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14087900000053

第53章 公文标准范例讲析(21)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毛成、李海景、李洪顺、王建立。

伤逝

2009年8月20日夜,原阳县信访局局长毛成办公室。

灯亮着,一沓文件摊开在办公桌上。他躺在桌后的简易床上,仿佛睡着了——就像是在无数个深夜加班中的小憩一样。一名工作人员走进来,提醒他时间太晚,该回家了。连喊三声,却没有应答。“也许,他睡得太熟了。”工作人员想。随即走上前去,想把他叫醒,却发现自己握住的是一双冰凉的手。

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10点突发心脏病离世,在这浓缩生命的16个小时里,毛成像往日一样忙碌:召开信访协调会、接待上访群众、加班研究卷宗……

奖杯和遗像摆放在一起——去世后4个月,南阳市信访局的李海景当选为200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就是这位人称“铁疙瘩”的信访科长,却在不惑之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2009年9月15日,他加班到凌晨3点,第二天一大早,没吃早饭的他咬牙坚持上班。因为疼痛难忍,最终住进医院。在同事打来的慰问电话中,李海景扔下一句话:“我没事,别过来了,跟弟兄们说,要守好摊儿。”

这,竟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上访群众找到家里,他热情接待。他的手机从不保密,是上访群众随打随通的“热线”。他就是回族信访干部——南乐县群众工作部部长李洪顺。

2009年10月21日晚,在接待完两批上访群众后,李洪顺回到家里,由于心脏病突发,51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得到消息后,上访群众代表抬着花圈到家吊唁。

2009年9月7日,王建立像往常一样上班,在连续接待了两批群众后,头痛难耐的他请假去了医院。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笑脸

信访工作听到的往往是哭声、怨声,更有做不完的琐事、难事。

记者广泛采访4位信访干部的同事、家人和上访群众后,眼前渐次清晰的影像却是:4位信访干部时常面带笑容,乐观开朗,心平气和中不失幽默。

毛成11年信访局长的最后人生之路,密布着工作的步点,连睡觉时也未轻松过。扫去路上时间的落叶,记者找到的却是他“快乐工作”的足迹。

“说了算,定了办,再大的困难也不变。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工作不完我不走。”在原阳县信访局,大家都对他的两句口头禅耳熟能详。

60岁的西吴庄村支书吴道进介绍,早先农忙结束,村里到处都是闲人,“要么打牌要么打架”。为此,毛成自掏腰包500元,买了大鼓、高跷,帮助村里组建了文艺队。

经过摸索,毛成还创立了领导接访承诺制,县党政联席会议周例会制、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员日排查报告制、信访工作代理制等。原阳县信访局副局长张清林说,这些机制的核心是打开诉求通道、倾听群众呼声,使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采访与毛成、李洪顺、李海景、王建立接触过的群众,他们描述的第一印象都是“很和气、很亲切”。讲述他们的事迹,仿佛谈论一位邻居或朋友,但每到尾声,总有人泪如雨下——他们一直觉得这些“亲人”还在身边,蓦然想到,已生死相隔。

坚忍

4名信访干部中,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也才55岁。他们从事信访工作少的只有两年多,多的近30年,但面对形形色色的上访群众,他们始终做到一张笑脸迎人、一杯热茶待人、一句贴心话暖人。而在这些忍耐和坚持背后,是春风化雨般的耐心,是常人看不到的精神层面的负重攀登。

55岁的开封市信访局科员王建立从事信访工作近30年,是4位干部中“干信访”时间最长的一位,由此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接访艺术。

“老王,这事你帮俺拿个主意吧?”“王大哥,俺有话想和你唠唠。”“俺找王建立说,俺就信他。”在同事的记忆里,很多前来上访的群众常以这些话做“开场白”。

“他处理问题就像老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先了解来访意图,然后耐心解答,寻求解决办法。由于‘对症下药’,往往群众很信服。”开封市信访局副局长张柏松说,“他的办公室像个‘小集市’‘接诊室’,信访群众一批批进,一批批出,他从不厌烦。”

南乐县群工部部长李洪顺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近德固乡王村农民王自和一边擦着簌簌而下的泪水,一边给群工部的同志打电话:“俺们上访的能不能来吊孝?”

王自和说:“他当群工部长只有两年多时间,我每年找他10多次,通电话数不清。他几次到我家看望,还当我的‘导访员’,陪我到省里了解政策。”

2009年6月的一天,南乐县3个乡的100多名群众,租了4辆客车,要集体赴京上访。反映高速公路补偿低的问题。下午5点,李洪顺得到消息,迅速赶到群众集结地。

南乐县群工部副部长苏英杰回忆说:“群众坐在车上不下来,只答应派代表下车谈。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7点,李部长在车外站了14个小时。有些事代表同意,群众不同意,他就用电话同车上的群众沟通,挨个劝说。”

一些干部打不起这个“疲劳战”,建议采取措施。李洪顺开导他们:“啥时不要对群众做亏心事,不要怕群众闹,就怕群众不找。”

经过20多轮反复,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最终拿出了群众认可的解决方案。这22小时里,李洪顺眼没合一下。

因为土地纠纷问题,唐河县苍台镇的丁春显多年上访。为了摸清情况,李海景历时1年多,先后8次奔赴当地调查走访,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同事眼里,原阳县信访局局长毛成也是一个“耐力十足”的人: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多年的老毛病强直性脊柱炎愈发严重,腰也越来越弯。

尤其是2009年以来,病痛常折磨得他整晚睡不好觉。妻子几次心痛落泪,劝他换个岗位,他却说:“党培养这么多年,不是让我当逃兵的。”

在平凡琐细的信访工作岗位上,4位信访干部不为人知地默默坚持着,他们用心中跳动的理想和敬业的火苗鼓励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发出的光亮,搭起一座座心灵的虹桥。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他们没有耀眼的权力,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把信访群众当亲人,用生命履行使命;他们相继离开,但精神却如种子回归泥土,年年春风吹又生。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林嵬

(据新华社郑州2010年4月7日电)

【讲析】

我们以沉痛且又自豪的心情读完这篇先进人物事迹的调查报告。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透视心灵的窗口,人们一看标题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这种明白显露的标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例文的正标题是“4位信访干部的‘生命答卷’”,肩题是“为党分忧、为民解忧”,三个小标题是“伤逝”、“笑脸”与“坚忍”,大小标题满加起来不过25个字,看了这25个字对文章已了解得七八不离十了,而且这25个字写得又多么令人沉痛、令人自豪,又多么生动、形象、鲜明。

文章的开头写得异常鲜明、动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句话,即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主旨,随后作者采用“比喻”、“烘托”的技法,对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进行解释。

末尾的两段文字写得更是十分精彩而又感人。作者使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一系列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四位信访干部的敬意。

至于文中,那生动感人的用语更是比比皆是。如“说了算,定了办,再大困难也不变。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工作不完我不走”、“我没事,别过来了,跟弟兄们说,要守好摊儿”、“但每到尾声,总有人泪如雨——他们一直觉得这些‘亲人’还在身边,蓦然想到,已生死相隔”、“他处理问题就像老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啥时不要对群众做亏心事,不怕群众闹,就怕群众不找”等。

【例文10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九二七年三月)

(正文略,全文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讲析】

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一篇具有鲜明性、准确性、生动性的调查力作和精湛名篇。在《报告》发表84年之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巨著,仍被那爱憎分明的鲜明性、逻辑严密的准确性、精彩纷呈的生动性所深深感染和打动,在艺术魅力的花丛中令人陶醉了。

(一)鲜明——爱憎分明、主题突出

大革命时期,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慑于国民党反动潮流,而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并对农民运动进行种种责难。为此,毛泽东同志到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深入广大群众中去,对农民运动进行了长达32天的考察,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和精辟的论证,驳斥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社会上的反动阶级的无耻谰言,热情地支持和歌颂了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褒贬态度分明、是非界限清楚、爱憎感情溢于言表:

“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的罗网,朝着解放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这段由比喻、排比、成语等构成的开头语,以高屋建瓴之势,满怀激情地赞颂了刚刚兴起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对压在农民头上称王称霸、作威作福的各种恶势力进行了鞭笞,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

《报告》的鲜明性格还表现在它的主题鲜明集中而明白显露。在此文的开端,毛泽东同志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赞颂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威力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这段话集中显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报告》的中心主旨,而且置于开端,以期开宗明义,唤起阅者对“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的关注。

(二)准确——材料翔实,逻辑严密

《报告》的准确性首先表现为策见的准确。所谓策见的准确,是指对复杂的事物要通过实际调查,做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分析,提出精辟的见解,以此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如在“革命先锋”一节里,毛泽东同志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这种革命大业,革命重要工作,是不是农民全体做的呢?”这个问题进行了极其透彻的剖析。他指出“富农的态度始终是消极的”;中农在第一时期内,对加入农会表示“莫性急啦”!一直到第二时期,“中农方加入农会”,“他们在农会的表现比富农好,但暂时还不甚积极”,故而明确“多作解释工作,是完全必要的”;“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认为“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他们和土豪劣绅是死对头,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热情地称赞说:“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进而,以一位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家的锐利目光提出:“这个贫农领导,是非常之需要的。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这一伟大的政策主张。同时,由于作者大量使用了“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也使语言坚定、气势非凡。

事实准确是公文的生命。作者在“十四件大事”一节里,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和具体事例,表述得都是那么翔实、朴素:“全省七十五县中,三十七县有了组织,会员人数一百三十六万七千七百二十七人。此数中,约有一百万是去年十月、十一月两个月内农会势力大盛时期组织的,九月以前还不过三四十万人。……截至一月底止,会员人数至少满二百万。”仅从以上片断,足见作者在引据事实上是多么严格、多么确切,没有诸如“左右”、“近一个时期”、“大概”、“差不多”、“基本上”、“可能”等词语。可见,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能做到这样吗?《报告》采用横式结构,将全文划分为八节。如前所述,第一节“农民问题的严重性”是开头,简要地介绍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提出了调查的主要问题、结论和作者的观点。做到开宗明义、主题显露,这是全文的“纲”。最末一段文字,是尾巴,对十四件大事进行总结,明确提出:“请读者们想一想,哪一件不好?”然后肯定地加以结论:“说这些事不好的,我想,只有土豪劣绅们吧!”同时,引用“叶公好龙”作比喻,揭露蒋介石等的假革命嘴脸,显然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结尾”,而是总括收束、画龙点睛,又是与开头一呼一应、一张一弛、一放一收、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