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14097300000029

第29章 Question 7:考试恐惧症——平时学得不错,一考试就考砸了(1)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次考试,又那么看重考试,我们不得不回头来看看什么是考试。打开任何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考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单从这样的语意我们看不出考试有什么可怕,相反我倒真觉得考试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实话,如果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那倒真不会给人带来什么不好的感受,应该是人人都喜欢考试的。可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不喜欢考试,深恶痛绝不说,还有许多学生居然会因为考试而得焦虑和恐惧症,甚至有人会因为考试不理想而去自杀。

考试变了吗?考试其实依然是考试,改变的是人们对待考试的眼光。其实,人永远都会面临考试。考试既然如同家常便饭,又何需那么紧张呢?

Method 126:考前准备要做足

考生在考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心态平和些,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正常发挥很有帮助。

(1)熟悉考点很重要。

如果考生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学校参加考试,考前看考场是非常必要的。考生可以在考试前一天的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做到心中有数,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车库、厕所等位置都要看清楚。如果以前没有去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路线,如步行、骑自行车、打的要多长时间,公交车坐几路等。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宽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2)备齐考试用品。

准考证和身份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管。考试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尽量选择好写的蓝(黑)颜色钢笔或圆珠笔。涂答题卡时使用的铅笔不要削得太细,否则会延长涂卡时间,最好把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形,一抹就可覆盖选项。考试时最好带一只表以便合理安排时间。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确定考试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考试当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最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考点,这样在路上有什么意外事故父母能迅速果断处理。

(3)适当练习保持状态。

考前一天仍旧要做大量的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忧虑。考生还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晚上睡觉与平时的时间一样,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第二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另外,检查自己所做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时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最后,提醒大家,就算是考试遇到意外,也不要慌张。

人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考试中出现意外了怎么处理?在此整理考试“六大提醒”再次叮嘱考生。

(1)考生凭准考证入场,如果忘带准考证,可由监考员先验证考生相貌。若与考场座次表上所贴照片相符,考生可先进考场应考,同时,流动监考员通知相关负责人,要求在本科考试结束前将“准考证”送到考场。

(2)考场内考生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如考生忘带2B铅笔、圆珠笔、橡皮,或所带的笔写不出字;数学考试忘记带圆规和三角板等,监考员可通过流动监考员报告考点主考,由考务组提供,若不能满足需要,可由本考场内监考员调剂。

(3)考生答题一律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在答卷密封线外或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答卷,不准另加附页。

(4)考试中途考生需大小便,需报告考点主考,如属特殊病因,可由两名同性场外流动监考员寸步不离随其前往。

(5)考生无意弄脏或损坏试卷,如自己要求更换试卷,核实情况后可动用备用试卷,但不再延长考生考试时间。

(6)赶考时遇到堵车,可以打的、请人用自行车带到考场或请交警帮忙。考生最好提前半小时到考场,主要是预防突发情况。一旦有意外事故或是遗漏考试必需品,至少有半小时的回旋余地。

Method 127:树立必胜信心

自信是成功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的学生学习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彷徨和胡思乱想;而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学习被动,注意力不集中。自信能使人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

有一个村子里死了一个人,大家挖好了一个坑,第二天准备下葬。半夜一个酒鬼喝醉了,摇摇晃晃地就掉进了坑里,怎么爬也上不去,于是他就想“反正也上不去了,不如就在这儿睡一觉吧!”这时又有一个酒鬼来了,他想抄近路回家,不小心也掉了进去,努力了半天,也爬不上去,于是他也想“就在这儿睡吧,等天亮了再说。”当他向下躺的时候,却用手碰到了一个人。“妈啊,这还有一个啊!”于是他一下子就跳出了这个大坑。

任何事情到了最后的关头,拼的都是心理战,考试更是这样。你要能在最后的几个小时里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就能在考试当中创造奇迹。那么,面临考试,如何树立必胜的信心呢?

第一,相信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能运用自如,能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

第二,对考试中发生的一切要泰然处之;

第三,摆脱“万一”心理。很多同学在考试前咨询:“老师,万一我那天生病了怎么办?”“老师,万一我那天失眠了怎么办?”这许多的“万一”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许多压力及负面的影响。要学会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考试,不要给自己戴这种“万一”的帽子。

第四,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极大的,我们都能看到人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是不能正常的发挥的。学会给自己一种积极放松的暗示,用一些积极性的言语。比如“我行!”“我能行!”“我掌握了知识结构,全面复习已全局在胸,我一定能成功!”“我还有很大潜力!”等肯定自己的短句。在学习休息之余多和自己交谈,不断地强化一种必胜的信心与信念。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种良好积极的心态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

Method 128:考前不要定过高目标

有的同学考试前可能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至少考上什么大学,总分在几百几十分以上,甚至各科多少多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很好,可以激励自己,但考前要放弃这些念头。奥运会赛场,哪个运动员不想得金牌?但赛前老是想金牌是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的。据说,对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来说,有一个专门的心理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在比赛前不要老是想万一金牌得不到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而是集中注意力想我怎样做才更好。

考前过高的期望使心理压力增加,对正常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起干涉作用。万一……我该怎么办?使自己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不利于学习,不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考前以及参加考试时要把握住自己,期望不要过高。

(1)正确认识自己。你目前在班级中学校中大概处于第几位,甚至某学科大概处于第几位,在高考中最大的可能也在第几位左右,除非超水平发挥。

(2)不要期望超水平发挥。超水平发挥一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你的期望下,你越是期望,往往就越是失望。

(3)不要期望在强科中拉分。原因很简单,你的强科不过是相对较强,所以在强科考试中也很可能有做不出或做不好的题,此时很容易造成心情急躁,使强科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而且也很容易影响下面几科的正常发挥。

Method 129:重大考试要注意饮食

对于重大的考试,考试期间的饮食要特别注意,避免四大饮食误区:

误区一:考前进补最有效

保健品决非万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享用补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异、适不适合的问题。考生和家长不要期待那些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会产生“特异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与家长的意图适得其反。

如果确实愿意,可以吃一些补脑方面的保健食品或者保健药品,但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要滥用,要适可而止。

误区二:肉类唱主角

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而且吃得过杂反而容易造成肠胃疲劳;而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此外,考前饮食以鸡鸭鱼肉唱主角也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确之道。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也高不了。

所以,适当提高血糖,有利于复习考试。低脂,则是因为夏季过食油腻会伤脾胃,考前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

误区三:食谱变化大

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应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

误区四:去饭店就餐

有些家远的考生家长一般会选择让孩子在考点附近的饭店就餐,这虽然方便,但很容易让考生因为突然变化了饮食习惯而产生不适,最为关键的是,在外就餐食品卫生安全家长难以掌控,考生容易因饮食不卫生出现腹泻。

一般来说,如果考试期间选择在外就餐,家长一定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尽量不让考生吃凉菜、海鲜以及冰镇水果等食品;如果条件允许,家长看看能否在考点周围的朋友家让考生就餐,尽量让考生吃得放心、安心。

那么,考试期间我们应该如何安排饮食呢?

(1)早餐应含有鸡蛋、脱脂牛奶、酸奶或乳酪和粮食制品,比如:粥、燕麦片、全麦面包、果汁、几片面包夹一个煎鸡蛋,配一点西红柿、黄瓜或其他水果等,也可以喝一些诸如核桃粉、黑芝麻糊等,不仅可以调剂口味,还可以抵抗高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脑疲劳。

(2)午餐要清淡点,但应摄入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蔬菜应注意颜色搭配并变换花样,保证孩子摄取各种维生素、叶酸和植物纤维等。

(3)晚餐食谱在热能、蛋白质充足供给的基础上,注意含有动物类食品的瘦猪肉、猪肝、鸡肉、牛奶、鸡蛋及多样新鲜蔬菜、水果的搭配设计,同时需要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豆类、土豆、玉米等,对增进学习记忆、促进脑力、抗疲劳有积极意义。

(4)夜宵最好要以能被快速分解为葡萄糖的食物为主,如粥、鸡蛋西红柿面等,辅之以含蛋白质、维生素C丰富的鸡蛋、酸枣、山楂、提子、瓜子等食物。临睡前最好喝杯牛奶以增进睡眠。

Method 130:克服考前浮躁

每当考试临近,总有同学会感觉很浮躁,打个通俗的比方,那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考前应有的紧张压力与松懈浮躁形成了很大反差。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的浮躁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结束,有的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重任已完成,剩下的时间可以优哉游哉;

(2)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写完作业就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了;

(3)骄傲轻敌,认为自己已胜券在握;

(4)功课学得不透,漏洞百出,无从下手;

(5)压力过大,心情烦躁;

(6)复习枯燥乏味,学习任务繁重。

学生看起来同是浮躁,但原因却各不相同。根据具体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确保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的这段时间要利用好,做好充分的复习,这一点很重要。

如何让学生克服浮躁心理静下心来复习呢?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做点儿尝试与努力:

(1)端正态度,重视复习。考前有适当的压力是正常的,这样才能更重视复习,化压力为动力,有助于学生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2)复习的这段时间,多数老师减少了书面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好好复习。这样,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就多了。因此,学生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复习计划。并每日“三省”自身,看计划是否落实。

(3)也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在不能改变老师“意愿”的情况下,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熟能生巧,多练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要有不怕苦、不叫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考前的生理调整也很重要。饮食要清淡,不吃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睡眠时间要合理,不能一味开夜车,也不要打乱平时形成的生物钟。精神要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