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汇率战争
14088900000023

第23章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汇率战争史(3)

本来,墨西哥政府此时应该果断恢复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保持比索币值不变,暂停支付外债,努力扩大出口,并与债权国进行迂回谈判,也许就能够避免危机的爆发,或者减轻危害。可是,没有想到,刚上台不久的墨西哥新政府,在1994年12月20日非常“果断”地宣布比索贬值15%,这一无异于自杀的决定,将本就风声鹤唳的墨国金融市场彻底摧毁。恐慌就像瘟疫一样蔓延,本国货币成了烫手的山芋,人们纷纷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线下跌。墨西哥中央银行一天之内抛售几十亿美元,仍无法抑制比索汇价跌势,21日,政府在失去对局势的掌控后,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干预外汇市场,比索与美元实行汇率自由浮动,结果更是变得无法收拾。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时间内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而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17%,几乎创造了现代金融史上的新纪录,只可惜,这个记录不会有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波及本国的其他行业。比索贬值直接导致物价上涨,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银行利率不断上扬,大批企业陷入资金困难,陷入停产和瘫痪,工人大批失业。通货膨胀与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像两只大手,把大批低收入居民推向极端贫困之中,金融危机演变成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从来都是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墨西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也产生冲击作用。由于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其他拉美国家经济结构与墨西哥相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沉重、贸易逆差、币值高估等经济问题,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这些国家。由于外国投资者害怕墨西哥金融危机扩展到全拉美国家,纷纷抛售这些国家的股票,引发拉美股市猛跌,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都笼罩在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下。同时,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1995年1月欧洲股市指数下跌1%,远东指数下跌6.5%,世界股市指数下降1.7%。

后院起火,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不顾国内反对的声音,总统克林顿绕过国会,直接动用汇率稳定基金赋予的权力,向墨西哥提供200亿美元贷款的财政援助,与此同时,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七国也一致同意援助墨西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分别同意向墨西哥提供178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加上其他的一些支持,墨西哥可得到500多亿美元贷款来稳定金融市场。探究美国这次的援救行动原因,克林顿总统讲得非常直白:“一个稳定繁荣的墨西哥是符合美国重要战略和经济利益的。”

的确,首先,墨西哥和美国有着3000公里的漫长边境线,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两国的难题,如今墨西哥局势如果发生不可挽回的动荡,那更大的移民潮将给南部各州带来极大的负担;另外,这次墨西哥的崩盘,也给其最大的债主美国带来了巨大损失,不但原来的钱还不上,如果亲美的政府倒台,利益的天平可能就不会再倾向美国;第三,由美国倡导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也将因为这次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毁于一旦。基于以上三点主要原因,美国才会主动出手援助。

不过,贷款方式的援助,并不是直接给予,在度过最初的危局之后,其后果就是让墨西哥背上更加沉重的外债包袱。在帮助墨西哥恢复还债能力后,美国银行家不但可以收回援助贷款的本金,还能稳赚一笔。轮回从此开始,在新自由主义经济道路上,墨西哥一次比一次需要美国的帮助,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再也无从谈起。在稳固全球美元霸权这盘棋上,这也不失为一着妙棋。而对墨西哥、美国一直是贸易顺差,搞上几次比索的大幅贬值,汇率危机会让人们对美元体系更加迷信,用出口导向型经济换回源源不断的美元成了“大家的共识”,由此,美元体系的稳固程度也将继续增强。

3.奄奄一息的北极熊——从苏联的解体到俄罗斯的金融危机

苏联,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74年时间里,扮演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从它诞生到灭亡的漫长岁月里,一直都是国际舞台的主角。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这个奇迹般伫立了半个多世纪的超级大国,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苏联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都曾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只是,这个地跨欧亚大陆,曾被丘吉尔形象地称作北极熊的庞然大物是究竟如何一声不响轰然倒下的呢?而苏联穷70多年之力积攒的巨大财富又去向何方呢?

谈及苏联解体,很多人都会大谈特谈美国总统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确,里根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总统,影星身份,高龄当选,乃至遇刺事件,都成为了这位总统与众不同的的标签。幽默、乐观和永远充满希望的坚毅性格,使得美国在里根当政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无数次让人为之惊叹。似乎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擅于抓大放小的里根,在当政期间平均每周工作只有四个小时,但就是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八年里,长期让美国精神高度紧张的苏联走向解体了,日本也在中了广场协议的暗箭后,踉踉跄跄走向最后的亢奋,而美国经济却走出了长期的滞涨,开始全面复苏,为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里根的确富有魅力,不过如果相信苏联真的就是败在了这样一个明星总统手里,未免有些太天真了。长期的军备竞赛的确给远不如美国实力强大的苏联带上了无形的镣铐,但是,在二战中都坚持下来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苏联,是不会仅仅由于这个原因就缴械投降的,而在另一个战场中,美国人发起的金融战争才是潜在的主要原因。

美国比起苏联,可能有人会列举出一大堆有关体制的、意识形态的各种优势,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根本,那就是美国人手中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美元,实际上,正是在这个最大法宝的帮助下,苏联才在对美国的冷战中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节节败退,而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美元霸权拖垮苏联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在冷战的格局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着选择的问题,夹缝中生存不容易,站到谁的队列里,实在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美国在这场持久战中,盟友的一致动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在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的金融管制和以内需为主的经济政策,使得美国不能利用汇率武器直接攻击,但是美元霸权的另一个致命杀招开始显现威力,那就是对于国际主要商品的定价权。当时美国和欧洲联手,对苏联实施经济封锁,拼命压制苏联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作为油气资源储量丰富的苏联,石油一直是其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但过于辽阔的国土,恶劣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埋藏相对较深的地理位置,都使得苏联的石油开发成本远远高于世界第一大石油产区——波斯湾。在这个客观基础上,美国操纵国际油价,千方百计压低价格,使苏联出现换汇困难,迫使其陷入经济困境。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苏联的另外一个主要出口产品——黄金上,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而美国主导着世界黄金市场的定价权,为了打击苏联,黄金价格一直在一个不正常的低位上徘徊,这也严重影响了苏联的外汇收入,而农业生产严重不足的苏联,竟然常常沦落到用黄金换粮食的境地。美国用美元主导的主要商品定价权,慢慢将苏联的经济状况拖入了泥沼,而长期生活水平无法提高的窘迫现实,逐渐吞噬了苏联人对于国家制度的信心。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在沃尔克的主导下,开始大幅度提高美元利率,打击通货膨胀,这又是一石二鸟的好戏。一方面美国奇迹般地逐渐走出了经济滞涨,进一步稳固了美元的霸气地位,而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债务却迅猛增长,巨大的债务泡沫直接导致了全球债务危机。身为债权人的国际金融财团,堂而皇之地以援助国的身份“有控制地解体”这些欠债国。不过,他们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债权银行推行的“解决方案”,实际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反而为日后各国暴发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从前文中对于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介绍中,便可见端倪。到20世纪80年代末时,第三世界国家所欠债务再次冲到了新高点,债务泡沫更大了,经济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使得国际金融财团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些国家大量的核心资产,进一步打开了金融市场,从而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而美国,也开始欣欣向荣,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同时期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沼不能自拔的苏联,在美元大幅提升利率的冲击下,也备受债务剧增的煎熬。而普通的苏联老百姓,更是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苦不堪言。而此时,美国又千方百计,把本国繁荣的经济形势、富足的生活方式以媒体战和文化输出的方式展现在苏联人的面前,这极大地刺激了苏联人的神经。渐渐地,长期物质生活贫乏的苏联人的忍耐力终于达到了极限,面对部分干部的腐化生活,僵化的国家体制,以及落后的轻工业、农业水平,曾经信仰无比坚定的他们开始质疑,开始迷失,最终丧失了辨别正确道路的能力。

和平演变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美国人逐渐使苏联人相信,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管制的金融市场,以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创造力才是美国梦的基石。这些冠冕堂皇的理论,确实都有道理,问题的关键是强权和既得利益者不会以公平的方式来参与竞争,这才是根本。就像现在中国混乱不堪的保健品市场,每天都在收音机、电视广告和各种免费讲座中准时出现的“专家”们,在他们的滔滔不绝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错误的、荒谬的,就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从来不会只说假话,高明的撒谎者都是10句话里只掺和两三句假话,这样才能让人相信,才能行走江湖无往而不利。

就是在这样的信仰崩溃的氛围中,迷茫的苏联人又出现了一位更迷茫的领航者——戈尔巴乔夫。从所作所为来看,戈尔巴乔夫更像是个被美国人洗过脑的领袖,他上台后,且不论究竟从长远来看是对是错,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无疑,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做的每一件事起码都符合美国人的迫切愿望——逐步放松了党的领导,解散了华约,最终解体苏联,而这些都是美国人梦寐以求了近半个世纪的事情。

一边是温情脉脉的和平演变,一边是冷酷无情的金融绞杀政策,美国的左右手配合起来简直是天衣无缝。在一番讨价还价后,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结成同盟的美国和沙特等部分中东国家,开始集中力量大幅降低石油价格,最终降低到苏联出口就赔钱的地步;同时美国还劝说甚至是强迫从苏联进口石油的欧洲国家使用替代能源或者改变石油进口的路线,原本正在开工建设的西伯利亚到西欧的输油管道也半途夭折。这一来,苏联真正陷入了绝境,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以和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苏联把仅有的一点钱也投入了军事和航天领域,国力严重衰退的苏联到最后只能靠卖黄金度日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戈尔巴乔夫政府的财政赤字剧增,不断发行新的卢布又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黑市交易中,卢布开始贬值,美元日益成为苏联人心中的硬通货。美国的金融杀手此时开始购买大量的卢布,等待最后一击。这个时候,由于缺乏有序渐进改革耐心和能力的戈尔巴乔夫面对由他造成的混乱的局势无法掌控,引发了国内左派和右派的一致不满,已经下台。

此时,解体后的苏联主体——俄罗斯执行的是彻底的自由主义经济,在长期压抑下,一种对苏联彻底否定的心态,使得人们失去了理智,盲目地认为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一切都是好的,和计划沾边的政府行为统统都被否定。完全放开的金融市场,得不到任何政府有效的监管,面对国际金融炒家,就像是当年中国义和团用血肉之躯对抗八国联军的长枪洋炮。对玩弄货币于股掌之上的汇率战争老手——美国来说,这无异于羊入虎口。此时,执掌政权的叶利钦为了维持新成立的政府开支,向西方银行借贷了大量外债,而代价就是要大规模快速实现国有资产私有化。于是,西方金融财团的代言人用一种被称作“休克疗法”的美妙理论将俄罗斯彻底送进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