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导演基础
13847200000031

第31章 悬念(4)

影片《破幕》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位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实际上他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服务的间谍,为了窃取情报,他奉命假装叛逃到东德。他的未婚妻萨拉因不了解他的真实身份和个中原因,跟踪他同时到达东柏林。东柏林的情报机构开始也对这位美国原子物理学家阿姆斯特朗的叛逃行为有所怀疑,并在暗中对他审查,在一次学术活动中提出让他的未婚妻萨拉提供她在美国的科研成果,但遭到了萨拉的拒绝。阿姆斯特朗担心事情败露,影响他的间谍任务和自身的安全,于是向对方提出让他单独和萨拉谈谈,尽力说服她合作,向他们提供研究成果。在得到允许后,他和萨拉在对方的监视下一起走到远处小声交谈起来。此时只能看到动作,却听不见声音,看上去像是他在向未婚妻做说服工作。其实他是在向萨拉说明和解释他叛逃的真正原因,以求得她的理解和信任,并取得她的帮助与合作。这种悬念机制的运用在于,观众早已知道阿姆斯特朗的真实身份与假叛逃的情况,而他的未婚妻并不知道,因此他必须向萨拉讲出真情,但这些语言和对白都是观众早已知晓和不感兴趣的,于是导演运用场面调度手段,有效地避开了多余的说白。

导演对这个场面的调度处理并不复杂,而视觉效果却是纯电影的。他把摄影机架在东德情报人员监视的位置上,以他们的主观视点观察远处阿姆斯特朗与未婚妻的交谈。此时,东德情报人员以为他是在劝说萨拉交出研究成果与他们进行合作;而观众则明白阿姆斯特朗是借机向未婚妻吐露真情,寻求理解和帮助。果然,当二人再回到东德情报人员的面前时,萨拉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合作。由此,阿姆斯特朗又暂时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安全有了保证,悬念的紧张度也随之消解。这种以视觉效果代替说白的方式,不仅能让观众理解,而且使观众饱尝了心领神会和胜于言传的乐趣。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悬念片中,凶杀和作案场面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情节。对这些场面的处理是否得当,也直接关系到悬念构建与运用的成败。而希区柯克对这类场面的处理,特别是他如何运用视觉语言来加以表现,则是他最出色也是他最擅长的操作技能。我们可以以他导演的《精神病患者》、《破幕》、《狂凶记》三部影片所涉及到的凶杀场面,进行集中分析和比较,来研究他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自己,而且能把凶杀的暴力场面显示出的丑行转化为具有审美魅力的高超技艺。这的确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

在上述三部影片中,构成悬念的杀人动机各不相同,杀人手段也各自相异,但希区柯克均处理得有声有色,各有独到之处,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首先,我们来研究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看他在这部影片中是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来表现凶杀场面的。

希区柯克曾经说过,令他最感兴趣并决定拍摄这部影片的东西便是女主人公在淋浴时突然死去,她的死是完全想不到的。值得注意的是,希区柯克在影片开映后的三分之一处即让女主角死掉。这是经过他周密设计的。在一般情况下,让女主人公在影片放映三分之一处就死掉,实无必要,也是极少见的。但是希区柯克是存心这样安排的。因为这样一来,暗杀的戏会让人感到更加出乎意料。

这部影片的情节脉络和悬念走向,实际上完全操纵在导演手里,是由导演在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对此,希区柯克不无得意地说:“在《精神病患者》里,我无时不在驾驭观众的注意力,其劲头不亚于我玩管风琴。”对于他的这种本领,法国电影导演兼评论家特吕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精神病患者》的结构安排很出人意料,开始是女职员玛里恩与情人幽会的场面,接着是她携巨款潜逃,然后是她在夜宿汽车旅馆时被杀,最后是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被揭穿。观众每看完一段情节,仿佛身不由己地又登上了一级楼梯。

其中“玛里恩在浴室被杀”一场戏是全片最摄人心魄的暴力场面。据希区柯克介绍,他为了拍这扬戏,不同寻常地花了7天时间,只为得到45秒长的胶片,并把摄影机的方位变换了60次。而仔细拉片就会发现:由浴室开始至玛里恩倒地死亡,共长3分钟。如果从老妇人入画算起,至杀人后老妇人出画,长约39秒,共33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仅有1秒多钟,其中最短的镜头只有几格。这场戏时间之短、镜头之多、速度之快、节奏之高、拍摄期之长、构思之精密、艺术感觉之准确,都是非同寻常的,充分显示了导演精湛的功力。

这场戏没有对话,完全是靠动作和镜头语言表述出来的。现将镜头记录如下:

1近 玛里恩在淋浴,背后出现黑衣人,镜头推至黑衣人近景。15秒

2.近 玛里恩回身。1秒

3.特 玛里恩惊叫。1秒

4.大特 玛里恩张大的嘴。12格

5.近 黑衣人举刀。1秒

6.近 玛里恩躲闪。1秒

7.近 黑衣人举刀刺下。12格

8.近 玛里恩转身。1秒

9.近 玛里恩夺刀。1秒

10.特 玛里恩惊叫。1秒

11.近 玛里恩夺刀挣扎。1秒

12.特 玛里恩惊叫。1秒

13.特 二人搏斗。1秒

14.近 黑衣人举刀刺杀。1秒

15.特 玛里恩挣扎。15格

16.特 黑衣人举刀刺杀。1秒

17.特 玛里恩挣扎。12格

18.特 黑衣人砍杀。12格

19.特 玛里恩挣扎。1秒

20.特 黑衣人砍杀。12格

21.特 玛里恩挣扎。12格

22.特 玛里恩转动腰部,被刀刺。10格

23.特 玛里恩痛苦的脸。12格

24.特 刀。10格

25.特 玛里恩的手臂挣扎。12格

26.特 玛里恩喊叫。15格

27.特 玛里恩脚部下跪。1秒

28.特 玛里恩转动头部。12格

29.近 玛里恩转身用手扶墙。12格

30.近 玛里恩扭动腿挣扎。12格

31.特 玛里恩举手挣扎。12格

32.特 玛里恩挣扎。1秒

33.近 淋水,刺客黑衣人走出。1秒

(从黑衣人入画至出画计33个镜头,时间39秒)

34.特 玛里恩手抓布幔,身体慢慢滑下。4秒

35.近 玛里恩慢慢倒下。8秒

36.特 玛里恩手抓布幔。3秒

37.全 俯玛里恩倒地。1秒

38.特 浴室布幔扣环脱落。1秒

39.近 玛里恩倒在马桶旁。1秒

40.特 淋浴喷头继续向下喷水。1秒

41.特—特 从玛里恩的双脚摇至水向地漏中流去,(摇).形成一个小漩涡(化)。11秒

42.大特—近 从玛里恩的一只眼睛拉成玛里恩的脸紧贴(拉).地面。30秒

43.特 淋浴喷头仍在喷水。1秒

44.特—全 由玛里恩的头部摇移至室内床头柜上(摇移).用报纸包着的钱。又推至特写。接着又摇向窗户,看到诺曼住的楼房,并传来他呼唤妈妈的声音。接着他从楼的大门走出来。64秒

(镜头44实际上是由两个镜头构成的。当镜头摇至白墙时,导演利用白墙变换了摄影机的方位,再继续摇向室内床头柜,最后摇至窗外,看到窗外诺曼从楼内走出的情景。此处如不变换机位,是无法从室内摇至窗外的。如不利用白墙,则无法保持像是一个镜头的连续性,会造成景物的断裂感。这样处理既保持了镜头的连续性和时空的统一性,又达到了情绪的连贯性,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这个玛里恩被杀段落,从镜头1,黑衣人进入画面,至镜头33,黑衣人杀了玛里恩后走出画面,几乎没有出现过远景、全景和中景,完全是由近景和特写镜头组成的蒙太奇段落。在时间上除镜头1因由玛里恩的近景推至黑衣人的近景需要较多时间(也仅15秒)外,其余镜头均不超过1秒钟,最短的仅有10格(注:每秒24格)。这种大景别、短镜头的蒙太奇结构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异常强烈的。它之所以令人感到惊悸、恐惧、刺激,吸引人,让人惊心动魄,完全是由画面影像的张力造成的。这也是希区柯克声称他的“影像设计”所获取的效应。特吕弗称赞他的“影像设计”时,认为“一位想表现暴力的导演的创作不在于直接拍摄暴力行为,而在于拍摄那些能给人造成暴力行为印象的东西”。这种本领更值得赞赏。

值得注意的是,在浴室杀人这组33个镜头结构中,近景为12个,特写为21个,约是近景的1倍,可见分量之重,主要起到了突出和强调局部与细节的作用。另外,玛里恩的单独特写16个,近景8个,合计24个。黑衣人特写3个,近景5个,合计8个。二人在一起搏斗的镜头1个,刀的特写镜头1个。其中玛里恩的镜头数量则是黑衣人的3倍,可见在这个搏斗场面中还是以突出玛里恩为主。而刺杀工具——刀子仅占一个特写镜头,这也是少见的。我想他主要是为了突出黑衣人的刺杀动作和玛里恩的反应,这样,才能使场面更具紧张感和视觉冲击力。

据说希区柯克在拍摄这场浴室凶杀戏之前,摄制部门曾为导演制作了一个几乎可以乱真的人造半身像,其体内有血囊,刀子一划破,血即可涌出。但希区柯克没有采用它,他找到了一个裸体模特儿,用她做演员的替身,在拍摄时只拍演员的手、肩和头部,其余部分都是用模特儿代替的。希区柯克十分注意不去直接表现暴力的真实细节,自始至终那把刀子也没有戳到玛里恩的身体,一切效果完全是靠剪接处理的。至于女人身上的禁区,观众一点也看不到,因为有一些镜头也是通过高速(慢动作)拍摄的。在剪辑时插入这些镜头,能给人一种正常速度的感觉,同时防止了裸露。希区柯克作为一位严肃的艺术家,他有意避开了利用色相刺激观众感官或满足一些人的偷窥欲的做法,只是让人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可怕、恐惧,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从而达到悬念的要求。

希区柯克对这场凶杀戏的“影像设计”,之所以运用大量的近景、特写短镜头,而没有采用长镜头处理,就是要避开直接拍摄暴力行为,只拍摄那些能给人造成暴力行为印象的东西。

另外,这部影片之所以采用黑白片拍摄,其用意就在于去掉殷红的血迹。尽管如此,这个片段仍使很多人看后受到强烈的刺激,据说曾有人发誓说,影片在那一瞬间是有色彩的,甚至说看见了刀子刺进了肉体。这正得力于导演的高超技巧。

假如这场浴室凶杀戏要用以纪实美学为特征的长镜头来拍摄,其效果又将如何呢?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方法是可以用的,但效果决不会一样。其节奏定会降低,视觉感官的刺激将会减弱。这是毋庸置疑的。对此,希区柯克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纯就电影艺术观点来看,我只要一拍长镜头,就会感到失去控制力。我会觉得,摄影机傻站在那里,希望拍到一些视觉上的东西。我总喜爱摄下一幕景象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合乎要求又能够架构一整段视觉场面的细节,我希望呈现在银幕上的是一部完整的电影,而不是一整段舞台表演的摄影纪录。”这也是他特别注重的“电影应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并且要有新鲜感,因此,必须将一幕演出当成原料,加以击破,再组成引人注目的形态”。我想,这也是他把“浴室凶杀”一幕戏击碎成33个镜头加以重新组合的真正原因。

此外,希区柯克还特别提到,“重要的是要引导观众进入情况,不能让他们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要完成这一点要求,必须将动作分解为细节,然后由一个细节跳到另一个细节,如此一来,每个细节都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展现心理层面的意义。如果直截了当地呈现整幕戏,摄影机老是摆在一个地方,只扮演记录的角色,就无法掌握住观众,他们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事不关己,没有参与感,注意力也不集中,根本无法领略片中角色的感觉。”希区柯克非常重视观众对电影的参与意识,所以“缝合理论”者常常以希区柯克的电影作为例证,认为他的电影能将观众缝合进作品中,调动观众的积极参与意识,所以观众更喜爱他的电影。

中国有一句民谚:“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如果以此来看待和比较,这场浴室凶杀戏究竟是用蒙太奇结构抑或是用长镜头结构来处理,孰优孰劣,只能说,哪种手法能够最有效地调动起观众的观赏兴趣,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就应算作好手法和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