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导论
13851200000023

第23章 记忆和遗忘(3)

四、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相结合

对比较短而简单的学习材料,整体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对篇幅较长又复杂的学习材料,则应将其先进行分段,即进行部分学习,待全部学完后再进行整体学习。对于特别长且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用渐进式部分学习法:比如要求背诵一篇课文时,可以将之分成六部分进行学习,先学习第一部分直至达到背诵,再学第二部分,然后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并学习,掌握之后再学习第三部分,之后再把前三部分合并学习,以此类推,直至最后将六部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把前三部分和后三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背诵,之后再将这两个部分合并。

五、注意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前文已介绍过信息的系列位置影响长时记忆保持效果,学习者对于所学材料的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因此要对此部分多花些时间进行复习。

六、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指在已经掌握了学习材料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忆之后仍然继续学习。研究结果发现,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比如,一篇课文需要阅读10遍刚好能背诵,那么再阅读5遍后记忆效果最好,如果再去连续读更多遍就是浪费时间了。

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的分配既可以是集中式复习也可以是分散式复习。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式复习要比集中式复习的记忆效果好。但在复习的开始阶段,应当先采用集中式复习,使需要记忆的材料进入到长时记忆里,然后使用分散式复习来巩固。

八、使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指记忆的技巧。记忆术注重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时的特殊编码方式,主要包括联想法、谐音法、地点法(也称位置法)、关键词法、视觉表象法、缩减法等。比如,要想很好地记住大脑皮层的几个脑叶的位置,可以采用联想法,如“枕叶”在我们睡觉接触枕头的地方,“颞叶”在我们双耳的上方;记忆圆周率或电话号码可以用谐音法;酒吧里的服务员使用地点法把不同位置的顾客和点单内容建立联系;在考前复习问答题要点时,我们可以采用关键词法记忆;儿童在进行珠心算时采用的是视觉表象法,他们在心算的时候,在他们的脑中好像有个正在操作的算盘;学习外语时,主要有6个单词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我们可以归纳为6W,即what,when,where,why,who,how,这种记忆方法就是缩减法。

九、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在学习时尽可能同时动用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觉,这样的记忆效果比单纯利用一种感觉通道要好。比如,学生在上课时,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读(包括默读)、手写相结合,这样可以给予大脑更多的刺激,在脑中形成更多神经通路,留下更多的“记忆痕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十、保证良好的状态

除上述介绍的方法之外,保持积极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提高记忆效果也很有好处。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要注意营养的摄入和多走动,以提高脑部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氧含量;此外,在两次学习之间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记忆,因为一方面,休息或睡眠可以阻止其他信息的干扰,另一方面,在睡眠时更容易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里,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第四节遗忘

有记忆就会有遗忘,遗忘现象普遍存在,记忆和遗忘都是有机体生存所需。我们需要遗忘来淡化不良情绪,忘却一些不必要的琐事。心理学怎样界定遗忘?遗忘是否有规律可循?产生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一、什么是遗忘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遗忘(forgetting)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信息出现错误。

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指已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不能被提取,但适宜条件下还可以恢复。永久性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经过重新学习则不能恢复的现象。

二、遗忘的一般规律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研究中,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为了避免经验的影响,他以无意义音节为记忆实验材料,这里的无意义音节由两个辅音字母和一个元音字母构成,如GEX、XEM、WOL、YOJ等。他使用再学习时的时间节省率作为保持量的指标,采用的记忆测量方法是再学习法,也叫节省法。

在实验中,他先学习无意义音节表,直到可以准确无误地背诵,之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之后再学习该表,据此求出每个时间间隔的保持量,并绘制出了遗忘曲线(curve of forgetting),其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保持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总结出三个遗忘规律:一是大多数遗忘出现在学习后一小时以内;二是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是不均衡的;三是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后来的许多研究者对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进行验证,他们用单词、句子、诗歌、散文以及故事等具有一定意义的,不同性质的材料代替无意义音节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记忆材料尽管在保持量上有所变化,但遗忘曲线的变化趋势(先快后慢)与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相同。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规律主要适用于陈述性知识,但对于程序性知识(如开车和游泳等)的记忆并不适用。艾宾浩斯所揭示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时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对于学生,考前临阵磨枪式的突击复习,所取得的记忆效果是不理想的,那些突击记住的知识在考试结束后如果得不到复习的话,很快就会消逝得所剩无几。

三、遗忘的原因

遗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遗忘现象。

(一)失忆症

失忆症也叫遗忘症(amnesia),是遗忘的极端表现,其主要原因是脑损伤或脑病变。失忆症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顺行性遗忘症和逆行性遗忘症。

1.顺行性遗忘症(anterograde amnesia)

顺行性遗忘症是指个体丧失对事故发生以后事件的记忆,表现为记不得事故发生当天做过的事,也记不得事故后接触过的人,但记得事故前时隔久远的人和事。顺行性遗忘症影响工作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这种患者保留了以前学习的一般常识性知识,但对新的事实和事件的回忆严重受损。

2.逆行性遗忘症(retrograde amnesia)

逆行性遗忘症是指个体丧失了对事故发生以前事件的记忆。逆行性遗忘症患者的记忆丧失时间跨度很大,有的患者只丢失几个月或几个星期的信息,有的可能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信息都遗忘了。所有的患者或多或少都表现出逆行性遗忘,但却可能没有顺行性遗忘。

(二)信息未编码

大部分人不知道每天走过的楼梯有多少个台阶,经常穿的那件衬衫有多少颗纽扣,经常上课的教室有多少张课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信息在感觉记忆或工作记忆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编码,因此没有保存到长时记忆里。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中,要求大学生被试从10幅类似照片中找出几乎每天使用的一美分图像。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被试都无法完成此项任务。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一些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保持量很少,是因为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没有受到关注,没有进入到长时记忆中。

(三)消退

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的消退。记忆活动使得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形成记忆痕迹。这些痕迹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或消退。消退是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被遗忘的主要原因。

(四)干扰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提取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干扰可能发生在记忆三个阶段中的任一阶段。该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来说明。

前摄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是指先学习的内容对后学习的内容的记忆的干扰作用。下面这个实验设计可以验证前摄抑制现象的存在。

实验组学习A学习B回忆B

控制组休息学习B回忆B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组的回忆成绩要好于实验组,这说明学习A干扰了对学习B的记忆。

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是指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记忆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受前后学习材料的内容相似度、难度和巩固程度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复习次序来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比如,在一天晚上,我们可以先复习数学和历史,然后复习物理和语文,或者在同一个晚上交叉复习这些科目,如按数学、语文、物理、历史的顺序复习。在这种复习安排中,相邻科目的内容相似度很小,因此可以减少彼此的干扰,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另外,我们可以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睡前复习,次重要的内容安排在睡醒后复习,原因是复习最重要的内容后马上睡觉,可以防止倒摄抑制的影响,同时睡眠可以促进长时记忆的保存;睡醒后马上复习可以避免前摄抑制的影响,从而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五)线索缺失

提取失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一般是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有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在提取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路上遇到一个很久没见面的熟人,一下子叫不出他(她)的名字,但稍微寒暄几句之后忽然就想起来了,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舌尖现象”(tip of tongue)。提取失败理论可以帮助一些遗忘症患者恢复部分记忆,将失忆患者置于事故发生时的情境中并做适当的言语提示,可以使病人逐渐恢复一些记忆。

(六)动机性遗忘

弗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实施催眠时发现,许多人在催眠状态下可以回忆起早年生活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平时却仿佛被遗忘了一般,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压抑理论。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只要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便能恢复。

一、遗觉像

遗觉像(eidetic imagery)是指当刺激对象不在面前时,个体能保持着一种几乎和知觉同样清晰的视觉形象。遗觉像大约能保持30秒。当遗觉像产生时,人就像在看着刺激对象一样。测量时要求被试回答若干问题,比如:爱丽丝的哪一条裙带下垂得更长?猫的两只前爪是上下搭在一起的吗?猫的尾巴上有多少条纹?

很少有成人具有遗觉像,实际上,研究者们估计只有大约8%的儿童具有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能力,通过一定的系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珠心算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二、记忆天才

我们经常听说有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能准确地回忆;有人能准确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几百位甚至几千位。这些记忆天才的记忆能力是天生的吗?还是通过训练或通过记忆策略获得的呢?

经过多年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记忆天才有三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使用了记忆策略和技巧;第二,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兴趣和知识,这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对某一类信息进行编码和回忆;第三,他们都有着天生的超常的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先天和后天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大多数具有非凡记忆力的人都会通过运用记忆策略使自己的天赋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术语

记忆痕迹、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闪光灯记忆、莱斯托夫效应、过度学习、集中式复习、分散式复习

背景特异性原则、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回忆

再认、再学习法(节省法)、记忆术、顺行性遗忘症、逆行性遗忘症、消退

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舌尖现象、动机性遗忘

思考题

1.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给孩子买了很多与教材相关的配套资料,却不允许孩子阅读任何课外书。这些家长们觉得,将时间花在看课外书上是一种浪费。请根据本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广告策划人员知道如何构思广告作品,某人记得第一次作文竞赛获奖的情形,司机知道如何开车,某人能背诵小学曾学过的一篇文章。上述记忆现象中哪些属于程序性记忆?哪些属于陈述性记忆?若是陈述性记忆,那么请说明是语义记忆还是情景记忆?

3.考试中的选择题和问答题分别是采用哪种记忆测量方法?

4.一个人搬了家,换了电话号码。刚开始往家拨打电话时,他经常误拨原来的号码。请问此例体现了何种干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