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14097400000011

第11章 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10)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合理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1)尊重孩子,做到言而有信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就不重视,无论能否兑现都不在意。在孩子的眼里,守信用是最重要的。孩子有时会抱怨说大人说话不算数,只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2)把握许诺的次数

许诺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控制能力差,许诺可以多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许诺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3)慎重许诺

父母的承诺必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不在孩子面前夸口,胡乱许诺。承诺太多而又不能兑现,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还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应该提出的要求,这时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样就会让孩子渐渐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4)多给精神许诺

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可尽量多地使许诺与有意义的活动相连,如许诺给孩子买书籍,带孩子去看画展、旅游等,既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

(5)积极应对诺言不能兑现的结果

当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孩子感到失望、委屈时,父母不可强迫孩子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孩子暂时无法谅解,也不能用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允许孩子发牢骚、表示不满。有时,孩子只是因为已经把事情讲给同学朋友,怕没有面子而生气,只是一时的言行过激。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也只有说话算话的父母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才能避免因孩子说谎而头疼的事情发生。

(1)言而有信

说了便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实现不了的,便不应该向孩子许诺,父母言行一致的品质,不但能取信于孩子,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适时道歉

许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做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如果是家长忘记了,或者其他原因,必要时要向孩子道歉,会取得孩子的谅解,并尽可能择日兑现。

(3)讲究原则

父母对孩子的许诺要把握分寸,不该答应的事,一定要坚持原则。比如,孩子吃饭、穿衣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或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是孩子应该承担的义务。

17.不是我的错——听我解释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

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

情景一:

爸爸、妈妈带着四岁的宝贝女儿逛公园。公园的美景里,爸爸拿着相机开心地将女儿的各种可爱的样子拍下来。女儿也变换各种姿势配合着爸爸,样子煞是可爱。过了一会,孩子可能是累了,烦了,表情中增加了一个不大雅观的小动作——吐舌头。妈妈发现了,大叫:“不要吐舌头,难看!”女儿无动于衷,坚持着她乖张的表情。

妈妈正想再次张口纠正孩子,爸爸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妈妈,笑着对他的宝贝女儿说:“宝贝,把舌头缩回去,好吗?”孩子似乎比较能够接受爸爸的建议,想了想,果然把舌头缩了回去,恢复了可爱的表情。

情景二:

一个孩子在用积木搭建房子,可是他妈妈却在旁边不停的对他说:“不对,这块应该放在这里,不对,这块不合适,换一块。”到了最后,孩子觉得很扫兴,也不玩了。

(1)家长要学会解读孩子生命中的现象,当孩子有所表现时,不要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否定孩子的行为,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看法不合乎常理,就横加阻止,这样不仅伤害孩子自我发展的自尊心,也会增加孩子的挫折感。从而使得孩子不敢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最后,只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医生说,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被“不要”欺压的感觉会造成信心指数低落;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与感受,说话时要避免用“不要”这样的字眼儿作为句子的开头,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我总是被动”、“我没有自由”等。

(2)人天生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当一个人总是批评你时,你的大脑很快就形成一个防卫机制,只要一看见这个人,全身细胞就紧张起来,进入备战状态,这个人讲的每句话,你都会先从负面去解释,先筛选可能的敌意,再处理语意。

当孩子想做一件事而有大人拦阻他时,第一次他会勉强顺从,第二次他便不想让大人知道,因为孩子不喜欢被驳回的挫败感觉,久了以后,便什么事都不让大人知道了。这种说话方式会使孩子回避你,而疏远彼此的感情。其实,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幌子下,做些很不得体的傻事,比如语言暴力,比如用“否定句”教育、教训孩子,倒不如换一种商量的、肯定的口气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自己发现应该怎么做,表扬白的,他们自然就不喜欢黑的。

一所教育咨询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住口!”两个字,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父母说的话之一。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该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申辩可以表露孩子的想法,无论对错,都是一件好事。孩子的申辩是对的,父母就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申辩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孩子心悦诚服。

(2)可提高孩子的分析力、想象力、辩驳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因为孩子要申辩,就要动脑筋分析、思考,使自己的申辩有说服力。这样做,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互相就很多事情交流看法,可以加深孩子同父母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促使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融洽。

(4)通过申辩培养孩子的抗争能力,有利于在前进的道路上,树立起敢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不会说“不”,什么事情都不敢表明自己想法的孩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也往往不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会申辩,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18.为什么你可以,我却不可以

家长以身作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情景一:

刚吃完饭,可可就嚷着要吃饼干,妈妈不许:“现在不能吃。”

可可说:“那你怎么什么时候想吃就吃呢?”

妈妈被噎回去了。

情景二:

妈妈和可可玩游戏,妈妈玩不好,可可说:“你真是笨蛋!”

妈妈大怒,斥责可可无礼。

可可说:“你昨天还骂我笨蛋呢!你净骂我,我为什么不能骂你?”

妈妈语塞。

作为家长肯定希望从小就把孩子培养好,于是把很多“道理”放在嘴边,应该肯定,对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这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服理”、“讲理”的习惯,有利于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很有好处。但是,不能把“言教”作为教育婴幼儿的主要方式。单纯依靠口头“讲道理”,小孩子并不易接受。

(1)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

十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却能学会“谢谢”、“欢迎”、“拜拜”等动作。那是通过模仿学来的。一岁以后,孩子学会的本事就更多了。幼儿园里有一种游戏,老师一边做某种动作,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孩子们就会高高兴兴地照着做,并说:“我就照你这样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时时在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也就是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人们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举止言行为什么那么像父母(或是主要带他们的人)?原因正在这里。

(2)孩子的模仿常常在无意中进行

家长的行为动作,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学去。不仅大人没有察觉到,孩子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比如,妈妈不喜欢吃胡萝卜,宝宝也拒绝吃。妈妈给宝宝讲吃胡萝卜的好处,劝他吃,孩子还是不吃。在托儿所里,大家一起吃午饭时,小朋友们都把包括胡萝卜的饭菜吃完了。宝宝跟着也正常地吃下去了。这就说明,妈妈并没有教宝宝不吃胡萝卜,宝宝也并没在生理上拒绝胡萝卜,他是在模范妈妈的行为而已。在各个家庭里,类似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比比皆是。

(3)身教的力量比言教大

因为婴幼儿的认识活动是具体的。所谓身教,是指通过大人的行动教育孩子。实际行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形象,适合幼小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特点。通过语言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语言的教育最好与行动结合起来。同时必须注意,话语要与实际行动一致,不要像那位奶奶似的,话语内容意在禁止,语言动作确是在正面强化。

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行为表现。家长以身作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家长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上能够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榜样,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这种教育既不必去花钱,也不必额外找时间去教,既省时、省力、省钱、又有高效能。

作为父母,你的言行是否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你正在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还是坏榜样呢?

测试一:

妈妈下班回来,看到女儿正坐在地板上翻书,书柜里的书弄了一地,乱糟糟的。妈妈劈头盖脸地就把女儿说了一通,并命令她马上把书都放回原位。而女儿却坚持说这不是她弄到地上的,坚决不收拾。这时爸爸回来,他说是他早上因为找东西,又急着上班,没来得及收拾。这时你会……

1.立即批评爸爸做事情太毛糙,没有好习惯,而对刚才自己对女儿的错怪,只字不提。

2.对女儿说:妈妈进来时,就你在房间里,所以我认为是你弄乱的。

3.马上对女儿说:真是对不起,宝贝,妈妈没弄清楚就批评了你,是妈妈错怪了你,妈妈向你道歉。

测试二:

爸爸让儿子不许再看电视,赶快去写作业,再预习第二天的功课,9点半前必须上床睡觉。而他自己……

1.把电视关掉,或是调到比较小的音量看电视,尽量做到不影响儿子的注意力。

2.继续看电视,并调到自己喜欢的体育台,随着场上运动员的奔跑而欢呼。

3.儿子写完作业去洗澡时,看到爸爸还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几乎忘了他的存在。

测试三:

几天前答应朋友帮他修改策划方案,今天已经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但因为工作忙你把这事忘在了脑后,朋友打来电话询问,你会……

1.你让丈夫告诉朋友说:“你出差了,过两天才回来。”

2.你直接告诉朋友:真是抱歉,这两天太忙了,请他放心今天晚上一定修改好,明早交给他。

3.你撒谎说已经修改完了,但落在了办公室里。

19.这样穿才有个性——我喜欢“我型我秀”

适度打扮有益心理健康,我们应该从外表感受孩子内心世界。

一个人的穿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心理需要和审美取向,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跟上“时尚”与“潮流”的步伐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追求。与此同时,各种时尚潮流的冲击也正逐渐向中学生蔓延,尤其是一些“奇装异服”也已经在孩子们中间流行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家长和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如何正确地分析孩子们“奇装异服”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也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