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13851100000031

第31章 人的现代化和人物形象塑造(2)

照理说,这种“腐败”与“反腐败”的尖锐对立蕴涵着深刻的审美张力,因此,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这种激烈的冲突可以极大地凸显人物形象的性格冲突,并展现出丰富的社会内涵与人性内涵,其情节的曲折性也可以彰显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并在情与理的矛盾纠葛中描绘真善美与假丑恶对峙、消长的人生图景,但是,在浅层次“消费口味”的引导下,不少作品以感性的刺激取代了理性的反思,用情绪的宣泄遮掩了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具体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就是正面人物被简单化了,仿佛他/她天生就是一个反腐英雄,其行动的动机及在此动机下的心理历程常常被湮没在某种“为反腐而反腐”的故事情节之中。而为了衬托“反腐英雄”,作为反面人物的腐败分子往往是面目狰狞、胆大妄为,或渲染一些花边桃色事件,或添加一些亲情、友情,以示人性的“复杂化”,但实际上,他/她都是些立不起来的“扁平人物”,无法揭示假丑恶如何泯灭人心向真、向善、向美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改革剧鲜活深刻的人物形象的缺席和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二是创作者的浮躁心态及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化带来了改革剧人物形象塑造的滑坡。在某种意义上,改革剧艺术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弱化就是艺术精神的弱化。这显然和创作者在喧嚣骚动中的精神苍白与贫困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就改革剧的本质规定而言,作为一种与时代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典型形态,其艺术精神必然要彰显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甚至是一种超越现实表露的理想主义精神。在这种意义上,创作者就应当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并以其敏锐的艺术感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作品的影像书写之中,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这一“高要求”相比,某些创作者的精神状态显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一些创作者缺乏对生活的深度思考、理解和把握,缺乏对所表现的人物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甚至,有些创作者还远离了现实生活。当然,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结果必然导致真正有价值的人物形象的缺失。

三是人物形象塑造中审美意识的偏差导致了人物形象审美价值的降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作品尽管人物众多、应接不暇,但他们/她们大多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有行动而无情感真实,有情感的滥用而无性格的个性化塑造。其中,创作者有意无意混淆“娱乐”与“媚俗”的界限是难辞其咎的。比如,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性不等于人的自然属性。无疑,在人物塑造中,大谈七情六欲,做足食色文章,无论如何都无法使“生物人”具备“审美人”的价值。再比如,在社会转型时期,趋利轻义、唯钱是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艺术的审美表现不是一种机械的反映,其中必然要蕴涵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因此,自然主义的“纪实”表现,无是无非的“原生态”,不仅不能达到历史的真,还会失去道德的善、钝化人性的美。另外则是混淆“类型化”与“同质化”的区别。在影视类型学的意义上,改革剧的人物塑造不拒斥“类型化”,但“类型化”和机械、肤浅的“同质化”不可同日而语。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人物形象没有融入可贵的时代精神,没有因环境变换而带来个性的张扬与创新,那么,浅层次的符号标签或低水平的模拟复制显然无法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3.1.2人的现代化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观照

在当代语境中,“人的现代化”是中外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当然,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语境、问题意识、价值取向等,造成了对这一核心议题的多样解读和诠释。就改革剧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来说,“人的现代化”是被放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这一语境中来加以审视和观照的。其中,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铸就了它的质的规定性。在研究形态上,它是一个美学命题,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一种描述性的问题,但更是一种价值判断的问题,和改革剧人物塑造的审美观照直接相关。在这里,对于“人的现代化”的及其具体内容和各种关系,我们从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层面来展开分析和阐述:第一,“人的现代化”的模式变项,或“人的现代化”的外延如何?第二,“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怎样?第三,在改革剧的人物塑造中,现代化的“人”的审美观照标准有哪些?

1.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在“文化心理”、“思想观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确立其观测点并建立其“模式变项”。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所谓“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其丰富内涵包括“生活层次”、“素质层次”、“能力层次”和“关系层次”四方面的内容。[10]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主体的现代化。而主体的现代化,不过是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主体素质提出的要求。所以,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把主体素质提高到当代的水准,实现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其中包括“主体的生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政治素质、智能素质、知识业务素质、纪律作风素质等。”[11]也有研究者认为,“人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所谓观念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等;所谓行为方式现代化包括自主性、创造性、见效性、竞争与协作精神等;所谓生活方式现代化就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12]在这里,相比之下,著名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的论述简明扼要,最具借鉴启发价值。正如其《人的现代化》一书的副标题所表明的,“人的现代化”的外延包括“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个方面。[13]诚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等不同的学科考察中可以呈现多样的、具体的解释,但作为艺术“人学”视阈中的“人的现代化”,其审美观照在模式变项的外延上应对“文化心理”、“思想观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现代状况予以更多的关注。

2.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哲学的意义上,马克思深刻地论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性,并以此揭示出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规律。他指出,人是社会的产物,但同时也在生产着社会:一方面,社会生产“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4]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中,人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而且改变着生产者自己,“比如,炼出新的品质……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详细分析了人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15]在这里,马克思的论述为我们分析“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思想材料。

形象地说,“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形影相吊,须臾不可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之中。在实践中,人既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的客体——作为主体,人创造、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客体,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发展。就现代化而言,人作为现代化的主体创造着社会现代化,又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客体,受到现代化社会的塑造。其中,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不可能离开社会的现代化而得以实现。

具体说来,“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客观物质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促进或制约因素。不必赘述,具有现代意识、思维和素质的人受到社会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塑造。这意味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并使之“现代化”,就必须改造落后的、非现代化的社会环境。诚然,人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人生心态和行为方式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有时可能会出现超前或滞后的现象,但最终离不开社会存在的依托。其次,“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目的。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深刻的变革,人不只是“人的现代化”主体,同时还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一方面,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都要通过人、依靠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满足人的利益和需求,都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解放。由此可见,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人是现代化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社会现代化的中心要素。显而易见,如果说,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世俗化、理性化等多个方面,那么,这些方面的现代化都依赖于人的现代化,换言之,虽然社会现代化包括了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每一方面的现代化都以人的现代化作为基础和必要条件。

英格尔斯说得好:“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们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它的社会改革步伐就会越来越快,当现代性深入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中去时,现代的态度、舆论、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内在推动力。”事实表明,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么现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最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们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