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13839100000069

第69章 修辞方式(5)

(二)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中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袁鹰《井冈翠竹》)

间隔反复可以隔着句子反复,甚至可以隔着段落或者整个诗节,这在诗歌中经常可见。例如: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刘成章《安塞腰鼓》)

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如果能有机地交错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例如: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我们翱翔,我们欢唱。/一切的一,常在欢唱。/一的一切,常在欢唱。/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欢唱在欢唱!/欢唱在欢唱!/只有欢唱!/只有欢唱!/欢唱!/欢唱!/欢唱!(郭沫若《凤凰涅槃》)

这首诗不断地反复使用一些词语,有的是连续反复,如“欢唱!/欢唱!/欢唱!”,有的是间隔反复,如“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把作者饱满的感情表达得畅快淋漓。

反复多用于文艺语体中,如诗歌、散文中,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中较少用到。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

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啰唆,是一种语病;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是否运用,否则只能造成重复累赘和无病呻吟。

六、引用

借用一些古籍中的经典言论、熟语、典故、诗词表情达意、说明观点、描写事物,以增加语言的说服力,这种修辞格,我们称之为引用。

引用从形式上可以划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类。

(一)明引

明引,就是把引用话语的作者或出处明确地标写出来,被引用的话语不能修改,必须是一字不差的原文。例如:

①自然界的诸般品类在这里巧妙融合,置身园林,你自然会找到王籍的感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自然界的多样景色在这里浑为一体,陶醉其中,你自会产生晏殊的空灵:“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文化专题片《苏园六记》)

②爱因斯坦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这句话值得大家深思。(余秋雨《历史的脸谱》)

上述两例都采用了明引法,将话语的出处或是作者都交代清楚了。这些引文虽然只是截取原作的一部分,但准确无误,未经过改动。从形式上看,引文大多加上了引号,以示强调与区分。

(二)暗引

暗引,是相对于明引而言的,不标明引用话语的出处,而是将其融入作者的话语中,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①对善意的来访者,则是“蓬门今始为君开”;对不怀好意的来访者,则是“雨打梨花深闭门”。(张远山《人与门》)

②目前,已有美国、加拿大、智利及日本等国的旅行社对这种家庭旅馆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而“奥运人家”也已为“有朋自远方来”做了精心准备。(《胡同“奥运人家”让外国人体验北京文化》,《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4日)

例①②中都用引号标出了所引用的文字,只是并没有说明其出处。但是稍有文学知识的人就会明白例①分别引用了杜甫《客至》及李重元《忆王孙》中的名句,而例②中“有朋自远方来”则出自《论语》。

运用引用这种修辞方式,必须注意引用的话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引经据典并不单纯是重复名家之言,而是要用这些经典的引文增强自己话语的说服力。所以我们在引用前,必须对引文做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牵强附会。

第四节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运用中,修辞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时候,常常是几种修辞方式一起使用。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分连用式、融合式和套用式三种。

一、连用式

是指在一段话中接连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方式。几个修辞方式之间既不互相包含,也不彼此融合,而是前后相继使用。

(一)同格连用

指同一个辞格接连出现。例如:

①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花飘零在水面上。(鲁彦《听潮》)

②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下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听得大醉,也合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许地山《春底林野》)

例①是比喻连用,例②是拟人连用。

(二)异格连用

指在一句话中接连使用几种不同的修辞方式。例如: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例①是拟人和比喻的连用。例②是对偶、反问、比拟连用。

二、融合式

同一句话,从一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修辞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是另一种修辞方式,不同修辞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①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例①是回环和比拟的融合使用。例②是比喻和夸张的融合使用。

这种融合可以使句子浑然一体,修辞效果更加明显。一般经常融合使用的有:排比和反复、比拟和夸张、夸张和比喻等。

三、套用式

一个句子,从整体上看使用了某种修辞方式,而这种修辞方式内部的成分如果分解来看,又包含着其他修辞方式,这种辞格彼此之间有包含和被包含关系的修辞现象就是修辞方式的套用。例如:

①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渲染。大理花娇,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茅盾《春城飞花》)

②雨落在水库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给枝条梳动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土地里,卷起了一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出了一个个笑的酒窝。(刘湛秋《雨天的歌》)

例①是排比、顶真和夸张套用,“大理花多……大理花艳……大理花娇……大理花香……”之间构成排比,而每一项又使用了顶真,各顶真形式的蝉联部分再以夸张方式对上述几方面给以渲染。例②是排比和比喻套用,“鱼落在水库里……雨落在树梢上……雨落在土地里……”之间构成排比,而每一项又使用了比喻。

修辞方式套用可以使得修辞方式灵活组合,分层包容,大层次和小层次各得其所,互相配合,使得表达更加严密细致,更加富有变化和表现力。

修辞方式的连用、融合和套用几种方式还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

③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张万舒《黄山松》)

例③的结构比较复杂,整体上是拟人兼夸张,同时其中又套用了排比和对偶,而二、三、四行又可以看成是排比、对偶和排比的连用。

【思考与练习】

一、对比与映衬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对比与映衬的修辞作用。

二、什么是反复?反复与重复有什么区别?

三、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分析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

1.实际上川娥并不聪明,毫无出众之点。她是一座没有灯的灯塔。

2.鸿渐的心不是雨衣材料做的,给她的眼泪浸透了。

3.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四、运用对偶、排比、顶针、回环、对比、映衬、反复、比喻等修辞方式,写一篇短文。

五、辨识下列句子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方式。

1.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

2.咱们不招谁,不惹谁的,临完上天桥吃黑枣,冤不冤?你是明白人,明白人不吃眼前亏。

3.——大姐,这里住的可有一位作家?

——什么“作家”,“站家”,不知道!

4.小姑偷偷地往嫂嫂做小酥饼的配料里撒了一把盐,仿佛撒下了心中的一口恶气;嫂嫂当然也尝了椒盐小酥饼,同时尝到了小姑子心里的委屈。

5.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好在乡邻们并没有把我当成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远客。

6.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

7.鸿渐还在高中读书,随家里做主订了婚,未婚妻没有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相,也漠不关心。

8.夏夜,不知什么时候下过雨,又不知什么时候刮过风?现在可是一片朦胧的月光,一片甜丝丝的宁静……

9.喝过马奶的,谁不会歌唱?……马奶般醉人,玫瑰花般芬芳。

10.置身黄沙莽莽的天地背景,厮磨大风,对视沙丘,叩问历史,仿佛无话可说,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

11.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12.我们选择早晨,选择早晨这个特定时刻升旗——从校园的一片绿草地上,升起我们明丽的五星红旗,升起我们祖国的形象!

13.现在,这个少女排队欲购的,是红通通圆滚滚的肉肠。

14.结束下放的生活,我摘了帽子回京,到剧团写剧本,没有人知道我能画两笔。

15.你们哥俩还是各居一屋,“互不干涉内政”?

16.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

六、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式,并分析它们修辞作用。

1.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老舍《离婚》)

2.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围城》)

3.查过地图,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4.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茅盾《冬天》)

5.他抗议无用,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围城》)

6.我送来一包毒药,夫人可叫心腹丫头给十八子送茶时下在壶里,岂不结果了么?(姚雪垠《李自成》)

7.由姓氏正统论扩而大之,就是民族正统论。(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