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13840400000028

第28章 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5)

2.新闻报道要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世界是物质的,但又是精神的和思想的。物质是基础,是一性的;而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力量,是凝聚社会、推动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但我们的有些报道太过物质化、功利化,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思想、不见精神,特别是不见理想、境界、情操和追求。而另外一些有关先进人物思想、精神的报道,又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空泛化、概念化。“人因为可爱才美丽”,但有的报道“可爱”之处挖掘展示不足,一味空喊“美丽”有余。还有一种倾向是把物质虚无化,把人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不讲感情、不讲亲情、不讲家庭的超现实式的人物。以上这两种在物质与精神的取向上畸轻畸重的报道都难有认同力、感染力。

谈到电影创作,有人刻薄地说,好莱坞的本事在于能把假的拍成真的,而我们则常把真的拍成假的。著名电影演员奚美娟就讲过,她演过四五个有生活原型的先进人物,现实生活中这些人“非常丰富和精彩,可被我们的艺术作品一概括,就觉得不那么真实,不那么可爱了”(引自《艺术世界》2002年第5期)。遗憾的是,类似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也是存在的。

世界既是美好的,但又充满困顿;世界既洋溢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同时又存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渴求。但我们的报道中缺乏精神真谛、思想深度,缺乏人本精神、文化底蕴,缺乏情,缺乏真、善、美蕴涵的应景式、时尚式、快餐式的报道却不少见。充满官本位、官能化、商业化色彩的报道也不少。

因此,新闻报道必须追求不仅具有可以触摸的物质的质感,也具有可以感悟的精神的美感。特别是要深入挖掘并充分、生动、具体、个性化地展示社会及被报道者的人文美,以体现新闻工作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提高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和人本导向,使社会因为有新闻报道而逐步变得更加美好。

3.新闻报道要具有哲学的维度与哲学的质感

世界是哲学的,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各种事物、现象都不是孤立、偶然的存在,而是和他种事物、现象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存在、发展或消亡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但在我们的新闻中,不讲辩证法,不讲“度”,片面的、极端的、形而上学的、简单化、绝对化、非黑即白、顾此不顾彼的报道却不少见;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自吹自擂,溢美,讲过头话、大话、满话、绝话的报道也不少;此外,追风、刮风、炒作、低俗、媚俗之类的报道也不少。这样的报道由于在理性上的先天不足,很难有公信度、公认力和生命力,自然也难有什么宣传效果。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总会伴生种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而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不会相同。要能对各种现象、问题和矛盾做出科学的解释、分析、判断和预断,就需要把那些现象、矛盾和问题放在发展的、特定的历史中去观察、定位。既讲究时代感,又讲究历史感、时空感,以微观反映宏观,以宏观洞察微观,以今天展示未来,以瞬间记录永恒,而不能偏居一隅、局限一时,感情式武断、想当然地下结论。如若这样,我们的结论可能就经不住时空转换的推敲。

比如;我们过去的宣传中,不惯于以己之长揭人之短,但多少年后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是站在自己的昨天批判自己的今天。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出现、遇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是当年我们曾经批判过的人家早在多少年前就出现的现象、遇到的问题。

50年代,有的报道批评西方国家“人不如狗”,说有不少穷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但富人家的狗不仅有专门的狗舍、狗食、狗衣、狗饰,还有专门的狗商店、狗医院,乃至狗墓地。

60年代,不少报道讲西方国家人情冷漠。如老人孤独而居,甚至死去数日无人问津。

70年代,电视里曾不断播送日本地铁上下班时如何拥挤的画面。

80年代,一家大报报道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排队领救济金。

当年,我们的报道还曾把欧洲球员转会视为近乎卖身。

……

不曾想,斗转星移,如今中国也养起了宠物,也有了狗的系列服务,而且社会对养宠物也有了某种宽容。

如今,中国不仅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而且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也在解体。在北京的170万个老人家庭中,就有34%是空巢,上海已发生独居老人死去数日才被发现的情况。

如今,中国也出现了日本舆论形容当年日本交通的那种状况:“交通战争”。

如今,中国不仅有了失业现象,而且也在买进卖出球员,球员转会甚至成了某些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个社会的发展如同一个人要经历幼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在不同的年龄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老之笑少或少之笑老,其实这笑本身往往就是可笑的。同样,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首先应分清哪些是制度性的,哪些是一般社会规律性的,然后做出客观的分析和报道,这样的报道才会长久地站住脚,才会有说服力、生命力、引导力。

当然,新闻工作者不是神,不是预言家,不能苛求生活在特定时空中的新闻工作者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出经受得住时空考验的报道。但是,既然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既然新闻报道负有反映世界、阐释世界、引导社会的责任,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多些历史眼光,发展眼光,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准些。不然就会出现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的颠倒反复,我们的报道就会被历史贻笑,就会失去信誉、权威和应有的引导作用。

世界是发展的,许多现实事物是发展中的世界一个不可逾越的部分和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有喜悦,也有痛苦,有进步,也有龌龊,但无论如何是不能回避的;世界又是历史的,许多事物是历史演进中一个极具代表性、时代性、过程性的结点、晶点,一个剖面。但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却常常脱离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历史演进这个波澜壮阔、汹涌前行的大走势、大过程、大链条、大背景,就事论事;站在原点看原点,甚至只看问题,不看实质,人云亦云。不仅可惜了很多报道题材,而且不能给人以应有的认知和教益,自然也就不能给人以有力的引导。

比如关于“民工潮”的报道。上个世纪80年代“民工潮”初起时,相关报道的主调就偏冷。“民工潮”确实带来交通、治安等问题,但农民涌进城市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都必然出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进步。日本在60年代工业腾飞时,农村的男青年大批拥进城市,留下种地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日本舆论称之为“老人农业”和“妇人农业”。

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就是城市化程度。目前,全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人口率已达80%。但我国城市化人口率仅为36.0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44个百分点。朱镕基总理说:“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所以十五计划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农民进城不仅对改变“三农”现状,而且对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及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可喜的是,从2002年起,媒体对民工进城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及对城市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态度终于起了变化,主调变热起来,“善待民工”的呼声乃至“关注民工的合法权益”一类的专栏开始屡见报端。这是媒体在这一问题上觉醒的表现。总之,对类似“民工潮”这样的看似社会问题,实则是社会进步现象的报道,必须具有历史的、发展的、前瞻性的见识、眼光和水平,要有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功力,主调要热,而不能抓住某些过程中的问题泼冷水、吹冷风。

反过来,对有些属于社会进步,但从长远看可能会带来种种问题的现象,则要冷静,不能发烧,必要时还要吹些冷风、泼些冷水,帮助降温,保持清醒和理智。

比如家庭轿车问题。中国人富裕了,不少人买得起汽车了,适度发展家庭轿车是必要的,但盲目过热地鼓吹轿车进入家庭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王浦生同志在《中国必须选择轿车吗?》(《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一文中就列举了大量发展私人轿车带来的问题:

能源: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为世界的七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人口和汽车是耗能的两大因素。我国已经是石油进口国。有报道说,到2020年,我国每天石油消耗量将由现在的478万桶增加到1050万桶,其中60%靠进口,并会取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显然,过度发展家庭轿车给能源供应带来的压力不可小视。

环境污染:我国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世界污染严重的城市排名中,前十多位多为中国城市。一些污染企业迁出了城市,同时又把大量轿车引进城市,前者的效果就会被抵消。

土地资源:中国耕地仅占世界的7%,却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在100位之后。大量发展家庭轿车,相应的道路和停车场将会同人进一步争夺土地。就以北京而言,车与车位比例已是180∶8,大量的车在等待和争取车位。

外国发展交通的经验是:公交+自行车+适度发展同时严格限制私人小轿车。前车之鉴,不可不鉴。

克林顿就讲过:“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如果每个中国人最终都有一辆轿车,而你又不想使地球大气燃烧起来,那么最好还是再找一种交通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更是语出惊人:“我们普及轿车的国策,是否会和‘人口问题’一样,又犯一次历史性错误?”

所以,对于类似私人小轿车一类属于社会发展、进步、繁荣带来的问题,媒体也要冷静,不可刮风、造势、推波助澜、大吵大叫,吵过了就是帮倒忙。这在历史上有过不少教训,近几年的事例也不少,比如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办节热、形象工程热、政绩工程热,甚至托福热、高考热等。2002年,舆论界对高考的报道总算理智了一些。但前两年,报刊、广播、电视中围绕高考大量报道工地禁噪(音),考生进氧吧、住饭店,交警为考生开道等等不一而足,表面看是对考生的关怀,实则是不利于高考生,是在考场之外哄起来的另一个热场,对考生和家长形成了另一压力气氛。这种报道对高考、考生和家长实在是有害无益。

凡事都要讲效果,不讲效果,再好的初衷也是站不住脚的。

凡事皆有度,过与不及都不利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要在浮躁中讲理智,在社会和人群的某些摇摆中保持并传播一种警醒。

总之,社会是哲学的,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舆论如果嘲弄规律,最后必定为规律所嘲弄。

因此,新闻报道必须讲唯物辩证法,一定要讲究全面、严谨、清醒、理智,使报道富于科学性、思辨性、前瞻性,富于哲学的维度与哲学的质感,以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使之成为反映和推动历史演进的一个印证。

俗话说“文如其人”。新闻作品是记者、编辑的理论功底、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因此,要解决新闻写作取向上的诸多问题,不能仅仅从写作角度入手。首先,编辑记者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功力,以使自己具有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生活、分析事物,即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驾驭报道题材的本领和功力。其次,编辑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学修养,以使自己在丰富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种敏锐性、洞察力和表现力。再者,记者编辑必须有一个好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要有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有深入实际、观察实际、感悟生活、拥抱生活及反映生活的热忱和时代责任感。否则,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就是个虚功。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生活、不深入群众,必定难有真正的发现。

新闻工作同其他事业一样,是永无止境的事业。因此新闻的改革与发展也不可能有穷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每个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都要在积极的实践中追求新的理性,在新的理性基础上再追求新的创造。就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作为思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思索。”唯此,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日日做、日日新、日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