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14098700000013

第13章 到手的馅饼,你认得出它吗?(3)

那次洽商比李原想象中的要顺利得多,他为公司签到了一笔利润丰厚的合同,经理对他大加赞赏。事后,李原请那位同事吃饭,感谢他“逼”自己走上“绝路”,才能让自己产生一种不论成败与否都要去做的心态。而席间同事的一番话也让李原受益匪浅:“在我看来,最无用的就是恐惧。假如你做的事情注定要失败,那么恐惧有什么用?如果经过尽力可以胜利,恐惧却会把这种尽力吞噬掉。这好比一个球员在踢点球的时候,假如他一心想的不是怎样踢好这个点球,而是踢不进点球后所要遭遇的嘘声和谩骂,那么他只会害怕得两腿发软,这个点球十之八九是踢不进去的。可见恐惧不仅无用,还会促进失败。”

诚然,做事情前如果心存些许害怕,这样会促使自己在事前仔细斟酌,想得更周密周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无道理的。可是更多情形下,人们没有掌握这种害怕的“量”,就像生病吃药一样,适当的量可以治病,可是如果过量就是害命了。恐惧也如此,上司给李原的是一种独当一面、尽情发挥的机会,这种好运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李原一直瞻前顾后,害怕可能的后果,而不是“被逼”下定决心放手一搏,那他很可能就会把这个到手的机会浪费掉。

所以,收起你的恐惧,别让它把你到手的好运吓跑。

困境中产生的不只是挫折

是在困境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成长

老人与年轻人同在沙漠中种胡杨树,最初老人与年轻人一样按时为树浇水。渐渐地他们两人所种的树都成活了。之后,老人仿佛是失去了耐心,不再给自己的树浇水,反倒是那个年轻人,非常有耐心,坚持每天给树浇水。天有不测风云,沙漠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过境后,年轻人种的树折的折,倒的倒,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而老人的树经历这场风暴后,却仍旧挺拔。人们都道,这老人的运气真好。只有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老人求解。原来,因为老人不再给树浇水,树为了吸取到存活所必需的水分,不得不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随着水分越来越少,根也就扎得越来越深,自然能抵挡住风暴的袭击。而年轻人一直给树浇水,他种的树根本不需像老人的树那般要很艰难才能得到水分,根长得非常浅,风暴来时,没有稳固的根基,所以不堪一击。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树幸运地逃开了被连根拔起的厄运,却极少人看到它们在刚刚成活时,就不再有人帮它们浇水,为了获得生存所需水分,它们是如何艰难地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换个方向想,又有多少人有老人这种深谋远虑,懂得逆境中成长的树更坚强的道理?

不过说起来,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一至理名言。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这些从生理到心理的折磨,对普通人来说算是前进路上的困境。当面对它时,我们除了被它们折磨,饱受挫折,再因为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外,我们从困境中能得到什么?除了受伤的身体和受伤的心,很多人一无所获。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会困在这些困境中,磨掉自己的意志和斗志,是不是很多人都忘了这段话的第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人不应该平白无故地接受降于自己的困境,而应该从自己所经受的困境中学到点什么。困境中产生的不应该只是挫折,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会从困境中收获更加积极向上的东西?

苏珊在朋友眼里一直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中国传统女性:勤快朴实,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她没有读大学,法定年龄一到就早早地结婚了。朋友都觉得以她的性格,婚后一定是个逆来顺受的妻子。婚后,她与朋友们的联系变少了,到后来,竟然都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朋友们都多少有耳闻,她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很幸福。

事隔几年,大家组织了一个聚会。名单里也有苏珊。当天,看到她的朋友都大吃一惊,大家都认为以她那种性格,不幸的婚姻生活会让她变成一个愁眉苦脸、谦卑恭顺的“黄脸婆”。可是,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却是一个穿着得体的职业装,神采奕奕,自信满满的女人,典型的新时代职业女性。

饭桌上,朋友们纷纷向她表示好奇,问她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她说自己开了个工作室,有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桌上的朋友都惊奇不已,这个一直以老公孩子为生活重心,自卑而且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女人是怎样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并搞得红红火火的?她说了一句话:逼出来的。

从她口中朋友才得知,少年时寄人篱下,每天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并还经常不被理解。小小年纪就一直盼望着能早日成家,希望建立一个自己的小家庭后,能改变这种状况,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谁曾想过,等她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建立自己的家庭后,幸福并没有伴随着婚姻而生。她每天相夫教子,任劳任怨,可婆婆对她却一直不甚满意,经常给她脸色看。她自己的单位一直不太景气。丈夫没有魄力,什么也不愿干。她每天都面对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终于有一天,她毅然辞掉工作,离开家。她决定去开创自己的事业,给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瞧一瞧。她刚离开家的状况,可想而知,现实残酷,她最初非常辛苦,到处奔波,却又处处碰壁。她也想到过退缩,但最终坚持下来。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她凭借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让之前不看好她的人不得不服气。

“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和豪杰的先决条件。”我们的身体内究竟藏着多少潜能,可能我们就这样平平常常,甚至是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都没有发现。就像是苏珊,她开始只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小心翼翼想维护一份平常的安定生活,但生活并没有给她,而是把她丢进生活的困境中,而正是因为这些困境,逼她想得更多。正如她自己说的,她今日的成就都是“被逼的”,如果她不是被逼着走出家庭,被逼着面对家庭外面的世界,她也只能是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绝对不会成为今日这个独立而又自信的女人。所以困境对她而言,不是一种霉运,而是一种好运。

困境是另一种机遇

有一个地方突然发现了丰富的金矿,一时间,人们都蜂拥而至。每个人都梦想着挖到金子,一夜暴富。这其中有一位年轻人,和所有急着赶到那里的人一样,他也抱着一个发大财的梦。可是,他到那里才发现,所有淘金者都被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梦想之地就在岸那边,而年轻人和其他淘金者只能在岸的这边干瞪眼。据说有几个被金子冲昏头脑的人跳进水里,企图游过去,但最后都葬身江底。年轻人也非常着急,他放弃了家乡的一切,背井离乡,本指望能靠这个发一笔,而如今大笔的财富在眼前,却只能看着。如果自己就这样回去,什么都没有,而且全部都要重新开始。着急归着急,但他还没有头昏到想游过去,他很认真地思考着对策。

后来去那边淘金的人都知道,必须坐船才能到金矿所在的那边。这条船的老板每天来往于江上,接送来往于两边的淘金者,他所赚的钱甚至比很多挖到金子的人都多。因为他的客人都急着到对岸去,完全不在乎船家的过江费是不是收得过高。而这条船的老板就是那个年轻人。当初这条横在他面前的大江,一度让他陷入困境,成为他发财的障碍,而现在,却让他变得富有。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困境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运?

换条路走,运气就在前方

在金融界工作的A先生,短期目标是考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其实说来A君是个实干派,既然想法摆在那儿了,剩下的就是着手开始准备工作了。他的斗志不得不让旁人佩服,三本大部头的《中国金融史》已经被他翻烂了,几乎是倒背如流,成竹在胸。于是第一年他信心满满地踏进考场,结果出来了,没戏!

我们已经说过A君是个实干派,但其实除这之外,他还是个乐观派。第一年没考上,虽说一开始让他有点郁闷,但过两天心情就云淡风轻了。把失败丢在路边,A君又干劲十足地准备第二年的考试了。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虽然《中国金融史》被翻得有点“惨不忍睹”了,但他的主人A君又春风满面地出现在考场上。第二次的结果很怀旧,还是没戏。这次结果给A君带来的冲击有点大,去年的结果让他郁闷了两天,这次足足郁闷了四天。妻子看他茶饭不思的,就劝他想开点,他现在事业也算是小有成就,年龄也小有一把,没必要再这样折腾自己考什么研究生。听完妻子的劝后,果然心情变好,于是重整旗鼓,再次开始了他的考研之旅。几年之内,A君的考研之梦尚未实现,这事搁别人身上早就不行了,偏偏他是个斗志十足的人。只是把短期目标变成长期目标,A君的考研之路还在进行。

在这期间,有些爱好古钱的朋友就冲着他把《中国金融史》翻烂这些底子,纷纷把自己看中的宝贝拿来向他请教。起初他绝对是个细心而又耐心的老师,不厌其烦。这本是无心插柳,谁知却让他在古钱收集界小有名声。大家都相信他的专业,于是找他的人多了起来。A君本是一门心思考研,当初也只是因为来人都是朋友才会耐心解疑答惑,而现在来找他请教的人渐渐超出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看书的时间被占去了大半,A君不胜其烦。随着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索性编了一本《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他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一来可以省得一个一个解答别人的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本《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完成的那一年,他仍旧没考上研究生。但却有一个书商找上门来,原来他看中了A君这本书,想将它出版。第一次就印刷了1万册,很快销售一空。A君不仅从中获得了大笔版税,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他也决定放弃考研,专心从事古钱的研究工作。他发现自己不仅在这方面颇有天赋,而且对这份工作也非常感兴趣。当初一心考研时,只道那是自己的理想,虽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但大多是靠着一股斗志在坚持,谈不上多开心;而现在的工作与当初的学习并不脱节,却得到更多。A君常感叹为何没有早一点发现这另一片天地。

A君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对梦想、对目标的坚持都应该被鼓励。如果能一直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并最终达到目标,当然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虽然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心无旁骛地往前冲,不管前面是风是雨,似乎是达到目标的最好办法。可是,我们首要确认的是,难道那会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吗?我们一心追求的也许根本不是适合我们的。比如说A先生,虽然说继续深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数年的失败也许不能说明他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但是他换了一条路走,却好运连连,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换条路走,风景更好!

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有一首很著名的诗“The Road not Taken(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我在那路中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但是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加诱人,更美丽,

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作者本想借这首诗象征人生的选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常要面对着各种岔路,这就是我们人生当中必须面对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将会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在诗中有两条路,有一条常有人踏足,而一条鲜有人涉足。当大部分人都自然而然地走向那条常走的路时,却有人踏上那人迹罕至的一条。前一条,走过的人都能告诉后来者,那里通向什么地方。后一条路的尽头是什么,是人间仙境,还是和第一条路一样,只是通向那片你再熟悉不过的平常风景,没有人能告诉你。换条路走走,或许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好运或霉运,只需换个角度看一看

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商人;二女儿也出嫁了,女婿是一家洗衣店的老板。两个女儿出嫁后,老太太就开始关注每天的天气。晴天,老太太会担心大女儿家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呢,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影响生意,于是老太太每天都忧心忡忡。邻居见她这样,就对她说:“您老人家真有福气,您看,晴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老太太一想,哎,还真是!从此,不管是晴天雨天,每天都乐呵呵的。

天气的变化本不是老太太的担忧能改变的,而且即使天气能改变,总有一个女儿的生意要受影响。老太太能做的就只是改变自己想问题的角度。从她之前的观点来看,不管哪种天气对她来说都是一种不幸。而同样的情况,她只是将自己看事情的角度稍做改变,情况就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现在不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对她都是一种幸运。事情就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