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131

第131章 十六大以来《求是》杂志内容分析

赵光霞

《求是》杂志创刊于1988年7月1日,其前身是创刊于1958年的《红旗》,目前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唯一机关刊物,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对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和舆论引导。

十六大以来[1],《求是》杂志深入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六大以来《求是》的栏目设置

十六大以来的《求是》杂志,即自2002年11月19日第22期(总347期)至2007年10月16日第20期(总465期)所出版发行的119期,共开设过57个栏目。在这么多的栏目中,大部分是日常性的栏目,另外一些则是在特殊时期为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或者为纪念重要事件、缅怀重要人物而开设的临时性栏目。

(一)多样、丰富而贴切的日常性栏目

笔者对十六大以来《求是》的所有日常性栏目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进行了量化统计。

第一,包括“第一组文章”在内,十六大以来《求是》杂志共设有日常性栏目43个,内容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科学、教育、卫生、国防、外交等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第二,从各栏目刊登文章的多少来看,“第一组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济改革与发展”、“党的建设”等栏目是《求是》杂志的重点栏目。

第三,不同栏目刊登的文章数量相差很大。

“第一组文章”共刊登了334篇文章,“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和“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刊登419篇文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改革与发展”共刊登285篇文章。而有些栏目则只刊登了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如“读者来信”、“论点摘编”、“人物与回忆”、“高新科技之窗”分别只刊登过1篇文章。

第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求是》与时俱进,一些栏目名称发生了变化,虽然具体叫法不一样,但是这些栏目具有前后承接关系。

(二)机动、灵活而适时的临时性栏目

笔者对十六大以来《求是》的所有临时性栏目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进行了量化统计。

第一,十六大以来《求是》共开设过14个临时性栏目。

第二,这些临时性栏目都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进行集中的宣传报道而设置的。

第三,从刊登文章的数量来看,这些临时性栏目的设置也是有轻重之分的,对十六大的宣传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两个栏目共刊登了146篇文章。

第四,《求是》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宣传重点和要求,开设特定栏目来进行集中宣传,不仅活跃了版面,也有利于增强宣传效果,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媒介的“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求是》杂志作为党刊当然也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一定时期内主动且有针对性地通过设置相关栏目对某个事件或重要会议进行重复的、高强度的报道,就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而这样也能实现年有全局、季有选题、月有安排、期有中心、重点突出、版面新颖、富有创意的目的。

总的来看,《求是》杂志在这5年来其栏目设置并不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而是紧随党中央的步伐,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发展变化,并会因事因人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设置某些栏目进行强势宣传,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闻性与针对性。

二、十六大以来《求是》的题材分布

把十六大以来《求是》杂志刊登的所有文章按体裁进行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以社论、评论员文章为代表的评论性文章和包括中央有关决议决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理论文章、专访、笔谈、调查报告、杂文、散文等在内的非评论性文章,当然非评论性的文章占据了绝大多数。把这些非评论性文章按题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国际和其他(包括本刊讯、书讯、《求是》目录等)6种类型。

1.纵向——五年来内容变化情况

由于2002年只有第22期至24期在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所以在下面的柱状图分析中只有2003—2006年全年、2007年第1期—第20期的内容类型分析。

第一,十六大以来的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求是》杂志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

第二,五年来,从政治、经济再到文化一直到国际,这些方面内容的报道数量都呈现出一致的变化,即文章篇数是逐级减少的。

第三,五年来,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报道数量都是位居前三位的。

政治领域的报道数量五年来均居首位,报道数量都突破了200篇,分别为241篇、227篇、238篇、317篇、200篇,并且2006年更是突破了300篇。经济领域分别为145篇、124篇、131篇、154篇、126篇,都超出了100篇;文化领域分别为114篇、99篇、116篇、107篇、88篇,文章数量一般维持在100篇左右,这两者分别位居第二、三位。科教卫领域分别为74篇、61篇、55篇、64篇、45篇,同前三个领域相比,文章数量明显较少;而国际部分文章数量则更少,分别只有30篇、33篇、32篇、33篇、24篇。

2.横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比较

笔者对《求是》2002年第22期—2007年第20期的所有内容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类型进行了横向的分类及梳理。

第一,相比其他方面的内容,政治内容遥遥领先,共刊登文章1253篇,所占比重超过1/3,达到了38%。

第二,经济和文化内容是仅次于政治内容的,居于二、三位,分别刊登文章692篇和532篇,两项内容所占比重为39%,基本相当于政治内容所占比重。

第三,评论、科教卫、国际等内容相比政治、文化、经济内容来说,所占比重是很小的,三项也只为21%。

由于评论中的文章大部分也是有关政治问题的,所以我们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都可以综合分析得知,五年来《求是》杂志政治领域的文章数量以绝对优势凌驾于其他各个领域之上,这就从宏观上印证了《求是》杂志的政治属性。而作为全党的理论刊物,只有“讲政治,才能保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把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到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讲政治,才能动员、鼓舞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和国家确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只有讲政治,才能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从而提高领导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水平”。[2]

〔赵光霞: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硕士生〕

[1]具体指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至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时间段。

[2]《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