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口语艺术实用教程
13839200000032

第32章 口语艺术成长(16)

其实无论在那里,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以及更大范围的人际关系都不会消失;无论在那种类型的社会,人们总会碰到一些干群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或有着其他关系的人们之间彼此产生敌意时,当出现挑衅的行为时,当遭到拒绝内心感到绝望时,人们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并知道如何主动积极恰当地处理它们。重视与人相处、诚心与人交际、平衡各方关系,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能力;兼顾兼赢、个人公关、打造形象则是时下最流行的交际理念。

1.兼顾兼赢

现代的社会组织有高度分化又高度融通的发展趋势,它使得处在整个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各个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无论是一定范围内的私人关系,还是外部的公众关系,从长远来看,都是建立在互惠互益基础上的兼顾兼赢关系。所谓兼赢,就是使参与的双方或各方都对结果比较满意。

人类的交往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单赢式交往。这种交往的结果是一方成功,另一方失败。作为失败的一方往往会对结果不服,于是耿耿于怀而伺机报复,或以绝交来避免今后再接触。二是俱伤式交往。这种交往的结果是各方均受到失败的打击,双方都为不成功而感到不快,为此也都不愿意再度合作。三是兼赢式交往。这种交往使参与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感到在交往中得多失少,得大失小,都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一般来讲,上述三种模式中第三种是最佳的,因为它最符合现代人互惠互益的交往理念。

造成交往单赢或俱伤结果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交往双方优势与劣势之比悬殊太大,这正如“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如不平等的顾主对员工、传统的老师对学生、严厉的父母对孩子等。二是取决于交往者的动机是利他利己还是互利的,如果是利己的,又态度强硬,就很容易使一方或双方受挫。三是取决于有无建设性的方案。建设性的方案有利于交往的成功,而对此一无所知就会事与愿违,再好的愿望也无济于事。兼赢式的交往往往带有创造性,就是能够在双方利益尖锐冲突的形势下找到互利的机会,或能从长远观点看问题,想到今后可能会出现的机会而愿意在眼前利益上作一定的让步,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兼顾兼赢是一种新的时代观念。随着飞船进入太空,人类发现地球上的人不分种族、国度、阶层、信仰、意识,都是“同船共渡”、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家人。作为一家人,人们就有着共同承受破坏环境带来的灾难和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为此不能不互相了解、互相依赖、相互合作、共存共荣。由此来审视言语活动的问题,就会清晰地看到自我与他人之间最为正常的关系就是兼顾兼赢。

2.个人公关

现今时代,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受制于他人。无论是政治家、演员,还是教师、普通人,都必须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以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就可能连职业都保不住。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系就是工作,关系就是效益,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就是价值体现。言语活动则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是一切关系的血脉。不会用语言去处理关系的人是没有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的。所以,确立正确的言语理念,激发高度的言语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公关和及时与人沟通的习惯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每个现代人都须有积极主动与他人接触的意识,尽力扩大自己的社会活动面,并尽力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广泛的言语实践中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积累起丰富的自信和经验。

市场经济的最大的好处是给人选择职业、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的自主权,给人充分展示才华和才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和有利条件。这些权利和条件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就会变成淹没人生航船的汪洋大海。看清自己所处时代个人公关的特点,鼓足勇气去面对挑战,在这一点上谁都别无选择。

每个不同的公关主体,都会有不同的公众群。即使是同一个公关主体,当他针对不同的问题时,他的公众也会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公众是谁,是顾客、听众,还是学生,然后把他们作为上帝或衣食父母来看待,了解他们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全心全意地服务于他们,或是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优质产品。

3.打造形象

电视的普及教会人们了解形象的重要作用,懂得了良好形象在目标追求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于是,聪明的人越来越舍得花代价来打造个人的、单位的、城市的,乃至于国家的良好形象。而良好的形象加上科学有效的传播也确实不负重望地成了人们处理社会关系、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力工具。

看着周围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街道房屋天天绿化、美化,就不难明白现代人越来越多地注意、分析、鉴别、评论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形象,这无形中强化这样的新观念:形象能力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关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形象能力或曰个人魅力能帮助人们成功。凡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无论是男性女性,都有责任开发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别人喜欢你并尊重你。

单从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来看,一个人有时需要让别人喜欢自己,有时又需要让别人尊重自己,有时需要让别人感到自己可亲可近,有时又需要让别人感到自己可敬可畏。然而遗憾的是,当人们对形象有了多样化的需求后,却发现自己的形象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提出了给形象美容的课题。通行的方法是科学地扬长避短、巧掩不足,或是自我嘲弄、故意亮丑,以图反常效果。其实,人的形象包含的内容很多,有知识形象、能力形象、道德形象、外貌形象等。如外貌形象则包括了容貌、肤色、体形、体态、服饰、化妆、表情、言语、举止、行为和活动等。再如内在形象则又包括了知识、思维、性格、气质、情感,还有各种观念等。

公众十分看重的形象是品学兼优者。所以,素质全面是个人公关的有利条件。个人的形象好与有魅力是个人拥有的最佳公关武器。一个人要想打造自己的形象,应从下面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二是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与才能;三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四是具有自觉的公关意识;五是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如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个人公关的成功,是以公众至上、诚实守信、互利互惠,以自己的人格真诚面对社会公众,以自己诚实有效的劳动,获得社会的承认,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获得应有的报酬,从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语言知识

说话以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其表情达意的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人在开口说话之前,先要产生说话的动机和愿望,即“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组织内部言语的最初过程。在这一阶段,人们要勾画说话内容的大致轮廓,确定主题词语以及一些小意节。

扩展与编码阶段——这一阶段要通过扩展、编码,使内部言语转换成外部语言,即完成由“想”到“说”的转化过程。在内部言语阶段,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脑子里只是形成了一些意节和大概轮廓,要说出来就要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先要寻找恰当的词语,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将这些词语编排起来,将简略粗疏的语点扩展、丰富,编码为完整的句子,以便于下一步把语意清晰地表达出来。

传送与反馈阶段——说者要借助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把信息传送出去,听者则凭借听觉器官来感觉这种声音信息,理解信息的内容,并作出响应的反应。同时,听者的这种反应又反馈给说者,使说者边说边监听自己的话,边从听者的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对自己的语量、语调、内容等进行调节。

(一)说话的基本特点

1.言语与思维相协调

说话的过程非常快捷,表现为思维与语言几乎同步。现想现说,想得到才说得出。如果两者不同步,就容易形成表达上的紊乱、迟滞或嗫嚅。如常用“啊”、“那个”等赘词可能是由于思维不清晰、思路不通畅;说出的话与本意相反可能是选错了词语或句式;重复说两遍甚至更多遍常常是不能同时承受输出和加工的双重劳动,只得借重复来弥补思维迟滞所造成的信息中断。

2.表述形式残缺松散

除了有文字凭借的书面发言讲话外,在一般情况下,说话总是现场表述,随内容的需要而自然吐露并加以自我调节的。由于表述速度快,说话的人来不及对语言进行细致的加工润色,因此,说话不象书面语言那样讲究语法的严密和结构的完善,表现为言语形式的残缺与松散。如比较多用省略的句子,隐含的句子,脱落的句子,停顿多,语气词多,关联词少,语流时断时续,重复插说,甚至说半截子话等。

(二)说话的一般要求

1.言之有物、重点突出

一是说话要有明确的表述目的,要确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谁说话,为什么而说,要说些什么;二是内容要实在,观点要明确,要让听者明白你到底说的是什么(若是叙述,要让人听后知道说的是件什么事,来龙去脉如何;若是议论,要让人知道你的观点和见解,立论是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若是描述,要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其物,切忌说话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三是说话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分清轻重缓急,主次本末,要剔除枝蔓,突出主干,让人得其主旨,得其要领,切忌本末倒置,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2.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说话内容的安排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尾,具体材料的先后顺序和详略程度在主旨统领下如何分别叙述等等。结构要完整,层次要清楚,条理要分明,要能清楚地展现出所说内容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切忌说话的杂乱无章,颠三倒四、支离破碎。

3.适应语境、话语得体

说话是一个主、客观协调统一的过程,不仅要考虑说话主体的各种因素,还要考虑客观方面的各种要求。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说话就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跟家里人说话,一般没有太多的顾忌,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跟知心朋友在一起,可以海阔天空,无话不谈;接待外宾时,说话要字斟句酌;对长辈说话要多点尊重的语气,对平辈说话则要真诚、亲切;私下里聊天儿,可以随便一些,在大庭广众发言就要慎密;遇到对方情绪好,可以多说几句,对方情绪低落,就少说几句;对方有闲暇,可以多说几句,对方很忙,时间很紧,就三言两语、简明扼要。总之,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看身份,遣词造句要能符合不同场合交际的要求,符合说话人与听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三)说话的应试准备

命题说话是指给定一个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结构完整、叙事清楚、解说适当、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的独白式说话。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设置“说话”一题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将方言转换为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而不是测试语言知识,更不是测试表达技巧与口才。所以只要求应试人说话内容具有完整性,即述说一件事情要有头有尾,说明一个事物要有整体轮廓,论说一种看法要观点与论证清楚明白。在说话这一测试项里,要求应试人不凭借文字,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主试人的提示。

全国统一教材《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一书中提供了30个测试备用话题,应试人从这些话题中抽签决定说哪道题。这30个话题是:

我的愿望(或理想)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

童年的记忆我喜爱的职业难忘的旅行我的朋友我喜爱的文学(或其

他)艺术形式谈谈卫生与健康

我的业余生活我喜欢的季节(或天气)学习普通话的体会谈谈服饰

我的假日生活我的成长之路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我知道的风俗

我和体育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

谈谈美食我喜欢的节日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谈谈社会公

德(或职业道德)谈谈个人修养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我喜爱

的书刊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我向往的地方购物(消费)的感受

以上话题在参加测试前要有所准备。可对话题进行归并分类,以变多为少,分类构思。在准备时须注意,说话侧重于考查口语,所以,语流音变更要自然,轻声和儿化韵的出现更多,语调更生动,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语气词出现的频率也高些,多用口语惯用语,句子短小和简略些,可以重复强调,词汇语法上避免方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