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13846900000001

第1章 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

女性参与奥运的历史就是一部女性解放史,也是世界女性追求性别平等的奋斗史。开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但是这个隆重的盛典却把女性拒之门外。为了展示自己的体育技能,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女子举办了自己的奥运会“赫拉运动会”。据史料记载,“赫拉运动会”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入侵希腊才中断,前后长达400多年。

时间的长河流淌到现代,情况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曾明确地表示:“我不赞成妇女参加竞赛,她们的作用应同古代奥运会一样,是为优胜者戴上花环。”但是,在1896年雅典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中,就有一名希腊女子长跑运动员在参赛要求被拒绝,成绩不被承认的情况下,毅然独自跑完了马拉松比赛的全程。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12名年轻女子勇敢地闯进了不对女性开放的禁区,开创了女子参加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从此一个又一个女性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她们不但完整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体现着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

现在女性除了在奥运赛场上与男性平分秋色外,在国际奥委会的政治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1981年,国际奥委会中开始有了女性委员,使国际奥委会的人员结构得到改善。1997年,又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奥委会女性副主席。

回首女性参与奥运会的坎坷之路,尤其是现代奥运开始之后的112年,女性由最初不允许参赛、到今天影响力非凡,女性与奥运一起发展的历史彰显着女性不断上升的清晰轨迹。

中国女性参与奥运的历史就是中国女性自立自强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女性完全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意志,没有受教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封建社会畸形的审美观还迫使妇女从小缠足,使她们丧失了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能力。

20世纪早期,当奥林匹克运动伴随着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传入中国时,只有少数大城市中的年轻女子开始涉足体育活动。1936年上海女学生李森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这是中国首次派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直至上世纪中期以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运动员仍寥寥无几。

新中国宣告了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开创了妇女解放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积极投身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优秀人才大量涌现。1957年,中国女子田径选手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刷新了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

从此,中国女选手异军突起。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国恢复与国际奥委会正式关系的近30年间,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上。1984年,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225名中国运动员中,有87位女选手,占中国运动员总数的39%,到1996年第26届奥运会时,在309名中国运动员中,女选手为199名,占64%,远远超过了当届奥运会女运动员人数占总数35%的比例。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妇女参加奥运会创造了条件,而妇女的参与则为展示她们的才能开创了道路。

这是中国女性在实现“平等、发展、和平”的目标上取得的伟大进步,是世界妇女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既有为社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要求。具有公平竞争特征的奥林匹克体育为实现她们的理想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舞台。

第23-26届奥运会上,中国共获得80枚金牌,其中56%为女运动员获得。第25届奥运会上,中国共获16枚金牌,其中女选手获12枚,占75%。中国杰出的女运动员成了世人瞩目的明星,女子跳水、女子乒乓球、女子长跑、女子羽毛球、女子体操、女子足球、女子垒球、女子排球选手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她们为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令人遗憾地是,漫长时期以来,始终没有一本书系统全面地回顾女性遥望奥运、参与奥运、夺冠奥运、执掌奥运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梳理女性曾经对于奥运的渴望,叩开奥运之门的艰辛,角逐奥运赛场的激动,夺冠奥运的光荣,执掌奥运的梦想;帮助人们思考为什么奥运会促进了女性的发展,女性的发展又在哪些方面为奥运增添了活力。为唤起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索,2007年9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教席联合北京市朝阳区妇联一起举办了“奥运与女性”论坛。

令人倍感欣慰和鼓舞的是,论坛的举办方在论坛成功举办后的一年时间里,孜孜矻矻,锲而不舍,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爬梳剔抉,探骊得珠,智慧与心血凝结成这本书——《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第一次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奥运,从女性与奥运的互动看两者的发展,从发展的轨迹展望辉煌的未来。阅罢掩卷,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2008奥运会的大幕正在拉开,灯光正在打亮,北京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这是我们的机遇,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真实的中国女性,了解中国女性对奥运的期待与热情,《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努力抓住了这次机遇,做了一份扎扎实实的工作。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