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3852300000018

第18章 力图一超独霸的美国(5)

(一)进攻阶段

二战后初期到1968年尼克松上台之前的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与“遏制”政策。主要目标是: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和日本;在亚、非、拉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进行扩张并镇压这些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敌视新中国。

1.杜鲁门时期

从1945到1952年是杜鲁门执政的时期,此时期的美国外交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旗帜,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杜鲁门主义”。

(1)“杜鲁门主义”与“遏制政策”

二战后国家实力与国际影响力都有极大提升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了美国实现其政治经济扩张企图的最大障碍。因此美国一改其战时的对苏政策,认为共产主义已“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共产主义的概念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而二战后苏联为了保障本国安全和既得利益,开始执行“安全带”政策,即保证苏联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不被反苏反共势力所控制。为此,苏联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其军队留驻伊朗迟迟不撤,还向土耳其提出领土要求以及建立陆海军基地的要求,等等。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的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斯大林的演说在美国引起强烈反映,美国由此认为苏联将过分地要求其战后地位,从此不会安分守己。

在此情势下,杜鲁门政府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苏联。正当此时,即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分析与建议。凯南认为,苏联始终感到它生活在敌对的包围之中,它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就可以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即用威慑方式而迫使苏联退却。凯南在电报中还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美国政府很快采纳了凯南的建议。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这篇演说成了美国遏制苏联政策的先声,定下了反苏的基调。

1947年2月,英国的一份请求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照会成了杜鲁门主义遏制政策出笼的直接催化剂。英国在照会中表示,由于战略上的原因,不应允许希、土落入苏联之手,但英国却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21日以后将无法再援助希、土两国,因此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英国的这一照会为美国提供了天赐良机。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咨文。杜鲁门说,希腊正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杜鲁门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两国提供援助。“杜鲁门主义”出笼后,杜鲁门对之作了进一步阐发:“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今后“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以“杜鲁门主义”为标志,二战后的世界进入了冷战阶段,而美国自此开始执行遏制苏联的政策。

(2)“马歇尔计划”

为了稳住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同时也为了避免美国自身经济危机的降临,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指出,二战后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西欧各国大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对西欧的经济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遏制了苏联和共产主义”在西欧影响的扩大。

(3)“第四点计划”

杜鲁门于1949年1月20日提出了针对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第四点计划”。该计划是美国“对受共产主义统治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与美国“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从1949年到1953年,美国共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了约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第四点计划”同马歇尔计划一样,也是美国遏制政策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使美国的势力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并使美国赢得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控制权,为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4)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为维护其在远东的战略利益,立即介入并将联合国拉进来,从而使朝鲜战争国际化。介入朝鲜战争,是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美国遏制朝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物。美国干预朝鲜半岛事务严重破坏了远东和亚太地区的和平,1953年美国在中朝军队的沉重打击下不得不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朝鲜半岛严峻的冷战对立形势一直保持到今天。

2.艾森豪威尔时期

艾森豪威尔时期是从1953年到1961年,此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的特点与主张主要有:

(1)解放战略

所谓“解放战略”,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政策。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认为,杜鲁门时期美国推行的“遏制政策”是一种消极的、纯防御性的政策。他提出应以“解放”取代“遏制”,即主动地帮助东欧国家摆脱共产主义的统治,表示美国要用“战争以外的方法”,用“宣传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去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2)大规模报复战略

这是在军事方面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应拥有庞大的报复力量,使美国能够用其选择的武器在其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艾森豪威尔力图依靠核力量来威胁、恫吓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迫使苏联采取比较克制的对外政策。但是该战略是以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为先决条件的,随着美国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初该战略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3)艾森豪威尔主义

为了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防范和抵制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渗透,排挤英、法传统势力,进而达到美国独霸中东的目的,1956年,当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遭到严重失败,准备从中东撤退时,艾森豪威尔马上表示:“在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1957年1月,美国提出对中东的“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这个“填补真空论”后被称作“艾森豪威尔主义”。

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是从1961年至1968年,此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被描述为“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握着剑”的两面性战略。

(1)“和平战略”

肯尼迪提出的所谓“和平战略”,即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肯尼迪同时将“和平战略”应用于第三世界,他企图用“软方法”将发展中国家笼络在美国一边,阻止中间地带倒向苏联。为此,肯尼迪政府向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如“粮食用于和平”,“和平队”等。从表面上看,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战略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差别,但在实质上,肯尼迪政府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解放地区例如越南依然奉行强权政治。

(2)“灵活反应战略”

肯尼迪政府遵循了“以实力求和平”的美国外交指导思想,提出以“灵活反应”军事战略来代替僵化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肯尼迪认为,在苏联已经掌握了洲际导弹的情况下,美国如果轻率使用核武器,必然会使自身置于危险境地。为此,美国必须多样化地发展军事力量,以便更有效地适应不同的需要。具体地说,在核力量方面,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在常规力量方面,肯尼迪政府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理论,即准备在欧洲和亚洲同时与苏、中各打一场大战,与此同时还要有能力在其他地区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

(3)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军事遏制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构成了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外政策,其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与赫鲁晓夫的“和平攻势”相撞击,最终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成为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此提议被西方拒绝。1961年6月3日,美苏两国首脑在维也纳会晤,赫鲁晓夫重提使西柏林非军事化的建议,并声称“必须在今年使欧洲的这个问题得到和平解决”。肯尼迪也持强硬态度,扬言要武力“保卫西柏林”。《华沙条约》各国则声明:如西方不愿签订对德和约,华约各国决定单方面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8月13日,在华约的支持下,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之间以及东德其他地区与西柏林的边界。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接着,美苏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10月28日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销了6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柏林危机。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一直支持古巴流亡分子武装推翻卡斯特罗政权,因此卡斯特罗请求苏联给予军事援助,赫鲁晓夫认为在古巴部署导弹是威慑美国的最好办法,这样一来苏联就具备了直接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而且这些导弹还可以作为苏联与美国在德国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筹码。但美国很快就发现了苏联的秘密部署,肯尼迪总统立即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马上拆除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设施,否则,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消灭这些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设施。赫鲁晓夫由于对美国的强烈反应准备不足,最终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前夕做出了让步,撤走了导弹。

(二)收缩阶段

1.尼克松时期

尼克松时期美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时期从1969年至1974年,是二战后美国国际战略的收缩期。

(1)“尼克松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因长期推行全球扩张和遏制苏联的政策,消耗了大量国力。特别是侵越战争,使美国内外交困。而苏联已成为强大有力、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在此背景下,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摒弃了全球扩张,转而采取战略收缩的方针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推行以“缓和”进行遏制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修改战略理论,提出“现实威慑”战略来代替旧的“和平战略”。战略核武器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理论代替“两个半战争”理论;在分担防务责任上,推动盟友分担,推行“自由世界防务分级责任制”。第二,从战略态势上,尼克松转攻为守,把“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第三,在政策方面,从“遏制战略”改为“缓和政策”,以“谈判时代”代替“冲突时代”。第四,在战略指导思想上采取均势外交,遵循四大原则。调整以美中苏三角关系为主的均势关系;保持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保持中东波斯湾地区的均势;保持欧洲均势。

(2)“尼克松主义”具体落实的主要表现

第一,脱身越南战争。尼克松上台时,美国已被越战拖得精疲力竭,继续陷入越战妨害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的较量,因此尼克松在上台的第五天就急切地开始同越南在巴黎进行谈判。最终在1973年1月27日美越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同年3月29日,最后一批美军撤出越南,这场长达12年的越南战争宣告结束。

第二,打开美中关系大门。尼克松认为苏联是美国的主要对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从亚洲脱身,集中力量与苏联在欧洲较量。1970年,基辛格首次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访问结束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推行对苏“缓和”外交。根据尼克松“实力、谈判、伙伴”三原则,美国对苏联开始了以实力为后盾的谈判。美国从现实出发,承认在战略核武器上美苏可以保持平衡。尼克松时期,美苏关系保持在一种既对抗又对话的状态,此时期美苏经贸交往也逐渐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