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隐秘的岁月
1397500000005

第5章 :遭遇伏击 (2)

几个人在黑暗里一拍即合,王大财纠结了七八个人,扛着打猎的枪,背着刀,决定大干一场。煤油灯下,几双眼睛发出凶恶的光来。

夜晚,赵俊林一行人走出区委,杜小春回身把身后的祠堂大门轻轻关上。

杜小春用手拍了拍门口石狮子的头,石狮子这几年来陪着他站岗放哨,他太熟悉了。

一行人出了门,往田野的深处走去。

这一带的土地,赵俊林太熟悉了。这几年,他来往奔波在这里,为支援抗战,为土地改革。当年,这块土地是多么的轰轰烈烈,现在,这片土地,就要沉寂下来了,他的心中隐约的感到有些难过,他站下来,回过头去,看到小龙山街上的点点灯光。这些灯光压在黑暗的底下,虽然有些弱小,但却成片地连结在一起。

赵俊林站住了,后面的杜小春、张二江和小胖子也站了下来,他们知道这是赵书记在告别,心理都涌出了同样的感情。

赵俊林默默地站了一会儿,说:“老乡们多保重,我们还会回来的。”

四个人又上路了。空旷的田野上,静寂得有些沉闷,只有四个人的脚步,在田地上踏出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风贴着地面刮着,从脚底下真往人脸上扑,使人感到寒冷许多。黑夜虽然掩盖了四个人的面孔,但仍掩盖不了四个人内心。当年他们是一起踏着激动的脚步,来到小龙山集的,现在,他们却要在黑夜里撤退。

快到河边了,前面出现了一个旱缺口,走在前面的赵俊林叮嘱后边的人说:“这里有一个缺口,大家要小心点啊。”

赵俊林后退了几步,然后向前纵身一跃跳了过去。张二江也纵身跳过去了,杜小春跳过来时,却没有站稳,踉跄了几下,赵俊林伸手把他扶住了,张二江说:“要不是赵书记扶这一下,可能就要跌个狗吃屎了。”

到小胖子跳了,赵俊林问:“小胖子能不能跳过来,如果跳不过来,就绕一下,我们在这边等你。”

小胖子说:“我能跳过来,这个小缺口怕啥,我小时候经常跳沟哩。”

赵俊林可以想像小胖子两只圆圆的大眼珠子在黑暗中转动的样子。

小胖子纵身一跳,身子像一块硕大的土块“叭”地落了下来,趴在地上,杜小春赶忙把他扶起来,问小胖子摔得疼不疼,小胖子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嘴里说不疼,但还是轻轻地哎哟了几下。

前面是河堤了,这条河堤是农民拦水用的,河堤不宽,但有些年头了,非常坚固,河堤的中间有一座青石条架起来的小桥,河水从桥下哗哗地流过。这条河堤是小龙山集通向南方的惟一通道。

河堤上有一蓬低矮的树丛,赵俊林借着树丛的掩蔽,朝前看了一下,前面黑糊糊的一片,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在临行前,河堤是赵俊林最担心的一处。因为解放区成立不久,有些地主手里还藏有枪支武器,他们对共产党恨之入骨的。

赵俊林说,我们四人,分两组过去,枪拿在手上。

张二江和杜小春端着枪,在前面走,赵俊林和小胖子拿着枪在后面掩护。看到他们两人顺利地走过了,赵俊林和小胖子才过去,四个人在河的对岸集合在一起,开始向葫芦山头走去。

葫芦山头是一处低矮的山岗,山上遍布树林,有一条古道从山中间穿越而过,古道不长,但是通往南方的惟一通途,过去徽商贩运,都从这里走,古道上的青石板被独轮车碾出深深的沟痕。以前赵俊林来此参观过,他对这条古道发过不少思古之悠。古道的中间,立有一块石碑,上书“葫芦山”几个草书大字。

这里是赵俊林担心的第二处险地了,在山脚下,赵俊林停了下来,几个人站在他的面前,黑魁魁的身影像一面墙。赵俊林说:“我们要过葫芦山古道了,这条道大家都熟悉吧。我们还分成两组走,子弹上膛,距离一前一后。”

“是。”三个人回答。然后,转身向山上走去。

树林里更加黑暗了,四个人警惕地睁大眼睛向前走着,风刮过树林,时紧时松,一会发出呜呜的声音,一声紧似一声,一会又停了一下来,死一样静寂。

四个黑魁魁的身影,在古道上快速地行走着。

快接近山顶的关隘了,赵俊林心里也清楚,翻过这里就安全多了。

突然迎面响起了一声枪声。枪声在寂静的夜里清脆,炸耳,赵俊林心里一惊,低声喊了一句,掩蔽,准备战斗。

赵俊林闪身躲在一棵老树的后面,他的身子紧贴着粗壮树干,一只手取出手枪,心里想,这次行动怎么泄密了,前面是什么人呢?会不会是国民党的部队?杜小春伏在一块大石头下,端着手中的冲锋枪,瞄准着前方,他显得在些兴奋,自从拿到这枝冲锋枪,只打过靶,还没有打过仗,他努力地睁大着眼睛,寻找对面的目标,只要赵俊林一声喊打,冲锋枪的子弹就会雨点一样飞过去,那是多么痛快的事啊。

小胖子爬在一蓬草丛里,然后滚了一下身,趴到一块石头后面。第一声枪响时,他心里一惊,听到赵俊林说掩蔽,才赶紧在卧下来。他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过去只是听区委的同志们说过打仗的事,眼下,真的遇上了,他还是有点紧张。他回头看了一眼躲在树干后的赵俊林,心里又稍稍平静了下来,心想,死了好大事,决不能装孬种。他把食指轻轻地扣着枪栓,只等着听命令。

四周死一般的寂静,附近也不见任何人影。赵俊林紧握着手枪,眼睛朝枪响的地方紧瞅着,前面是一片草丛。

赵俊林小声地对杜小春和小胖子说:“别怕,突围后,朝小庙方向跑。”这时,赵俊林看到前面草丛中有了晃动,举手就是一枪,枪声响过,只听那个人影扑通一声倒下了。

接着,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土匪们的洋枪混杂着猎枪,朝赵俊林他们射来。赵俊林他们也端起枪猛烈还击,子弹在夜色里划出一道道明亮的光线。有几颗子弹打在石头上,又反弹了回来,绿色的火花四处飞溅。很快,赵俊林他们的枪声压住了土匪的枪声,小胖子朝前面扔了两个手榴弹,轰的一声,紧接着只听一阵妈呀的喊叫声。

王大财的地主武装没有区委的武器精良,打了一会,死了二个土匪,王大财眼也红了,说:“上,跟他们拚刀子。”

几个土匪一跃而起,拿着长矛大刀就冲到赵俊林他们埋伏的跟前,赵俊林大喊一声,带头冲了上去,一枪打倒一个。杜小春拿着长枪朝一个家伙的头上抡去。张二江夺下一个家伙的大刀,奋力地砍去。这时,一个家伙端着长矛朝小胖子刺来,赵俊林把小胖子一推,长矛刺破了小胖子的棉袄,从他的肋下穿过,接着,赵俊林举手一枪打中了他,赵俊林对小胖子说:“跑,快跑。”小胖子捂着伤口,朝树林中跑去。

赵俊林他们边战边朝外突围着。

王大财眼看损失了几个人,不敢再战,赶紧撤退。

翻过葫芦山头的隘口,赵俊林带着杜小春弯着腰奔跑着,一直跑到稀疏矮小的灌木丛中,才相继卧倒。这里已是山脚了,听听身后已没有了枪声,赵俊林心里轻松了一下,算是突围过来了。杜小春在他的身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赵俊林问:“小春,有没有负伤。”

小春刚要张口,一阵老北风呛进他的喉咙,他噎了一下,然后说:“没有负伤,赵书记你也没有负伤吧。”

赵俊林说:“我打过大仗的,这股地主武装算个球。”

杜小春平静了下来,赵俊林说:“走,我们去小庙,看看他们可到了。”

两个人迅速起身,翻过一道道田坎,朝小庙跑去。

小庙是葫芦山头南边的一座土地庙,里面坐着一尊泥塑的菩萨,庙的旁边有几棵大树,是周边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

赵俊林和杜小春来到小庙前,在背风的地方坐了下来。赵俊林发现,张二江和小胖子没有来,他的心里紧缩了一下,他俩不会牺牲了吧。

杜小春也难过起来,两人沉默着。

已经是后半夜了,一轮残月从东边慢慢地升起,借着淡薄的月色,杜小春看到一个黑影顺着田坎朝小庙这边跑来,杜小春捣捣赵俊林,赵俊林也看见了,两人在高处埋伏下来,紧张地把枪拿在手里,瞄准黑影。

黑影越来越近,赵俊林终于看清是张二江,喊张二江过来。三个人会合了,但却没有了小胖子。

三个人坐在冰凉的土坡上,风在树梢上哗哗地刮过,残月的光照着田地里一片宁静。

赵俊林说:“当时,是我把小胖子推开的,看着他跑远的,他不会有事吧。”

杜小春说:“小胖子会不会跑岔路了。”

赵俊林沉痛地说:“我要把你们带出去,不能牺牲一个人”

“小胖子不会死的,他可能是迷路了。”张二江说,“要不,我回去找找看,这一带我熟悉。”

“不要去找了,我们不能在这儿久留,还是赶紧离开这里。”赵俊林说,黑暗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各自焦急的心情。

三个人同意了赵俊林的意见,杜小春说:“给小胖子留个信,如果他来了,好知道我们的去哪里。”

赵俊林从地上找了一根坚硬的树枝,借着残月的光,眼睛凑到小庙的土墙上,一笔一划地写着,每划一下,墙上厚厚的灰尘就轻轻的掉落着,呈现出一道白印:“下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