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092

第92章 公共观看:重大活动不可忽视的宣传领地

——试析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公共观看现象

林晴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的公共场所视频发挥了空前的传播功能。我们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收视方式——公共观看(Public viewing)。

那么什么是公共观看呢?在西方这种方式已有时日,有时翻译为“公共观赏”。它主要存在于重大足球比赛期间,是为扩大球迷观赛区和可能到来的胜利做欢庆准备的。回到国内来说,公共观看的内容从单纯的足球比赛扩展到了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体育赛事、媒介事件等等。笔者在这里尝试给它一个定义:在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里,通过电视接收设备,互无利益关系的人群自发聚集收看电视转播的收视行为方式。

一、“公共观看”的历史溯源

其实类似公共观看的场景,国人应该并不陌生。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求雨仪式、封建社会的皇家祭天祭祖,近可回顾新中国历史——人们早就习惯了在重大历史时刻被召集到公众环境里集体收听广播、观看新闻影片和电视转播,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声音和图像共同见证了新中国诞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等等一系列证明祖国繁荣发展的重要时刻,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加深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心,增强了党和国家的凝聚力。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这种观看方式不断地提供着新的技术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群体观看的形式在一次次大型活动中渐渐由最初的国家强制——组织观看,发展到现在的官方引导与民间自发并存。

二、“公共观看”的现实语境

毋庸置疑,作为一项重大社会活动,2008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关注度在我国是空前的。然而,13亿国人不可能同去任何一个场馆观看任何一场比赛,最简单的理由是空间是有限的。电视直播解决了这一层面的“不可能”,去不了现场的观众可以在家看电视,电视能够即时地把那一空间“挪移”到眼前来,电视现场直播之于其他任何一种媒体传播形式来说,都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人体感官的延伸。那么这种“复制或假借”在屏幕上的时空是否能完全取代正在发生的现场,满足身处不同空间地域的受众的同一观看愿望呢?答案是否定的。

两相比较之下,电视直播的传播效果缺少的是什么呢?——现场的人际互动,换句话说,就是现场氛围。这一层面,是单靠电视直播所解决不了的。

2008年的8月,只要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键入“奥运开幕式、大屏幕”字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接一条的搜索结果都在询问:在哪儿有室外大屏幕可以看奥运开幕式?他们是来自大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小到宜昌、旌德、平顶山这样的中小城市的声音。人们在表达着同一个迫切的需求:除了可以耳闻目睹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信息外,还需要享受身边有人群形成的现场氛围。

最后,这种同步看现场、人群聚集观看的收视愿望在有收视设备的公共场所得到了满足。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聚集在大屏幕前的观众,北京平谷世纪奥运文化广场约3万余名、北京地坛奥运文化广场约2.1万人次、武汉洪山广场4万多人、乌鲁木齐人民广场3000多人、旌德梓山广场近万市民……只要有屏幕的地方,就有欢呼喝彩的人群。[1]

北京奥运期间,从首都到其他城市,无论是设有户外电子屏幕的街头、广场、学校,或是售卖电视机、显示屏等电器的商场、店铺,还是装有电视机的餐馆、酒吧,较之于第一现场的奥运赛场,这些有公共观看、集体收视直播的公共场所,是当之无愧的第二现场。“公共观看现场”的意义既大于个体收视直播,也不逊色于奥运现场。

三、“公共观看”的功能分析

第一,具有仪式感。公共观看的环境会使在场者都在心里有一个假设或是认定,这些事件是需要被关注、值得被关注的,一种对于观看对象的敬畏和尊重的感觉便悄悄萌生了。网上一则报道复旦大学暑期留校学生集体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新闻《共享奥林匹克精神、感受爱国主义教育》中这样描述道:在观看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了良好的秩序,在升国旗和奥运会会旗时,全场起立,对屏幕中的旗帜行注目礼。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入场时,大家也都自发地鼓掌,表达敬意。[2]如果说“传播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3],那么这里的“共同的身份”具体到我国来说就是“中国人”;这里的“一起”则除了时间上的界定外,自然还有空间上的界定。相对于各自在家收看电视而言,在某一公共环境集体观看的人群更容易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共享建立联系、沟通感情、达成共识,该群体更容易趋于稳定,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消解差异性。我们知道在大众传播中,作为复杂的子系统,受众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他们由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阶层、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的社会成员构成。具体到公共观看的参与者来说,在这个集体狂欢的场合中,所有的阶层、地位、水平、性别、年龄、经历都不再是约束个体的因素,人们之间为共同的观看目的而自由交流。“当一个小女孩用童真的声音唱起《歌唱祖国》这首歌时,大家目光凝视着大屏幕,在场的人都起立一起和大屏幕来共同唱祖国的歌。”[4]公共观看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受众的社会阶层、文化水平、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使人际关系变得简单透明,回归到初始、自然的状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好,促进了人际状态的趋向和谐。

第三,产生归属感。在公共观看中,当在场者都为一个庄严的时刻感到热血沸腾时,国民的归属感和同胞之间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此时此刻,每一个在场的个体,从身边的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感受到身边的他人与观看对象所代表的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继而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像举办奥运会这种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大体育盛事的历史时刻,正是我们强调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时候。来看前面提到的《共享奥林匹克精神、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文中的描述:“这次集体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对于复旦大学的学生来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盛事仪式更能感动人、鼓舞人、团结人,同学们在其中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民族自豪感,也真切地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联系在一起,同荣辱,共命运。”[5]这种个体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根基之一。有了这种归属和认同,个体才会认为国家能够为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提供安全和保障,才会自觉地为所属群体和国家着想,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语

2008年8月笔者在德国采访奥运收视情况,柏林呈现给我们的是,这里的人远没有像中国人那样的热情去关注北京奥运开幕式,关注奥林匹克甚至奥运比赛。他们在干自己的事,关心各自感兴趣的东西,连总统大选这样的关乎全民的大事,很多德国人也不会去看电视直播,更不用说聚在一起看。这个盛行公共观看的国家兴趣只在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足球赛事上,在柏林的大街上,伸长了脖子也很难嗅到奥运的气息。然而德国的华人圈是非常关注北京奥运的,我们采访到的很多中餐馆老板、中国留学生、华人学者都对北京奥运表示出高度关注。来自南方报业网的一篇文章《北京梦想世界见证》向我们描述了国外的公共观看情况:

“NBC和星岛传媒合作,在甲骨文软件公司的宽阔广场上安上了一个大屏幕”,刘唐武说,这个巨大的“广场视频”将在美国时间周五晚与电视一起转播奥运开幕仪式,是硅谷“最大的一个群体共迎奥运活动”。

BBC还在从斯旺西到诺维奇的16个城市安装特大屏幕,直播北京奥运赛事。那些屏幕的所在地,也成为当地华人集体观看开幕式的聚集地。

唐人街的一些中餐馆,为那些希望和朋友相聚收看开幕式的中国人提供了特别优惠折扣和包厢。

巴黎13区喧闹的中国城,各色的小酒馆吧台前都围满了人,所有酒吧的电视都在等待法国国家电视二台的奥运直播。[6]

我们看到这些到公共环境里参加群体收视的人群几乎都是海外华人,寻找归属感的海外华人自发地加入了公共观看,聚集的不仅是人群,更有价值的是人心。这正是潜在的“中国人”的归属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体现。

公共观看(Public viewing)这种重大活动的收视方式,既有牢固的受众基础,又有强大的传播效率,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是一块寸土寸金的宣传领地。

基于电视转播的仪式功能、公共观看的特有方式,在创新传播手段上,我们应该抓住每一次重大历史时刻,充分利用公益和商业的公共视频设施在重大事件活动的新闻宣传上取得主动。不断增强国人对民族、国家和领导集体的认同感,成功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林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7级硕士生〕

[1]http://www.baidu.com/index.php?tn=sitehao123

[2]复旦新闻网,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s/news_content.php?channel=2&id=18961

[3]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4]http://2008.sohu.com/kaimushi/kaimushichina

[5]复旦新闻网,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s/news_content.php?channel=2&id=18961

[6]南方报业网,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808110060.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