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13847600000055

第55章 理论编(31)

到2006年7月,已经有7人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可喜可贺之余,需要冷静思考。他们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走向前沿的,具有开拓性的。我们国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大多从文字语言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有声语言角度进行剖析的,或者只囿于字音、声腔,或者限于韵辙、诗律,竟很少参照。这同“口耳之学,幽眇难知”,也不易保存流传有关,也同人们对此重视不足,认为说话人人都会有关。尤其是长期以来,“重文轻语”,觉得会写文章就有水平,会说话却不算什么。至今,业内还有这种倾向,诸如:“编辑水平高,播音水平低”“能写稿子水平高,只搞播音必然水平低”“有稿播音被动,没有个性;无稿播音即兴说话主动,能张扬个性”“声音和形象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文化”“规范就是字音标准,播音只是会说普通话”如此等等,似是而非,不一而足。

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可能停留在启蒙和普泛的认知上面,而应该走向规范化的深层,攀缘审美性的峰峦,开掘独具特色的语言内涵,展现视通万里的音声风韵。于是,我们的博士生们在前辈先贤的启示下,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需要,开始了只争朝夕的深钻苦研的学术之旅。

研究的核心命题,都紧紧围绕“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研究内容,从人文精神、审美价值、诗意生存、诗性功能、生命活力、传播特质,到节目主持人本体论等等;研究范围,有广播,有电视,有哲学、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视角;研究方法,有比较、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选题的难度是既不能完全学理化,又不能陷入操作性;观点的确立必须从当下的大众传播现象中总结抽绎,实证的采集必须从纷繁的各类节目播放中捕捉提取;论证的力度,要努力避免引证的陈旧褊狭、实例的单薄脆弱,还要力求推论判断的坚实,把握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高度;为了把创新点和前沿性论述清晰,都会集中主要精力,字斟句酌、增补剪裁,精心铺陈,数易其稿。此外,还要反复推敲标题、论题、章节序列、表述逻辑,以及讲究语法规范,正确征引原文,仔细校对注释和标点符号。

在开题和答辩之前以及进行中,都坚持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批评和建设性意见,争取当面聆听指教。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对论文、对学科、对文化观、艺术观、语言观、传播观、价值观全面吸取学术营养的大好时机。所有经过开题、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中,都饱含着各位专家的心血,都融会着他们的生命智慧和美学理想。如果说,这些论文达到了优良的学术水平,那其中,就有专家们的提携之力和教诲之功。在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起步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向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专家学者,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随着播音学科的成长和成熟,我们这个学科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了,关注、了解她和熟悉、研究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人们从广播电视传播中,知道了播音主持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了播音主持工作的特殊性。

播音主持工作,需要“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特殊人才,需要先天资质和后天习得,尤其需要坚实的语言功力,需要众多学科的有力支撑,需要深厚扎实的理论修养,需要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具体丰富的实践体悟,需要公众形象的培植塑造,需要个人风格的不懈追求。其中,创造和艺术个性,创新和美学理想,覆盖了整个传播层面,覆盖了全部节目流程,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轻重主次之别。理性的迷茫,认识的偏颇,必然会带来使命感的游离,必然会造成事业心的缺失。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义不容辞地肩负着针砭“识”弊的责任。如果躲进象牙之塔,不问时势,那不过是纸上谈兵,现实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学术价值也会消失殆尽。我们的学科,就是在同各种错误观点和理论干扰的论辩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退缩和忍让是懦夫和懒汉的生存哲学,缺乏学术勇气,只会让别人指着脊梁说:“无言以对,没真东西!”陆续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毕竟证明了,我们在理论和学术上,没有沉默,没有失语,没有缺席。

从入学的和毕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看,从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看,我们的学术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的学理阐释还缺乏深度,我们的论证方法仍然显得粗疏,我们的播音实践总不如一线的人们那样丰实。因此,今后的路正长,究竟如何走下去,确实应该深思熟虑,广采博收。

首先,还是坚持实践,争取到电台、电视台播音,真正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或者在校内的话筒前、镜头前和教学活动中,严格按播出要求训练,主要是体味有声语言的表达要求和形态变化,在思想感情不断运动的状态下,深化文化蕴含,全面加强语言功力的整体表现力,并且具体而微地领悟规范空间与审美空间的奥妙。这是进行播音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揭示语言传播规律的必要路径。

其次,继续吸纳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努力开辟新领域,拓展新空间,夯实本体论研究,扩展分支研究。要打破封闭式、微观式、平面式、单项式研究思路,建立开放式、宏观式、立体式、综合式研究思路。

再次,充实扩大“有声语言精品库”、“有声语言赝品库”,保存和积累视听作品资料;要大力开展受众调查,整理反馈意见,建立“受众调查库”;要大量搜集关于播音学的文章、著作和各种批评建议,列出篇目,做出摘引,汇集成册,陆续编纂,有价值的,可以出版。

最后,提倡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摒弃浮躁心态,甘于寂寞;远离声色诱惑,勤于苦舟;鄙视急功近利,乐于清静;拒绝阿谀奉承,忠于真理;轻蔑拉帮结派,善于慎独;顶住围攻报复,敢于抗争;虚心接受批评,刻于座右。掌握学术话语,填充学科空白,追求澄明之境,催生语言经典,真是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啊!

我们的中国播音学,应该是“独具特色、独占鳌头”的,世界鲜有,国内领先。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全国一百多所院系,都在看着我们,并跃跃欲试地、摩拳擦掌地企望超过我们。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授人以渔,又馈我以鱼,大家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不久,很多院系就会逐步设立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播音学方向的博士们,必将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到那时,我们的文库收入的博士学位论文就要汗牛充栋、流传四海了!

播音学的百花园,一定是姹紫嫣红开遍;播音学的学子们,一定会并肩携手向前!

感谢审订委员会的全体专家!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

张颂于“三书屋”

2006年6月6日《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序

李凤辉是中国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是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的首篇。这都是值得庆祝和纪念的。

经过几代人多少年的奋斗和拼搏,才创立了中国播音学。作为第一位播音学博士生导师,我的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指导,不知道怎样设课,不知道上课讲些什么,不知道论文写些什么。

我只知道,博士课程和硕士课程不同,甚至存在质的区别。硕士研究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研究本专业业务,学位论文理论结合实际,富有新意,每篇三万字以上;而博士研究生,要在硕士课程基础上,增加学科前沿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和精选课程,并要完成若干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要有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每篇十万字左右。这个“质”,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是“接着说”和“自己说”的,是学理论证的,是自圆其说的。

依据这个认识,我和李凤辉共同讨论,反复推敲,列出大纲,通过了开题报告。此后,他便投入了紧张的写作。直到读博第四个年头,他才修改定稿,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是艰苦的,特别是在职读博,除了日常教学、做班主任,还有许多课题的任务要按时交卷,他经常是废寝忘食地搜集资料、埋头写作。由于他本科是学哲学的,对于中国哲学很有兴趣,时当“人文精神”大讨论,更使他感到振奋。因此,他便以此为题,进行了多视角思考,先写出了五万字的历史沿革,而后又积累了多种视听资料。最后的论文,虽然存在某些不足,但是从整体看,还是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在这篇论文中,主要论述了人文精神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表现出的缺失状况,以及他认为应该重构的设想。这个选题既有学术价值,从学理层面考察和探讨了人文精神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研究了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体性建构和主体间共建问题;又有现实意义,针对人文精神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各种缺失,分析了产生的语境及原因,并从引导的定性与定位角度,指出各种“失当”的主要症结和具体例证。这些,对于大众传播视听作品的价值取向,无疑具有观念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性、建设性作用。当然,这篇论文在几经修改后,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论述人文精神的特征及其表现,稍觉空泛;个别例证的典型性、唯一性显得单薄了些。

应该说,人文精神,源于《周易·贲》的“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关于人的待人接物,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与群体、社会的关系,是人自身修养形成的网状文饰,可以反观其内心世界。这种文饰,有真假、善恶、美丑、雅俗、精粗之分,因此,人文精神也并非都是真善美的。传播语言的本质就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那含义是要强调“言为心声”,说出来的话语,就是人的内心反映,不论是“心口如一”,还是“口蜜腹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概莫能外。语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功能性表述,如果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和认知、审美、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实质性剖析,它又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其音声化内涵,应该指向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在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语流态势及趋向。作为“工具”的形象比喻,无可厚非,不过,它迥异于尺笔、锄犁等物质器械,而是人类内心活动的外化,成为人体有机构造的必要组成部分。它的自身调整、社会联网,它的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开辟了人类集体创造性、审美性的广远时空。这种理解,给了我们认识语言、掌控语言传播的新路径。

人文精神,当代的主流表现,应该具体表述为: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我们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提倡和实行终极的人文关怀,以便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建设富强和谐的社会。

李凤辉作为中国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思想压力很大,因为,他深知责任的沉重。希望他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张颂写于三书屋

2006年6月8日

《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序

柴芦径是从英语专业和新闻专业相继毕业后开始读我的硕士的,取得硕士学位就留校任教,主要讲授广播业务课程,2001年9月起攻读在职博士,过三年,获得博士学位。她非常刻苦,一方面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一方面学习必修和选修课程并认真地及时完成课程论文的写作,同时,主动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相关节目的策划、编辑或者播音。可以说,她集教学、研究与实践于一身,使她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坚实并拓展了专业理论的基础。这一切,都充实和深化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把广播有声语言的学理性内涵引向了当代同类研究的前沿。

我国的广播,特别是人民广播,有着优良的传统,曾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那广播语言的魅力,吸引过多少听众!优美精妙的话语,撷英集萃的佳句,令人回味无穷、代代传诵。但是,自从电视(图像广播)急剧发展以来,广播的优势似乎大为减弱,人们在关注媒介的时候,好像集中于电视,谈到广播,或者轻轻带过,或者根本无意涉及。以《中国广播》杂志为首的研究刊物,为了发行量,也在寻求“如何吸引受众的眼球”“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份额”的有效途径,甚至对于研究广播的学理层面的深度探讨也产生了某种顾虑,唯恐“读者寥寥”。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学术景观,不能不使人担忧。

现在,广播仍然属于“强势媒体”,不应该归为弱势媒体。如果说广播没有变得更加强大,那只能归咎于存在着“弱势群体”。把广播办得有声有色的电台、频率,并不算少,如北京电台、广州电台、深圳电台等等,因为这些电台的主管和骨干们,形成了“强势群体”。不过,全国的电台还不能紧密地建构“共同繁荣”的肌体机制,未能造就整个国家的“电台强势群体”。其中,有利益的驱动,也有工具理性的干扰。正因为如此,对于广播规律的研究,也就只能各自为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