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13853200000019

第19章 现代马克思主义舆论思想的传入和发展(2)

第二节毛泽东的舆论思想

一、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毛泽东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认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他亲自参加新闻宣传工作,把办报作为舆论导向的主要方法。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他主编《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唤起民众之觉悟”。建党初期,又同李达等创办《新时代》,引导大家看清当时的混乱是“革命的生母”、“民主独立的圣药”。毛泽东把宣传工作当作“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倡导普遍举办《时事简报》。新中国成立后,他经常对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工作作指示,提出“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8年谈到省报问题,指出“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所有这些,充分说明毛泽东对新闻舆论引导何等重视,把它作为革命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生坚持不懈。为了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毛泽东一直强调报纸是一种武器,党委“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把新闻舆论工作当作党的工作的一部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

毛泽东认为,新闻引导舆论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使之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是密切相连的,是新闻舆论引导的两个方面。对于怎样增强党性,反映群众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

1.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已经成为当今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之一。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他强调必须靠实事求是吃饭,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客观事物,引导群众去实现党的路线和政策,才能为进一步探求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挖掘出真实可靠的材料。

2.认真负责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靠科学吃饭。”“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不了解群众,没有深入群众而调查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信息,我们的舆论导向就会无从下手。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防止片面性。“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 在人们的意向和需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报喜的话要听,报忧的话也要听;正面的意见要收集,反面的意见也不能忽视;多数人的需求要了解,少数人的需求也要掌握;有名的大人物的建议要记取,无名的小人物的议论也要重视,要详细占有材料,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统计工作。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既能听到群众正确的意见,用以教育引导群众,又能从群众意见中发现问题,加以引导,不做群众的尾巴,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因而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确实,舆论引导是一件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认真负责的精神,没有深入下去,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了解一些表面的零散的情况,甚至为假象所迷惑,没有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这种形式主义的调查是没有发言权的。要保证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周密性,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既要有深入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又要有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负责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坚持正面宣传的原则

报纸应该有方向,它既是全党和人民群众努力的方向,也是宣传舆论引导的方向。党在一定时期提出的方针政策,就是我们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向。我们的报纸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为”。在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过程中, 毛泽东强调要抓住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进行正面引导。毛泽东再三强调报纸的指导作用,指示各地应当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经验,使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正面的东西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坚持正面宣传,但也要立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适当反映一些支流的问题和矛盾。

4.注意新闻宣传的时宜性

毛泽东深谙用新闻引导舆论的技巧,十分注意宣传策略,提出了新闻宣传的时宜性。他认为,新闻要新,这应当不成问题,因为不是写历史,但是不能没有旧闻,要作具体分析。一般讲新闻要新、要快是对的,但有的事情发表太快,副作用就很大。他认为,不能没有“旧闻”,还要有“无闻”,既要“抢”新闻,更要巧妙地把握传播的时宜性,做好“压”的工作。他说,资产阶级报纸只登对他们有利的东西,不登对他们不利的东西,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报纸也不登对我们有毒的东西。这都是阶级利害关系,是普遍规律。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闻宣传中的时宜性问题,是其对舆论宣传的贡献。

5.政治家办报原则

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基础上,毛泽东又明确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观点。他说,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是报社人员的思想革命化问题。为此,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刻苦改造世界观,学习社会,学习工农群众。“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态度。”要学习邹韬奋,以“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办好报纸。毛泽东的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指出了报刊工作者应是又红又专、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善于调查研究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而对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严格的要求。

二、关于舆论一律与不一律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出版自由的观点,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内涵中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两方面的思想,可以用“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来概括。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资产阶级所说的‘新闻自由’是骗人了,完全客观的报道是没有”,必须剥夺反动派的出版自由,包括: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接收属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及其地方系统下的各个机关、各反动派党派及反动军队的各组织所出版和发行的报纸,接收他们的通讯社和电台。这种“一律”,体现了“在人民与反革命之间的矛盾,则是人民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之下对于反革命的专政。在这里,不是用民主的方法,而是用专政即独裁的方法,即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这里不但舆论一律,而且法律也一律。”

在人民内部,实行舆论不一律的方针,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出版自由权利。毛泽东指出,所谓“不一律”,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就是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人民内部实行舆论不一律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在内部,压制自由,压制人民对党和政府的错误缺点的批评,压制学术界的自由讨论,是犯罪的行为。这是我们的制度。而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合法的行为。在外部,放纵反革命乱说乱动是犯罪,而专政是合法的行为。这是我们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正相反,那里是资产阶级专政,不许革命人民乱说乱动,只许规规矩矩。”

在人民中间实行的舆论不一律方针,体现为“放”的方针。所谓“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就是使大家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即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所谓“放”,就是在文艺和学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所谓“放”,就是对于错误意见,不是压服,而是采取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办法,不搞“一棍子打死”。毛泽东根据群众路线的精神,提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就是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方针。这个方针旨在实行“开门办报”,面向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党委领导和报纸工作者一定要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它同时要求广大群众踊跃地投入到办报行列中来,常常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表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

在实践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认识到:处理好一律与不一律的关系十分重要。新闻舆论的各个层次完全一律,这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益于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在一些无关全局的小的方面,各个层次可以不一律,群众和社团可以利用报刊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能强求表面上的千篇一律,来窒息了社会舆论。但在大的方向上,在重大问题上,在主旋律上则必须保持舆论一律,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我们的新闻舆论既要高扬主旋律,又要注意多样化,把主旋律与多样化有机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