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体育新闻学
13838900000050

第50章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7)

(3)背景资料“无限丰富”

背景材料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单一的新闻事件置于无限大的空间中,与更多的事情联系起来,使新闻受众能全面地、深层次地了解到新闻事实。

网络新闻的背景材料则是非常丰富和富有层次的。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较强,超链接方式使其背景材料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一方面,由于网络新闻不必受空间的制约,具有容量的无限性,可以很详尽地根据受众的需要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背景材料;另一方面,网络新闻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也使得网络新闻在背景材料的使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网络新闻中,新闻信息的链接不再仅仅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通过关键字可以在文本之间建立多层面的链接,比如可以通过文中涉及的某个人物的关键字的链接,进入与这个人物相关的许多文章中,充分了解这一人物的背景材料。也可以通过“相关新闻”的链接,进入与当前新闻有关的许许多多新闻之中,查阅与此有关的丰富的背景资料。受众的视点可能在网页的任何地方因鼠标的点击而到达另一个网页、另一个新站点,以满足自己了解相关背景的期待。

(4)跳跃式结构

网络体育新闻在行文结构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它根据读者阅读的需要来组织材料,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跳跃性很强。由于网络可提供信息的无限性以及网络新闻超文本格式的特殊性,读者的接收活动是主动的,即读者需要什么就搜索什么。

网络新闻传输、编排方式的独特性和信息形态多样化的特征,给了新闻受众极大的选择空间。网络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传统媒体新闻信息载体形式的兼容,实现对图、文、声、像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提供。这较之于三大媒体而言,为用户提供了到目前为止最为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且超链接的阅读方式,还打乱了传统阅读方式中根据上下文的了解阅读语境以进行整体信息的把握与分析的过程。因此,适应接收者的需要和网络新闻超文本格式的特点,网络新闻在结构安排上就有了明显的随意性和跳跃性。

(5)超文本格式

较之于报纸和其他媒体,网络新闻在写作和编排上有两个独特的特点:一是超文本格式,即各个文档之间可以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二是使用多媒体语言,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合为一体。超文本格式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顺序思维和阅读习惯,而代之以跳跃式思维和阅读方式。我们可以在姚明的官网看到图文并茂的信息,也可以打开链接欣赏视频等。

在传统的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思维一般都是凝固在相对独立的一篇作品中,即先收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思想,然后把有价值的细节及其背景材料等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组织起来。而在网络新闻中,这种写作方式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络新闻的超文本格式使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在写作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网络新闻读者的阅读规律,根据网络新闻的写作要求将材料进行有效的分层。分层主要是为了适应“www”所具有的“超链接”的需要。“超链接”能将新闻素材组织成多个层次,以供有不同需要的读者阅读。具体而言,第一层材料可以是粗线条的,只介绍主要框架;第二层材料即具体细节可以通过调用关键字的“超级链接”去展开,一些背景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

2.网络体育新闻写作的结构

有人提出了网络新闻写作的“树状结构”:不但要有茂密的枝叶——醒目引人的标题、诱人的导语;还要有粗壮的主干——对事实的深度挖掘,对主题的高度提炼;更要有庞大的根系——对背景材料、信息进行全历史、全过程向度的运用。

(1)茂密的枝叶——醒目的标题、诱人的导语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这话对网络新闻来讲是最恰当不过了。一条好标题点睛传神,不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且以其语言艺术的魅力吸引读者往下看。好标题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导语即交代了新闻主要内容,又激起了受众深层探究的欲望,使之不由自主地点击继续看下去。

(2)粗壮的主干——对事实的深度挖掘、对主题的高度提炼

网络新闻不受版面和截稿时间的限制,可对事实进行深度的挖掘,对主题进行高度的提炼。可以表现为围绕一个体育人物或体育事件制作专题。

(3)庞大的根系——对背景材料、相关信息的全历史、全过程、全向度的运用

与传统新闻相比,这个层面是网络新闻独有的,因为这是网络新闻“超链接”带来的结构特征,围绕着主题新闻,通过链接可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超越时空的、立体的整体信息体系,并做成专栏或专题报道,也可能聘请专家来加以评述,组织交互式讨论,甚至策划成更大规模的跨平台新闻战役,对新闻做深度的分析性或调查性的报道,就好比给了网络新闻一个庞大的根系。

三、网络体育新闻编辑

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体育新闻业务也包括采访和编辑两块,由于网络媒体并没有明确的采访权,加之网络媒体海量的信息需求,编辑业务始终是网络新闻业务的核心。

1.网络新闻采访权问题

网络媒介从它诞生时起,在内容上便实行了“拿来主义”的策略,它的新闻是靠粘贴传统媒体的报道,自己从事的则是整合、整理的工作。网络媒体尚无自己明确的信息采集渠道。国家广电总局明文规定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中国现在的网络媒体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体单位。在200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新版记者证中,并不包括网络记者,时至今日依然如此。政府认可的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是依托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由网络编辑给予编发。而少数有记者证的网络记者,因为恰好是政府认可的新闻网站的记者,或是依托传统媒体有着“双重身份”的记者,所以说,真正的网络记者还没有诞生。

然而,在不拥有自主采访权的前提下,各大门户网站,加上其他大小有新闻业务网站,都有自己的专业或业余的记者团队,他们对社会上新发生的各种网民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访问,或做成专题报道,或以会客室的访谈等方式进行正规或非正规的报道,不以文字形式出现则以视频形式出现,跟法律法规打擦边球。而网络编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职业,2006年首次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内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的反馈信息而产生互动。这些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即网络编辑在提供原创新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