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14098700000018

第18章 与其等天上掉馅饼,不如自己动手做馅饼(3)

原来这位著名的外科大夫小时候家境贫困,不得不靠挨家挨户推销小商品积攒学费。有一次他推销了一天,并不顺利,天就快黑了,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他甚至感到有些绝望。这时,他敲开了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就是这个患者。她看了看眼前这位疲惫的少年,转身进屋,然后端了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给他。这令男孩感激万分。

当年,那杯热牛奶温暖了一个少年即将绝望的心,而送给他一杯牛奶的年轻女子就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多年以后的这个故事里,当年的男孩成了著名的外科大夫,他用高超的医术救了这位女子一命,成为她真正的贵人。

当年,这位女子把牛奶递到男孩的手中时,一定不会想到,这个又饿又渴的少年会成为自己的贵人。所以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运气网上,从来就没有“小人物”和“路人甲”。

贵人相助是人生极大的幸运,这在职场上尤为重要。身在职场如何抓住身边的贵人,是职业发展的窍门之一,也是职业成熟度的标志。这对于刚刚涉入职场的新人尤为重要。

David大学毕业就考进了著名的跨国公司,所负责的产品有大段大段的英文解说词。好在他清楚自己英文差,于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将所有的英文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一日David下班后单独留在办公室,进来一个中年人,找个座位就打开电脑开始工作。这时,一位客户打电话过来询问产品的问题,碰巧是David负责的产品,因为已经把解说词倒背如流,所以用英文“精彩”地介绍了一番。电话接完,中年人抬起头,说了一句:你是David?英文很棒嘛!

聊了几句才发现,这位中年人是David老板的老板的……的老板,是他所在公司大中华区的董事长。之后,David的英文一日千里,用朋友的话说,是以光的速度进步着,已经到了用英文写东西比用中文更清楚、说英语比说中文顺溜的境界了。

David的贵人其实并没有为他做什么,只是在他展现自己的时候,说了一句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性质的话,却让David这个职场新人受到了鼓励,进而上演了一出职场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

不可否认,David的贵人符合人们对贵人所设定的传统定义:位高权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手上掌握的权力或资源非常贫乏,因而常将身边那些握有资源、权力的人视为自己的贵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是合理的。但如果只把这些人当成自己职业成功、行大运的捷径,那么这不仅是一种太过功利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本身就非常狭隘。

你的上司、你接触到的成功人士是贵人;把挑战性高的任务、露脸的任务交给你的人,把脏活累活硬塞给你的人也是贵人。除此之外,你也可能碰到过好为人师者,喜欢对你絮絮叨叨的职场前辈,也曾碰上过难缠又挑剔的客户。你是否曾想过,他们也是你的贵人?简而言之,那些主动与你打交道的人都是贵人。

因为对于职场新人而言,事业刚刚起步,最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历练并获得经验,最大的幸运就是有机会学习,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你走上弯路或歧路的时候,有人给你指点迷津。在适当的时候,有人给予你关注,对你进行品评,远比自己磕磕碰碰、撞得头破血流来得效率高。

但是,目前来看,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贵人从来不会在自己的身上贴上“贵人”二字。如何发现自己身边的贵人,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运气网,就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了。

首先,职场上哪些人会是你的贵人?

第一种,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力争上游,有不错的建树和口碑。

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旧人,锐意进取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他可以为你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如果说力争上游的态度可以算做精神榜样作用,那他们的建树和口碑,则可以为你学习所用,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方面的能力。

第二种,乐于教导你,胸怀开阔,并乐于看到同事进步与提升的人。

他们可以看到你的长处,同时你的不足之处也难逃他们的法眼。他的经验与历练可以协助你、指导你。他们心胸开阔,不吝对你优点的欣赏。

第三种,能与你分享同时也能与你分担的人。

当你有成就的时候,你很容易找到人和你分享成功。但是愿意陪你一起度过风雨、分担困难的人才是作为你的贵人的必要条件。

第四种,经常唠叨你的人。

因为关心你,所以才会唠叨。唠叨是一种提醒,在事情发生之前,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强调让你少走弯路。

第五种,能遵守承诺的人。

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一般不轻易承诺,但是一旦承诺就绝不食言,一定会全力以赴把事情办好。

发现贵人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借助他们扩张自己的人脉。

开放的心态不可少,对人对物都要有谦逊之心,既要积极向上,也要放眼四周,顾及他人的感觉,主动发掘他人的优点,主动进行学习。主动出击,与贵人多接触、多联系。这不是鼓励拉近乎、搞关系这些小手段,这样非但不能抓住贵人,反而会被认为圆滑世故,反而会让别人敬而远之。不卑不亢才是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热情积极,人人都愿意与热情的人合作。心态要端正,懂得知恩图报。有一点非常关键,你真正能从贵人身上获得的是先进的职业技术、积极的精神、成熟的工作理念,而不是实质性的好处。最自然、合理的做法是珍惜他人提供的一切机会,不以自己的喜恶判断工作或他人,将你喜欢的、讨厌的、鄙视的、畏惧的,形形色色的人交到自己手上的工作干好。如果你做十项工作能成功一项,那你还有1/10的成功的概率,如果什么都不做,则成功的概率为零。全力以赴完成交付到自己手上的工作,如此一来,机会会越来越多,贵人也会越来越多。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贵人,正如前面所说,没有人会把贵人的标签贴在自己脸上,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成为你的贵人。既然如此,与其等着自己的贵人从天而降,将好运送到我们手中,为何我们不能自己“培养”贵人呢?

Linda是在公司大变动时期来到客户部的。前任经理另谋高就“跳槽”到了别家公司,几个资深的员工也随着他一起跳过去了。客户部瞬间被抽空,有种大厦将倾的预兆。Linda想得很清楚,自己是新人,不可能跟着一起“跳槽”,虽然目前公司大变动,但自古乱世出英雄,这样的混乱倒也可能成就初入公司的她。于是,虽然周围纷纷扰扰,一幅“兵荒马乱”的景象,Linda仍心态平和地整理接手的烂摊子,梳理头绪,工作慢慢上了正轨。由于前任经理的“跳槽”为突发状况,公司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经理人选,但群龙无首,于是香港总部紧急派了经理Peter暂时接手这边的工作。但Peter一直在总部,对于这边的业务不熟,纵有诸多的经验人脉,却远水救不了近火,“曲线救国”的解决方法事倍功半。于是,能衔接前后工作关系,而且又熟悉本地业务的Linda临危受命,成为Peter的左右手。在Peter分身乏术的时候,Linda总能在他的遥控指挥下圆满完成任务,而对于这个总能为自己分忧解愁的下属,Peter心存感激,也在有意无意地加大她的工作量,培养她的管理才能。半年后,Linda对客户部的工作已能独当一面了,而Peter适时提出要全身而退,把工作重心放回香港。临走前,他极力推荐Linda为继任经理。就这样,Linda凭借自己对形势的正确估计,加上踏实的工作态度,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在新公司从新人到经理的角色转变,自己为自己培养了贵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路人甲

“路人甲”一般指一些不重要的人,最初见于一些电视剧的演员表,常常会标有:路人甲——某某某。路人甲和一般的配角有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配角是由于某种目的被安排在主角周围的,或多或少,他们都和主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路人甲呢,他可能只是在镜头前一晃而过,甚至只有一个背影,他和主角的故事就像两条平行线,毫无瓜葛。如果说我们的人际交往也是这么一出戏,有些人注定成为这部戏里的主角,有些人则只能是配角。而我们一定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在自己人生这部大戏里,没有路人甲,任何出现的人和物如果不是主角那就是配角,对你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人。

中国有句古语叫:“有眼不识泰山”。说的是一个人见识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为什么我们坚持认为在社交中没有路人甲呢?一是因为当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活圈子里,那你与他就必然产生联系,我们无法忽略或否定这种联系;而原因二就包含在这句俗语中,人都有“有眼不识泰山”的时候,你怎么能肯定你身边某个不起眼的被你无视的人不是某座“泰山”呢,即使他现在不是,你能保证他以后也不是吗?

我们在各自的生活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每天我们都要面对无数的陌生人,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人会去在意今天遇见了什么人,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能够让我们特别留意,这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才有可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那么一点痕迹。我们无法从第一眼去判断出他与我们的生命是否有关系。很多时候自己也被他人当做路人甲,在他人的生命里一闪而过。也许捧着一本心爱读物的你正与这本书的作者擦肩而过,而为了寻找工作满心茫然的她则完全不知道在休息间为她倒水的正是这家公司的老板……现代忙碌的生活,每个人都在为生存奔波,生存磨灭了我们对生活的憧憬,我们无法对生活中的邂逅做过多的苛求。经验告诉我们不要忽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那样你就有可能丢失一个本是你的机会。

现在的生活方式变了,交友的方式也多了。有在生活中相识的,有在工作中相识的,也有在网络中相识的。不管是怎么相识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从我们踏上社会起,交了多少朋友,刚踏上社会时交的朋友现在还有几个在联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要总是留意现在的朋友及身边的朋友,也要想起老朋友,远方的朋友,新朋友。无论生活有多忙碌都应该常联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多保持联系,不一定经常见面,一条问候的短信、一个温暖的电话就足矣。

双向选择:是做敌人还是朋友?

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幼时受到迫害流落凡间,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12项丰功伟绩,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人物。

赫拉克勒斯的神话中,有一个是关于他和一个小石头的故事。赫拉克勒斯有一天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块小石头,他飞起一脚,想把这挡路的石头踢开。但奇怪的是,这小小的石头非但没有遂赫拉克勒斯的愿被踢飞,反而增大了一圈。

赫拉克勒斯于是握紧拳头用力向这块石头砸去,他自信以自己的力量,这一拳下去,石头一定会被砸得粉碎。但事与愿违,虽然赫拉克勒斯的手都疼了,石头仍纹丝不动,而且比刚才变得更大了。

这让赫拉克勒斯非常愤怒,他用尽全身力气,使出浑身解数想把眼前的石头砸碎。可无论他怎么做,石头只是越来越大。甚至把赫拉克勒斯要走的路都塞满了。

赫拉克勒斯无计可施,这时一位智者出现了,他告诉赫拉克勒斯,这个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因仇恨而形成的。倘若有人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它,它就会越来越大,直到把对方吞噬掉为止。不过,如果对方和蔼可亲,它就会越来越小。说着,智者走到那个把整条道路都塞满的巨石面前,伸出双手温柔地抚摸它。没过多久,石头就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人类是比叶子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生物体,两个人不仅有不一样的外表,最重要的是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思想。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矛盾的根源。除此之外,人类还有不同的利益要求,这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些人会被我们贴上“对手”或“敌人”的标签。

对手或敌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赫拉克勒斯与仇恨之石,相互仇恨,相互攻击,但双方都不会从中获得多大好处,大多数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有人说:利益是绝对的,敌我是相对的。

美国的Real Networks公司曾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违反《垄断法》,并要求其赔偿10亿美元。就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 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拒绝他,要知道,当时微软刚被Real Networks扯进一场官司,官司还没有结束,原告此时却希望得到被告的支持。以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比尔·盖茨的拒绝理所应当。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格拉塞的提议十分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很有兴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