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13839400000029

第29章 打造中国广电的品牌节展(3)

本届国际影片展映更注重主题策划,全景式展示世界电影发展的动态与潮流。国际影片展映由“向大师致敬”单元、“新中国精品电影展”、“地球村”单元、以城市为主题的专题影展组成。“向大师致敬”单元,推出英国著名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10部经典影片、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的6部佳作、韩国电影泰斗林权泽的经典作品以及让·吕克·戈达尔以及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人的传世之作。新中国精品电影展,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以专题形式展映一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影片。“地球村”单元,设置“澳大利亚视点”“聚焦德国”“聚焦意大利年轻演员”“聚焦瑞士”“巴西风情”“土耳其呈现”等国家展映单元。以城市为主题的专题影展,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征集以城市为主题内容的影片(包括剧情片、短片和纪录片),让国内外电影人和观众在享受电影的同时,感受上海世博会的氛围。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近两年成长情况如何?

答: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传承中坚持创新,力争打造产业孵化器,以提升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其主体活动越做越强,比如参赛片每年递增速度很快,从2006年的746部到2009年1925部。而且世界首映、国际首映的影片也在不断增多。此外,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的阵容与世界各大电影节比,也非常强大。2006年的吕克·贝松,2007年的陈凯歌,2008年的王家卫,以及今年的丹尼·博伊尔,无不是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大奖、拍摄的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著名导演。在电影市场上,2006年推出合拍片项目洽谈,2007年重新亮相的电影市场,都在不断强化电影节的市场功能。本届电影交易市场移至上海展览中心,展区面积和展商数量都创历届之最。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和合拍片项目洽谈在今年收到了200多个报名项目,包括一些大牌导演的最新创意,创投的功能越来越务实,并且通过与柏林电影节合拍市场、东京电影节项目市场的国际合作,为参加的项目方提供更广泛的推广与融资平台,切实地帮助电影人实现梦想。随着展映影片越来越精彩以及展映单元的不断丰富,观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参加电影节的业界人士每年达5000名以上,报道媒体人员的数量也达到了1000多名,每年增加15%以上。而电影论坛则从中国产业环境与政策环境下办节的特点出发,弥补电影节市场功能缺位的遗憾,通过国际范围对业界精英的邀请,通过产业层面、观念层面的话题设置,通过对扶持、培训新人与辐射公众影响力不同的功能呈现,电影论坛已经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品牌。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界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答:首先,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现在,在中国的电影产业界,大家都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电影节的市场功能。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说,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好莱坞发行体系之外另一个发行推广的重要平台。其次,其通过将世界多元电影呈现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机会。同时,电影节的论坛秉承“中国道路,世界价值”的宗旨,邀请业界精英展开头脑风暴,为行业内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近年推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及合拍片项目洽谈成功率非常高,今年入围的40个项目中有34个达成合作意向,其中接近半数的项目正在拍摄或已拍摄完成,准备参赛或参展各大电影节。这为推动中外合作,为国际电影的投资商、发行商共同发现、探宝中国电影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亚洲的导演们将优秀影片送往国际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明确的目标使上海国际电影节越来越成为业界聚集之地,中国电影、亚洲电影的新人在此被发现并获得融资、推广,中国与国际的电影的合作在此启程。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取得较快发展的经验有哪些?

答: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四个方面的努力工作。

一是建立独立的电影交易市场,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搭建平台。2007年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错开连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重新设立,中国电影初步实现了不出国门的外销。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设立,是“市场一小步,电影节一大步”。三年来,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平台的变化。从最初的62家展商、120多位国内外买家,到本届76家展商、500多位国内外买家,单独设立的电影市场弥补了上海电影节的市场缺位,大大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

二是阶梯式孵化产业力量,为艺术创造力转化为电影生产力提供国际平台、培训与推广。近几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国际学生短片展评等三个平台,为来自中国、亚洲、世界等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电影人群提供专业化、定向化服务。其中,“中国电影项目创投”通过推广中国年轻导演的电影项目,为年轻导演提供融资培训,帮助年轻电影人实现电影梦想,为中国新锐导演走向国际舞台创造机会。2007—2008年,创投平台已成功签约、拍摄完成或正在筹拍的影片已达21部,成为国际上成长最快、签约率最高的电影融资洽谈平台之一。“亚洲新人奖”则侧重扶持亚洲国家的年轻人(包括给予高额奖金),推动亚洲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发展。“国际学生短片展评”则为国际学生进入行业设立窗口,短短3年,报名影片数量与辐射国家不断增加,2009年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655部学生短片报名,电影节针对性地设立了短片交易市场,引起了国际电影业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人才孵化与项目孵化相结合,专业人气迅速攀升。

三是借船出海,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在推广上海国际电影节品牌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拓展更多的推广渠道。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年轻的电影节,通过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短片市场与合拍市场、东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市场的资源互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一批中国电影项目推向世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业内影响力迅速提升。通过这种强强联手,让中国电影生力军具有了国际市场眼光,也让他们进入了国际业界和媒体的视野。

四是寻找中国产业与政策环境下的办节模式,通过电影论坛弥补市场功能缺失。在论坛平台邀请国际业界顶尖人士,针对产业热点进行头脑风暴,为参会人员提供超值服务。电影论坛集结市场与创作方的代表,引出市场性与艺术性不同立场的观念碰撞,呈现了电影节对产业关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电影论坛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独树一帜的产业特色,并纷纷被其他国际电影节所借鉴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