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13839700000016

第16章 发展时期的中国电视剧(1982-1989)(3)

随着这种反思意识的不断深入,电影创作题材由政治反思转化为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以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张艺谋、吴子牛等青年导演以及他们的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猎场札撒》、《黑炮事件》、《红高粱》,中年导演黄健中、吴天明的《良家妇女》、《人生》、《老井》等为代表,开创了由政治性反思到文化性反思的电影新阶段。他们通过对历史、民族和人的深沉思索,把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黄土地》以厚重苍凉的黄土高原和滞缓流淌的黄河,作为民族和历史本体的象征,其间的腰鼓队展示和宣泄的是备受压抑的勃勃的生命力,伏地求雨的百姓作为愚昧落后的意指,构成了纵观民族精神文化的经典的象征场景,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这种民族生命状态的一种哲学性把握:“如此脊薄的土地却产生出这样灿烂的文化,世世代代奋斗不息却又以‘按老规矩办’为生存的唯一法则,新生、伟力、潜能和保守、愚昧、落后共存。《黄土地》对此作了多向、多元的揭示,它引起的思考是深长的。”

《黑炮事件》以赵书信近似“荒诞”的故事,展现的却是严肃的知识分子现代性的课题。正如影片导演所言,“揭示我们民族落后的文化心理积淀与现代化物质进程之间的矛盾,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心理进行反省与更新的自觉意识,是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基本立意。”“在影片的主人公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二重性品格:一方面是民族尊严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会蒙受重大损失时他面对外国人拍案而起;另一方面是自我的丧失和主体意识的失落,封建文化传统遗留下来的奴性文化心理造成他逆来顺受,善于自我调节。”“《黑炮事件》对于赵书信个人来说,可以算作喜剧,但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时代来说,其实是一个悲剧。”电影领域的这种文化反思对20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节 历史反思与电视剧新的文化启蒙角色

处在发展阶段的电视剧艺术,也承担了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文化反思成了电视剧创作的重要题旨。其实,经过十年炼狱走来的电视剧艺术工作者,在电视剧复苏阶段的短篇电视剧创作中,早已涉及到对人性和人道的思考,对“文革”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发展阶段的电视剧,尤其是中长篇电视剧的创作可以看作是前者的深化。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这一阶段电视剧创作凸现的内容特色。而这三方面的反思,往往既有侧重,又相互交融,为叙述方便,逐一论之。

一、对历史的反思

1982年的《蹉跎岁月》由中央电视台录制,叶辛根据自己所著长篇小说《蹉跎岁月》改编,获第3届(1982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连续剧一等奖、优秀导演奖(蔡晓晴)、优秀女主角奖(饰杜见春的肖雄)、优秀女配角鼓励奖(饰邵玉蓉的赵越)。此剧描写“文化大革命”中,一群上海知识青年到贵州山区农村插队落户的故事。柯碧舟因家庭出身不好,受到左倾思想的歧视,背着沉重的“血统论”的“磨盘”,在艰难中度日。但他为人正直,热爱文学,岁月纵然蹉跎,理想却终未泯灭。在一次护林值班中,他结识了革命干部家庭出身的杜见春。不久,在赶集时,柯因揭露了扒窃农民钱包的肖永川,被肖的同伙毒打,适逢杜见春赶到,奋勇解救。

二人于是萌生了真挚的初恋。一天,杜见春来访柯碧舟,杜从心术不正的苏道诚嘴里了解到柯的出身,感到承受不了,于是决定中断爱情。这对柯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柯在逆境中,曾想到死,但在老农民大山伯的关照下终于挺了过来。他在风雨中保护集体的耕牛,不幸摔伤,大山伯的女儿邵玉蓉为其精心调治,在相濡以沫中二人产生了爱情。大山伯虽然一时也尚未摆脱“血统论”的影响,不同意他们相爱,但玉蓉却坚持追求这种真挚的爱情。不料,玉蓉在一次偶然机遇中得知一伙流氓将报复杜见春。她为了搭救杜与流氓遭遇,不幸被害牺牲。柯碧舟悲痛不已,但终于坚强地挺了过来。不久,“血统论”的灾难竟降临到杜见春头上。

正当杜兴奋地盼望着推荐她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从上海传来消息,她的父亲被定为“走资派”揪出来了。于是,她的身份骤然由“红五类”沦为了“狗崽子”,上大学的资格自然也被取消。

她被左定法之流发配到摇摇欲坠的粉房内栖身,左乘雷雨之夜妄图强奸她,把她逼上了绝路。

柯碧舟赶来,解救了她,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热情地开导、帮助她。慢慢地,双方复萌了爱情。

“四人帮”覆灭,杜见春之父官复原职。杜、柯二人回沪省亲,他们的爱情又遭到杜母和杜兄的反对。柯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不辞而别,决心只身返回山村创业。杜闻讯后,追到火车站,决心与柯携手共进,去迎接幸福明天。

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上,《蹉跎岁月》是第一部根据当代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拍摄的4集电视连续剧。新崛起的电视连续剧,因其容量大,面对长篇小说,显示出改编拍摄长于电影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中国现实主义文艺复苏的大潮中,“伤痕文学”极为盛行。而在“伤痕文学”中,又以再现“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生活的“知青文学”名噪一时。叶辛继《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之后完成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在众多的“知青文学”中,以其鲜明的美学理想和现实主义品格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可以说,中国电视连续剧在从复苏走向发展时,能从如林的“知青文学”中选择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搬上屏幕,是难能可贵的。对于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来说,导演注重在屏幕形象中注入小说原著所具有的鲜明的美学理想,并努力使之更加光彩照人。这主要体现在对上海知识青年柯碧舟、杜见春和农村青年邵玉蓉形象的塑造上。

这三个形象,人生道路不同,性格迥异,尽管历史浩劫和动乱分别给予他们以或迟或早的灾难,但他们却均能经受考验,最终坚持“直面人生、奋进不止”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在奋进青年身上洋溢着的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抱有胜利的坚定信念的理想情操,激励着荧屏前的观众在反思和回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生活时能获取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这部作品高明于那些仅仅止于描写和展示这段历史生活带给知识青年的苦难与不幸,缺乏激人向上的理想光彩,从而令人感到悲观与消沉的作品的地方。

导演在剧中还注重让屏幕形象体现并张扬小说原著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品格。这便是:其一,调动电视语言手段,充分展示小说文学语言所描绘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使电视剧保留原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性。其二,保留原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精神风貌的优势,让柯碧舟、杜见春和邵玉蓉都无一例外地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斗走资”、“黑五类”等)和个人爱情生活矛盾的漩涡里展现各自心灵深处的“本相”。由于矛盾把握准确、展示充分,人物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个性化特征就能得到较充分的揭示。这样,柯、杜、邵等人物形象的性格化、个性化程度在同期同类艺术形象中,达到了较高水准。其三,借鉴原著对所描写的那段历史生活的走向和趋势的总体把握,坚持既直面人生,又开拓未来,使全剧保持了促人深思、激人向上的基本格调。全剧在屏幕上大致形象地勾勒出当代知识青年思想历程的三个重要层次:浩劫之初由极左思潮煽起的狂热到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碰壁消沉;“九·一三”事件前后因事实的启示而由消沉转向思考;粉碎“四人帮”后由思考突向奋进。

这一思想发展脉络对历经十年浩劫的观众来说无疑具有普遍的认识意义,因而此剧相当广泛地深入人心,引发了人们的思想共鸣,激励人们从对这段历史生活的反思中照见自己的身影,找到前进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蹉跎岁月》为发展中的中国电视连续剧,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提供了汲取文学情节结构的叙事方式营养的成功经验。也许正由于导演在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做出了上述突出成就,所以理所当然地荣获“飞天奖”首次增设的“优秀导演奖”。而女主角杜见春的饰演者肖雄,也一鸣惊人,夺得“优秀女主角奖”。

1984年的《今夜有暴风雪》是继《蹉跎岁月》之后反映知青生活的又一力作。十年动乱中,中国有40万知青开赴北大荒。对于这段历史,已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历史的荒唐、时代的荒唐、政治的荒唐,以及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与一代年轻人的创业精神、在艰难中成长的人生历程形成一种历史与人生的悖论,是这部小说和电视剧反思历史的深刻之处。历史的谬误与可贵的北大荒精神,按照电视剧的主要人物曹铁强的话而言,就是“我们付出和失掉了许多,但是,我么能得到的要比失去的更有分量”。电视剧以暴风雪之夜八百知青大返城的一场骚乱开始,回溯了11年知青的生活经历。这是1979年初春的一个夜晚,肆虐的暴风雪袭击着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三团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这里聚集了各连的头脑们,正在召开决定全团八百名知青命运的秘密会议。

顽固推行极左路线的团长马崇汉,出于私利,扣发兵团总部关于三天内办理完知青返城的急件,因而遭到团政委孙国泰、工程连连长曹铁强等人的反对。其实,秘密早已泄露。此刻,被激怒的知青们,手擎火把,乘着拖拉机、马车、木爬犁,从四面八方向团部涌来。围绕大返城,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终于展开了。该剧以威严壮阔的北大荒为背景,以这场斗争为基点,将笔端伸向知青们整整十年的生活领域,利用多视角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知青生活、命运、成长、斗争的具体描绘,彻底否定、批判了“文革”中在知青问题上的极左路线;同时,再现了他们垦荒戍边、建设边疆的生活战斗风貌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塑造了裴晓芸、曹铁强、刘迈克、小瓦匠、孙国泰等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其反思的主题定格在“不管历史经历了多么复杂的过程,北大荒的知青还是值得自豪的。尽管他们在那里经受了艰苦的磨难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身边甚至充满了荒唐和谬误,但他们毕竟成长、成熟了。他们奉献给北大荒的青春年华,他们豪迈的英雄主义,他们曾对时代肩负的责任,总之,他们那段历史中一切宝贵的东西,是不应该被社会也不应该被他们自己忘记的”。

由青年编导王宏和孙卓1984年创作的《青春无悔》,是一部没有入围“飞天奖”的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剧。尽管没有获奖,但在艺术探索上却也不乏宝贵的经验教训。创作者要在屏幕上艺术地浓缩再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差不多30年间江西共青垦殖农场的既悲且壮、可歌可泣的历史,难度很大。编导也清醒地意识到,仅凭现实主义的再现还有些意犹未尽,因此便选择了一条在立足于再现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表现的完美的创新之路。即是说,在屏幕上,全剧除了靠一个情节表意系统来再现这段复杂的历史和生活外,还力图创造另一个视像表意系统来容纳和传递更丰富的信息、更深邃的意向,从而把再现与表现结合起来,将那段历史的底蕴和青春的价值揭示得更深沉。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但不少观众反映《青春无悔》看不太懂,却是事实。

原因何在?恐怕主要是情节表意系统不够明晰。一是就情节而言,编导似乎在有意加以淡化。某些情景、场面,拍得相当考究、精致,从表演、造型到用光,都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电视剧艺术的上乘水平,如抓鱼、捞砖、烧荒、探路、抬石,等等。但这些断片如颗颗闪光的珍珠,缺乏一根线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也许,这正是编导所追求的散文式结构风格。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有无这根串联的线是多少会影响到明晰程度的;加上青年编导大概对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生活较为熟稔,而对50年代共青垦殖农场的生活就未必那么了解,因而从人物言行到环境氛围的历史层次和跨度都表现得不那么分明,就更加削弱了情节表意系统的明晰程度。二是就人物而言,性格的演进和情感的流淌轨迹,表现得有些模糊。譬如,团支书出场时是“血统论”的信奉者,对女主人公的出身不好极为鄙视。尽管女主人公抓鱼本为大家,熬好鱼汤请大家喝,却被他不问青红皂白,批得一塌糊涂。这一切,是被他当做“阶级斗争”这个“纲”来抓的。虽然,在烧荒中他救了她!但双方的情感是如何从隔膜到交融,以至相互慰藉、共鸣,再到相爱,屏幕上都表现得很不充分。所以,待到屏幕上女主人公宣布要与团支书结婚,认定“今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时,多少有点令人感到突兀,削弱了艺术的情感魅力。作为传达感情的艺术,一旦忽视了对人物性格演进和情感流淌轨迹的细腻刻画,恐怕就很难在最大程度上以情动人。由于在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上的粗疏,致使全剧的情节表意系统显得不够明晰。

而情节表意系统的不够明晰,又直接影响到视像表意系统所精心创造的新的审美境界的可读性和观赏性,遮蔽了创作者反思历史的深刻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