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13839700000055

第55章 走向成熟的中国电视剧(1990年至今)(25)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理论取得的成就

世纪之交,文艺界面临的最大理论课题要算是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冲突和融合。对于电视剧理论研究而言,多元话语出现在电视剧理论研究领域。无论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消解”,还是对艺术精神的“守望”,其理论关注的焦点仍在于对电视剧这种艺术形态的定位。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它要求电视剧艺术在给予受众审美享受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受众的精神提升。而电视剧,因其给制片商带来的高额利润不断被媒体揭示,其商业性和消费性特征被不断发现并加以强化,于是,给电视剧的定位便成了“问题”。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介入,与电视剧被强化的这些特性不谋而合。因此,是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视角切入电视剧的研究,还是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视角切入电视剧的研究,也就成了论争的核心问题。

如何展开电视剧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剧的理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传媒大学作为理论研究的重镇,在一大批老专家和中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借着“211”学科建设的契机,一批较为专业、分工明晰、颇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得以出版。

第一,是有关电视剧历史研究的著作的出版。郭镇之的《中国电视史》,高鑫的收录于《中国应用电视学》第九章中的“电视剧”,钟艺兵、黄望南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陈志昂主编,朱景和、周金华、薛莱等共同撰写的《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上、下册),吴素玲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赵玉明的《中国电视通史》,高鑫、吴秋雅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都是电视剧历史研究取得的成果。

第二,是理论研究得以从电视剧本体展开。由中央电视台策划,刘习良为主任,仲呈祥、刘继南、陈志昂、王锋为副主任,陈志昂为执行主编的“电视艺术丛书”共8本:张凤铸的《电视声画艺术》,傅正义的《电影电视剪辑学》,郑国恩的《影视摄影构图学》,梁伯龙的《电视表演学》,刘永泗的《影视光线艺术》,孟繁树的《戏曲电视剧艺术论》,陈志昂的《审美文化与电视艺术》,黄会林的《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

第三,由曾庆瑞主编的“电视剧艺术丛书”。第一辑包括曾庆瑞的《电视剧原理》(5卷),吴辉的《电视社会学》,吴素玲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张筱强的《电视剧人物塑造艺术》,周靖波的《电视剧作艺术》,秦俊香的《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艺术》,曾庆瑞、郝蓉的《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等;第二辑包括曾庆瑞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论》、《中国电视剧艺术学研究方法论纲》,仲呈祥的《电视剧艺术美学》,周月亮的《电视剧艺术文化学》,李兴国的《电视剧照明艺术》,余小梅的《电视剧艺术心理学》,王伟国的《电视剧策划艺术论》、《电视剧摄影艺术论》,高福安的《电视剧制片管理艺术》,李胜利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黄金华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研究》,李俊梅的《电视剧音乐艺术》,李丹林的《电视剧法律问题研究》,吴素玲的《电视剧艺术类型论》,张育华的《电视剧艺术鉴赏学》,刘晔原的《电视剧批评与欣赏》,杨燕的《戏曲电视剧研究》等。它们作为专门研究电视剧的理论著作,是全面把握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创造规律的专门著作,也是电视剧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奠基性著述。

第四,由倪学礼主编的“影视艺术创作与应用理论书系”面世。其中包括:秦俊香的《影视接受心理》,刘婷的《影像叙事》,卢蓉的《电视艺术时空美学》,吴秋雅的《电视艺术思维》,曲茹的《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这套专著从电视剧艺术创作的实践出发,从中国电视剧艺术创作的当代语境分析和把握现实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五,由蒲震元、张晶为编委会主任,张晶、杜寒风、苗棣、胡智锋等分别为主编,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艺学与美学丛书”共四辑34本,其中已出27本。

这套丛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文艺美学、中国美学、西方美学、电视电影艺术美学、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作出全面反思和对文艺美学具有建设性意义和价值的专著,是了解以电视剧为代表的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当代现状的美学指南。

第六,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郝建的《影视类型学》,李道新的《影视批评学》,胡智锋的《电视传播艺术学》,陈旭光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彭吉象的《影视美学》,陈晓春的《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刘晔原的《电视剧艺术论》。其出版标志着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业已注重电视剧艺术理论的建设。

第七,仲呈祥的《十评飞天奖》,张晶的《审美之思——理的审美化存在》、《论审美文化》、《美学前沿》,胡智锋的《“真相”与“造像”》,周涌的《影视剧作艺术》,苗棣、赵长军的《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姚小鸥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周靖波的《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戴清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田本相的《电视文化学》,金丹元的《影视美学导论》,刘树林、李泱的《电视文艺学》,张凤铸的《影视剧论》,胡恩、陈汉元的《电视剧故事精编》,张学正、王传斌的《当代电视剧名片赏析》,朱景和的《电视纪实艺术论》,朱羽君的《现代电视纪实》,梁明的《影视艺术纵横谈》,陈默的《影视文化学》,苗棣等的《拓展中的影像空间》,王昕的《在历史与艺术之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文化诗学研究》等具有前沿性的电视剧理论研究,夯实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第八,由李兴国主编的中美大学生影视专业在读精品教材,包括:保罗·M.莱斯特的《视觉传播》,罗纳德·J.康姆潘西的《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赫伯特·泽特尔的《实用媒体美学》、《电视制作手册》、《摄影基础》,彼得·K.普林格尔等的《电子媒体经营与管理》,约翰·S.道格拉斯的《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迈克尔·拉毕格的《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这套丛书是了解西方影视技术美学的代表性著作,对于国人把握世界影视艺术与技术动态具有借鉴意义。

第九,在专家导师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影视艺术专业的关于电视剧专门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论文为电视剧理论建设添砖加瓦,并在电视剧理论视野的开拓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总的看来,自从电视剧诞生以来,电视剧理论研究相伴相随。这些研究包含了电视剧文本的整体构成、构成方式、组成元素,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属性和性能的本体研究;包含了电视剧整体构成中的现实世界、表现世界、虚构世界、价值世界与其逻辑构成中的生活现实、审美对象、创作过程、艺术文本、观众接受、社会实践诸元素的对应关系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对电视剧价值体系的建构,在对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中介,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特定的审美关系,价值主体思维和价值认知的主要形式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美学研究;包含了从编、导、演、摄、录、服、化、美等一系列以技术为主导,由技术而艺术以至于美学高度的技术美学研究。从研究方法体系到文本结构体系、技术体系再到价值体系,整个电视剧批评的理论建构在一代又一代电视剧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其宏伟的大厦已经展现在读者面前。

思考题:

1.简述《电视剧浅议》的主要内容。

2.复苏与发展阶段的电视剧理论建设有何特点?

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理论大厦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