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13843700000039

第39章 摄影作品评析(1)

电影电视艺术是一门以视听语言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人们看到连续放映的影像,其实只是一格一格静止的影像按照一种频率闪现在人们眼前,通过眼睛和大脑的工作形成活动的连续的影像。这一格一格的影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要了解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前身——摄影技术与艺术。

照相术诞生于1839年,在此前的数千年中,人类已经开创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直到19世纪绘画等造型艺术已经发展到非常完整的程度,但矛盾也由此展开。现代绘画在精神与技术上产生了重大的危机,追求写实性与绘画技法局限性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照相术的诞生与绘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绘画着力对物质现实的主观表达,照相(摄影)则是对物质现实的客观复原。摄影将真实的物质逼真地复制在照片上,无论该物质在时间的流逝中是否改变、是否存在,照片上的影像仍然是该物质在那一瞬间最为真实的再现。“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式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

第一节 摄影的发明与流派

一、摄影术的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物理学、化学等科技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和印刷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绘画和印刷都需要一种能够直接记录可视固定影像的技术。摄影术在技术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走向完善。

(一)尼埃普斯——“日光刻蚀法”

19世纪初,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的印刷术都是凸版或凹版印刷,平版印刷是印刷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平版印刷工艺开始流行时,法国人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1793年起,他开始研究如何永久保留影像。1822年,尼埃普斯用玻璃板作为片基,在上面涂上沥青作为感光材料,然后将需要复制的版画平放在上面,在太阳下曝晒。观看时放在暗背景前,可以看到由浅灰色底和黑线组成的影像。1825年尼埃普斯用金属板代替玻璃板作为影像的片基,取得了可以直接用反光方式观看的固定影像。尼埃普斯用这种方式拍摄了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牵马的孩子》这幅金属板固定影像照片一直流传至今,经专家考证,这幅照片是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牵马的孩子》虽然《牵马的孩子》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它只是对版画的一种复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拍摄。真正拍摄现实世界并形成固定影像的照片是尼埃普斯于1826年拍摄的《窗外景色》。这张照片的片基是涂满沥青的锡合金板,将片基放在尼埃普斯自己制作的照相机中,在他家的阁楼上对着窗外拍摄,曝光时间长达8个小时,然后在熏衣草油中对沥青进行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受曝晒部分的沥青变坚硬而不会溶解,其他部分由于曝晒不足,不同程度的溶解,从而使影像显现并永久固定下来。这张金属正像照片长20.3厘米,宽16.5厘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也是第一张直接拍摄自然景物的照片。

这种以涂上沥青的金属板作为片基,永久固定影像的方法,被尼埃普斯自己命名为“日光刻蚀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技术。后来尼埃普斯将这种技术运用到印刷工艺中,创立了“照相制版法”,用摄影方式来复制雕版,极大地影响了印刷工业。

(二)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与尼埃普斯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也同为法国人。与尼埃普斯不同的是,达盖尔是一位画家。在尼埃普斯发明“日光刻蚀法”之后的四年,也就是1829年,尼埃普斯邀请达盖尔共同研究摄影技术。尼埃普斯于1833去世,达盖尔独自继续研究工作并于1837年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银版摄影法”在片基的选择上使用铜板作为片基,也就是影像的载体。放弃了沥青而使用光敏银层作为感光材料,有完整的“显影”和“定影”工艺。这些技术工程与今天的胶片摄影在流程上已经基本相同了。“银版摄影法”直接产生正像,由于银粒非常细腻,汞合金光滑明亮,所以产生的影像层次细腻丰富。

1839年法兰西学术院举行科学院和美术院会议,正式认定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创立了摄影术,并将这一发明公之于世。由于达盖尔对摄影的发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世界誉为“摄影之父”。

(三)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法”

“银版摄影法”虽然具有良好的影像质量,但每次拍摄只能得到一张正像,很难再去复制,而且银版摄影成本昂贵,不利于摄影的普及。如何解决复制问题并降低成本,许多科学家都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最终获得成功的是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塔尔博特发明的“卡罗摄影法”其实就是用负像来印刷正像的摄影法。“在纸上先涂上硝酸银溶液,晾干后再涂碘化钾溶液,从而产生光敏材料碘化银,再晾干后用硝酸银和醅酸溶液增感,最后成为感光负片。拍摄时经过几分钟的感光,用硝酸银和醅酸溶液显影,再用海波溶液定影,涂蜡使其半透明,得到纸基负像。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白纸涂上氯化银溶液,晾干后将白纸与纸基负像相对,经过阳光曝晒20分钟,再经海波溶液定影、水洗、晾干,就得到最终的纸基正像”。这种方式使用白纸成像,颗粒比较粗,清晰度很低,反差比较大,所以成像质量无法与“银版摄影法”相比。当然它的优势也很明显,使用纸基成本非常低廉。

“卡罗摄影法”并没有得到普及使用,但它的“负正像”方式成为后世摄影的主流,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今人们使用的胶片摄影多数都是沿用负像正像原理。

二、摄影的流派

摄影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历近200年历史,在此期间,众多摄影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理念,一些志同道合的摄影家甚至组织了充满个性的团体。在近200年的摄影历史中逐步诞生了若干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流派。如同电影流派一样,在历史长河中有的流派已经消失,有的流派则随着时代变迁而演进。

(一)画意摄影流派(绘画主义摄影)

诞生不久的摄影术一开始并没有独立的造型语言,不少摄影者开始借鉴绘画艺术的手法进行摄影创作,画意摄影流派由此诞生。画意派出现于1851年,追求绘画意趣、并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创作活动。

画意摄影流派早期受到欧洲风景绘画传统的影响,主要拍摄自然风光景物。摄影师借鉴传统绘画的平面造型语言,追求画面层次,讲究构图并注重透视。由于摄影具有物质现实复原的特性,风光摄影相比风光绘画,更具有吸引眼球的逼真性。法国著名摄影家卡米尔·西尔维是早期画意派代表人物,他拍摄了大量的风光景物照片。

风光摄影只是画意摄影流派的开端,真正大量的画意摄影创作是对传统绘画中“情景场面绘画”的模仿。摄影师不满足于拍摄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开始使用照相机来关注人类自身,尤其是人类的精神与灵魂。摄影师从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中寻找创作的素材,在白纸上用素描的方式进行构思绘制草图。反复修改草图后确定场景,按照草图设计真实的场景道具,挑选演员作为模特,并对演员进行反复训练,最后完成拍摄。有些照片甚至采取多次拍摄后拼贴合成。这样的创作方式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常见,广告摄影和电影拍摄其实就是这样的流程。现在把19世纪那段画意摄影称之为“情景画意摄影”也是比较准确的。

画意摄影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是瑞典国籍在英国工作的画家、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展出代表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拍摄的照片模仿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在真实的建筑背景中,以真人作为演员拍摄。照片分别拍摄了30张负片,在两张相纸上叠放,拼贴得天衣无缝。雷兰德的作品打破了只有绘画才能表现人物内心的神话,摄影同样可以不受题材、条件的限制,直接表现那些触及人类灵魂的主题。这幅作品后来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收藏。雷兰德被誉为“艺术摄影之父”。

另一位著名的画意摄影派大师是英国人亨利·佩奇·罗宾逊。罗宾逊继承并改良了情景画意摄影,融入戏剧因素,变“情景”为“情节”,强调照片内容的叙事性和戏剧性,在题材上不但继承着神话、宗教故事,还选取一些文学戏剧名著的故事,甚至通过想象自主创造情节故事。罗宾逊的代表作《消逝》就是一个想象的故事,一位少女即将离世,少女的家人哀伤不已。照片弥漫着19世纪浪漫主义感伤情调。

画意摄影流派不仅仅只关注情景和情节,作为深受绘画艺术影响的流派,只要是古典绘画中的题材,画意摄影家们都进行了大量创作,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静物画意摄影和人体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经历了辉煌的几十年,在19世纪后期逐步淡出了主流的摄影舞台。画意摄影的成功在于借鉴绘画艺术,其衰落在于过于借鉴绘画艺术。摄影的发展过程始终在努力摆脱传统绘画的阴影,力求按自己的本体性风格特征进行演化。时至今日,现代摄影创作中仍然能够发现画意摄影的影子,其叙事题材的把握,人物内心的刻画,多次拍摄拼贴合成的技法,对当今的摄影和电影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2007年北京嘉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青年摄影家刘铮拍摄的《四美图》以168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他的作品同样让人感受到画意摄影对现代摄影的深远影响。

(二)印象主义摄影流派

1889年在英国举办了首次法国印象派绘画展览,画意摄影流派摄影家罗宾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印象派摄影师运用软焦点镜头进行拍摄,布纹纸洗印,追求一种模糊朦胧的艺术表现效果。随着“溴化银洗相法”和在颜料中混入重铬酸胶洗相纸法的出现,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像的控制发展到暗房加工。他们提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照片”,并且认为“假如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的摄影。”

英国自然主义摄影家彼德·亨利·爱默森是最早接受印象派观念的摄影家之一。爱默森当时提出“焦点摄影理论”,认为人的视觉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分模糊,因此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为了使摄影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但是爱默森这种“软焦点”理论遭到了保守的英国画意摄影派的强烈反对。英国印象派摄影家戴维森在“摄影的印象派”讲座中提到,尽管清晰度、锐度是很多照片所必需的,但在有些照片中则全无所用。戴维森用针孔成像法拍摄了一幅作品《洋葱田》,立即引起了摄影师的强烈反响。戴维森用金属片上的针孔替代照相机的镜头,有意减弱影像的清晰度,曝光时间比较长,追求一种朦胧诗意的印象派意境。戴维森的实践激发了摄影师们的灵感,他们借助针孔镜头和特殊的柔焦镜赋予摄影完全朦胧的印象,在印相时使用漫射滤光镜,甚至开始戏剧性地修整负片或是直接在照片上施用画笔以达到朦胧的效果。印象派摄影作品营造了一种浪漫的风格,从而与传统的画意摄影迥然有别。

摄影术从其诞生,就一直致力于物质现实的复原,而印象派“虚无缥缈”的风格特征,难以传承摄影的本性,一些评论家无情地讽刺印象派摄影是“摄影模糊图像学派”,甚至连萧伯纳这样同情摄影的作家也承认非常不喜欢这些“失真的摄影师”。印象派摄影风格只是众多摄影风格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主流摄影风格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在当今的摄影界,印象派摄影风格并未消失,以“软焦”、“散焦”为技术特征,朦胧诗意的拍摄手法,仍常见于广告、时装和婚纱摄影中。

(三)自然主义摄影流派

自然主义诞生于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文学家左拉主张“自然主义意味着回到自然”,“它是直接的观测、精确的解剖、对存在事物的接受和描写”。英国摄影家彼德·亨利·爱默森受到左拉思想的影响,于1886年在伦敦摄影俱乐部发表一篇名为《照片是一种反映自然的艺术》的论文,宣告自然主义摄影流派的诞生。

自然主义摄影的特点是注意表现日常生活,倾向于偏重形式的写实主义,又带有自然主义的味道。自然主义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当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灵感,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反映自然,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作品才是最高的艺术;没有一种艺术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数是反映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摄影主张摄影和美术分离,自然主义摄影流派另一位大师帕邱说得很明确:“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借重美术的,应该从事独立性的创作。”他们反对画意派摄影,认为摄影是写实的艺术,自然主义促使人们把摄影从绘画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