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13838800000006

第6章 我的采访实践和体会(1)

《中国林业》杂志编者按:本文作者林玉树同志,是《光明日报》记者部的记者。他曾应本刊邀请于1980年9月林业部宣传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通讯报道座谈会上向与会代表作了一次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写入物通讯;第三部分是怎样写科普文章。这个报告对大家颇有教益。现征得本人同意,将这个报告发表,供通讯员同志学习参考。

一、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事科学报道的。因此,我过去曾经是《中国林业》杂志的热心读者。今年,《中国林业》杂志复刊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仅自己每期必读,而且也推荐别人去读它。当我仔细研究今年六、七、八三期《中国林业》杂志以后,发现经验性的文章在其中占有不少比例。那么,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呢?我先从通讯和调查报告谈起。

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等。人物通讯主要是写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事件通讯是写典型的事件;工作通讯则是介绍贯彻执行党的某项方针政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成就和经验。

还有一种新闻体裁,叫做调查报告。这是用来报道重要典型、经验和回答社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

尽管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二者之间有差异,各有个性,但是它们都具有反映工作经验的共性。在经验性的文章中,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是比较常见的两种。

我在这里所说的经验性文章,主要是指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

要写经验性的文章,我认为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我编了一首顺口溜,叫做:

怎样写“经验”?说来也简单。

精神要学透,融汇且贯通。

经常跑基层,情况要摸清。

“两头”结合紧,提纲又挈领。

动笔写文章,剪裁功夫深。

最怕题目大,无际又无边。

还怕空话多,繁文一大篇。

我把这首顺口溜归纳为“四要、二忌”。一要领会精神,二要摸清情况,三要上下结合,四要剪裁用功;一忌题目大,二忌空话多。

要写好一篇经验性文章,“四要”缺一不可。你对上头的精神一无所知,既不认真学习,又不仔细领会,你怎么能做到高屋建瓴、胸有全局、把握全局呢?你对下头的情况两耳塞听,两眼漆黑,又怎么能发现典型,并反映好典型呢?上头精神和下面的情况不相结合,对于掌握的材料又不肯下工夫剪裁,指望写出的文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很难的。即使有人硬是碰上了好材料,写出了好文章,那也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

我曾经看过不少通讯员的来稿,觉得他们对工作是充满热情的,也是肯费力气的。但是,不少同志的文章有一个通病:写得全而又全,生怕漏掉一点内容。这种文章的题目是很大的。说一句笑话,叫做包罗万象。这样,同志们就吃大亏了。因为你的题目大、内容全,往往一口气写个万余言,这就难怪编辑看不上你的稿子了。我认为,写经验性的文章一定要题目小一点,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还有一些同志,写文章好发表长长的议论,空话连篇,别人看了半天还不知所云。写这种文章不仅浪费自己的精力,而且还使读你文章的人多花费时间。明朝有个大臣叫茹太素,因为他写的文章太长,被朱元璋打了一顿。朱元璋提倡写文章“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这一条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我们的同志要是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写文章,尽量避免空话和废话,我们的文章就能愈益发挥它的战斗作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我们写消息,要讲究写好导语,也就是要把你想告诉读者的最重要的东西写在前头。写经验性文章,也应该在前言上下工夫。使人们刚读到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一目了然。对于文章中不甚必要的议论,要尽量删去,要忍痛割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写得精悍些,再精悍些!

《中国林业》杂志今年就刊登过一些好的经验性文章。比如第7期的工作通讯《封山十几年,夹江绿满山》,我就爱读。这篇文章,题目好,内容也好,写得扎实、活泼,无铺张议论。读过之后,我感到如果大家都像夹江县那样,办法对头,决心又大,那么我们一定能把祖国的河山装扮得更加美丽。又比如,第6期上的调查《搞好“三兼顾”,发展林区经济》也写得不错。事实叙述扎实,经验归纳得体,言简意赅。当我合上这期杂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代新林布满群山、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我从心里说:“三兼顾”好!

我认为,上面所举的两篇文章做到了“四要二忌”。

我在这里着重谈一谈我是如何采访的。

(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文章写得好不好,与采访是否深入关系极大。而采访能不能深入,首先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写什么文章,采访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写经验性的文章,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我认为,通讯员在采访之前,起码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把与采访有关的文件借来细心学习,对于当前的方针政策务必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要做一些笔记;如果时间紧迫,也要把有关条文牢记在脑海里。

2.借阅与采访有关的资料(包括一些剪报资料),了解某地、某单位、某人的过去和现状。如果是采访科研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当你和科学家或技术革新能手交谈之前,一定要了解他们过去和今天的工作。

3.研究当前宣传的动向。通讯员一定要经常注意宣传动向,并且预测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写出的报道才能适应形势需要,才不会成为“马后炮”。

(二)要学会提问

通讯员能不能把采访对象的材料全部或较多地挖掘出来,这同善不善于提问很有关系。有时,你的采访对象不善言谈,或者不愿意多说,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与他和蔼地交谈,并注意抓住适当时机提问;有时,你的采访对象很健谈,一谈就是一长篇,而有用的材料却淹没在长篇谈话中,你要适时地插话,并有的放矢地提问。会不会提问,反映你采访的水平。提问,的确是大有学问的。

我把采访的提问,归纳为“采访六问”:

一问一般情况(梗概);

二问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三问细节;

四问现场气氛(包括环境气氛);

五问事件的参与者(核对和补充采访到的事实);

六问与事件有关的线索(可以随想随问)。

这“六问”并不能包括采访过程中的一切提问,但是做到这几条,对于写经验性的文章大有好处。

(三)要眼尖、手勤、脑子快

通讯员下去采访,经常听到人们说,你的脑子好使。这话的意思是说你的脑子反应快。我认为,这是做好采访工作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只有脑子反应快,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发现有意义的材料,也才能最有效而迅速地捕捉到那些发光的一刹那。

要做到脑子快,必须眼尖、手勤。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你听的东西多了,看的东西多了,不仅能加深你对某事某人的了解,而且在下笔时这些东西会自然而然地跑到你的笔下,使你的文章富有现场感。现在有一种论调,说在采访时不必做笔记,或少做笔记。我想,这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必强求一致。从我的体会来说,我是提倡通讯员多作笔记的。

我刚开始当记者时,有一个老同志专门带我采访。我发现他记得很勤,而且还随时翻阅。他说,这叫“过电影”。我后来也学着这么办,果然收益颇多。因为当我过完几次“电影”之后,我对自己所采访的事或人的情况,就了如指掌了。而且,我还常常在“过电影”中,发现写作的角度,下笔前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时自然得心应手。

这样“过电影”不能光过一次,要反复多次。每过一次电影,就会有一次收获。我想,这大概也是采访逐渐深入,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有的人是抓到一点材料就忙着写稿,这种习惯是要不得的。我们搞新闻的同志,一定要反对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作风。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山者获蛟龙。”只要工夫下得深,一定能把经验性的文章写好,写得具有强烈的新闻性,生动活泼,而又文采飞扬。那种关于写经验性的文章一定要写长、要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写不精彩的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二、怎样写人物通讯

长期以来,人物通讯一直是报刊宣传中一种引人注目的新闻体裁。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至今还铭刻在人们心中,鼓舞人们前进。《中国林业》杂志也用一定的篇幅刊登人物通讯,其中也有一些好文章。今年第7期上刊载的《为护林献出宝贵生命的齐光彩同志》一文,文章简短凝练,事迹十分感人。这是写得好的一篇文章。第8期上的《山青人未老》、《“林”书记》两篇也写得不错。特别是标题吸引人,我读到《“林”书记》标题时,就产生一种一定要读完它的念头。第6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文,主干部分写得还可以,不足之处是第一段的议论,似嫌勉强。这几年来,我也学着写一点人物通讯。我是在实践中探索,又在探索中不断努力地向前走。这里,我想把自己探索中的一些体会谈出来,和同志们一道交流。

我着重谈三个问题:

(1)立意(也就是选择角度);

(2)谋篇和布局;

(3)选材与剪裁。

人物通讯,既为通讯,就必须具有新闻性,要讲究一个“新”字。立意——要新;谋篇、布局——要新;选材和剪裁——要新。

现在,有些通讯员同志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往往忽视了这个“新”字。所以,他写的文章是长而又长,想要把他写的人物的各方面都表达出来。这样的文章,洋洋万余言,把精彩、生动的材料淹没在大量的无关紧要的描述之中,怎么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呢?