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13839100000011

第11章 主题(1)

【学习提要】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是作者通过文章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以意为主”的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主题的形成过程。深化认识,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深意的主题。提炼主题要求做到鲜明、集中、深刻、新颖,这是提炼主题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第一节主题的内涵和作用

一、主题的内涵

我国古代文论十分重视“意”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朝(宋)范晔明确指出写作“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也说:“意授于思,言授于意。”这个“意”的含义是指文章的宗旨大意,即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文章的“意”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它的作用是由在文章中的地位决定的。

“主题”出自希腊文thema,日语从德语中翻译过来,我国又从日语中吸收了这个借词。“主题”一词被移植到文艺创作的范畴以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非文艺作品的一般文章上,取得了通用的地位。

从写作实践看,主题的性质比较复杂,有的文章主题关涉到思想意义和观点、评价;有的在于告知内容主体;有的只是流露出一片真情、一份美感、一番情趣。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主题的内涵。如果我们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内容主体。

正确理解这一概念,有几点应把握好:

一是中心思想才能体现文章的主题。议论性和大部分叙事性文章的主题,总是作者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一种评价的体现,但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往往比较丰富,不止“一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多个主题。只有那个贯穿全文的最基本的思想,作为全文支点的才是主题。

二是单一的内容主体也是文章的主题。应用性文体的写作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有单一的内容主体,但它不是作者思路观点的表露或对内容的主观评价,所关涉的通常是某项事务,或对某种科学知识的讲解,或对某一事物的说明、阐释。这类文章的主题只能是作者所拟解说、介绍的内容主体,不揭示作者本人的主观意识。

主题这一术语通行最广。因文体不同而出现一些异名,在叙事性文章中,常用“中心思想”;议论文中,则称之为“中心论点”、“论旨”;文艺作品习惯用“主题”、“主题思想”。这些不同称谓的术语基本内涵是一致的。

二、课题、论题与主题句

课题有别于主题,它是专指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比如,研究“广播传播”这一课题,概括反映了研究的性质和范围:是广播的传播,而非电视或报纸或网络的传播。经过研究后得出对广播传播优势的看法: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受众众多,覆盖面广;伴随接受,移动收听等。这些看法是对对象研究论证的结果,具有鲜明的观点、态度和评价的意义,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属主题范畴,而课题只提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相同的课题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写出表达不同主题的论文。

论题从研究的范围看,比课题具体,是作者在论文中要证明的问题,限制议论对象、范围。如提出“广播传播”这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规定议论的对象、重点是“广播的传播优势是什么”或“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这是作者企图要论证和证明的问题。相同的论题,由于作者认识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议论文的主题也常被称为论题。

主题句是用一句话将主题准确地提炼出来。我们在阅读一篇议论性文章时,有主题句引路,对理解和把握这篇文章的内涵是十分有帮助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情节、人物等整体形象来表达主题的,既不出现主题句,也不必概括出主题句。

三、主题的作用

历代文章家非常看重主题,提出“以意为主”的观点,将它比作灵魂,可见它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评价一篇文章的价值高低,关键是看主题是否正确、深刻,是否导向对路、有社会教育意义。因此,比起构成文章的其他几个要素,如结构、材料和语言等,主题是重中之重。这就决定了主题必须贯穿文章的始终,无论是事件的变化发展、情节的描述、人物的活动、场景的描写,或者是论点的提出、论据的确立、论证的过程等,都要受主题的制约,直接或间接地为表现主题服务,体现其灵魂的地位。

主题的这一重要地位是与它在文章中所起的统率作用密不可分的。它起着支配文章诸要素的核心作用,是作者统筹全文的依据。刘勰《文心雕龙》里说:“挈领而顿,百毛皆顺。”主题就是起“领”的作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在《姜斋诗话》里讲得更形象:“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一篇文章从结构布局、材料取舍、表达方式的运用,直到遣词造句,最后修改润色,标题的确立,统统都要在这个“帅”的统领之下。这就是说,这些文章要素如何取舍、运用,都要考虑表现主题的需要。选用材料无所依从,必定失去凝聚力和表现力;外部形态的结构骨架脱离了主题的控制,一个和谐、有序的结构形式就七零八落了;表达方式的选择无所适从,则容易错位;言辞文采造成杂乱流失,“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杜牧《答庄充书》)。因此,写文章首先要维护主题的“灵魂地位”,充分发挥主题的“统帅”作用,使写成的文章成为一个协调的、纲举目张的整体。

第二节主题的形成

作者在动笔写作之前,已经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掌握的材料进行过认真的酝酿、思考,逐渐明确写作意图,并产生强烈的表现那种意图的欲望和激情,这时主题就处于形成过程之中。主题的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作者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结果,而且它的形成也要经过从朦胧到清晰再到深化的过程。主题的具体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题从作者的生活实践中获得

主题来自生活实践。它是作者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对多种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有所发现,有所触动,从而唤起某种强烈的感情,或者产生某种比较深刻的认识。秦牧在《长河浪花集》的序言里说:“我所写的东西,都是曾经使我激动、感奋、欢乐、忿恨或者思索、寻味的事情。”这种感情和认识,就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促使作者将感受深刻的生活素材进行反复分析归纳,梳理提炼,逐步形成一种明确的思想,主题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丰富的材料积累和深刻的生活感受,是主题形成的前提。只有作者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豁然开朗,眼前一亮,一个明确的主题就形成了。冰心写《一只木屐》的主题就是这样产生的。她说:“这一只木屐在我脑海里漂了十五年,我一直没有把它写出来。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因为我抓不着中心思想。”后来,她参加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二十周年的活动,加深了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认识。她接着说:“我在一个座谈会上谈到我在东京时候常常失眠的情景,就忽然想起这只木屐为什么对我有那么深的印象,因为我在东京失眠的时候所听到木屐的声音,那就是无数日本劳动人民从我窗前走过的声音。也正是有着这声音的日本劳动者的脚步,给我踏出一条光明的思路来……”当年冰心从日本回国时,看见海上漂着一只木屐,这个画面在脑海里存了十五年,忽然某日在东京失眠时听到日本劳动人民的脚步声,后来又加深了对劳动者的认识,这才“偶然得之”,闪现出一条光明的思路,从“长期积累”的木屐的题材中发掘出赞扬日本劳动者的主题。冰心的写作体会告诉我们,在作者的生活体验和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以生活的间接启迪为引线,一旦现出了一条光明的思路,就要抓住它,尽快形成这种偶然突发的主题。

通常主题是作者有长期社会实践的感受和体会,经过反复酝酿而获得,是水到渠成的,不一定非要找到顿悟的突破口。有大量素材的积累和认识的发展,主题思想就会一步步成熟起来,明朗起来。茅盾对其早年出版的中篇结集《蚀》说过一段话:“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著的支配,要想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茅盾当时经历的动乱的社会使他感到消沉、孤寂,他要摆脱痛苦的羁绊,也为了惊醒大众,主题就清晰地形成了。

2008年8月24日去世的著名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这篇通讯的主题也在作者心里酝酿了很久,他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他还说,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这说明文章的主题,经过作者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体会和认识,有了触动、启发、顿悟,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它是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与作者的主观思想认识的结果。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的,由生活暗示给他的”。

二、主题从作者的采访、调查中产生

新闻性文体的作品,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主题的形成不直接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而是来自间接的具体的写作任务。带着这一任务深入采访,将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分析、筛选,将最初比较笼统、模糊的主题,逐步形成鲜明、清晰的主题。有的实地采访受历史或地域的局限,不能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可以查阅历史材料,跑图书馆、档案馆,同样可以形成有血有肉的主题。据2008年1月31日《新民晚报》的一篇报道《美国纪录片〈南京〉拍摄经过》,谈到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泰德·莱昂西斯准备拍摄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因为这段血腥的历史发生在六十年前,许多当年日军疯狂屠杀的罪恶场面的遗址和人证、物证,搜集起来有种种困难。为了使这部纪录片经得起推敲,摄制组走访了6个国家,搜集多种音像和文字资料,寻访了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等许多档案馆,发掘了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如查找了大屠杀发生时,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像带中的让人背脊发凉的、震撼人心的片断;查阅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并阅读了记录这段悲惨历史的《拉贝日记》。对这些可贵的第二手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后,确立了“以营救超过20万南京市民的22名‘安全区’委员会国际人士的事迹为线索”,形成并深化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有人性的光辉”的主题。

除了新闻性文体的文章外,评论、学术论文、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主题,却是在调查采访一手材料和查阅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节主题的提炼

文章的主题形成、确立以后,还要进入一个反复提炼的过程。陆机在《文赋》中特别指出写作常犯的一个毛病是“意不称物”,是说已经确立的主题不能正确地、深刻地表现客观事物,这就意味着还有待不断地深化和提高,需要在提炼上下一番工夫。提炼,就是要求作者对搜集来的材料反复研究,深化认识,从中提取出精彩的有深意的材料和思想,表现深刻而又感人的主题。这个提炼的过程也是作者酝酿构思、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提炼主题的成功,可以直接加深文章的思想意义。许多好的文章经作者精心提炼主题,借物咏怀,寓意深远。如马铁丁的《火柴颂》,短之又短,总共只有二百来字,他将极为普通的日用品“火柴”提炼出新的意义:“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鼓励人们“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的人”,这是“纯粹的人,真正的人”。这样的提炼,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大大深化了主题。

怎样进行有效的提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占有丰富的材料

占有丰富的材料是提炼主题的基础。当作者感到搜集到的材料既丰富而又全面时,经过分析、取舍,了解其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提炼出正确的主题。主题必须从材料中来,材料也要依据主题来组织,二者密不可分。从提炼的角度看,主题是对全部材料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提炼出什么样的主题,材料对主题有客观的制约性。为此,作者首先要尽一切可能去搜集有关材料,多多益善,了解它丰富的思想内涵,把握其社会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主题作出正确的概括。鲁光在《我是怎样写〈中国姑娘〉的》一文里,谈到当时采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时颇有体会。他非常重视材料的搜集,采访过程中掌握了中国女排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和比赛场上的多种表现。她们的成功究竟是身体素质好,技术过硬呢,还是充满必胜信心,团结协作好呢?是意志强呢,还是教练与队员相处融洽呢?材料多了,作者思路也拓宽了。经过反复提炼,终于找到了表现中国女排精神的根本点:顽强拼搏。提取了统率全文的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主题。这种立足于全部材料基础上的主题提炼,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