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13849400000084

第84章 电视新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

四、构建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的目标

面对媒体融合时代学科前沿发展和新的社会需求变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纳入专业教学的核心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在中国是最早开设电视新闻专业课程和设置特色专业的高等院校。电视新闻作为特色专业,半个多世纪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电视新闻专业有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学经验沉积。因而,构建电视新闻创新教学模式的立体、互动平台对于探索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创新教学模式具开拓性和示范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媒体环境不断变化,新媒体的功能不断得以拓展,但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依然以其自身优势保持强势媒体的地位。我们看到,电视新闻传播依然引领信息沟通、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我们也看到,媒体环境呈现的新态势对新闻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这就是:必须达到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水准,同时具有适应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我们更看到,台网联动的新趋势巩固了电视媒体的强势地位,同时对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断流入新媒体,这说明作为具有视听载体功能的新媒体专业对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

毋庸置疑,媒体环境的新变化、人才需求的高标准、媒体融合的新动向都对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需求变换,要求我们能够培养输送高标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构建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就能够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关注媒体环境的变化、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重视、加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及创新能力。

立体、互动教学平台的呈现方式是:多样化、多层次。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互动、案例演示与模拟训练互动、理论学习与专题讨论互动、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动、不同课程之间的互动,如拍摄、采访、写作、编辑、现场报道课程之间的互动等。依据媒体融合的时代要求,搭建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模式立体化互动平台,应对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检验是: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五、构建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的具体环节

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与网络的对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来建设。

1.专业骨干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设计

根据电视新闻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及课程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可以说,专业骨干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平台构建是建设的重点。

电视新闻专业骨干课程有:摄影、写作、采访、编导、现场报道、纪录片创作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项目、纳入国家“九五”规划、部分教材纳入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这些成果对于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在完成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构建,无疑将更为有利的促动中国电视新闻教学特色的形成。

2.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配套支撑

电视新闻教学设施的配套建设对于教学手段起到制约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理想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撑。如网络对接的配置、多媒体教学、拉片室配置、演播室制作、模拟演示、现场实验等。

由于立体、互动教学平台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互动、案例演示与模拟训练互动、理论学习与专题讨论互动等。因此,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配套支撑是不可缺少的。

围绕着互动教学,充分利用与网络的对接。这需要进行网络对接内容和形式设计,是主攻方向之一。

3.专业教学与学科前沿研究的渗透

要做到核心课程教学与学科前沿研究的互动,需要设计每一门核心课程的主体内容、教学步骤和环节,跟踪国内外电视新闻报道实际,阐释新闻传播理念和专业知识。同时,引进国内外的学科前沿研究专题讲座和创作实践案例解析、经验分享。

此外,根据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设计本科生、硕士、博士的教学互动环节,将分层教学的递进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促动作用。

期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学术批判精神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用多维性的思维方式审视学术前沿研究的成果,审视社会现象和重大新闻事件,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4.专业课教师、实验课教师与前沿学科研究的对接

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学术批判精神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用多维性的思维方式审视学术前沿研究的成果,审视社会现象和重大新闻事件,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水平。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与前沿学科研究对接,可以说这是一个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在全国处于引领地位。在原有的实验性教学基础上,将各个主要环节有机地对接、拓展。如围绕专业骨干课程,把课堂教学、演播室、拉片、多媒体、观摩、课程章节内容研讨、学科前沿专题研讨、网络导读、模拟训练等等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设计,达到环环相扣、环环相促、环环递进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的立足点是:围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进行重点建设。

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立体、互动平台,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标准专业化人才,满足新的社会需求。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相关,又牵涉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电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近年来,电视理论研究也开始呈现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视角渐趋多元、研究内容和方法日益丰富等诸多新的特点。这都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一个技术高速发展、媒体革命和媒体融合日益加剧的时代,电视新闻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念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清楚地看到,电视新闻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浅入深,由个别、零散的研究到系统、全面的理论建构过程。与此同时,电视事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的标准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培养目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之下,面对日益深化的全国教育改革和风起云涌的专业竞争,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应当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互动平台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