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新闻报道
13843900000054

第54章 突发事件报道(3)

2.应急报道方案

根据对突发事件的大致了解和初步资料收集,尽快明确指导思想和报道思路,制定报道方案。报道方案包括报道进程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编辑(编排)策划、报道方式和发稿计划等,简单说就是一份任务书。

报道方案的质量好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突发事件报道的成败。要注意两点:一是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记者出发前发出。由于初期获取的信息不完全甚至有偏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二是准,尽可能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要召集参加报道的编辑、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在一起讨论。

在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南方都市报》赴海地采访记者出发前,报社决策层和编辑部就对报道内容有了预测,把一个大致的方案发到了工作平台上。这个方案特别强调前线记者要贴近式跟踪采访中国维和部队和中国救援队的情况。后来的采访情况证明这个预测基本准确。

3.应急舆情研判

建立舆情信息快速收集和研判系统,密切关注其他媒体、境外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动态报道,更好地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和社会信息需求,并根据海内外关注点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报道重点始终对准外界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布新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4.应急沟通协调

要与突发事件相关管理部门、政府新闻发言人、权威专家和专业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来源。可以借助“外脑”的力量,以嘉宾访谈和专家解读等形式,请嘉宾和专家提供权威、专业的评论分析;还可以协调交通、铁路、民航、电信、电力、公安等有关部门,寻求必要的交通、通讯、电力等保障。

5.应急技术保障

要配备能够适应复杂条件下新闻采编播发需要,移动性好、便于携带、性能精良的先进技术装备,如海事卫星和铱星电话、移动发稿设备、便携式数字卫星现场采访设备等。新华社提出要在“无电、无基础通信网络和无交通运输条件”的“三无”环境下,完成新闻报道技术保障,建立应急报道通信指挥网络、国内分社应急报道通信系统、国外分社应急报道通信系统。还计划在2015年之前为每个国内分社配备1辆卫星车、1套便携卫星站、2台海事卫星和1套移动数字集群、1套3G通信终端。为了保障通讯畅通,还要准备替代和备份系统。建立具有较强技术保障能力的专门队伍,随采编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6.应急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讯、食宿、个人安全及所需物资,如为记者订机票、提供现金和支票,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医疗保险等,准备在野外和高危场所使用的人身安全保护装备等。这些物资要在平时储备,保证紧急情况下随时调用。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社会危害、影响范围等,可以结合以上6个方面,制定分级响应、分层报道的应急报道预案,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加强前后方沟通

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记者往往是孤立的,对事件信息的掌握甚至不如后方。前方记者要保持两个沟通,一是与后方主管沟通,二是与编辑部沟通。这样才能保证记者在正确的采访方向上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劳动。

在前方记者赶往现场途中,后方可以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凤凰卫视报道中国在阿富汗的人质绑架事件中,记者第一时间飞往事发地,就在该记者还在飞机上时,总部的编辑部便开始搜集事件各方面资料,另外派记者去人质老家同时采访,当前面出发的记者到达阿机场时,一上网就可以获得全面的事件资料包括采访角度的选择。

当前方记者抵达现场后,可以根据现场采访情况和最新进展,判断新闻价值大小、是否需要增援等。如果发现无法采访或不具备新闻价值,要及时向后方反馈情况,注明新闻线索的跟进和核实结果。

后方编辑部要与前方记者保持密切联系,实时掌握一线现场状况,向记者传递最新判断、采访方向和报道要求,使记者在一线能够高效采写,不打乱仗。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南方周末》立即派出3名文字记者和1个摄影记者赶赴现场采访。由于灾区通讯设施瘫痪,致使编辑部与记者的联络一度中断,制定的报道方案无法交给记者。直到截稿日期,当记者从灾区返回各所在国首都,把采访到的信息发回来的时候,才发现编辑部想要体现的元素记者根本没有拿到,而记者提出的一些非常好的东西,编辑部也没有办法安排到稿件中去,导致1月6日这期的主稿成为一个概念化的解析。

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派出记者赶赴印尼采访,报社最初的策划方案是主要采访罹难者的故事。但记者到达现场后发现,策划方案的操作结果可能和预想有一定差异,如果单纯从遇难者角度来操作又过于肤浅。记者当即和提出策划方案的编辑进行沟通,坦承了自己在灾区最直观、第一线的感受。经过协商,编辑最终决定以特别报道的形式,对印尼班达亚齐的情况进行场景式白描。

第三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与原则

一、快速反应,主动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是最具挑战性的试金石,最能检验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不论能否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爆发时都如疾风骤雨,突然来袭。只有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并赶赴现场的记者,才最有可能获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占据后续报道的先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尽最大努力,提前做好准备。

(一)构建快速反应记者队伍

核心的记者队伍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设在媒体总部的常备应急报道团队,如独立的机动记者部,或在各个采编部门负责应急报道的记者。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组成报道小组开赴前方。二是新闻媒体的派出机构,如驻国内外的分社、记者站。

有些实力强的新闻媒体设置了专门负责突发事件报道的派出机构。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8年,央视在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郑州、北京设立首批的八个国内新闻应急报道点。这些应急报道点主要承担所在区域内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第一批应急报道点的设立,使中央电视台的反应半径由原来的十几个小时缩小为4~6个小时。2009年6月5日,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50分钟,手持“CCTV”标志话筒的央视记者就出现在现场,出镜的是驻成都应急报道点的记者。2009年,中央电视台第二批增设乌鲁木齐、太原、西安、西宁、重庆、昆明、长沙、福州、南京、南宁、哈尔滨等14个国内应急报道点。

为了应对在国外的采访报道,一些新闻媒体会临时或长期雇佣外籍雇员。印度洋海啸发生后,CNN立即派出50名人员到现场,还临时雇佣了80名当地人员,其中包括大约20名记者。外籍雇员的主要作用是:1.进行现场报道;2.协调新闻媒体在当地的各项事务。

海地地震发生后,新华社海地前方报道组的两名外籍雇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两名新华社记者被洪都拉斯临时政府拒绝入境并被看押时,外籍雇员戴维动用在当地的人际关系,想办法让记者留在洪都拉斯进行报道。在一片混乱中,他们还租到了很多记者找不到的海事卫星、汽车等。参加这次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党琦很有感慨:“我认为媒体记者说到底比得更多的是资源,和在当地的人脉关系网,别人采访不到的可以采访到,别人进不去的地方可以进去”,“我们的外籍雇员好比我们的拐杖、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力的延伸,新华社一直特别重视外籍雇员。”

记者的专业素质决定实际工作能力。一支理想的记者队伍,标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做好三项准备:一是采编播设备和生活生存装备,包括团队装备、单兵装备;二是高效运行的工作制度,如24小时待命等;三是培训演练,主要是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语言应用培训、摄影摄像技能培训、卫星传输设备使用培训、图片编辑和计算机操作培训、国外采访注意事项培训和自救技能培训。

关键是培训演练。培训出技术,演练出感觉。在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发回现场报道的都是兰州应急报道点首席记者刘龙。刘龙说,“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句问话是‘能不能更快?’快是落实在平时的,平时快才能保证大战的时候快。我们不放弃平时任何一次机会,在报道不忙的时候,会出不同的科目进行练习。”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每一个摄像和技术比赛看谁拍的镜头多、谁拍得好;练习一个场景、一个事件的无剪辑拍摄看谁完成得好。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次挑战卫星车找星和给台里总控室送信号的时间,就像人类的百米大战一样。不但要看最快速度能稳定在哪个范围,还要看能不能再突破。反正每周都有课目,不是海事卫星,就是直播车。始终让大家熟悉最尖端的武器,不但不会手生,而且对精确的程度有把握。”

“快还要落实到责任人,每个人来落实自己的快,各负其责。还要定量、具体时间化。比如给电池充多长时间电,马上就用能维持多长时间。现在,到达现场后卫星车最快可以在15分钟左右满足直播。编片子都在20分钟之内完成,传片子在10分钟之内可以传画面。”

(二)突发事件采访前的准备

有备才能无患。记者采访前要尽可能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那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事发现场。在毫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时贸然前往,轻则影响采访的质量和效率,重则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是突发事件报道与日常新闻报道的显著不同。

1.背景材料等资料的准备

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要先拿到编辑部提供的应急报道方案。如果没有方案,要在赶赴现场途中尽可能了解突发事件的背景及相关资料,设想事态发展的各种可能,初步拟订采访计划和提纲。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随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印尼的路上,了解救援行动的详细计划,对救援队领队进行采访,在抵达灾区前积累了大量的前期素材。

要了解事件现场。第一,事发地离你的位置有多远?你通晓当地语言吗?有没有语言障碍?你或你工作的机构与本国在当地的驻地机构、救援机构或其他外交人员的关系好吗?第二,当地有什么流行病?出发前是否打好了预防针、带上了充足的防治工具和药品?第三,当地的天气、交通、通讯等状况如何?保持通讯的畅通是最关键的。

这方面的教训有很多。有新华社记者在采访菲律宾特大泥石流灾害时,由于对现场天气和地面环境不了解,其他记者穿着雨衣、雨裤加雨靴,他和他的搭档却穿着牛仔裤加旅游鞋在泥泞中跋涉。

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泰国采访红衫军,她不懂泰文,看着泰国电视台不断有直播,政府每天有两场记者会,却不知道在讲什么,而翻译人员的水平也很有限。

玉树地震后,一些记者不知道玉树海拔很高,抵达后发生高原反应,只好立即返回。《齐鲁晚报》摄影记者郭建政在玉树待了五天五夜,一觉醒来竟咳出了血,医生诊断说有生命危险。

2.专业知识的储备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都涉及很丰富的专业知识。比如地震报道,记者必须清楚“震中”、“震级”、“堰塞湖”等专业术语。战事报道,记者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如交战双方的军队特点、军事实力和军队部署情况,现代作战思想和理论,军事装备知识,军事历史地理知识等。

专业知识积累贵在平时,采访前的突击补习只能应付那些专业性较弱的突发事件。此外,还要多听取一些其他记者参加突发事件报道的心得体会,特别是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使自己能够有所借鉴。

3.随身携带的装备

(1)地理和交通书籍,帮助你迅速了解当地情况。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推荐Lonely Planet,一套旅行指南丛书。他认识的一个跑突发新闻的行家买了一整套Lonely Planet。泰国发生动乱时,很多香港记者先飞到曼谷再往下走。这个行家查Lonely Planet,发现从印度尼西亚过去更方便,后来他果然是第一个到达当地的香港记者。

(2)食品、水、药品、雨具、保暖衣物、口罩、消毒用品等生活用品,这些日用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成为紧缺物资。《南方都市报》为赴海地记者准备了精良装备:美军陆战队净化水装备,这是一个比一支笔略粗一些的微型净水器;单兵食物,只有一块方便面大小,但保持1~3天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身体的必要热量;轻量级单人夏季帐篷(带蚊纱),卷起来只有一手捧大小。这三项主要的精良装备,可保证记者生命基本无虞。此外,还有超小超轻的防潮垫、头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