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体创意与策划
13853700000034

第34章 电视的创意与策划(6)

三、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实例解析

(一)电视谈话节目

《鲁豫有约》,香港凤凰卫视名牌节目,主持人陈鲁豫,时长45分钟。首播:周一10:15、周二至周五10:00;重播:次日凌晨1:15。

这是一个分享的访问节目,分享回忆,分享故事,分享心境,充满人情味。接受访问的有文化名人、影视明星、传奇人物等,近来有向“小人物”倾斜的倾向。注意发掘嘉宾不平凡故事背后的故事,包括被访问者的背景、对生活的体验及人生观等。李敖、易中天、成龙、钟镇涛、谢霆锋、香港保安局前局长叶刘淑仪和鲁迅之子周海婴等都曾做过嘉宾。主持人陈鲁豫对人一直都很感兴趣,且乐意倾听别人的心底话。此栏目曾在凤凰网的“2002年凤凰卫视十大观众最喜欢节目”评选中列第二名。

(二)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会客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时长30分钟,每周一至周五20:30首播。关注的是当日或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强调开掘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和关联人的亲历、亲为和亲感,突出新闻中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

在节目形态上,《新闻会客厅》以家庭式的客厅为演播室基本形态。在节目形式上,《新闻会客厅》采用一位主持人加两位嘉宾的形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一位主持人和一位嘉宾或者两位主持人和一位嘉宾的组合形式。

(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快乐大本营》,湖南电视台1997年7月13日正式推出,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栏目时长150分钟。

节目内容以游戏为主,辅以歌舞、小品、相声小部分事先录制的节目,这些节目主题强调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以各种娱乐形式给广大观众带来快乐。栏目中安排了种类繁多的游戏,注重观众的参与,包括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

(四)电视文艺节目

《神鹿啊,我们的神鹿》,是一部反映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鄂温克族人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以柳芭这样一位经过现代文化熏陶,又在内心深处深深依恋自己民族文化的画家的生活经历为线索,逐步展开他们一家三代面对现实与传统的不同心态,揭示出当代深层次人类学问题。在这部片中,我们不仅仅把它看做是记录一个少数民族画家的故事,我们从画面上暮色苍茫的白桦林,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触摸到人物隐秘的情感世界。

(五)电视文化节目

《纵横中国》,是一个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地理的大型益智电视节目,由凤凰卫视中文台与各省区市电视台合作推出。内容侧重于中国各省的历史、地理、方言、人物、民俗、艺术、政治及经济等,节目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主持,本书作者陈勤曾是主要的创意策划者。节目采用生动鲜活的方式,就中国文化地理的问题,设现场嘉宾回答、辩论及表演。另外,节目还推出一系列弘扬当地文化,评比“本省之最”的各种文化活动。通过独特的文化视角,全方位展示一省的区域地理文化特色,被“2002电视节目榜”选为“最佳文化、生活及专题类节目”。

(六)电视社教节目

中央电视台《第10放映室》,前身是《银幕采风》和《视觉》。2004年2月改版为《第10放映室》,以“展现电影魅力,传播电影文化”为宗旨,集中介绍和赏析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大师和经典作品,带领观众走进神奇的电影世界,感受电影人生和电影文化。2005年《第10放映室》开始推出的“电影过年”,信息量大,观赏性强,艺术性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七)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

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创办于1996年7月1日,每期节目35分钟。栏目总的宗旨是“与消费时代同行,关注消费时代背景下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栏目的场景设置包括了演播室内景和真实再现的外景两部分,并以外景为主。两个板块的内容都是主持人进行简单的交代后即进入真实再现的短片,最后主持人再次出场进行点评和总结。两部分有拍摄的不同点,《紧急避险》中的真实再现是几乎不加主观干预地再现当时遇到危险并最终解决危险的过程;《生活3·15》则主要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是主观参与,主观引导节目的进程。

《生活》栏目的可取之处:一是包装设计的独特性。《生活》主色调选用华丽的红黄两色,力求达到有强烈吸引力但并不刺眼的效果。二是富有冲击力的镜头设计。大量地使用富有冲击力的特写镜头和主观镜头以及适当的特技。三是真实再现与专家点评的结合。四是解说的平民性和贴近性。五是紧凑的节奏。

(八)电视纪录片节目

《探索·发现》,中央十套周一至周五晚21:00黄金档栏目,每集45分钟,是目前中国时长最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日播纪录片栏目。栏目的题材定位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在探索中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它倡导的创作理念是“娱乐化纪录片”。他们用搬演的手法完成历史的重现,把相关人物的访谈、动画特技等表现手法运用于节目中,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不仅是在暂时地迎合观众的收视需求,也是在培养中国观众收看纪录片的习惯。

本章小结

电视是中国目前影响力最大、受众最多的媒体。二十多年前,电视机这个小小的方匣子陆续进入了中国的寻常百姓家。此后,许多人的生活因此开始改变了。电视,从各个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它的触角遍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血脉通道和神经末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催化着社会观念变革和家庭观念变革,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和家庭的信息化。在电视面前,电影、广播、报社、杂志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

在中国,电视是创造梦想与营造欢乐的地方,是未来创意产业的黄金领域。而当下中国电视传媒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节目的创新、创作能力与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费水平和企业的传播需求相去甚远。借用香港知名电视人徐小明的话说,“内地电视业创意不够”。因此,今后中国电视的竞争,不是节目主持人的竞争,而是节目创意与策划的竞争。可以预估,电视的创意与策划,将成为未来中国最具挑战性与成就感的职场。这里造梦、造星,更造人。这里曾经演绎过无数“丑小鸭变白天鹅”、“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传奇人生故事,这里还将谱写出现代传媒人生的华彩乐章。

电视创意与策划,就是创意策划者按照电视传媒的运作规律,对电视节目的选题立意、采拍制作、播出销售等生产和运作过程进行总体筹划和论证并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文案的一种电视行为。

根据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的过程,人们常常把电视策划分成前期策划、中期策划和后期策划;根据策划的主题和目标,人们又常常把电视策划划分为选题策划、摄制策划、播出策划和销售策划。但不管是哪一阶段和哪一种策划,策划者都要把握最关键的一点,即电视策划的创意。从这种意义上说,策划永远不应等同于计划,因为它包含了某种创意、某种新的尝试、某种新的追求和探索。由于电视媒体的特质,目前电视的创意与策划,集中表现为频道、栏目和节目这三个方面。其共同点在于,将电视媒体涉及的越来越广的范围、越来越多样的题材,通过艺术放大展示给受众。结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观念把媒体以前做过的东西,用电视语言表现出来,满足新时代受众的精神、文化和娱乐需求。

目前,电视业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

在技术层面上,这表现为数字化广泛推广带来的声画质量的提高和双向互动的加强,以及电视机与电脑结合的智能化趋势。这将使得电视更加“聪明”,具有更多的功能,从而突破电视的传统含义,如图文电视(Teletext)和IPTV。

而在电视节目制作的层面上,这场革命导致了两个趋势。一个是更加真实化。即更加真实地还原事件本身。例如,CNN在新闻事件中大量的直播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另一个是更加戏剧化,例如,与CNN相对的FOX News在其节目中就用大量戏剧化的语言来“渲染”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当然,上述的这两个趋势只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制作方向,是历来有之,只是近来特征更为突出。而此外的现象还有节目窄播化、频道专业化等。

同时,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电视作为一种工具正在更多地被国家所使用。因为,现在的国家实力已不仅仅限于经济、军事等这些传统的“硬”实力的范畴,文化等软实力同样也要被考虑。因而,电视被认为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很好的工具。目前,这种趋势正愈演愈烈。

电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当面临其他新兴媒体(如网络)等的挑战时,电视在文化层面上的影响力必然会像以前的电影、戏剧一样有所下降。但是,电视作为一种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电视这种技术在未来将更加广泛地与其他技术结合,从而充分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例如,最近电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就使得手机电视的提供率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成为可能。

在上述电视革命的大背景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直播,又把中国电视推向了与境外媒体直接交锋的战场。如果说交锋的战场是广大的电视观众市场,那么,交锋的武器则是电视节目。中国的电视业如果不在电视节目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上多下工夫,中国的电视改革如果不在改进电视节目生产的机制上做文章,中国电视就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辉煌。电视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节目、节目,还是节目。要做出高质量的节目,除了改革电视机制外,就得依靠电视的创意与策划了。笔者相信,中国的电视业肯定会有辉煌的一天。但那一天的到来,绝对不会是靠政策性的保护,或者是靠机构的庞大与权威,而是依靠它的节目的竞争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电视创意与策划的注重,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思考题

1.写出一个面向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的电视频道创意策划案。

2.写出一个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旨的电视栏目创意策划案。

3.写出一个讨论大学生“fans”现象的电视节目策划案。

推荐阅读

央视国际,www.cctv.com

凤凰网,www.ifeng.com

慧聪广电网,www.broadcast.hc360.com

中华传媒网,bbs.mediachina.net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www.cjr.com.cn

游洁:《电视策划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岚、张群力等著:《中国电视前沿》,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新周刊》杂志社编:《中国电视红皮书》,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项仲平:《电视节目策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许永:《电视策划与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