改称“秘书省”,有置监、丞各1人,秘书郎4人,共同掌管梁国的典籍图书。另有著作郎1人,佐郎8人,负责撰写国史和起居注。梁武帝曾建立集雅馆,开士林馆,以招远学和学士,并在两馆均有藏书。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搜罗古今图书3万卷,藏在东宫(梁朝国家图书馆),并建藏书楼叫“文选楼”。梁元帝萧绎在江陵校订图书,命学者整理校对,将藏书分为正御、副御、重杂3种,那时官府藏书达14万卷,规模和数量均超过历代前朝。

4.唐太宗派萧翼赚兰亭

王羲之是东晋最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字潇洒流畅,清秀劲健,被后人尊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对王羲之的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其书法“点曳之工,裁成之妙”,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短短几年之内就搜得王羲之真书50幅,行书240幅,草书200幅作为欣赏和临摹的范本,但唯独缺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成了唐太宗日思夜想的一块心病。

唐太宗为什么对王羲之的这幅帖子这么着魔呢?

原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它记叙了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楔节”临水消灾的风俗。这一天,王羲之邀亲戚朋友谢安、孙绰等41人,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过节。兰亭的四周山峦起伏,竹林掩映,清风徐徐,流水潺潺,如此美丽的景色引发了大家的兴致,他们以觞盛酒,放在蜿蜒流淌的曲水之上,任其顺势漂流,各人分列曲水旁,依石而坐,觞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当即赋诗一首,若作不出就罚酒3觞。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那天在浪漫的情调中,大家诗兴盎然,共作了40多篇诗文,编成了一个集子,王羲之亲自作序并书写了下来,称为《兰亭序》,又叫《兰亭集序》,或《临河序》、《楔序》、《楔帖》。该序共28行,324个字,王羲之信手写来,一气呵成,字体酣畅自如,气象万千,其中20多个“之”字,千变万化,没有一字相同,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成为中国行书的极品佳作,备受后人推崇。传说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如这一遍好。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他对自己的这篇佳作也十分满意,因此平日倍加珍惜,把它作为传家宝,几百年后传到了他的第7代孙智永手里。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无价之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自然是不知晓其中的奥秘。他在国事繁忙的同时,还念念不忘搜寻《兰亭集序》。在朝的官员书法家虞世南告诉唐太宗,越洲(今绍兴)永钦寺的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后代,他在跟随智永学书期间,曾经看过《兰亭集序》帖,但智永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这帖又传给谁了呢?不会丢了吧!唐太宗急忙派人四处打探,最后得知智永在临终前把宝帖传给了他最得意的弟子辩才和尚,而今辩才做了永钦寺的住持。有了《兰亭集序》的下落,唐太宗的心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他3次将辩才召进长安好言相劝,表示愿出重赏请他献出《兰亭集序》,但辩才执意不肯,一直推说此件书法真迹早已在战乱中遗失了。唐太宗心里很不高兴,但嘴上又不好说些什么,只好打发辩才回去。

没有得到《兰亭集序》,唐太宗茶不思饭不想,整天都在琢磨着计策:强求不成,何不智取,派个人接近辩才,再想法把宝帖弄到手。对,就用此计!那么派谁去合适呢?想到这儿,一个人的形象立刻浮现在脑海里,他就是监察御史萧翼。此人精明强干,处事得当,博学多才,棋琴书画,无所不精,人又生得潇洒倜傥,能言善辩,平时深得太宗喜欢。此事非他不可!为了稳妥起见,唐太宗又找虞世南商量了一番,虞世南也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的模样去了永钦寺。一日,萧翼来到永钦寺,辩才和尚见他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也没多想,就留他在寺里住下。辩才和尚经常和萧翼烹茶会友,谈经论道。一开始辩才对萧翼举止谦恭而又谨慎,谈话也很有分寸,后来觉得两人谈得很是投机,时间一长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有一天,他们的话题转到了书法上,辩才发现萧翼对书法很有研究,自然就谈到了王羲之。谈话间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辩才和尚欣赏,辩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最棒的。”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辩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假装不信的样子,摇摇头说;“哪有什么真迹,此帖早已失传多年了。”辩才诡秘地一笑,转身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迅速将其纳入袖中,随即变了脸色,向辩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辩才一看顿时傻了眼,如梦方醒的他才知道被唐太宗骗了。辩才失去《兰亭集序》真迹,心中又气又悔,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不到一年就撒手西去了。

唐代宫廷画家阎立本还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在这幅作品中,阎立本将萧翼和辩才和尚的各种面目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永久记录下了收藏史上的一段精彩传奇。

唐太宗从辩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并命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大臣和亲戚,并选临摹最好的欧阳询临本刻石在宫中。唐太宗生前一直将《兰亭集序》放在身边随时观赏,并多次题跋。

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他再三叮嘱太子李治:“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同去也”。李治遵从父命,用玉匣装着《兰亭集序》和父亲一同埋在昭陵。五代时,一个叫温韬的军阀盗掘了唐太宗墓,《兰亭集序》从此失传。现在只有虞世南、冯承素等大书法家的摹本和拓本流传于世,让今人有幸一睹《兰亭集序》潇洒飘逸的大家风采。

由于王羲之的真迹已经失传,以上都是唐人的摹本,但依然价值连城,弥足珍贵。

5.钟爱艺术与收藏的宋徽宗

宋徽宗,名赵佶(1082—1135),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病死,因没有儿子,太后在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其实宋徽宗不是一个很有手腕的治国明君,他因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而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并沦为金人的阶下囚,但在艺术方面却展露出不可多得的才华,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艺术家和收藏家。

宋徽宗风流倜傥,琴棋书画、诗文礼乐无所不通,浑身充溢着艺术家的才情和灵性。酷爱丹青的他亲自担任宫廷画院的院长,擅工花鸟,他的画生动传神,精工妍丽;他的书法清劲娟秀,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瘦金体”。

宋徽宗不仅是个书画家,也是一个如痴如狂的书画鉴定收藏家。他对前代的书画珍品、名人碑帖倾心收藏,不惜代价,仅唐人临王羲之父子真迹的书法作品就有3800幅,宫廷收藏自魏晋以来231位画家的书画作品达6300多件。其中有一位叫索靖的晋代书法名家,以章草名噪一时,其墨迹“如风乎举,鸷鸟乍飞,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跌宕遒劲,与王羲之、王献之齐名。他的《出师颂》作为广为流传的章草典范,从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宣和年间流入宋内府,由宋徽宗所藏,并亲自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几个字,还盖上了“宣和”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