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14097400000006

第6章 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5)

我的女儿今年四岁。有一次我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她有点肚子疼,到了幼儿园,我就对老师讲,室外活动先不让她参加了。不料,过了几天,我去接她时,老师对我说:“你家孩子会自己‘请假’了。”原来她自己跟老师说肚子又疼了,不想参加室外活动了。事实上,她那一天好好的。我一听十分生气,这么小就学会说谎骗人,那还得了!听说三四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说瞎话。我很担心,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爱说谎的坏习惯,那可如何是好?

为什么孩子要说谎?其实,在每一个谎言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心理动因。孩子说谎有时是出于美好的愿望,有时是一些不良情绪在作怪,有时是出于逃避和耍赖,有时是一种心理补偿。我们只有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真实情况,才能对他的说谎进行良好的教育。

孩子的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

无意说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企图用言语描述某种幻想的东西。孩子会把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当做事实加以描绘,说出自己对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的一种想象,形成无特殊目的的谎言。如“我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飞”,“我爸爸有一把手枪”。这种谎言说出了孩子希望或畏惧的事实。这时候,审慎的家长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动机,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从谎言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用于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希望。这种“谎言”,实质上是孩子想象的反映。有时,孩子的软弱和退缩,导致他们一时冲动,编造了谎言。这种谎言属于防御性的。

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有时,孩子说谎是他们推理的产物,如,当他们知道一旦讲出事实真相将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将得不到社会承认或家长表扬时,也可能采用说谎的手法。有意说谎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行为。

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则要严肃对待。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的天性是纯真和直率的,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们是诚实的人。孩子之所以撒谎,除其他心理因素外,家长的某些教育方式和行为是导致孩子撒谎的直接原因。

(1)孩子爱说谎是家长“教”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不愿借东西给邻居,就教孩子对人说“东西借给别人了”或“东西弄丢了”;不想去参加家长会,就让孩子对老师说“我妈妈出差了”;不想接的电话,就让孩子回答说“我爸爸不在家”;想让孩子为自己保密便要求孩子说“这事别让你爸爸知道,不然不给你买玩具”;为了让孩子服很苦的药,就会哄孩子说“不苦、不苦”;为了让孩了打针,也会哄孩子说“不痛,不痛”……

其实,没有哪一个家长有意要教孩子说谎,只是由于孩子,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并且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语和行动,因此孩子在与成人一起生活、交往的耳濡目染中,如果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便会分不清真话与假话的界限,并在其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了撒谎的种子。

(2)孩子爱说谎是家长“逼”出来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而受到了惩罚,所以就不敢再说真话。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并且习惯用严厉的惩罚来管教孩子,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只好用说谎来挡驾。

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有些做父母的便要骂孩子或打孩子,这造成了孩子的过度恐惧心理,为了避免遭受家长的打骂,在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孩子会选择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用谎言来保护自己。孩子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父母就责骂甚至痛打孩子一顿,于是当孩子再次没有考好时,他会想如果说真话肯定又要受皮肉之苦,还不如撒谎或许能骗得过去,这时他自然会选择“谎报军情”或者“报喜不报忧”。有时孩子其实并不想说谎,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孩子又不好说出事实的真相,而这时有的家长却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非要逼孩子交代,非要逼孩子说出个一二三不可,孩子无奈便只好选择说谎来应对。

(3)孩子爱说谎是家长“惯”出来的

有些家长“爱子如命”,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处处都维护着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采取包庇、袒护的态度。学校里组织劳动,有的父母害怕活又累又脏,就亲自找老师给孩子请假,说孩子感冒了或是有其他事;孩子作业没做,有的父母就亲自打电话告诉老师说作业忘带了,甚至还把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孩子与别人打架或闹矛盾,有的父母明知是自己孩子不对,却硬说是对方不对。殊不知,父母的这些行为极易导致孩子说谎。孩子最善于观察父母的言行和态度,他们会从父母的包庇和袒护中找到撒谎的根据,以后只要有对他不利的事情,他都会选择使用谎言。

(4)孩子爱说谎是家长“骗”出来的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也会造成孩子说谎。如孩子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有的父母总爱说:“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实是,孩子第二天仍然必须去;孩子不肯好好吃饭,要边走边喂,于是大人就说再这样就叫讨饭的人把你带走,可事实是,孩子仍然继续生活在父母身边;孩子要去游乐园,父母头天晚上答应了,可到了第二天,爸爸有应酬,妈妈有牌局,搞得孩子空欢喜一场。

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尚不完善,在认知上经常出现偏差,在他们的眼里,父母说的和做的总是对的,他们分不清其中的是是非非,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空许诺、言而无信,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欺骗父母或别人。

(5)孩子爱说谎是家长“夸”出来的

孩子非常注重成人的表扬、赞许与爱抚,孩子做事时想把事情做好是一方面,但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的赞赏。如果家长经常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盲目而随意地夸奖孩子,也会养成孩子爱说谎的习惯。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给孩子提供说谎的机会。发现孩子说谎,家长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大人说谎。

孩子说谎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批评与惩罚。家长应该首先仔细调查,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在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品质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证实了孩子的说谎行为后,父母不要急于发火,而应严肃认真地与孩子交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的体罚,应该耐心引导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错误则的确是应该受惩罚的,如孩子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比如妈妈发现儿子骗钱买玩具的情况,家长就应该给予严厉的批评或适当的惩罚,并及时和学校的老师联系对孩子加强监督。

家长要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的氛围,不要过于苛求和责难孩子,更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不要让孩子形成恐惧感,这是防止孩子说谎的重要条件。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父母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用事实真相来点穿谎言,让孩子懂得说谎是要受批评的,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企图。此外,要着重从正面教育孩子从小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让他们懂得不说谎的人才能心里平静,精神愉快。

(1)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说真话的坏处

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孩子为了得到某种食品、玩具而有意说谎,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稚气可掬而一笑了之,更不能认为这是孩子的“聪明”而四处炫耀,这会助长孩子的说谎习惯。如果孩子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而说谎,要向他强调:“做错了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说谎是不允许的。”当孩子说了谎能及时承认,或者减少说谎次数,父母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改正缺点的自信心。

(2)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不要立即当众指责或教训孩子

要仔细了解孩子说谎的潜在原因,比较小的孩子由于判断不准,往往把心里想的当做事实说出来,家长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并且耐心教导孩子区分现实与幻想;如果撒谎是为了避开痛苦的经验或回忆则应该真诚关怀他,指导他直面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3)要防微杜渐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说谎的严重性。寓言故事“狼来了”,就很能启发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小孩喜欢的形式,启发孩子认识到说谎是错误的,以及说谎导致的不良后果。

(4)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给孩子贴上“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尽管有时候成人喜欢用通过给孩子归类的方式来谴责孩子,但它造成的后果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孩子今后可能会更加“努力”地说谎。

(5)要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可能感到生气、恼怒和害怕。但不要忘记,这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而不能只将它作为一次性事件处理了事。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道德问题。让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你可以明确告诉孩子你希望看到的是事实,父母、老师和同学都希望能一直信任他;帮助和启发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哪些地方夸大或歪曲了事实真相。当孩子讲述真实情况时,要对他们坦诚的态度予以赞同和肯定。引导他们自己认识到说谎是可耻的。告诫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就是诚实。对孩子的初次说谎不能掉以轻心,尽量防止暴怒和对他们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要抓住这个刚刚说谎的苗头,使之不再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感到自己不是被讨论的对象时,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讨论,也更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寓言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来和他一起讨论。

(6)和孩子一起讨论处理说谎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不再有说谎行为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处理说谎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比仅仅让孩子说声“对不起”更有意义,它可以让孩子明白:不是别人要惩罚他,而是他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谎言负责。如果孩子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家长可以提供几种方案,让孩子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羞愧感和内疚感远比身体的疼痛感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是塑造孩子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父母可以要求孩子采取让自己可能尴尬的措施来弥补自己的谎话,如要求孩子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道歉。要记住,你的职责是教育,而不是惩罚。

(7)关注孩子的需要

补偿性说谎源于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家长应该与孩子结成同盟,和孩子一起来关注、满足合理的需要。

(8)示范诚实,家长要起榜样作用

有时候,孩子身上的缺点可能正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常常以说谎来“争面子”,孩子可能会学习这种处理方式。再比如,大人粗暴地管教孩子,使孩子以说谎保护自己,大人平时哄骗孩子,“你自己乖乖地玩,一会儿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可事后说话不算数。时间长了,孩子习以为常,也就容易跟大人学,说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克服孩子身上的毛病,父母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方式。要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让孩子深深记住,说谎是不光彩的事。只要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的。

(9)正确运用奖惩手段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被识破,说谎只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

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建议最好是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及时地帮助孩子改掉不恰当的说谎行为,而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从前有个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他便向全国宣布,他要选择一个诚实的孩子作为他的义子,将来好继承他的王位。但是该怎么选呢?国王想啊想啊,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召集所有的孩子,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花种发给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说:“你们谁用这些花种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可以继承我的王位。”

孩子们把花种拿回了家,开始精心地种植,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到了国王规定的日期,孩子们端来了一盆盆鲜花。这些鲜花姹紫嫣红,争奇夺艳。一盆赛一盆的鲜艳、美丽。国王看得眼睛都花了。在这么多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捧着一个无花的空花盆沮丧地站在队伍的最后。国王走到他跟前问道:“所有的人都用种子种出了美丽的花,你的花盆里怎么没有花啊?”“我也不知道,不管我怎么培育,我的种子就是不发芽,我已经很用心地培育它了。”孩子低着头十分惭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