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14097300000017

第17章 Question 4: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5)

Method 68:给自己订立学习目标

第一位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人——费洛伦兹·查得威克,挑战人类极限,从离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游过去。游了15个小时,由于大雾弥漫,看不到岸,她选择了放弃。当大雾退去,才发现岸边离她被大家拉上船的地方只有半英里。费洛伦兹·查得威克不是失败于身体的疲劳、寒冷的海水、恶劣的天气、烦躁的心情,她之所以在这次挑战中功亏一篑、半途而废,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梦想、是希望、是动力、是成功的标尺。有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

许多同学在学习中也想把学习搞好,提高学习成绩,但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过于笼统。比如,一个学生初中英语没学好,上了高中打算把英语学好,但因没有具体的目标,学习起来方向不明,也无从下手,抓抓停停,效果不佳。如果这个学生给自己定下如下目标,效果就会很好:高中阶段英语要达到优秀成绩(90分以上),其中,高一要达到60~70分的成绩,重点是补习初中没学好的语法和词汇,高二要达到70~80分的成绩,重点是熟记高中语法和词汇;高三全面提高外语学习水平,达到90分以上的成绩。并且为自己制定每学期、每个月乃至每天的学习目标,比如,每天要熟记10个单词。这样,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在学习过程中易于操作,也易于检验目标是否实现。

另外,学习目标的高低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基础好,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较高水准的学习目标对他们是合适的,能够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可是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盲目地确立过高的学习目标,不但对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处。因为过高的目标对他们来讲,常常是难以实现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旦确立这样的高目标,结果往往是失败的打击,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学习成功不再抱有信心。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当高低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所谓适当的目标就是要略高于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水平。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给自己订立学习目标是个很好的举措,因为学习上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朝着目标努力、奋斗,再艰巨的任务,再坎坷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Method 69:学习要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你看到过泰山的挑夫么?见过大江两岸的纤夫么?还有溪流中的渔夫……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应该看到,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来一种精神,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持之以恒,才有事业的成功;持之以恒,才有科学的发明。在学习中,我们更应该做到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所谓“学贵有恒”,何哉?学海无边,在知识领域,我们所知道的仅是“学海一粟”,可说是微乎其微。我们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主要的工具就是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有恒心有毅力地去学习。这样我们才有最好的收获。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首先表现为在学习中有了一点成绩,应不骄不躁。回顾历史,“霸王”项羽何其勇猛,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纵横沙场,所向无敌。只因他的傲,没有乘胜追击刘邦,以致功败垂成。所以诸同学要明白成绩不会永恒,若不坚持刻苦学习,而骄傲自满,你永远只能徘徊在成功的门外。只要你在学习中排除一切不良情绪,不让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成功会与你长相伴。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还表现为不因逆境而退缩,应该在困难中奋力拼搏。正如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在狂风肆虐、暴风侵袭的大海上,宛若黑色的闪电穿梭在风雨中,它高声欢叫,向风雨挑战,向大海挑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么?“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就应该不畏艰难险阻,在学习中也不应当退缩。不经受困难,哪来成功!

无论何时何地,学习,就要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Method 70:书山有路勤为径

人们常说:“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学习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诚心去学习、勤奋地去学习,就没有什么是学不成的。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为提醒自己不要懈怠,专门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思是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当他读书困倦时,头枕在圆木枕头上,进入梦乡后,只要稍一动身子,“警枕”就会翻滚,把他立刻惊醒,他就立即起床攻读著述。就这样他写出了30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资治通鉴》。有的人会认为他一定是个天才。郭沫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同样,王羲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7岁开始练字,他在绍兴兰亭“临池学书”时,因每天洗笔砚,使一池清水变成了“墨池”。也正因他的勤奋,才练得一手好字,成为划时代的书法家。他儿子曾向他询问学习书法的秘诀,他指着18只水缸说:“秘诀在这些水缸里,你把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他是在告诉儿子,学习要勤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都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勤奋出真知。

Method 71:劳逸结合,找准自己的睡眠周期

睡眠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减少睡眠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最终可能是得不偿失。

说到睡眠,有人会主张减少睡眠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对于这一观点,科学家并不赞同。科学家皮埃尔说:“没有必要以牺牲睡眠来成为天才。”对于极少数精力特别旺盛者来说,适度减少睡眠时间也许能够行得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适宜。不管怎样,不可逆生理特点而行。

一般来说,儿童与少年每天须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成年人略微减少,每天须保证6小时左右的睡眠;而老年人每天睡4~5个小时就可以了。正因为生理特点的不同,老年人通常极少睡懒觉,而少年儿童却几乎都恋被窝。

减少睡眠时间的方法效用比较有限,最主要的还得从睡眠本身出发,看看怎样才能提高这几个小时之内的睡眠质量。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他在个体的生活中不会轻易改变,所以找出自己的睡眠周期很有必要。找出周期的准确延续时间,就能更好地利用时间。

皮埃尔所提供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在每天规律性的时间里人们都会有疲劳乏力的感觉。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好好记下自己感到疲劳的时间和两个疲劳期的时间差,这样会发现,每天的疲劳期几乎发生在同一时候,而两次疲劳的时间差也基本相同。

找准了自己的睡眠周期,就可以主动地把睡眠时间计划在睡眠周期之内,而间隔期内绝对不要用于睡眠,那是自己的高效学习时段。这样不但能使睡眠更加舒适,而且可使体力和精力得以充分的恢复。

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从而使非睡眠时间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从实际效果上看是节约了时间。

Method 72: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里的一段话:“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意思是说,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因快得慢,达不到目的。道理很简单,我想大多数同学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最终能够将此道理正确地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却不是很容易。

放眼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有多少个“少年作家”、“少年诗人”、“书画神童”……有多少媒体在报道“某某炒股,一夜爆富”、“某某买彩票,中五百万”、“某某几天完成一部文学巨著”……有多少广告在宣传“速成班一个月就能够培养成专家”……在如此浮躁的氛围中,还有多少人能够默守“厚积薄发”,还有多少人能够遵循“铁杵磨针”……

当然,如果渠道合理的话,瞬间能够取得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因为现在的世界很多事情变得不可思议,世界飞速发展,瞬息万变,任何事情都是无法预测的。只是这种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实效,无法求得永恒。

我国历史上一些名人也有急于求成的例子,但他们在追求速成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又转向了下苦功夫,最终成就了永恒。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良方。于是他坚信“欲速成则不达”这句话,之后下苦功夫,方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他的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他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不论是什么学科,都不应迷信什么学习窍门!严格遵照学科自身的规律,用学科的根本方法去学习是最首要的!按部就班,主动学习,分阶段有打算地对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归纳,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Method 73: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一般人认为紧张是不好的,安闲宁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一个人要是一天到晚一点也不紧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当然,一种安闲的满足也是必要的。事实上,每天让自己有一段时间沉思,这也是对时间的最佳利用,但是你也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紧张,不然就会陷入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机械手表之所以走动,是因为上紧了发条,否则就会停止转动。

研究人员发现,其实,适度的紧张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让人变得更聪明!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在松鼠身上进行了这项研究。松鼠通常在四周大的时候就断奶,离开巢穴,它们必须学会应对危险环境并找到回家的路,通常30%的松鼠不能学会这些,因此无法生存下去。研究人员提高了松鼠体内的皮质醇水平,结果发现,皮质醇水平高的松鼠认路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提高。

皮质醇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一般会在体内应激状态的时候产生,而人体应激反应时最直接的表现即为精神紧张。因此,随后研究人员在人身上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对自己在参加考试时的紧张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那些略有紧张感的人平均成绩更高。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吉尔·马特介绍,人体内由于紧张而产生的皮质醇能够提高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让脑子更灵活。这表明,当人们在执行某项任务时,适度的紧张感能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

人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紧张有很多形式,如必须赶在某一期限之前完成工作,认识到你的工作将受到评定、和别人竞争的意识等。这种压力可以把人内在的优秀特质引发出来,迫使他们尽可能有效地运用时间。良好的管理意味着在你和下属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积极的紧张关系,而良好的自我管理也包括给自己施加一些工作压力。

当然,过于紧张也不好,这样就变成了一种消极状态,并产生一种有害的压迫感。与压迫感有关的头痛和其他疾病常常是因为时间管理不当,给人带来挫折感而造成的结果。

长时间地学习而没有适当调节,并不是有效运用时间的一种方式。当一个人学习太久之后,精力就耗竭,厌烦情绪逐渐侵入,而身体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却逐渐增加。如果不改变一下学习的节奏,很可能就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慢性精神衰弱症、头痛、烦忧,以及对一切都感到冷漠等毛病。

调节并不一定非得去休息,你也可以换一门学科学习,这样也可以像休息一样达到消除紧张的效果。从坐姿改为站立,也可以改变单调的方式,激发自己的体力。肌肉运动——用力拉紧各部分肌肉——也是在学习中获得调节的一种好方法。

不过,完全的休息是最好的办法,而你不应该认为复原的休息是不当地运用时间。调节一下,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可以减缓紧张,对你的健康有益。任何有益于健康的事情,都是良好的时间管理方式。

Method 74:坚持独立思考

一间教室中坐满了十岁的学生,他们被要求去试着解决上学途中穿越街道所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到了各种在其他方面成功应用的方法,诸如交通缓解设施、天桥、荧光色的夹克,以及对汽车限速等。这些观点是很寻常的,也是老师希望听见的。只有一个人例外。一个学生建议学校董事会卖掉学校,并且创办在线移动学校。这显然不是老师所期待的。

这个观点可能不实际,不常见,甚至不可行。但它在被整个班级所嘲笑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名学生所表达的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