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13839100000023

第23章 抒情

【学习提要】

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表达方式。任何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的感情。作者情感的抒发,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其他表达手段,融情感于写人、叙事、写景、议论之中。

第一节抒情的内涵和要求

一、抒情的内涵

抒情,就是情感的倾吐抒发,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们写文章,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必然会渗透到文章或作品的人、事、景、物之中去,从而产生感人的力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带有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心理现象。它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刺激。在这种作用或刺激下,人们时刻都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有欢愉有痛苦,有悲哀有恐惧。抒情就是宣泄各种情感的方式之一。比如《离骚》,可以看做是一种忧愤的宣泄,是屈原不平的内心情感的一种发散和宣泄。

任何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的感情,由于文体不同,对抒情的要求也就不同。在诗歌、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体中,抒情往往是直接的、强烈的;在记叙性作品中也经常运用抒情,作者感情的抒发比较含蓄、曲折;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很少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于理,通过阐述观点表现作者的爱憎;在说明性文章中,作者则将抒情融入对事物的解说之中。总之,抒情是表达情感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抒情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抒情可以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有些是直抒胸臆,有些即使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主题还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藤野先生》等散文,表面上都是写人的,或为了纪念,或为了追忆,但其主题又都不是为了写人,而是抒发作者内心郁积着的强烈的情感。其次,抒情可以表明人物的内心,以情动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些文章直接以“情感”为线索,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另外,运用抒情还可以渲染气氛,显示行文基调等。

二、抒情的要求

情之于写作,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果失血过多,人就会死亡;如果感情苍白,文章就缺乏感染力。恰当运用抒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情要真挚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抒发情感贵在真挚,只有真情才能激发自己、感染别人。冰心的作品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冰心体”,打动了众多读者,主要原因是她追求一个“真”字。她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从她早期的《寄小读者》、《往事》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写给母亲还是写给朋友的,都像一个天真纯洁的孩子在倾吐真言,丝毫没有一点矫情或世故。

(二)抒情要自然

任何情感的抒发都要依附在具体的人物或者景物之上,因此在表达情感时要自然和谐,准确地把握抒情的时机,要在非抒情不可时才运用。孙伏园的抒情散文《红叶》寄情于物,以“红叶”为思想情感的寄托点,从绍兴的红叶谈到北京的红叶,由北京的红叶想到北京的柿子,由柿子的兴衰联想到民族的命运。作者表面上是在闲谈风景、衣食住等日常小事,而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为民族命运、为民族文化的前途而深怀忧虑的情绪。这种情感借助于“红叶”表达出来,自然和谐,不乏生动。

(三)抒情要适切主题

真挚、生动的情感是文章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但情感的抒发并不是不受限制,更不是毫无目的的,它必须时时刻刻服从主题的需要。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的抒情,常常是生硬的,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第二节抒情的方法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作品中人物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感。直抒胸臆,直截了当,表达情感较为直白、强烈,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直抒胸臆可以直接呼告,或者把抒情对象拟人化。如艾青《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最后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土地”的那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结尾总结式地直抒胸臆,既突出强化了诗人的感情,又增加了诗的容量,感人肺腑。

直接抒情还可以让作品中的人物运用内心独白来表现。戏剧具有“舞台化”的特点,剧中人物更可以直抒胸臆。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中屈原的内心独白,对风、雷、电的呼唤,对黑暗、邪恶的诅咒,对光明、自由的热烈追求,其实就是作者的心声,只是借助屈原之口表达而已。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作者借助其他表达手段以达到抒情目的的一种方式。情感的抒发都需要一个中介,作者的情感往往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之中,隐藏在事、景、理之后,所以情感的表达较为含蓄委婉,富有韵味。根据抒情借助的中介的不同,间接抒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寓情于事

寓情于事,是借助对事件经过的叙述,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一边叙述一边抒情。正如清代刘大魁所说:“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这种抒情是情由事生,故叙事不在乎情节与过程的完整,而是截取有意味的片断,在叙述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以寄托作者的情意。叙事类作品中抒写回忆性散文经常使用这种抒情方式。如丰子恺的《梦痕》,由左额上的一条疤痕说起,娓娓道出童年的历历往事:由家人围坐做米粉包子到自己吵闹着又吃又玩,到因为印米粉菩萨而跌伤在额上留下疤痕;从五哥哥玩蜈蚣、耍大蛇、结辫子的“恶戏”,到做蚕豆水龙、豆梗笛、烛油浇塑等“玩意”。作者随意抒写平常琐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情趣,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寓情于事不能仅限于客观的交代和陈述,而应该在叙事中处处隐含作者的情感,“我”虽然没有直接抒情,却藏情于叙事的过程中。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就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特点是移情入景,景语即情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把主观情感融化到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描写对象具有了浓郁的主观色彩。

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描写昔日繁华热闹、高门甲第毗连的乌衣巷的荒凉冷落,抒发历史变迁如沧海桑田不能预料的感慨,达到“即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冰心的散文《笑》,由看到“苦雨孤灯之后”的“一幅清美的图画”,及“安琪儿”的笑和花,联想到同样抱花和带笑的孩子和老妇人,表达了其爱与美的主题。全篇清新婉丽,色彩鲜明,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

寓情于景的写法,关键在于对所描写的对象要有独特、深刻的感受。这样才能情景相生,物我一体。要想写好此类抒情性的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情感积淀,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寓情于物

寓情于物,是借助对具体物象的叙写,来寄寓作者的人生感受。这种技法一般选择有特点的事物来寄托情感,或者抓住事物独特的内在品质,使之人格化;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表露情感,使文章蕴涵深厚,情深意远。

寓情于物中比较常用的是托物言志。如唐代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李商隐《蝉》这三首诗,吟咏的对象都是蝉。但由于作者的身世、处境不同,三首诗所表现的情感、蕴涵的意境也就迥然不同,各臻奇妙,因而被人称之为唐人咏蝉三绝。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人的情感、志向借助于外物来表现,取决于作者所选取的物与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志向有某些相似之处,也跟作者自身的身世、处境有关,所以同样是托蝉言志,“志”的内涵却各不相同。三首诗都是借咏蝉来寄寓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剖白自己的心境。虞世南笔下之蝉,是清雅华贵之蝉,骆宾王笔下是绝望呐喊之蝉,李商隐笔下是窘迫无援之蝉。题为咏蝉,实为自咏;咏物仅仅是依托,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四)寓情于理

寓情于理,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这种写法是把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形成富有情感色彩的议论和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抒情。

余秋雨《文化苦旅》以凝练简约的语言发思古之幽情,抒今朝之感慨,往往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其思想意境突兀而出,如峰峦般坦呈在读者面前。比如《莫高窟》中的一段: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1000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1000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1000年的生命。1000年流逝了,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永恒的生命!

在这里,莫高窟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有以千年计的鲜活的生命,历史也因此处于恒久的运动状态。人文景观与历史内涵融合,碰撞出一片耀眼的艺术火花。

运用寓情于理的方法,要注意理智与情感的融合,以情论理,使抒情成为一种为思想火花所点燃的激情抒写;说理应精警深邃,富于哲理性。这样,文章才具有浓厚的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思考与练习】

一、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多年未见的朋友或同学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以“成长”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叙述、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分析下面的文字分别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1.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理。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冰心《樱花赞》:“清晨的山路上,没有别的车辆,只有我们这十一辆汽车,沙沙地飞驰。这时我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簇拥着雨后盛开的几百树几千树的樱花!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的,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