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
13852400000048

第48章 全面推进首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1)

祁庆国

(首都博物馆,北京,100045)

摘要:首都博物馆借助新馆建设之机,充分吸收国内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经验,构建了一个包含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完整过程的服务于博物馆展陈、研究、服务、管理各方面工作的综合一体化系统,即“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

一、引言

我国博物馆界的数字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着眼于藏品信息的数字化,目的在于探索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有效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博物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十多年以来,这一工作发展迅速,这体现在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认识和理解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全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成果上。

自2003年以来,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每年联合举办一届博物馆数字化应用国际研讨会。利用这个平台,中国博物馆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界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交流表明,“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已经和世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水平”。

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借助新馆建设的机会,充分吸收国内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构建了一个包含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完整过程的,服务于博物馆展陈、研究、服务、管理各方面工作的综合而深入的一体化系统,即“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平台方案制定自2002年开始,2004年完成。数字化建设工程自2005年开始,2006年年底完成。

首博在构思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时,依据两条:其一,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即博物馆主要是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其二,对首都博物馆新馆定位的认识,体现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的中心。系统实现目标是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博物馆业务成果的集体记忆,规范工作流程与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拓展服务范围与深度,提升知识保存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这个系统由文化遗产信息采集项目(摄影、摄像、扫描设备及软件系统)、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多媒体展示工程、图书和宣传品出版印制四大部分组成,构筑其知识基础的是科研工作。

“首都博物馆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是首博新馆整体建设中一个战略性建设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和人才的吸收是保证这一项目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博新馆的建设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所以,首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围绕这一原则来设计、实施的。

二、基础平台层面

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的基础平台由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数据库系统、集成管理系统构成。这三项是数字化系统的平台、核心和统领框架,其建设目标是力求从博物馆数字化的科学理念出发,通过数据、应用和管理三个层面的集成,构建以首博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为主体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信息共享和聚合等功能,使数字化系统各应用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打造一个先进、实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综合业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

计算机局域网络是数字化系统的基础支撑硬件平台,是整个数字化工程的基础,包括首博新馆建筑内的计算机局域网和新馆建筑外用于异地备份的计算机局域网。

数据库系统是数字化系统的核心。包括面向不同应用要求的前台数据库群、后台数据库群和部门数据库群三个层次的数据库系统,应保证同一数据在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

集成管理系统包括各子系统间的集成设计以及数字化系统的总集成设计,包括技术集成、内容集成、管理集成、操作界面集成。

三、信息采集层面

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采集工作的对象,包括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文物、古文献、学术著作、学术资料、博物馆运行档案与资料等。首博所用采集设备主要有:大型专业数字相机,高精度大幅面平面扫描仪,高精度平面翻拍仪,建筑三维扫描仪,标清、高清数字摄像机等。此外还有设备操控软件、色彩管理器材和软件。

四、数据加工、管理层面

1.影像采集与存储系统

这一系统是首博文化遗产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加工和管理的平台。首博文化遗产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其内容分为藏品、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类;资源形式分为:图片、音频、视频、实物三维、球面场景三维等。该系统将文化遗产多媒体数字资源按规范的元数据定义整理、加工、组织,形成有序的数字资源库,重点在于有效管理数字资源形成的一体化过程以及成果,将纷繁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形成具有数字化保存、利用价值的资源,化无序为有序。

2.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对文化遗产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包括馆藏文物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无形文化遗产管理三个子系统。首博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成三层:数据层、业务层、展示层。在业务层中还包括数据交换系统,负责数据的同步与交换。

基础数据库包括藏品基础数据库、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视频库中包括音频节目数据库、视频节目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包括各类业务数据,如征集库、展览库等;展示库包括文物信息展示和指标体系展示数据;指标数据库包括各子系统指标体系库。

(1)馆藏文物管理子系统

馆藏文物管理子系统,功能完善、使用便捷,包括如下模块:征集信息管理、资料管理、脱机数据采集、藏品保管(库房管理)、鉴定信息管理、修复保护信息管理、展览信息管理、藏品展示与预警。

(2)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子系统

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子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字、图片、球幕扫描影像和录像等资料组合为一体,无论是对于文物管理工作,还是观众搜索知识,都是非常便捷的。这是一项博物馆领域的新成果。包括两个软件模块:①信息管理:编目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图层管理、考古发掘信息管理、调查研究信息管理、安全保卫工作信息管理、史籍资料管理、保护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监测等。②GIS查询、展示与预警:根据地理空间信息图层,查询与空间几何目标关联的文物属性信息,将查询出来的几何目标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3)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旨在根据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特色,汇集、展示戏曲、曲艺、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两个模块:无形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和无形文化遗产查询与展示。无形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按照征集登记、编目管理、调查研究登记、鉴定信息登记、申报信息管理、指标管理等过程进行管理。

五、应用层面

1.办公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以首博局域网为平台,形成以电子文件流转为核心的、覆盖行政和业务各部门的办公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为博物馆日常办公、事务处理和馆领导的辅助决策提供准确、有效、广泛、及时、可靠、安全的信息服务,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建立一个全新概念的、开放的现代管理和办公环境。

在整个数字化博物馆工程体系下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定义安全级别,确定各类人员的访问权限,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安全、可靠、可信的系统。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跨部门、跨系统、跨网络结构的能力;支持主流数据库、主流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等;便于管理和控制,提供完整的安装、部署、配置和监控手段,保证平台的高度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支持主流构架等。

实时协作组件提供了用户进行点对点、点对多点等方式的沟通,沟通途径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通过协作组件,用户可以直接发送文件,也可以共享IE界面。系统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其他系统的消息(待办提醒、订阅信息、通知等)可以通过消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协作客户端。

借助于短消息组件,各应用系统可以和手机无缝衔接,业务系统可以将通知用户的消息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消息传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