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导论
13851200000015

第15章 意识(2)

第五阶段即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REM sleep或REMs)。因为在这一阶段,除脑电波波形发生变化外,通过仪器还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持续约十分钟左右。如果在这一阶段将被试唤醒,绝大多数人(80%)会报告说自己正在做梦。因此,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征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睡眠的前四个阶段,因为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的现象,与REMs阶段相对应,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NREM sleep)。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至浅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每晚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

研究表明,REM睡眠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睡眠所占比例越高:新生儿约占50%,青少年约占30%,成人约占20%,老年人约占10%。

(四)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个体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睡眠:想睡时偏偏无法入睡,不想睡时却又无法维持清醒。睡眠障碍并非单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失眠”,失眠只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到目前为止,心理学上所提到的睡眠障碍现象主要有失眠和突发性睡眠症。

1.失眠

失眠(insomnia)是指个体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睡眠,它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表明,我国有42.5%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失眠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上床后很难入睡;二是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自觉不能消除疲劳;三是入睡困难,且容易惊醒,醒后很难再入睡。在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失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在失眠的成年人中,女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男性。

与常人相比,失眠患者在睡眠时的脑波异常,常出现α波。失眠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形成的原因却很复杂。按照失眠的原因,一般可把失眠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情境性失眠

情境性失眠(situation insomnia)是一种暂时性失眠,是由于外在生活情境改变而造成的暂时性适应困难引起的。这些困境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如升学、择业、求偶、亲友病故、破产、离婚等。有时,情境改变并不严重,诸如改变睡眠环境(如新生初次住进学校宿舍),也会产生暂时性失眠。一旦危机或压力减小或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时,个体就会逐渐自行恢复正常睡眠。但是,如果生活情境中的困难一直存在,不能解除,暂时性失眠也有可能恶化为长期性失眠。

(2)假性失眠

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又叫做良性失眠,是当事人虽然抱怨自己深受失眠之苦,但事实上并不缺乏睡眠,也就是说,这种失眠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之所以形成失眠感,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睡眠缺乏自知,而只是依据别人或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和要求自己,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心理困扰。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及,睡眠所需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其睡眠时间也会随其年龄、身体状况等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3)失律性失眠

如果生活规律突然改变太大,使得习惯性的生物钟一时无法调适配合,自然会影响睡眠。这种因为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如跨时区飞行的旅客会因飞行时差形成睡眠困难,或者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进行三班倒的工作人员,都难免会有暂时性的失律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

药物性失眠(medicinal insomnia)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由于睡前服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内含兴奋作用物质的饮料后,使人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难以入睡;二是由于长时间借助安眠药入睡,产生了对安眠药物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赖,日后如果不服用更多药物,便不能入睡,从而使得失眠的困扰更加严重。

(5)窒息性失眠

窒息性失眠(sleep apnea)是一种因呼吸困难造成的失眠现象。个体往往会在夜间因呼吸困难而醒来,之后就很难再入睡。造成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是气管障碍,也可能是因为大脑主管呼吸的神经中枢功能失常所致。窒息性失眠者白天常感到精神不振,身心俱疲。

2.突发性睡眠症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一种日间发生的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间突然发作,如行走、说话或开车时。因此,患有此种睡眠障碍的人在日常活动中难免会发生危险。病情发作时,患者几乎立即进入REM睡眠,并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因为发作时肌肉张力突然消失了。这种突然进入的REM睡眠使患者体验到栩栩如生的梦境。

关于突发性睡眠症的原因,迄今没有定论,只是根据观察发现,发病时期多在10-20岁之间。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每一万人中大约有2-10人可能患有突发性睡眠症。

二、梦

如果把正处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人叫醒,十之八九的人都会报告说他们正在做梦。梦是睡眠中最生动有趣、最不可思议的环节。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一般人每天晚上会做4-6个梦,因此,寿命为70岁的人,一生大约会做15万个梦(Webb,1992)。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场景出现在梦中,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奇特的经历。梦的内容通常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去超市购物,在办公室工作或者是在家准备晚餐,等等。不仅如此,每个人梦的内容与其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密不可分,如学生会梦到考试,教授则会在梦中做报告,牙痛的人可能会梦到自己的牙齿脱落,而牙医则可能会梦到自己又为患者拔除了一颗坏牙……

另外,我们在睡眠环境中的感官刺激也可能会进入梦境。特殊的气味或电话铃声可能会立即被富有想象力地编制到梦里的故事情节中。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凉水轻轻地喷洒到做梦者的脸上。与没有受到凉水喷洒的做梦者相比,这些人更容易梦见水——关于瀑布、屋顶漏水,甚至被人喷水(Dement&;Wolpert,1958)。由此可知,就算在更关注内部刺激的快速眼动睡眠中,我们仍然保持着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觉知。

对于梦(dream),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它是睡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心象活动。在这一心象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尽管做梦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如此寻常,但梦对人而言有何意义?梦的作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很多心理学家都曾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对其做出解释,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观点

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位对梦提出系统理论解释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结合其多年对精神病治疗的经验,弗洛伊德在1900年完成专著《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将人的梦分为显梦和隐梦。当事人醒来后所陈述的梦的内容即显梦。显梦是梦的表面,属于意识层面,所以当事人能陈述;而隐梦则是梦境深处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部分,这一部分才是梦境的真实面貌,属于潜意识层面,通常存在着一些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通过对当事人梦的分析,往往可以了解其潜意识里存在的东西,发掘出精神病患的深层次的病因。因此,弗洛伊德将梦看做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Dreams are the royal road to the unconscious)。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种主要机能:一是保护睡眠;二是提供实现愿望的方式。人在睡眠中,那些在白天被“内在监督员”精心伪装起来的潜意识里的欲望就会出现在梦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它排除各种日间生活产生的心理紧张,使得人们的潜意识愿望在梦中得以补偿性的实现。

(二)实验心理学的解释

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和展开,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也随即产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激活—整合假说和认知功能说。

1.激活—整合假说

激活—整合假说由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霍布斯和麦卡利(Hobson&;McCarley,1977)提出。该学说认为,梦实质上不过是在REM睡眠阶段,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他们认为,当人熟睡时,大脑某部分(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以及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有些冲动触及了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功能的脑区,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信息,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因此,人脑中有时就会产生一些表象、想法,甚至故事情节。当我们醒来记起这些认知活动时,就称自己做了一个梦,并尽可能使用所有手段去挖掘其含义。而按照霍布斯和麦卡利的说法,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意义。

心理学视野与“梦”无关的诸多“梦事”

一、梦游

梦游(sleepwalking)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这种现象虽称为梦游,但事实上与梦无关。因为根据前文所述脑电波的记录,梦游时患者的脑波显示正在睡眠的阶段3与阶段4,即沉睡阶段。沉睡阶段是不会做梦的,因此,“梦游”一词确切地说应当表达为“睡眠中的行走”,更符合事实。梦游者多为儿童,年龄多在6-12岁之间。梦游并不是严重病态,也与情绪困扰无关,多数到成年后不治自愈。梦游者下床后的行动期间仍处于沉睡状态,睡醒后对自己夜间的行动一无所知。梦游的奇怪之处是,当事人可以在梦游过程中从事复杂的活动,如拿取器具、躲避障碍物等,活动结束后,再回到床上继续睡眠。至于梦游的原因,至今无法确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梦游可能与遗传有关。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一家人假期团聚,晚上分宿在各个房间,第二天早晨发现,一家人都睡在客厅里,却都对此一无所知(Dement,1974)。

二、梦话

梦话(sleeptalking)也译为梦呓,是指睡眠中说话的现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梦话也是根本与梦无关。因为像梦游一样,几乎所有的梦话都发生在沉睡阶段,而沉睡阶段是不做梦的,所以梦话似乎译作“睡话”更贴切一点。梦话的原因至今还不为人们所确知。

三、白日梦

白日梦(daydreaming)是指个体的注意暂时偏离了现时要求的任务,不指向任何现时的外部刺激(Jerome Singer,1975)。它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时的意识状态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在做梦,通常是在没有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发生。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白日梦”能让大脑的左侧从语言活动中解脱并处于休息状态,让右脑充分发挥其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善于语言思维和用右手劳作者的疲劳得以消除。同时,由于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答案则反复推敲,往往会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而觉得欣喜的解决方案,进而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心理学家还认为,“白日梦”使得每日从事刻板枯燥工作的人暂时从乏味的现实中游离出来,徜徉于“白日梦”境中,情绪能获得松弛,有助于消除生活与工作中的不悦,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四、夜惊

夜惊(night terror)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突然惊醒,面露痛苦表情,两眼无神,向前直视,呼吸急促,出汗,甚至尖叫。数分钟后,上述现象自行消失,自行恢复睡眠,醒后对此无所记忆。一般人往往认为夜惊与梦魇(俗称“噩梦”)有关,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夜惊的发生只在沉睡阶段,通常是在睡眠后一个小时左右,而梦魇则通常发生在黎明前的浅睡阶段。有关夜惊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儿童发育阶段神经生理功能暂时失调有关。夜惊时不必将个体唤醒,也不必刻意对其进行治疗,儿童期过后,夜惊现象就会自然消失(Hartman,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