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采访
13839900000025

第25章 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技巧与方法(6)

二、巧设节目开端和结尾

文章写作中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电视节目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理,形成通篇的节奏感。

1.开篇勾住观众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篇难在它必须引导观众进入节目中。好的开头让观众注目观看,乏味的开头让观众换频道。

节目在开始环节就应该有激励因素,使观众产生兴趣。美国的阿尔·汤姆金斯谈到节目在开始应该回答观众这样的问题:那又怎样?我为什么要看这条报道?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也提到了电影故事开端的激励事件。的确,对于电视新闻报道来说,节目开端就要像一个导火索,要点燃观众观看这条新闻报道的热情。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看不出什么结局……

《独角戏》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却走进你安排的战局,我没有坚强的防备,也没有后路可以退……

《棋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我是一只小小鸟》当她横刀夺爱的时候你忘了所有的誓言,她扬起爱情胜利的旗帜你要我选择继续爱你的方式

《太委屈》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

《为爱痴狂》夜已深,还有什么人,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

《伤痕》想想这些歌词的开头,它们有什么共通的特点?场景。作者在一开始就为听众设置了一个个场景,设置了一个个紧张的冲突因素。听众会一下子被带入这样的场景中,去体会歌中离愁别绪和欲说还休的滋味。流行歌曲是面向商业市场的,它要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抓住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其开头设置必然先声夺人、出手不凡,把观众迅速地带入它的情景中。

在好莱坞的故事片中,激励事件的设置尤为重要。主人公因为某种因素被迫卷入到一场冲突中,他的平衡生活被打破,于是他走上了恢复平衡的道路。比如,《白夜逃亡》(White Night)中的开端,巴希里科夫(Nikalai Rochenko)——一个逃亡到美国的苏联芭蕾舞者在去日本演出途中因飞机事故不得不迫降苏联,他的生活被迫改变,他不得不再次走上了白夜逃亡之路;《亡命天涯》(The Fugitive)中的开端,医生金保(Dr.Richard Kimble)的妻子被杀,金保成为重大嫌疑犯,他被迫走上为自己洗清罪名的逃亡之路;《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adewption)开端,银行家安迪(Andy Dufresne)被当作杀害妻子与情夫的凶手,被判终身监禁,他从此走上重寻自由的逃亡之路;《阿甘正传》(Forrest Gamp)中的开端,天生弱智的阿甘被人欺辱,从此走上自我发现的道路,等等……。好莱坞的编剧们从一开始就把主人公置于一个被迫打破平衡的情势之下,以其命运的突转抓住观众。

在电视报道中,这样的叙述开端同样重要。新闻的新也在于原有事物的状态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矛盾,作为记者应该抓住这种变化,充分利用它来结构节目开头。

以吸引人的导语开头,比如,在《在千钧一发时刻……》中,其导语为:今天凌晨,巴州市巴中区遭受了三十年罕见的暴雨袭击,一名少年被洪水围困在山丘上,生命危在旦夕,一场扣人心弦的抢救行动迅速展开。《新闻30分》“世界首场口技音乐会在伦敦上演”中,其导语为:观众朋友,提到口技这种传统的技艺,大家都不陌生,但把众多的口技表演者组织起来,举办一场音乐会您一定还没见过,那最近英国伦敦的国际口技大会就为大家奉献了世界上第一场口技音乐会。不用带任何乐器,表演者嘴一张就开始了。以有特点的现场开头,比如《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开篇即以爆炸现场的烟雾和同期声把观众带入到现场情境中。

2.结尾有力

节目结尾要简短有力,同时给观众以思考和余想,使观众在看完节目后还能细细琢磨。比如《北京市二环路竣工》的结尾“我们跑了一圈,只要了29分钟”,节目戛然而止,但是给观众一个思考,节目中说原来跑一圈要1小时40分钟,现在只要29分钟,在两个数字的比较中,观众理解到具体而实在的信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土地变绿的秘密”报道当地政府为了应付“用地检查”而采取作假行为,节目用一个当地农民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的话来结尾,“那个假山不同于这个假山,两个字嘛,一个假、一个假是不同的”,接着是记者的苦笑声。结尾含义深刻,韵味十足、引人深思。

三、不断有新的东西呈现

“不断有新的东西给观众,要不断地往桌上放香蕉、苹果、梨等,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根据2003年美国CBS《60分钟》制作人斯蒂芬·谢帕德(Steve Shepard)在中国传媒大学指导的工作室(workshop)中的讲座整理而成。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中不能是简单的重复信息,也不能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画面堆砌。节目应该有新的发展去满足观众的好奇。当你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要想到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段落都是对推动叙事有用的,它们或者深化故事、或者推动事件发展、或者不断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与精神,否则,这些镜头和段落就可以被舍弃。有的报道,看似镜头量和信息量很大,实质上是在不断地重复。

比如甘孜州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藏寨姐妹》,选材独特,影片选取了雅玛泰和雍中夏这对藏族姐妹的生活片段,姐姐雅玛泰虽身患残疾仍然非常乐观坚韧地劳作、生活,妹妹雍中夏的丈夫去世后,她坚强地照顾着姐姐和孩子。片子中坎坷的人物命运以及与此对应的人物坚强的精神、毅力,使片子抓住了一个生动、积极的好题材。但是片子的问题是,叙事上没有推进和发展。片子从一开始就不断展现失去双手的雅玛泰用脚洗脸、烧火做饭、拿馒头、采摘花椒的镜头。如果说,观众一开始还对雅玛泰的劳作、生活场景有好奇感的话,那么在影片发展到中部的时候,这些场面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叙事在原地踏步不前观众无法再看到这家人有新的东西呈现出来。在雅玛泰相对孤立、安静的生活中,没有一个外来因素的碰撞形成叙事的动力。影片为了形成客观冷静的记录风格,而使被摄主人公处于一个抽离生活的状态。因此,影片发展到中段10分钟左右的时候,观众就会失去观赏的好奇心和兴趣。其实,该片完全可以通过记者与人物之间自然的采访与交流去激发动力,从而为我们展示一个更加自然、生动并且不断发展推进的生活场景。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授了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思路与方法,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应该带着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这样一个明确的思路去采集素材,结构报道。这样的采访报道思路也向我们传达了如何切入现实和具体的实例,如何用真实的故事、普通的视角去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宏观的背景、政策的方法。从这一点说,西方的新闻记者特别善于从具体事例着手去体察世事,这也是一个容易为观众所接受的方式。中国电视媒体在发展中也逐渐开始熟悉这样的报道技巧和方式,应当说这对中国电视报道如何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如何在对外宣传中以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信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思考题:

1.结构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路是什么?

2.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做到从具体的事件着手,从微观着手来报道宏观形势或政策?

3.如何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

4.对中心人物的判断有什么标准和方式?

5.电视节目的动力机制有哪些因素?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