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040800000072

第72章 走有甘肃特色的人才强省之路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体系”的战略决策,为开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甘肃省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省委办发〔2008〕117号、119号两个文件印发全省各市州和省直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纲要》和《办法》对我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坚持围绕项目开展人才开发的原则,根据全省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需要提出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8项保障措施”,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的措施,对于破解我省人才缺乏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纲要》和《办法》是我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政策保障,也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战略步骤,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

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庞波。

问:和我省以往出台人才开发政策相比,《纲要》和《办法》有许多创新和突破,这是基于什么样的人才背景?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始终都要树立一种观念:竞争是永恒的主题,最大的竞争永远是人才的竞争。但是,我省的人才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愈加激烈的竞争需要,人才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省委、省政府对人才问题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将“人才强省”提到了战略高度。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要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促进甘肃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认真贯彻落实“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集中用了四个月时间,对全省重点领域、重大发展项目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对策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起草了《纲要》和《办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以“两办”文件印发全省执行。从调查情况看,我省不仅人才总供给严重不足,人才能级结构、专业结构、地域分布结构、产业分布结构、岗位分布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缺陷:

——截至2007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48.36万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高级3.15万人,中级15.73万人,初级29.48万人。高级职称人员仅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的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之比为1:5:9.3.同时,高层次人才还存在着潜在的流失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我省外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就达20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近500人。

——超过77%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广大县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匮乏,全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7000人,平均1万亩耕地只有1人。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明显不对称,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5.72:43.36:40.91,而一、二、三产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则为7.95:18.23:73.85.

——全省管理和技术人才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在生产经营性企业就业,而三分之二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在非生产性单位工作。

以上所述全省人才问题的现状,概括起来,就是“七多七少”,即:第三产业人才多,一、二产业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城市人才多,乡村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初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单功能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相应地,关于人才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排位都比较靠后,人才规模综合指标在全国排24位,人才竞争力居26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居全国21位,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都居全国22位;人才教育投入居全国25位,科技经费支出居全国24位,研发经费居全国22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装备制造业急需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新型采矿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真空设备、电工电器等专业高级人才319人,中级人才1676人,初级人才1506人;全省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门类广、数量大,精细化工、新材料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急需各类人才3.21万人;全省卫生领域急缺临床、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高级人才1000人,中级人才3700人。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资源严重短缺。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既符合甘肃省情实际,也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继“人才强省”战略之后,又一次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全省总体工作布局之中进行谋划,这既表明了对人才形势的清醒认识,也体现了对人才与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纲要》和《办法》正是立足于我省严峻的人才形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的,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也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将对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兴省战略产生重大而持续的推动作用。

问:《纲要》中的一个重要表述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这和以往“人才开发”的提法有所不同,这其中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

答:“支撑”的意思是,要将人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强调了人才开发的路径和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人才开发要依托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开发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省委“发展抓项目”的战略决策,《纲要》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结合”的工作思路。“一个核心”就是不断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着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贡献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机制,使人才资源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坚持开发人才资源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将人才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或者说围绕项目建设开展人才开发工作,是《纲要》最显著、最具创新性的特点。

项目不仅是发展的载体,而且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载体。紧紧围绕项目来开发、集聚人才,既有利于人才资源支撑作用的具体化、实质化,也有利于增强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和牵引力,实现项目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目前,甘肃有5357个在建和新建项目,其中,兰渝铁路,省内高等级干线公路,机场网络,风能、核能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上亿元的项目有415个,今后五年重点建设的投资还将大幅度增加。据调查,各重点建设项目普遍急需人才,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达到11.7万人。正视并解决项目需求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围绕项目建设开发人才,以人才建设支撑项目发展,摒弃“空对空”,追求“实打实”,是制定和实施《纲要》的主导思想。

“项目”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依托,所以对项目的筛选必须特别审慎。我们筛选项目的依据是: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即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体系;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为主的十大重点产业;三,“工业强省”战略提出的“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即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生物医药以及中藏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四,中央领导同志牵挂着的甘肃“四件事”:“第一件事是一定不要使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第二件事是要坚决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三是千方百计不使祁连山环境恶化,冰川消失,这关系整个甘肃人民的生存。第四,几条河流的沙化和盐碱化。特别是石羊河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洮河水源保护。”

根据筛选的项目,制定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涉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4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有8项,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有3项。它们是:1.民勤治沙工程人才开发配置计划;2.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开发配置计划;3.祁连山冰川保护人才开发配置计划;4.黑河、石羊河流域和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综合治理人才开发配置计划;5.振兴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6.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7.做大做强有色冶金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8.做大做强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9.做大做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0.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葡萄、啤酒大麦、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1.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及中藏药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2.新闻出版、特色旅游等文化产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3.现代物流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4.教育事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15.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

同样,在领军人才的选拔上,坚持从确定我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入手,依托这些学科和产业确定人选,使人才资源开发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配置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潜在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问: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是由一个个项目组成的浩大工程,它与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什么关系,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是针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而采取的全方位人才开发保障措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所以专门制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只是为了强调两点:一,领军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制定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超常规推进计划的实施,力争三年内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满足各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和“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提供切实的人才保障。

问: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重在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具有持久效力的保障机制。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工作,没有有效的措施,就不会有有效的落实;没有切实的步骤,就不会有切实的成果。对此,我们提出了18项保障措施,不仅覆盖人才培养培训、人才选拔使用、人才引进开发等各个环节,也包括人才协调服务、人才信息利用、人才创业支持、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相关内容,每一个具体的措施共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

这些具体的措施是:启动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工程,扩大实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制度,实施定单式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开发利用博士后人才资源,加强甘肃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建立急缺特殊引进人才政府投保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基金,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实施离乡人才智力回归工程,建立重点发展领域企事业单位推介宣传制度,建立人才协调服务机制,健全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实施全素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形成人才开发的投入保障机制,实现人才开发制度化、法制化。

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树立“大人才观”,将人才选拔和培养使用的范围拓展至甘肃行政区域内的各个重要发展领域、重点产业和学科,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同时也将中央在甘单位、行业纳入其中。为了保证领军人才队伍充满生机,对领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办法》规定,领军人才引入“优胜劣汰”制度,原则上每3年集中调整补充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对业绩平庸、创新能力弱的人选予以淘汰,并及时将优秀人才选拔补充进来。

我们的态度是,要以开放姿态对待人才,以创新精神开展人才建设工作。

问: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一提到人才,很多人就会提到钱。比如,人才流失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待遇问题;同样,一提到人才引进问题,待遇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将怎样面对这样的问题?

答:待遇问题虽然不是人才流失和人才引进的全部原因,但却是最重要、最现实的原因。在《纲要》中,特别是在保障措施部分,有多处涉及人才待遇问题,而且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在千名领军人才工程中,对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的领军人才,省委、省政府分别每人每月发放津贴2000元、1500元(领军人才如已经享受我省其他类专家津贴,可以就高选择享受其中一项,不重复享受);以3年为周期,对作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纲要》提出,要把在全省30个省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施的“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制度”,推广到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中的重点产业,设立100个特聘科技专家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急需特殊高层次人才,由省政府聘任,赋予首席专家职责,实行合同管理,柔性使用。在合同期内,除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外,省政府每人每月发放津贴4000元。

同时,将全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要素之间的互动,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对承担重大任务、项目、课题的专门人才实行特殊项目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协议工资以及对有突出贡献人员奖励股权、期权等;高薪聘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鼓励事业单位把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在工资总额内,由单位自主设计分配方案,允许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分离。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在于提高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树立“人才优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建立人才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机制。

在考虑人才薪酬待遇的同时,《意见》和《办法》还从政治、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人才待遇。《办法》提出,推荐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以及各类高层次人才表彰奖励,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领军人才;省内各项科研项目,优先让领军人才主持;领军人才因工作调动、职务调整、出国出境、严重伤病,以及取得重大成果、获得重要奖励等,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报告;建立领军人才健康医疗档案,每年安排一次体检。这些政策和规定,和过去我省出台的各类人才培养工程相比都有新的突破和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社会环境。

问: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只是人事部门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怎样的领导体制,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

答: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由省人事厅总牵头,具体组织实施。同时,《纲要》确定了21个责任单位,他们也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军单位,将通过制定各个人才开发配置计划的实施细则、配套政策、配套措施,对整个人才支撑体系进行引领示范,督促落实。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严格实行任务项目责任制,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要素指标统计制度,通过三项制度,对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证人才项目建设循序渐进,健康发展。

领军人才评选工作由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在省委组织部指导下,由省人事厅具体组织实施。省委宣传部、省经委、省农牧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等六个评审牵头单位,分别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工业、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专业的材料收集及专家评审工作。同时,设计了非常严格的选拔程序和选拔纪律,保证选拔工作严肃公正,准确权威。

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具体的日常工作。要重点抓,抓重点,也要具体抓,抓具体,只有周密组织,扎实工作,才能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