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3852300000002

第2章 世界政治与国际格局(1)

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其政治目的所进行的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关系。参与世界政治行为的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跨国公司甚至个人,而最主要的是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在近代欧洲产生并蔓延到世界的现代国家形态,一般具有固定的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对内它拥有最高权威,对外它拥有不受任何外部力量干涉的独立地位。二战时,主权国家仅有50多个。二战后,随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独立,先后出现了100多个新国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又析出20多个新的国家。当今,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对这些国家,从发展程度上划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从社会制度上划分,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从国家的幅员人口和综合实力来划分,有大国和小国的分别。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增强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现象,尤其是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奠定其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地位。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联合机构,有其自身的宗旨、目标、行为规范和组织机构,一般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自从国际组织大量出现以来,国际关系中集团外交和多边外交呈现制度化、组织化趋势。各国或国家集团都借助于一定的国际组织来进行国际交往,协调矛盾、处理纷争、加强合作。联合国、不结盟运动等国际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决非任何单个主权国家所能代替完成。

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行为越来越受到国际规则的约束和规范,但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虽然,理论上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但事实上主权国家的实力有大有小,因此,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世界政治充满着强权和不平等,主权国家主要围绕国际权力、国家权利、民族利益而展开激烈角逐,产生战争、和平、冲突、合作、强权、民主、主权、人权等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并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及结构,形成国际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

第一节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充当主要角色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于政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分化组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的结果。一种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原有结构逐渐被打破,力量对比失去平衡的结果。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在于格局中的主要角色各自力量的消长及相互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直接动因是格局中的主角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国家定位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集中体现了国际政治的发展状态和运行态势,是判断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依据。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由大国合作到爆发

冷战奠定二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主要基础是雅尔塔体制。二战期间,美、苏、英、中等大国通力合作,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战胜了敌人,赢得了战争。为获得胜利、处置敌人、延续合作,早在战争进行期间,各主要大国就战后安排和大国合作进行过探讨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上,取得一些共识。如:对战败国的处理和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的原则与具体方案;成立联合国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并由主要大国充当维护国际秩序的“世界警察”。“雅尔塔协定”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的强权原则得到了主要大国的认可。雅尔塔体制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德意日战败投降,美苏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战略追求上的矛盾日益尖锐,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逐渐消失,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柏林、土耳其、伊朗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对抗,战争期间建立的大国合作关系迅速走向破裂。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是政治上的敌手,美苏不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应以武力为后盾,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他的主张为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给正遭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声称世界已分裂为“极权政体”与“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御共产主义。杜鲁门的这一演说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爆发。

“冷战”一词源于1947年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一本叫《冷战》的小册子,尔后为美国报界和政界所采用而通行世界。“冷战”特指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两大制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除直接军事进攻以外的紧张激烈的对抗状态。这一对抗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一直持续40多年,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形势。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从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到杜鲁门的紧急咨文,英美把世界分成东西方两个营垒。从经济、军事两方面入手扶植、集结西方国家,并借此在欧洲立足以“遏制”苏联,就成为美国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构建西方阵营的基础性工作。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虽然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内容,但其着眼点则更重于政治方面。美国担心西欧国家经济的崩溃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企图通过提供庞大经济援助挽救在战争摧残和共产主义浪潮冲击下陷入严重困境的西欧资本主义各国,巩固反苏前哨阵地,并分化苏联的势力范围,把东欧重新融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美国规定整个援助计划必须是“由一批友好国家联合提出,而不应由各个国家分别请求”;“必须坚持由欧洲采取主动,由欧洲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并且“寻找出一条没有俄国及其卫星国参与的共同磋商的途径”。“其政策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了经济,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为西方内部建立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奠定了经济基础。以马歇尔计划为纽带,欧洲一批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很快就结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政治经济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组建西方阵营的决定性步骤。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协商共同行动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

2.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面对美国的冷战威胁,为了安全自卫,壮大力量,同时也出于传统的三个“国际”式的联合设想,苏联和新成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了联合结盟的进程。从1947年夏天开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通过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逐渐成形。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是组建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初尝试。1947年9月,苏联和欧洲8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组建了情报局,目的在于团结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共同对付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扩张,欧洲诸国共产党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加强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的协调行动。

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提出的反制措施。面对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诱惑和渗透,苏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1947年7月11~13日,几天之内,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签订了贸易协定。8月,又与罗马尼亚、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这就是被西方称作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莫洛托夫计划”。为了促使苏东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和巩固,促进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49年1月、保、匈、罗、捷、波、苏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50年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结成联盟。朝鲜、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成立后,先后得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承认和支持。

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组建的用于对抗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际上是美国针对苏联东欧进行冷战的工具,特别是到1954年10月,“北约”吸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此举遭到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强烈谴责,欧洲局势因此而更加严峻。为应付这一新局面,1955年5月,当西德正式加入北约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立即在波兰首都华沙开会,正式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联合武装力量,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与北约相对抗,苏联与东欧结成为苏东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和苏联、东欧、中国、蒙古、朝鲜、越南通过各种条约和协定相互结成联盟,标志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完全形成。20世纪60年代,革命胜利后的古巴加入东方阵营。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但并不是静止不动。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大分化、大改组、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出现松动。

(一)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1.苏联与东欧国家的龃龉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支持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推动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苏联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求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都要服从于苏联的路线和战略目标。苏联的这种行径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南斯拉夫是最早与苏联决裂,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独立探索建设道路,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仅一年,就发生了“苏南冲突”,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局。阿尔巴尼亚于1960年从苏东集团决裂出去,按着“反修”信条自行其是。其他东欧国家,如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波兰)和同期的“匈牙利事件”,以国内社会****的方式反映对苏联的不满,特别是对照搬苏联模式的不满。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决定改革苏联模式和反对苏联控制,招致苏军和华约入侵。

2.中苏关系的破裂和敌对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中苏两党在一系列政治问题和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上产生分歧,这种意识形态分歧后来扩大到国家关系中来,很快导致了中苏国家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于1964年片面撕毁中苏之间签订的257个合同、协议,突然撤走全部千余名苏联援华专家。1964年后,苏联又在中苏边境不断增兵直至陈兵百万,1969年3月发生了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着两国关系恶化,特别是随着珍宝岛的炮声而名存实亡。社会主义阵营由于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敌对而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大多数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都在思想和组织上发生了分裂,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权威领导中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1.西欧国家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1957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罗马条约”),形成欧洲“共同市场”,实现了经济的超国家联合发展。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成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实力迅速增强。到1970年,其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已超过美国。成员到1973年扩大为12国,涵盖了西欧大部分国家,形成欧洲联合潮流。

经济力量的壮大反映在政治上,表现在西欧独立倾向不断加强,根据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利益,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与美国不再铁板一块,在经济、贸易、东西方关系、对第三世界政策、美欧联盟的防务政策等方面均有反映,法国的戴高乐主义和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是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1958年戴高乐再次执政时,坚持发展法国的独立核力量,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由各国入股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他提出“法国的防务必须是属于法国的”,“法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他还说:“把自己命运交给即使是友好的国家,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也是无法容忍的”。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表明法国独立发展核力量的决心和能力,1962年法国提前偿还美国和加拿大的债务,显示自己独立自主的“本钱”。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此举在当时曾震动西方和世界,引起轩然大波。法国的作法是西欧谋求独立自主的先行。1969年9月,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提出了“新东方政策”,主动缓和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1970年8月和12月,联邦德国同苏联和波兰分别签订了“东方条约”,承认欧洲边界现状和互不使用武力。这些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由于西欧的衰弱而导致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状况,随着西欧的联合和发展已经有所改变。一股不愿完全听命于美国指挥的倾向在西欧出现了,虽然在实力与影响上还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但它使美国在西方大西洋联盟中的一统天下,出现了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