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囧问题:十万个为什么
14089800000027

第27章 为什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现今社会,女性的地位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女同胞们仍心有不甘,因为才华横溢的女性总要被别人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打压。究竟凭什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

据香港的学者刘永聪教授的研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出于明人著作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但刘教授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说的,而是陈氏将其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所言,原句为“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其实这句话到底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过去的思想陈旧,传统的才德观是其生长的土壤。过去中国人一直都信奉“德重于才”,其影响是深远的,从现在很多公司更青睐“老黄牛”式的员工这一现象就可见一斑。虽则过去的社会男尊女卑,但在德才方面的要求是大同小异的。国人对男性一直主张要求以德为本,在德与才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牺牲的往往是后者,所以说“丈夫有德便是”。至于女性,在过去,女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她们的才学更是无人过问无人重视,国人唯一关心的是她们的“妇德”,同时两性社会地位的差异导致其关心程度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切与“德”无关的个性都被质疑,这时“才”无可幸免了,深恐“才可妨德”,这样“女子无才便是德”便应运而生。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里所说的“才”,从广义上来说,当然是指各种才能的统称,但由于从前中国女性的生活圈子窄之又窄,没有什么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所以这话里面所提到的“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由此可知,“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象征着男尊女卑的产物,这种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的说法在今天这个男女平等的文明社会里已经不适用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一位老师问绝版女子:“待人接物,这个成语怎么解释?”

绝版女子:“就是待在家里,等待接受别人的礼物。”

老师:“怎么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绝版女子:“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屏,若皮肤破损就容易感染。病人一多,国家建设就无法进行了。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老师:“硅和水生成什么?”

绝版女子:“王八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