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13847600000058

第58章 理论编(34)

进入大众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传播,一切都被放大了,都变得透明了。有一点杂质,有一点污秽,就要产生消极的影响,就会产生误导。由此,传播主体必须首先净化自身,祛除任何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至关紧要的事情。如果这个方面的问题被忽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们的心理学,万万不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我们传播的“真、善、美”,体现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而这些是“言不由衷”“故作多情”都装不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我们在话筒前、镜头前的言谈话语、举首投足,都应该是油然而生、飘然而至的。

我们一再强调“创作自觉”,并不是主张一味地控制,而是引发!我们要有能力“强化和美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而“弱化和淡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

播音主持心理,当然不能违反人类的共同心理规律。但是,又不能在各个层面上追求同一。应该研究那些特殊的部分,应该阐释只属于播音主持的那部分。

所谓特殊的部分,大体上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把握:

第一个角度,就是来源于人际交流,而又升华了的部分。诸如:非说不可的愿望,表情达意的信息传递基本能力,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一般意识等等;

第二个角度,就是大众传播的一般要求的部分。诸如:规范语言行为,严肃认真的态度,加强注意,镇定自若,尽量让人听清楚话语内容,语言要流畅,竭力避免啰唆重复、说错说乱等等;

第三个角度,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中有声语言的美感效应,提升传者和受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便在“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以美愉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一点,正是那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开辟了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巨大空间,造就了人类接近终极真理的无限潜能。

思维、话语、传播,这是人类进行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多变,认识和掌握它,都绝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比起研究人际交流的一般心理、日常心理、普通心理,比起书面文字语言的写作心理,也都要花费更为旷日持久的精力。

中国播音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播音主持创作主体为核心的。主体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可以说是本学科的重要根基。有声语言的研究,历来不够深入,现在的成果,也只是探索的产物。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它必将带来某种新的路径,开辟新的天地。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规范语言传播,或者增加花色品种,或者提高传播效率,更为有利的是,必须大力催生有声语言的典范,创造有声语言的经典,用以提升全民族的语言文化素质,如同“书同文”那样,走向“语同音”的历史高峰,造福后代。

有声语言,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其深层变化,既难于感知,又不易辨析。正所谓“口耳之学,幽眇难知”。同一个人,同一句话,由于时间和地点、环境与对象、事件和过程等的不同,必然发生差异,有时会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思绪和感受的瞬息万变了。

有声语言的基本表达规律是:目的是统率,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其中,感受极其重要,处于关键的地位,决定能否掌握话语权、进入创作圈;而状态又是成败攸关的大问题。这些,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

目前的心理学发展趋势,有的偏重抽样调查,有的专心于实验测试,这些都是可行的、有作用的。但是,量化的研究,总有时过境迁的遗憾,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心理变化如此纷繁复杂,没有某种定势的取向,没有某种范式的假设,不用多层、多边、多向、多维的方法,恐怕难以准确地认知和辨别,更难于科学地概括和通晓。是否能够使用“原因主义”的研究方法,而减少“结果主义”的研究途径,以便把人的心理现象逐步变得清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越来越有效。播音主持心理学的研究,也会日益科学。本书就是一种可贵的探究。本书对在岗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创作心理和相关现象进行了有益的阐释,对于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引导性启示。相信大家在阅读本书、学习本书时,会结合实际,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的特殊意义,并能在反复思考和感知中,获得创作的自觉。

这本书,继承和消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心理学本体和播音学本体的结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国播音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新贡献。我借本书出版的机会,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张颂

2007年10月9日草于“三书屋”

《影视配音艺术》序

自从有了电影、电视,就出现了影视配音。在人们的印象里,那些优秀的配音,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每每谈及总是激动不已。但是,关于影视配音创作,往往只是在业内探讨、研究,发表的论述不过凤毛麟角,对于这门艺术的创作规律、审美价值,并没有形成共同的认知和明确的指向,因此,仍然处于启蒙阶段,需要不断地扩大研讨的范围,不懈地开掘理论的深度,使这门艺术得到传承和普及。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们播音系早就设置了“影视配音艺术”这一专业方向,并且进入了具体教学计划的实施。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在新闻、专题、文艺等配音以及配音导演的实践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问题是一直缺乏成型的专门教材。

王明军老师从播音系毕业留校后,致力于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演讲与辩论和朗诵通道班的教学,并不断参加以影视剧为主的配音实践,还担负着繁重的校团委和党总支的领导工作。他十年前就萌生了撰写影视配音艺术专著的愿望,但超负荷的压力,使他总未能完稿。他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声像资料,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之后,终于和青年教师阎亮一起,写成了书稿。我看到书稿以后,心情很不平静,一股热浪撞击着我的心头:这个理论空白总算填充了一部内容坚实、论据翔实、方法切实的专著!

这部专著,从影视配音实践出发,抽绎出共性基础理论和分类指导范式,把分散的典型作品归类,把各家之言梳理辨析,概括了从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广东电影制片厂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各类配音,立足于提高配音艺术水平和配音人才质量,力图在循循善诱、典型引路、加强对比、悟性开发的思路上,强化深刻理解和具体感受、准确达意与生动传情、艺术共性和审美个性、类型语境与主体优势的关系,成就“这一部”“这一个”的品格和特色。本书的各个章节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表述,说明作者对配音艺术的由衷热爱以及对广大读者能够从中获益的期盼,当然也证明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宽阔的学术视野。

这部专著,涉及了广泛的领域,探索了多样的方法,是难能可贵的。可是,她并没有给定专一的路径,限制创作的方向,而是打开了门窗,在令人耳目一新之余,更能够看到更为广远的空间。作者的谦虚是有道理的,因为,任何学科和专业,都只能有终极关怀,而不会有绝对真理。特别是影视配音艺术,更需要在继承前人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宽广的学术视阈,坚实的语言功力,明晰的思路,切实的方法,阐释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意义。这部专著,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和如此强的现实针对性,并且力求实现开拓性与创新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其中蕴含着的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至于那些还应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不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我认为,目前能够思考的东西很多,有些还处于模糊状态;有些只是某种感触,择其要者写在下面,仅供参考。

首先是配音艺术的定位问题。无论是新闻、专题、广告,还是人物、事件、景观,一切以画面为基础,而只要是“画外之音”,主要指配合画面的有声语言,就可以统称配音。但是,作为配音艺术,大都不是画面中人物自己说出的话、一般人的自然说话,而是由专业人员配上去的,符合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符合人物的身份、心态、语境、语气的鲜活话语。因此,这是一种艺术创作。这个创作过程,是各工种同心协力完成的,包括整体策划、文本撰写、导演调配、配音驾驭、技术支持、后期合成等。如果只着眼于文本的制约,还要大做文章,把这种制约当成镣铐,一点儿都看不到其中的开掘深度,感受不到个中三昧,却还要大声疾呼,企图让人们鄙薄她、抛弃她,这无异于对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侮弄!因为,我们一出生,就要同时学习说话。而说话又可以分为“有文字依据”和“没有文字依据”的两种。一味鼓吹人们甩掉文字依据,去交际、去谈话,执拗地主张一切都即兴发挥,那不就成了文盲也能做到的“能说会道”了吗?读书时也不要朗读,诗文也不要朗诵,极其精彩的名篇佳作怎么能更广泛地传播,极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怎么能更生动地弘扬呢?有声语言表达就真的变成了“念字工具”,依据文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传播主体居然被叫做“念稿员”!人们使用语言,或者是写或者是说,或者把写的东西变成说的,或者把说的东西变成写的,不是十分自然的吗?

断定二者有“原则区别”,有“本质不同”,任何说话都拒绝依据文本,文字语言竟被取消了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资格,那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儒释道各家都主张“辞达”“诵经”“善言”,请问:没有文本,也就没有了朗读、朗诵,更没有了配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可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啊!有些配音者,特别是新闻、专题的配音,总是采取客观、冷漠的态度,显得无精打采、有气无力,那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模糊了政策分寸,销蚀了受众的兴趣;抑或采取张扬、做作的态度,显得油腔滑调、荒唐怪异,必然就减弱了大众传播的庄重性、可信度,丧失了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降低了有效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这一切都同画面的规定性相悖,脱离了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主旨,就意味着泯灭传播者满足受众期待、引导受众提升精神境界的媒体责任。

其次是配音艺术的定性问题。影视配音艺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说话,它必须具有艺术性。这艺术性的核心,就是“声画和谐”。也许是画面为主,也许是语言为主,有声语言表达永远是配音的主题,永远要使声音和画面“整体和谐”。画面要求语言贴切,要求同步行进,不能游离、不能混乱、不能生涩、不能做作。画面要求语言准确,要求揭示含义,不能敷衍、不能浅薄、不能割裂、不能冷漠。有声语言必须融入画面营造的氛围,符合画面发展的趋势,遵循画面转换的速度,对应画面凝聚的情绪。配音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风格,但必须中规中矩,循规蹈矩。有了局限性,才会有创造性!任何企图超越画面、我行我素的想法和做法,都可能半途而废,甚或功败垂成!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文本进行配音,决不允许即兴夹杂冗余词语,有了差错,必须重新录制。如果夹杂零散琐碎的词语,就会破坏内容的完整、艺术的美感,糟蹋群体心血的结晶。应该遵循这种艺术创作的特殊要求,而不要自我矮化,把配音艺术看做有些人所谓的“文字稿的有声版”,好像配音工作只能是被动受制约、平庸无个性的简单劳动。其实,配音者作为创作主体,存在着广远的创作空间,一定要积极主动。任何依赖和消极,只能造成空泛苍白的无意义传播;而创作主体的个人艺术特色或风格,也必须融合到影视片的整个结构、词语序列中去,如此,才可能实现全片“整体和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