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用教材
13845100000010

第10章 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3)

③下肢肌群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力量大大超过上肢力量,要想增强下肢的肌力,所给予的负荷重量也大大超过上肢的需要。下肢力量练习多需要借助大型训练器械,或克服自身的重量(如下蹲起、提踵练习等)。哑铃在下肢力量训练中实用价值不大,铁鞋、沙袋、橡皮条等自由重物,成为主要的锻炼器材。

与上肢肌群的练习相同,同一个动作,可以为动力性练习,也可以为静力性练习。

Ⅰ屈髋伸膝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等)

股四头肌是跨过髋关节、膝关节的双关节肌肉,既有屈髋的作用,又有伸膝的作用,所以可通过伸膝或屈髋(直抬腿)练习来进行锻炼。

负重坐位伸膝练习:是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康复锻炼的早期,肌力较差,不能利用大型器械进行锻炼时更为实用。

负重坐位伸膝练习是提高股四头肌肌力,特别是提高股内侧肌力量和肌肉横断面的有效方法。如果将重物放下时肌肉放松,借助摆的力量进行练习,完成练习的难度大大下降,锻炼的效果也将大大降低。

负重坐位伸膝练习的缺点是,对膝关节的负荷较大,应及时观察局部的反应,预防髌骨软骨病等膝关节劳损失的发生。

直抬腿练习:由于股四头肌为双关节肌,也可以采用直抬腿的方法。取仰卧位,屈髋,踝关节保持背屈,膝关节伸直,一侧下肢抬至足跟距离台面20~30cm后,慢慢放下,即将接触台面之前,开始做下一次练习。

利用橡皮条或弹性带做直抬腿练习,更适合做静力性练习。取半卧位,两肘支撑于台面,两腿伸直,将环形的橡皮条或弹性带套在两踝关节处。一腿向下压,起固定作用,另一腿尽力向上抬起,踝关节保持背屈,膝关节伸直,当足跟抬高至距台面20~30cm后,停留10秒左右,放下,稍休息,开始下一次练习。

Ⅱ伸髋屈膝肌群(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是伸髋屈膝的主要肌肉,股二头肌的力量应当与股四头肌保持一定的比例,在锻炼股四头肌的同时,应注意同步增强胭绳肌的肌力。胭绳肌也是双关节肌,可以通过伸髋或屈膝来进行锻炼,可用负重、橡皮条、弹性带等给予负荷。

站立位负重屈膝练习:站立位,双手扶物,一足负重,负荷加在足跟部位,屈膝,将小腿抬至水平位,慢慢还原。

俯卧位橡皮条屈膝练习:一端固定,一端套在踝上,屈膝将膝收至最大程度,然后还原,反复练习。

俯卧位橡皮条伸髋练习:俯卧位,两腿伸直,将橡皮圈套在两踝关节处。一腿用力向下压,固定橡皮圈,另一腿尽力后伸,慢慢还原,反复练习。

俯卧位伸髋练习:肌肉力量较弱时,可做不加其他负荷的伸髋练习。取俯卧位,下肢伸直腿向上抬起,慢慢放下,反复练习。

Ⅲ髋关节外展肌群(臀中肌、阔筋膜张肌等)

髋关节抗阻外展,是锻炼外展肌群的主要方法。

侧卧位大腿外展练习:侧卧位,髋关节尽量外展,慢慢放下,反复进行。髋关节外展时,避免有外旋动作。

橡皮带髋关节外展练习:坐位,两臂体后支撑,两腿伸直,两踝关节套橡皮圈。一腿固定不动,另一腿尽量外展,慢慢还原,反复进行。可做动力性或静力性练习。

Ⅳ髋关节内收肌群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不需要大腿内收肌发挥很大的力量内收大腿,但大腿内收肌群有助于完成大腿的屈伸、旋外以及骨盆前后倾等动作。要想锻炼大腿内收肌群,可用橡皮条或弹性带,将其一端固定(如肋木等),另一端套在踝关节上,大腿由外展用力内收。

Ⅴ小腿后群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称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等)

锻炼小腿后群肌的力量,采用徒手或负重的提踵练习,或踝关节跖屈练习。

提踵练习:取站立位,可不附加任何负荷(对抗自身体重),或手持哑铃等重物,尽量提高足踵,慢慢放下,反复练习。

Ⅵ下肢闭合链运动

在没有大型器械的情况下,徒手或负重蹲起,是下肢闭合链主要的和非常有效的锻炼方法,可全面发展下肢肌群。

做负重蹲起练习时,躯干保持挺直,特别是负荷(杠铃)较大时,应当特别注意,以预防腰部损伤。下肢肌力较差者,练习时可两手抓握扶手、肋木等,借助上肢助力起立。为减轻膝关节的负担,预防膝关节劳损性损伤,可采用半蹲位静力练习。

3.柔韧性练习的方法

在关节结构基本正常的前提下,柔韧性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其次是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性能。所以,在柔韧性练习中,以牵拉肌肉的练习为主。

(1)柔韧性练习的分类

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阻力运动中,前三种都可以用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素质。被动运动仅用于康复训练。健身锻炼中,主要采用主动运动或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是加大关节活动幅度的主要方法。利用主动运动提高身体柔韧性时,可借助于一些器械,如肋木、毛巾等。为了加强锻炼的效果,或由于自身力量不足,因疼痛自身不敢用力活动时,可用人工或器械给予助力。

最常用的柔韧性练习是牵张练习,包括冲击性牵张练习和静力性牵张练习。练习时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柔韧性练习的分类如下:

①可提高柔韧性素质的某些运动项目

有些运动项目,对参加者身体的柔韧性素质要求比较高,锻炼过程中,教练会安排必要的柔韧性训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这类运动项目的训练,达到提高身体柔韧性的目的。瑜伽、太极拳等是公认的有益于提高柔韧性的运动项目,其他的还有体操、有氧体操、舞蹈、游泳、普拉提等。

②牵张练习

牵张练习,或称为伸展练习,是在学校体育课、运动训练、健身锻炼的准备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练习。

Ⅰ冲击性牵张练习

冲击性牵张练习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加强柔韧性的练习方法。练习时,通过反复的冲击动作牵拉肌肉。这种练习方法,通过神经肌肉的牵张反射,每冲击一次,会引起肌肉一次反射性的收缩,冲击的力量越大,反射性收缩的强度也越大。反射性收缩部分抵消了主动牵拉肌肉的力量,降低了锻炼的效果;如果主动冲击的力量(或有他人给予助力)过大,则可能引起肌肉拉伤。这种柔韧性练习方法,20年前在国外已遭到反对。

Ⅱ静力性牵张练习

静力性牵张练习的要点是,在练习时慢慢牵拉肌肉,当肌肉感到被牵拉时,停止继续拉长,坚持10~30秒后,再放松。静力性牵张练习,避免了牵张反射的副作用,其优点是效果明显、花费的时间短、可以独立完成、发生肌肉损伤的概率低。因此,静力性牵张练习是首选的柔韧性练习方法。

(2)常用的牵张练习

下面按部位介绍牵张练习。锻炼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从中选择适当的练习方法。在健身锻炼中,按照静力牵张的要求,每个动作可持续10~30秒,重复做3~4次。

①颈部牵张练习

Ⅰ颈屈伸运动

取站立或坐位,尽量低头,停留,还原。慢慢抬头,停留,还原。

Ⅱ颈左右旋转运动

立位或坐位,收下颏,头尽量左转,停留,还原,头尽量右转,停留,还原。

Ⅲ头侧倾运动

立位或坐位,头尽量左倾,停留,还原,头尽量右倾,停留,还原。

②肩、上臂牵张练习

Ⅰ肩前屈练习

两手平放在地面上,尽量前伸,臀部靠近双足。

Ⅱ肩前屈助力练习

右手将左臂拉向背部的中心线。这是牵拉肩关节的肱三头肌的有效练习方法,左右交换练习。

Ⅲ肩后伸练习

取坐位,两手放平于体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后。上体向后移动,感到牵拉后停留;两手后移,加大牵拉程度。这是肱二头肌的牵张练习。

Ⅳ转肩练习

双手握小毛巾或纸卷,向后上移动到过头位置,柔韧性很好时,可以继续向后转肩。

Ⅴ肩内旋、外旋练习

左手掌心向后,右手掌心向前,两手尽量握住;如果柔韧性较差,完成练习有困难,可借助小毛巾,逐渐缩短两手之间的距离。

Ⅵ肩背部牵张练习

坐位,两手放在肩上,含胸,两肘尽力靠拢,使背部有牵拉感觉,停留,还原。两手放下,放松。

③背部牵张练习

练习Ⅰ

准备双手抱腿姿势,反复前后摇摆8~10次。这是一种很好的准备活动练习。

练习Ⅱ

由仰卧位开始,两足并拢,举腿,尽量向后伸,用两臂支撑背部,尽量达到两足尖接触地面;随背部的柔韧性逐步提高,可将两臂平放在地面上,踝关节跖屈,足尖进一步后伸,可以加大牵拉的力度。

④胸腹部牵张练习

练习Ⅰ

两手撑地,使躯干后撑成弓形,头尽量后仰,感到胸腹部受到牵拉后停留。

练习Ⅱ

准备姿势,双手握在踝关节处,将双足拉向头的方向,使身体成弓形,感到牵拉后停留。

练习Ⅲ

跪立,两手放在腰部,上体后屈;柔韧性提高后,身体进一步后倒,两手撑地,停留。

⑤髋外侧、体侧牵张练习

练习Ⅰ

开始双手紧握高举站立姿势,身体侧倾,感到牵拉后,停留。练习时,一定注意避免出现躯干前屈的动作。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Ⅱ

由两臂体后撑地的半坐位开始,双腿屈膝,倒向一侧,尽量接近地面,感到牵拉时,停留。向对侧做同样练习。

练习Ⅲ

坐位,将左脚放到右膝关节的外侧,将右臂放在左膝关节的左侧,用右臂将左膝向右侧推,头尽量向左转,感到牵拉后,停留。向相反的方向做同样练习。

练习Ⅰ

用右手握住左脚,将左脚尽量拉向左臂部,感到股四头肌受到牵拉后,停留。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Ⅱ

侧卧,用左手握左足,并尽量向后牵拉,停留。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Ⅲ

与练习Ⅰ的要点相同,但准备姿势为站立位。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Ⅳ

取弓箭步,上体正直。身体重心尽量下压。停留,放松。左右交换进行。练习时如上体前倾,则达不到牵拉髋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的作用。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Ⅴ

仰卧,臀部齐床沿,两腿屈膝屈髋,两手抱膝。一侧腿保持屈曲,另一侧腿慢慢伸直,借重力作用尽量后伸,停留,还原,左右交替进行。这个练习可在康复锻炼中使用。

⑦大腿后群肌牵张练习

练习Ⅰ

这是股二头肌牵张练习中最容易的一种。仰卧位,双手抱一侧膝关节,使其尽量靠近胸部,感到牵拉时,停留,进一步使膝关节尽量接近头部。

练习Ⅱ

准备姿势,右脚尽量靠近身体,上体前屈,两手前伸,握住左足,股二头肌感到牵拉后,停留。柔韧性提高后,上体可继续前倾,两手交叉握住足部,可以加大牵拉的力度。如果完成比较困难,可用带子或毛巾套在足底,两手握住带子或毛巾的两端,帮助上体前屈,也可请助手帮助在背部施加压力。练习时膝关节一定保持伸直。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练习。

练习Ⅲ

由坐位开始,利用不同程度躯干前屈,达到牵拉大腿后侧肌群的目的,每当感到牵拉后,停留。柔韧性较差时,利用带子或毛巾帮助完成练习。如果双手在前脚掌处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则可进一步加强牵拉的力度。

练习Ⅳ

由站立位开始,体前屈,双手抱在膝关节后面,感到牵拉时,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