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119

第119章 楼市动荡期我国房地产报道的舆论引导研究

——以《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晚报》相关报道为例

韩运荣、于盟

房地产市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房地产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随着2008年9月金融风暴乍起,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开始下降,楼市开始呈低迷的走向。于是,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出台救市措施,房地产商采取了差价补偿等措施振兴楼市,面对下降的房价,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的态度。面对这一变动,媒体的舆论引导呈现何种态势,媒体关于房地产的报道有哪些长处和不足,这是本研究的动机和目的所在。

一、研究方法说明

本研究以西方新闻学的新闻框架(news framing)为主要理论基础,在针对楼市动荡期房地产报道的研究中采用内容分析方法。

1.样本的选择

为了使调查样本客观、全面地代表房地产报道现状,笔者选取了《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晚报》为研究对象。原因基于,《人民日报》是党报的代表,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它以权威的方式传达政府的声音,对主流大报具有极大的规范引导效应;《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专业性的经济报刊,它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北京晚报》是北京销量最大、比较有影响的都市报,长期以来,以其平民化、市场化的姿态,成为北京都市报的先锋。

2.时间限定

本研究时间限定在2008年9月1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其原因在于,9月上旬房价开始下降,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措施救市,到10月下旬,全国性楼市低迷,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救市措施。期间,相关观点博弈强烈,是楼市动荡期的一个缩影。

3.项目建构

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

(1)报道篇数。

(2)表现方式:消息、通讯、评论。

(3)报道主题:楼市降价相关报道、政府救市相关报道、购房者相关信息(包括媒体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性信息、从购房者利益角度所作的报道等)、开发商相关信息(主要指开发商在楼市动荡中的表现、从开发商利益角度所作的报道等)。

(4)消息来源:主要指新闻资讯或主要新闻线索的提供者,部分报道在导言中即明确交代新闻来源,如“记者从某政府某部门获悉”,而其他未标明新闻来源的报道亦可从记者叙述中推知其消息来源。在对所选取文章进行分析归纳后,本研究构建了以下四个类别: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普通公民(主要指购房者),商业机构(主要指房地产机构及房地产商、房地产工作人员),经济学家、学者。

(5)版面。

(6)是否配图。

二、研究发现

1.总体概述

对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房地产问题,这三家报纸的重视程度不一,这由报纸的性质、定位及受众群体不同而决定。《人民日报》注重政策的解读,高屋建瓴,体现了其中央机关报的大气;《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专业类的经济报刊,注重从经济学角度解读楼市,常与经济中的其他问题如银行、股市相联系来报道楼市,报道量较大;《北京晚报》作为都市类报纸,报道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性更加明显。

在选择时间段内的报道数量上,《21世纪经济报道》50篇报道,《北京晚报》47篇报道,《人民日报》14篇报道。由此可见,由于房地产报道属于经济类新闻,作为经济类报纸的《21世纪经济报道》对房地产报道最为重视,其次是《北京晚报》,而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由于其报道范围较广泛,也就对房地产报道缺乏足够的重视。

2.表现方式

报道的表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报纸对某类新闻的重视程度。本文选取了最为重要与常见的三类报道类型,即消息、通讯、评论。

消息类报道数量依次为《北京晚报》占59%,《人民日报》为29%,《21世纪经济报道》为32%。《北京晚报》消息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其都市报的性质有关,消息能够照顾到版面,承载更多的信息量。

通讯所占版面面积大、对问题的调查较深入,往往能引起读者更多的重视。其中报道数量,《人民日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重都较大,分别是57%和48%,《北京晚报》相对较少,为26%。

评论作为一种对事实更为深入的解读,在舆论引导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为读者指明方向。但三家报纸共同的特点是,就房地产报道的评论所占的比重都较小。

3.版面与图片使用情况

报道出现在哪个版面说明了报纸对其重视程度的高低,房地产报道作为经济新闻的一种,三家报纸大多都将其放在经济版。如《人民日报》14篇文章中有9篇出自经济新闻版,《北京晚报》设有楼宇新闻专版,《21世纪经济报道》则设有地产专版,显示了对房地产新闻的重视程度。

在所统计的文章中,房产报道占头版的很少,《人民日报》没有头版地产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和《北京晚报》各有一篇,分别为《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0月16日的通讯《“自上而下”新政频出,房地产调控变调悬念》和《北京晚报》2008年10月27的消息《今日实行房贷新政》,两则报道都涉及国家的救楼市政策。

图片的选择和使用是构建新闻框架的一种有效手段,三家报纸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手段。《人民日报》报道使用图片数量最多,所占总报道比例为71%。使用的图片也与原文关联密切,如报道《楼市调整不会结束》,配图《全国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对原文起着不可或缺的解释作用。《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使用量占报道总数的34%,但大多与原文关系不大,纯粹为版面编辑所需。《北京晚报》则使用图片较少,只占报道总数的13%。

4.消息来源

新闻来源反映媒体对各个社会阶层话语权的重视程度,由此反映各个阶层话语权的高低。所示,三家报纸的房地产报道消息来源中,政府所占比重最大,三家报纸(按图顺序)分别为58%、38%、50%,《北京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来源于商业机构的占30%,居于第二位。总体而言,消息来源最少的是普通公民,分别为14%、17%、4%。由此可见,在消息源分配中出现不均衡现象,政府和商业机构话语权集中,而普通公民则鲜有表达渠道。

5.主要内容

研究发现,在三家报纸中,对于政府救市的报道数量最多,具体比例依次为《21世纪经济报道》为48%,《人民日报》为44%,《北京晚报》为30%。

对于楼市降价的报道,三家媒体的报道比例都不大,《21世纪经济报道》为18%,《人民日报》为14%,《北京晚报》为13%。

而在购房者与开发商的相关报道上,三家媒体呈现的议题有所区别,《北京晚报》和《人民日报》对购房者的相关报道都多于对开发商的报道,分别为38%和28%。尤其显著的是,《北京晚报》以购房者为主题的报道比例占四个议题之首,而《21世纪经济报道》以购房者为主题的报道比例仅为12%,为四个主题之末。

注释:1.报道内容为楼市降价相关报道;2.报道内容为政府救市相关报道;3.报道内容为购房者相关信息;4.报道内容为开发商相关信息。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体加大对某些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某些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认知。由此可见,在所取时间段内,三家媒体都把政府的作为推向了舆论引导的主要位置,而对楼市的降价则放低其位置。作为经济类报刊的《21世纪经济报道》没有对购房者这一议题显出足够的重视,这和其定位为高端人群息息相关。而《北京晚报》则充分突出了购房者这一议题,体现了其都市报的平民化色彩。

三、结论及建议

由于三家报纸自身定位及目标受众的区别,三家报纸在房地产报道的重视程度上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三家报纸在舆论引导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试提出相应建议。

1.就报道形式来说,新闻评论所占比重较小。众所周知,评论这种表现方式较之于其他的表现方式如消息、通讯,在舆论引导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所作的更加深入的剖析,通过新闻评论,人们可以获悉更多的观点,从而提高自身对事物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房产报道中,尤其是这个房市低迷动荡期,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无疑会起到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2.在版面设置上,三家报纸在房地产报道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重视程度,大多选择将其放到经济新闻版面,其他版面鲜有涉及,但头版的出现率极低。房地产作为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在版面运用上,不应只局限于经济新闻版面,而应分散开来,不至于将房地产报道淹没在纷杂的经济报道中,如此才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对图片的使用也不够重视,《北京晚报》更为突出,选择与原文相配对的图片更能引起读者的重视。

3.在消息来源方面,来自政府与开发商的声音要远大于普通购房者的声音。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了舆论引导的新理念,“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按照这一要求,就不能强调一方的声音而淹没另一方。房地产报道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媒体自应给普通民众以更多的发言权,不应把强势方的声音越造越大,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导致不良舆论生态的出现。媒体要真正地做到客观公正,必须兼顾各方利益,不偏不倚。

4.在议题设置方面,三家媒体都把政府的救市行为推向首位。毋庸置疑,这一时期,地方政府乃至中央的救市政策频出,但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不应过度渲染这一议题。在救与不救观点的博弈中,媒体也不应只充当某一观点的代言者,而应把多元的观点都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才不会形成对政策的误读,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

“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总之,媒体要为房地产报道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成为楼市走出低迷、走出动荡的一个有力的推动者,而不是一个在动荡中推波助澜的角色,唯此,才能发挥好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

〔韩运荣: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于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生〕

本研究为教育部2007年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JC86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